娛樂法 | 金庸作品同人小說的法律邊界——從《倚天屠龍記》到金庸與江南案

2021-03-01 泛娛樂法務研究

同人小說不是法律上的概念,通俗而言是指利用原有的小說、漫畫、動畫、影視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節、背景設定等元素進行的二次創作的作品,同人小說的作者通常原作的鐵桿粉絲,在讀完原作後意猶未盡,進行改寫、續寫或利用原作的元素創作全新的故事。

既然同人作品是二次創作,必須藉助於已成名作品作為載體,哪怕離得再遠,也必然一定程度上會使用原作品,但是是否構成著作權侵權則需要進行個案分析:

一方面,一般來說,如果同人小說借用了原作中的較多內容,比如沿襲原著的人物名稱、人物性格、歷史背景和場景等,使用到了原作具有獨創性的人物關係或特定情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就可能構成著作權侵權。

另一方面,如果只借用了人物名稱這一個元素,創作了完全不同的新故事,則較難認定為著作權侵權,人物的名字、已經發生的歷史時代背景等通常不是著作權法的保護的對象。

具體到金庸與江南的這個案例,我們需要從以下角度分析:

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複製的智力成果。作品作為智力成果,首要顯著的特徵是具有獨創性,即作品必須是作者創造性的獨立完成的成果,《此間的少年》一案中,就人物而言,單獨的人物名稱,或僅具有簡單性格與人際關係的人物,顯然不能構成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天河區法院也支持了這一觀點,他們認為江南只是參考了部分,借鑑了部分,創作出來的全新作品的人物已經與金庸的人物存在較大的區別,有了自身的顯著性特徵。

儘管本案法院認為不存在侵權行為,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關於人物是否構成智慧財產權領域內的作品,依然不可一概而論,有的時候,人們在提及某一人物名稱時,其真正想傳遞的是該人物所具有的性格特徵、與其他人物間的關係等豐滿的人物角色。比如金庸作品中的郭靖,事實上指代的是「父母雙亡長於塞外,正直善良,與黃蓉結為夫婦,與楊康為義兄弟,習得絕世武功救國救民的大俠郭靖」這樣一個豐滿的人物角色,只是受限於文學作品的特定表達形式或為指稱方便,我們往往用「郭靖」二字來簡單指代。因此著作權法保護的並不是單調的人物名稱,而是立體、豐滿的人物角色。如上文所述,這些人物角色正是原告小說獨創性表達的重要部分,在後的引用者,無論其使用的字眼是郭靖、靖哥哥或郭大俠,只要其引用的包括人物關係、情節等在內的細節足以使受眾腦海中浮現出原作品特定人物的豐富獨創表達時,就進入了原作品著作權的禁止範圍之內。

目前,國內外普遍公認的著作權侵權判定方法為「接觸加實質性相似」,我國也基本確立了這一標準和原則。接觸主要用於一些非公開作品以及非知名作品的一些案件中,金庸作品早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因此「接觸」並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之列,本段只討論是否構成「實質性相似」,而司法實踐中,針對「實質性相似」的判斷,通常是案件審理的重點和難點。

當前智慧財產權領域司法實務界針對「實質性相似」的判斷方法主要有3種,即整體觀感法、抽象測試法和內外部測試法。第一種是整體觀感法。在整體抄襲或較為明顯抄襲的情形下,適用整體觀感法的情況更為普遍,這種比對方法更加簡便和直接,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和技術的分析,從整體上判斷作品抄襲的痕跡明顯,很容易做出構成實質性相似的結論。第二種是抽象測試法。在一些作品本身相似度很難判斷的情況下,僅靠整體觀感法難以做出準確的結論,需要對作品的獨創性元素進行劃分,並作細緻的比對分析。第三種是內外部測試法,即上兩種方式相結合,在應用抽象測試法的基礎上,對作品的實質性相似做出比對和說明,同時還會以整體觀感法來強化和佐證這種判斷。

而關於本案中,儘管江南《此間的少年》中人物間相互關係、性格特徵及故事情節與金庸的《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等相關作品很類似,比如郭靖和黃蓉在兩部作品中都是情侶關係,喬峰和阿朱以及康敏的人物關係很顯然也是借鑑了《天龍八部》,但是《此間的少年》並沒有將情節建立在金庸作品的基礎上,基本沒有提及、重述或以其他方式利用金庸作品的具體情節,是創作出不同於金庸作品的校園青春文學小說,且存在部分人物的性格特徵缺失,部分人物的性格特徵、人物關係及相應故事情節與金庸作品截然不同,情節所展開的具體內容和表達的意義並不相同。因此,很難認定為構成「實質性相似」,進而在智慧財產權領域難以認定為侵權。

