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劇透快評】《敦刻爾克》:前半部藝術片,後半部主旋律片?

2021-02-08 反派影評

提示:本文不劇透、不打分、請放心閱讀。

前言:上周五突然決定來臺看《敦刻爾克》,一方面是對影片本身的期待,另一方面也有對「保護月」不滿,惹不起還躲不起?而我之所以選擇臺灣而非香港,是因為臺灣有全畫幅1.43:1的「雷射IMAX影廳」而香港沒有(本文後段會詳述版本差異和選擇建議)。三年前第一次去臺灣,就在同一個影廳看的IMAX-70毫米膠片版《星際穿越》, 三年間這家影院完成了雷射化改造,這次在此看了IMAX-4K雷射版《敦刻爾克》。事實證明,「全畫幅」非常重要。我想像不到如果看的還是普通版或直接在電腦上看,《敦刻爾克》的觀感體驗會到什麼程度。雷射IMAX前面還有個小貼片,放的是同樣使用膠片拍攝、展現1.43:1獨家全畫幅的《正義聯盟》預告片。觀看《黑暗騎士》三部曲導演的新作,前面貼片「大本」版的老爺,也是一種非常奇幻的觀影前奏。《敦刻爾克》個人觀感:前面好過後面。就像標題所述,前半部是藝術電影。開場最好,雷射IMAX版的開場是傳說中的1:1正方形畫幅,非常震撼,因為人眼構造的緣故,所以方形畫幅其實會形成「豎長條畫幅」的錯覺。尤其展現士兵中景鏡頭時,這種觀影體驗是之前完全沒有的。這裡建議大家觀影時一定牢記開場諾蘭給出的三個「時間比例尺」信息。時間線切換時,你可以試著重複每個時段單位,對理解劇情和表達會有所幫助。《敦刻爾克》前半段給我感覺是,諾蘭這次終於不伺候一(LA)般(JI)觀眾了。《星際穿越》走兩步停一步的解釋蟲洞原理、黑洞構造;《盜夢空間》前半部直接就是給觀眾科普「盜夢規則」;《記憶碎片》為了讓觀眾不混淆劇情,以「黑白」和「彩色」進行時間線區隔。我從不認為諾蘭《追隨》後的電影有哪部算作者電影或藝術電影,正因為他「服務觀眾」的意識一直很強。但《敦刻爾克》裡,這種意識基本不見了,這也是我為什麼建議大家記住開場的「時段單位」,因為這是他此次給觀眾的唯一提示。與此同時,諾蘭所有的前作無論主題是否艱深,卻總會加入那些「撩撥大眾」的奇觀——《星際穿越》的黑洞奇觀、《盜夢空間》的摺疊巴黎、《魔術爭鋒》的N個狼叔,更不用說「人物即奇觀」的《黑暗騎士》三部曲。早期的《記憶碎片》無奇觀,但它戳的是「燒腦片」這個點。這一次《敦刻爾克》幾乎0奇觀

舉個例子,你覺得本文封面圖那張軍艦沉沒的海報震撼吧?然而它並沒在正片中出現。你覺得下圖這張傳播最廣的劇照算奇觀類構圖吧?對不起,它也沒出現。這篇文章承諾不劇透,但總該告訴你有哪些「劇」壓根就是沒有的。《拯救大兵瑞恩》或《鋼鋸嶺》式的血腥場面也是沒有的。別忘了,《敦刻爾克》可是一部PG-13級電影。所以,帶著《鋼鋸嶺》的期待看《敦刻爾克》,就像帶著看《奪寶奇兵》的期待去看《迷失Z城》了。如果非要舉一個可供參考的老片……你們還記得《星際穿越》時被諾蘭反覆提及的《太空先鋒》嗎?《敦刻爾克》可能比《星際穿越》還要接近《太空先鋒》的風格。

其實我對以上這些諾蘭的「破立之舉」都喜聞樂見,但《敦刻爾克》後半部直接變身《撤軍大業》讓我有些吃驚。當然有個事實被很多人忽視——諾蘭本來就是一個英國人。在「脫歐」的大環境下,諾蘭或許首先也是一個英國導演了吧。

關於本片的問題和爭議,本文就按下不表了。在不劇透的前提下批評電影,這道行我還不行呢,把所有話留給9月的第一期節目說。最後是《敦刻爾克》版本介紹和推薦。問:這次《敦刻爾克》在全球都發行了哪些版本?