相關焦點

  • 金庸狀告江南 同人小說迎來生死抉擇
    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幹事張洪波認為,從現有的報導來看,如果江南僅僅只是在《此間的少年》中使用金庸作品中的人物名字,很難被認定為《著作權法》上的侵權行為。不過,如果金庸先生從不正當競爭方面起訴侵權,那麼使用這些人物名字可能會構成不正當競爭。具體認定情況還需要結合《此間的少年》與金庸小說作品具體內容進行比對,詳細分析。
  • 金庸也曾「中槍」:「同人小說」涉及的法律問題——「肖戰227事件」引發的思考
    每個主體的權利都有邊界,同人小說作者的權利邊界,和自然人的權利邊界一般情況下是不相交的,但也可能發生交集,進而產生權利衝突。在解決雙方的爭議時,可採用個案衡量方式或定義性衡量方式,來判斷優先保護哪種權利。關鍵詞:肖戰227事件,肖戰、王一博,同人小說,權利的邊界。
  • 我們懷念金庸,更懷念他推動了中國的版權保護
    無論是香港、大陸還是臺灣的所有金庸作品的相關授權,都由明河出版社出面負責接洽。在遊戲領域,金庸的版權授權最初只有PC網路遊戲的改編權,之後又增加了手機遊戲的改編權。 國內最早拿到金庸遊戲授權的是完美世界。2011年,完美世界籤下了《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神鵰俠侶》與《射鵰英雄傳》等4部作品的遊戲改編權,之後這4部作品的手遊改編權也順理成章地歸屬於完美世界。
  • 「同人小說」涉及的法律問題
    周星馳主動找金庸表示要給「版權費」,希望金庸予以授權(後周星馳給了6萬元,金庸捐給了慈善機構),這也是廣義上的同人作品授權。談到同人作品糾紛,不得不提2016年發生在國內的,引發法律界、文學界等大討論的金庸訴江南一案。該案的起因是江南發表了一篇小說《此間的少年》。小說中大量人物名稱與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笑傲江湖》《天龍八部》等作品裡的人物名稱相同。
  • 從「肖戰風波」想起金庸先生與同人小說版權有關的兩個故事
    ,大家可以對什麼是同人小說,以及同人小說的法律性質和實踐中存在的爭議,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同人小說,一般理解為現作者利用原有的他人創業的漫畫、動畫、小說、影視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節或背景設定等元素進行的二次創作小說。同人小說一般是以網絡小說為載體,近年來,伴隨體育人物、娛樂人物、政治人物等社會人物的高密集度曝光,同人小說當中的真人同人小說也逐漸興起。
  • 同人小說第一案:金庸告江南,同人小說到底侵不侵權?
    出於對小說或影視劇角色的喜歡,有些粉絲會萌發創作靈感,引用原著人物角色、性格、關係等寫同人作品來「續命」。那麼書寫這些同人作品到底侵不侵權呢?下面筆者就以被稱為「同人作品第一案」的金庸先生訴江南案為例,來解答下這個問題。
  • 《倚天屠龍記》:金庸小說中的傳統文化
    金庸武俠小說,提供給讀者完全不同於現實世界的、由宏闊而瑰麗的想像力所創造出來的另一個世界。我們往往稱其為「成人童話」,原因就在於閱讀金庸小說時,焦慮、無奈、緊張等等情緒都能得到釋放。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超越於現實之上的世界去舒張一下精神、釋放下壓力。這是金庸小說的魅力所在吧。
  • 金庸倚天屠龍記續集,矯龍驚蛇錄居然還有續集,號稱倚天大結局
    金庸武俠小說風行天下,於是就有不少武俠作者動起歪心思,寫起了金庸小說的續集。大家比較熟悉的金庸小說續集有《九陰九陽》、《劍聖風清揚》、《誰是大英雄》等等。這其中,滄浪客所寫的《矯龍驚蛇錄》是比較有名的一部金庸續書,乃是金庸《倚天屠龍記》的續集。
  • 王晶的大齡版《倚天屠龍記》,能拍出金庸小說的內核嗎?
    「又翻拍」自然是最普遍的反響,畢竟在中文世界,金庸小說是影視化的最大寶藏之一,曾被幾代電影電視人挖掘創作。而針對王晶此次的選角,人們最直觀的反響是「會不會年紀太大了」,更有人直呼這是「大齡版《倚天屠龍記》」。
  • 金庸小說順序順口溜,金庸小說作品大全一覽表
    金庸曾經把自己創作的15部小說作品中的14部小說名稱首字連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如今被稱為其作品的順口溜,那麼金庸作品都有哪些呢?   金庸小說順序順口溜      飛《飛狐外傳》雪《雪山飛狐》連《連城記》天《天龍八部》射《射鵰英雄傳》白《白馬嘯西風》鹿《鹿鼎記》笑《笑傲江湖》   書《書劍恩仇錄》   神《神鵰俠侶》   俠《俠客行》   倚《倚天屠龍記
  • 金庸 . 《倚天屠龍記》沒有告訴我們的真相
    TOPIC <倚天屠龍記>的故事裡,明教教主張無忌有四位性格迥然不同的紅顏知己,演繹了紛繁複雜的感情糾葛.巧合的是,現實中的明報創始人金庸先生一生也有四位紅顏知己