答:《敦刻爾克》一種6種主流版本,其中膠片版和數字版各3種,一共會產生4種不同的特殊畫幅。以畫面信息量從大到小、畫幅從寬到窄排列,依次為:IMAX-70毫米膠片版(1.43:1)=IMAX-4K雷射數字版(1.43:1)>IMAX-2K數字版(1.9:1)>70毫米普通膠片版(2.2:1)>35毫米普通膠片版(2.4:1)=普通數字版(2.4:1)。特別強調,和諾蘭所有前作一樣,以上所有版本都是2D格式。更直觀的畫幅區別可看下圖。問:這些版本裡哪個最好?如看不到膠片版,哪個版本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答:最好的是「IMAX-70毫米膠片版」如果看不到,推薦看「IMAX-4K雷射數字版」,後者是在畫幅完整性和解析度方面是最接近前者的版本。「70毫米普通膠片版」和「數字IMAX」都可以作為第三選擇。從畫幅完整性上來說,數字IMAX的1.9:1畫面略大於「70毫米普通膠片」。但我必須強調,本片就是用65毫米膠片原生拍攝的,諾蘭對於「膠片感」的把控和刻意呈現也是眾人皆知,再加上如今膠片影院的稀缺,如果你家附近正好有「70毫米普通膠片版」放映,請忽略爛大街的數字IMAX,去體驗一把70毫米——絕對是看一次少一次的選擇了。

問:你說的這些膠片版在哪些國家可以看到?

答:首先明確,中國所有地區(包括港澳臺)均無任何膠片版本的觀看渠道,一些省市的科技館雖然還保留著IMAX的膠片放映設備(中影博和中國科技館甚至設備都下架了),但這些機構已經再也無法獲得任何好萊塢大片的IMAX-70毫米膠片拷貝了。最後一部在內地放映了IMAX-70毫米膠片版的時映好萊塢電影是2013年初內地上映的《007:天幕危機》。

澳大利亞方面,IMAX-70毫米膠片版現在在雪梨和墨爾本這兩大城市也看不到了,不過兩城市都能找到放映70毫米普通膠片版的地方,就是當年昆汀路演70毫米普通版《八惡人》的影院。

最好的IMAX-70毫米膠片版目前只查到有諾蘭的老家英國以及北美地區可以看到。關於北美所有70毫米膠片版的展映影院列表請看本文末尾的長圖。但我也要提示一句,在長圖所列影院中,只有影院名稱帶「IMAX」字樣的影院才支持放映IMAX-70毫米膠片版,剩下的影院放映的僅為普通70毫米膠片版。請北美觀眾一定要看清!

問:那我香港可以看到IMAX-70毫米膠片版或IMAX-4K雷射數字版嗎?

答:看不到。香港僅有支持IMAX-2K數字版設備的影院。在港澳臺地區範圍內,僅有臺灣地區的臺北市「美麗華影城大直店」放映IMAX-4K雷射數字版,臺灣當地稱其為「IMAX-鐳射2D版」,全價票為440新臺幣(約100元人民幣)。此外,韓國首爾CGV影城(往十裡店)也能看到「IMAX-4K雷射數字版」。問:內地會發行哪些版本?

答:據目前消息,內地僅會引進3種數字版,即IMAX-4K雷射數字版、IMAX-2K數字版和普通數字版。其中相對最好的「IMAX-4K雷射數字版」目前在中國內地僅有兩家影院支持放映,分別為黑龍江省的「哈爾濱泰萊時代影城」和廣東省的「東莞萬達影城華南MALL店」。其餘所有標有IMAX的影城均只能支持IMAX-2K數字版放映。另外再次強調,所有不寫「IMAX」這四個字母的各類魚龍混雜的內地野生「巨幕品牌」,對於這部使用原生IMAX器材拍攝的電影來說均無任何畫幅優勢,其放映版本100%只會是畫面信息量最小的「普通數字版」,甚至還可能進一步裁屏,自不必一一詢問。

問:內地版會刪減嗎?

答:內地已於昨日舉行了本片的媒體看片會,目前沒傳出任何刪減的消息,本片也是諾蘭除《追隨》外時長最短的一部電影。而從諾蘭的前作的「內地刪減史」判斷來看,除《蝙蝠俠前傳1:俠影之謎》刪去了「涉藏情節」外,從《盜夢空間》、《黑暗騎士崛起》(所謂刪「坦克碾人」段落是一時之謠言,藍光也無此內容)再到《星際穿越》均是一刀未剪,而《敦刻爾克》與此三部一樣都是PG-13級。當然,一切還以發行通知信息為準。

「反派影評」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黨同伐異,猛於炮火。本節目所有影評均會在此公眾號首發,並會選擇性在蘋果播客(Podcast)、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上更新,請各位持續關注。

下圖為「蘋果」用戶打賞二維碼:長按該圖片直到出現選項「識別圖中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前半部跟後半部像兩部劇,結局《招搖》獨一份,花招百出的毀劇
    二 只能看前半部不能看後半部當然,這部劇氣人,也不是從結局開始的。若要區分,只能說前半部劇是《招搖》,至於後半部劇是什麼玩意,問導演。前半部劇,雖然有過改編,但大體上還是按照原著小說來。路招搖死了,藉助琴芷嫣的身體,重新回來。兩個女人,性格迥異,共用一具身體。為此,還鬧出不少的笑話。因為誤會厲塵瀾,路招搖處心積慮地想要報復。而厲塵瀾,早早的就看了出來,琴芷嫣的身體裡,是路招搖。
  • 《走向共和》前半部精彩,後半部惡俗,只因演員編劇都換了
    《走向共和》前半部精彩,後半部惡俗,只因演員編劇都換了!很少,不代表沒有,比如《走向共和》就是這樣一部的歷史大劇:前半部分異常精彩,令人如飲醇酒,後半部分則特別惡俗,說味同嚼蠟已經很客氣了,完全有一種吃了蒼蠅的感覺。我們可以這樣簡單劃分一下《走向共和》的前後部:慈禧太后活著的時候是前半部,她去世之後是後半部。
  • 趕在《敦刻爾克》上映前,這些事我必須告訴你
    毫不謙虛的說,他是當今最接近神的導演,15年拍了9部影片,無一失手。更誇張的是這9部影片,7部入選豆瓣電影TOP250,就問你這成績還有誰? 的確懸疑、科幻、犯罪、腦洞,這些都是諾蘭電影的標籤,在妹子眼裡他就是把戲劇化敘事和視覺奇觀結合的最成功的導演,所以妹子相信《敦刻爾克》肯定不是簡單無腦的戰爭片,甚至有人說「史上第一部燒腦戰爭片」要誕生了
  • 普世價值假假真真:《敦刻爾克》和敦刻爾克大撤退
    在前網際網路時代,電影是最重要宣傳工具,它承載著意識形態傳播功能,無論文盲還是識字階層都能夠接受。因此電影藝術從來並不單純,它跟政治總是緊密相連。電影行業中頂尖大師,也要服務於政治,否則你對觀影者的號召力可能帶來反作用力,卓別林,布萊希特等明星巨匠都被好萊塢趕出家門。
  • 看不懂藝術片就要說我沒文化?
    有時候人們會覺得,沉悶的藝術電影可能給「半瓶子醋」的影人、影迷和影評人一些無端的裝逼理由。比如《憨豆的黃金周》中就曾經揶揄和諷刺了這種裝逼拍悶片的行徑:威廉·達福老師飾演一個導演,拍了部悶片拿去坎城放映,但只有一句臺詞「Nothing!Nothing!Nothing!Nothing!Nothing……」把大家都愁壞了。
  • 奧斯卡電影手冊:《敦刻爾克》在影評人眼裡居然剛及格
    1905電影網專稿 奧斯卡90年之際,1905電影網和《中國電影報導》,攜手十二位資深電影評論人士,發起奧斯卡電影手冊,將對今年奧斯卡提名最佳影片的9部佳作,進行最權威的打分和評論。
  • 金剛川:我看了半部主旋律
    金剛川最近,有部電影很火,那就是描寫韓戰的《金剛川》這一天,電影7點半開始,5點去學校接完上小學孩子,快速地吃完下午飯,一頓河東獅吼的陪伴下,孩子才做完作業,這時應經過了8點,等坐到電影的時候,過了8點半了。此時,電影已經過半了吧,只看見張譯在不停的奔跑,為了保護大部隊渡過金剛川,太多的人付出了生命,張譯和吳京飾演的志願軍就是其中兩個。一個胳膊腿都被炸掉的志願軍,竟然憑藉驚人的毅力,幹掉一架美國飛機,這真的震撼到我了。
  • 《敦刻爾克》:一部觀眾不能理解的懸疑片
    不論諾蘭多少次當眾解釋《敦刻爾克》這部電影不是戰爭片,我們的觀眾也不能理解:為什麼一部講戰爭的電影不是戰爭片呢?我想,這可能是諾蘭本人最大的無奈。迄今為止,所有描述《敦刻爾克》這部電影的點評都著眼於本片啟用了大量小鮮肉演員,本片過多美化英國人的正面形象等等。
  • 兩年前「跪求排片」如今資本熱捧 藝術片靠什麼逆襲成未來十年電影...
    籤約「首藝聯」的東環影城經理段延廷則在票價方面有著自己的考慮:「如果院線和片方沒有票房分成,影院可以走低價票路線,吸引觀眾的同時也形成新的模式和特色。」此外,業內人士也表示,如果能有二輪放映、籤二輪分帳合同等一系列長期的合作,則是藝術電影最好的模式之一。
  • 《敦刻爾克》離神作只有一公分,卻配得上所有讚美
    最終,《敦刻爾克》成為了用懸念片類型模式、戰爭片外殼和諾蘭式多線敘事拍出的有關於活著的電影。他在講述英雄主義,但那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英雄主義。《敦刻爾克》到底」神「在哪裡?諾蘭配得上這部電影的所有的讚美嗎?
  • 《惡漢甜夢》--半部好戲