  • 倚天屠龍記被翻拍了14次, 金庸的一部小說36年來都無人翻拍, 為啥
    金庸老先生的小說就是陪伴我們長大的,很多經典的小說當然會被拍成電視劇,比如小編聽說《倚天屠龍記》又被翻拍了,這已經是這部作品第14次被翻拍了,目前已經在後期階段了
  • 金庸大兒子的自殺,帶給金庸先生無限哀痛,都在《倚天屠龍記》中
    但生活依舊要度過,無論多麼大的打擊依然要走下去,金庸先生是這樣做的。接到噩耗之後,金庸便動身前往美國將兒子的骨灰盒帶回了香港安葬,至少也要讓他有「家」可歸,入土為安。那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金庸先生變得有些沉默寡言了,但他依舊在埋頭寫稿,當時他正在修訂《倚天屠龍記》。
  • 最全金庸武俠小說作品插圖集 姜雲行 王司馬金庸作品插圖大合集 金庸小說插圖
    :1955年)--第一部小說10《神鵰俠侶》——南宋(創作時期: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11《俠客行》——沒有明確的年代背景(創作時期:1965年)12《倚天屠龍記》——元末(創作時期: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13《碧血劍》——明末(創作時期:1956年)14《鴛鴦刀》——大約為清乾隆年間(
  • 《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原來不是金庸虛構的?
    金庸小說最大的魅力正是在於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小說中的人物名字、教派、甚至小到一些歌詞,都是有其出處的。新版《倚天屠龍記》前段時間落下帷幕,這部劇一開始就被廣大網友詬病打戲慢動作太多,後期編劇又對原著劇情進行大肆魔改,在一片爭議聲中草草結尾。
  • 只知新《倚天屠龍記》開拍,不知舊版《金庸作品集》已是暴漲
    近日導遊王晶將要拍攝新《倚天屠龍記》的消息,使得這部小說再次走進了大家的視野。金庸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使金庸小說稱為絕唱。金庸小說被改編成眾多版本的電視劇、電影,廣受歡迎。而對於廣大文學愛好者來說,心心念念的還是那套三聯版的《金庸作品集》。金庸自1955年開始創作,到1972年封筆,共發表了14部武俠小說,加上後來的《越女劍》,一生創作了15部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儘管版本眾多,國內金庸迷最喜歡依然是三聯版。
  • 於正自曝將再翻拍金庸作品《倚天屠龍記》(圖)
    於正自曝將拍《倚天屠龍記》  昨日,編劇於正在微博上回復網友時自曝將拍《倚天屠龍記》,他稱上周與金庸剛籤約。網友紛紛淚目:「你別下手太重,我心疼。」並在評論裡為於正選角:「求不要袁珊珊」「只要不是陳曉就行」。
  • 金庸先生千古!回憶金庸小說的歷史順序
    金庸的武俠小說影響有多深刻,想必已經不用累述。代表作就有《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雪山飛狐》、《書劍恩仇錄》等。不完全統計,金庸有超過的3億讀者,但是金庸現在開始後悔當初選擇寫小說而不是搞學術研究。「寫小說,娛樂的是別人,對自己卻沒有什麼好處。當年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說。讓我們追溯經典,看一看金庸小說寫的是哪個歷史時期的故事。
  • 「金庸小說的未解之謎」金庸筆下的十大未解之
    還記得倚天中張無忌因為學全九陽神功、竟能馬上學會乾坤大挪移吧,你以為這真的只是張無忌的狗屎運?其實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啊!所以《神鵰俠侶》的結尾,為什麼尹克西寧可在五絕面前冒險裝傻,也要把《九陽真經》帶走?別忘了,他是波斯人——因為波斯明教總壇通過安插奸細,打聽到了這個隱藏絕學,急求幹申大那多的速成之法!總之,多年後金庸讓茅教主成為《九陽真經》作者,也讓明教重拾了尊嚴,這是他對明教的偏愛和執念。
  • 王晶官宣翻拍《倚天屠龍記》:求求你們,放過金庸吧
    5月7日,疫情解除後的王晶導演開始復工,同時發布微博,宣布將重啟電影《新倚天屠龍記》拍攝,並列出了部分主演陣容。前一陣不是剛開播翻拍的《倚天屠龍記》嗎?又要翻拍了?很多不明所以的網友發出以上感慨和驚奇。其實,王晶此次要翻拍的並不是電視劇版的《倚天屠龍記》,而是留給很多人經典回憶的1993版《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的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