     前半部電影懸念迭起,複雜的人物網絡被大師精妙的情節和構圖很簡單的勾勒了出來,然後如同《生之欲》一般,在後半部電影之前的高速節奏忽然放緩,甚至感覺即將出現一些人性光明的東西。當然,最終的結局還是得由各位看官親自看個明白。如果後半部電影也能保持前半部的節奏,並且讓黑暗一如既往的進行下去,整部作品對人性的批判或許可以更辛辣一些。
  • 《聰明的一休》國內沒播出的後半部是什麼結局?
    我們看見的動畫片《聰明的一休》只是前半部,整個故事聽我細細道來。
  • 備戰《敦刻爾克》,觀影前必知的6個知識點!
    這6大知識點,備戰《敦刻爾克》前,你必須了解!一個位於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城市,這裡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生的英法聯軍「敦刻爾克大撤退」而聞名。1940年5月27日,在德國軍隊的強烈進攻下,納粹德國部隊瓦解了法國馬奇諾防線,並從後面包抄了英法盟軍。40多萬名英法聯軍開始向敦刻爾克集中。
  • 《氣球》「洩氣」,藝術片的出路在哪?
    文 | 張穎 武怡楠編輯 | 顏宇2019年8月,藝術電影《氣球》在第7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首映式開始前,影院門口早早地排起了長隊。放映結束後,全場觀眾起立,對這部影片報以熱烈的掌聲。各種好評如潮水般湧來,法國知名影評人讓·米歇爾·付東甚至發出讚嘆:這是威尼斯最美的電影。
  • 明日上映《敦刻爾克》,觀影前必知的6個知識點!
    這6大知識點,備戰《敦刻爾克》前,你必須了解!一個位於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城市,這裡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生的英法聯軍「敦刻爾克大撤退」而聞名。1940年5月27日,在德國軍隊的強烈進攻下,納粹德國部隊瓦解了法國馬奇諾防線,並從後面包抄了英法盟軍。40多萬名英法聯軍開始向敦刻爾克集中。
  • 導演諾蘭:《敦刻爾克》不是戰爭片是懸疑片
    導演諾蘭:《敦刻爾克》不是戰爭片是懸疑片 澎湃新聞記者 高丹 實習生 竹君 2017-08-22 09:03 來源:澎湃新聞
  • 8部電影「廝殺」春節檔 百部主旋律待映,電影院今年會好嗎
    在復工後強勢復甦的電影行業,儘管在全球市場中表現不俗,但200億元的票房還不到2019年的三分之一。中國電影仍然需要更為繁榮的2021年來「回血」。根據《2021年院線電影前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2021年將有約262部電影待登陸院線,其中242部為國產片,佔比達92.37%。2021年的電影行業,能迎來春天嗎?
  • 《敦刻爾克》與《戰狼2》根本區別:不是娛樂片,是嚴肅題材大作
    《敦刻爾克》,是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時隔三年的第一部執導電影。與中國大熱的《戰狼2》相比,這不是一出娛樂動作片,而是嚴肅戰爭題材影片!這是諾蘭首次嘗試二戰題材,是否能獲得像他以往作品那樣的巨大成功呢?到底如何拍好一部嚴肅的戰爭題材電影,而不是拍成娛樂片或者視覺特效片,諾蘭給出了最新的答案。雖然《敦刻爾克》預告片中有許多激戰場面,但實際上片中更多突出了大批英軍等待撤退時的孤立無助感。諾蘭通過多個角度的交錯視角,綜合的描述這場戰役,但又有一條突出的故事主線。通過不斷鋪墊的方式,詳細描寫了每個角色的情緒變化,令觀眾如臨其境。
  • 8部電影「廝殺」春節檔 百部主旋律待映 被疫情耽誤的電影院今年...
    在復工後強勢復甦的電影行業,儘管在全球市場中表現不俗,但200億元的票房還不到2019年的三分之一。中國電影仍然需要更為繁榮的2021年來「回血」。 根據《2021年院線電影前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2021年將有約262部電影待登陸院線,其中242部為國產片,佔比達92.37%。
  • ​《敦刻爾克》:體驗大於歷史的戰爭觀
    因為標刻於二戰史以及英國史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事件是此片的實指,是唯一留給觀眾預期的信息,儘管影片中沒有出現一個歷史人物;還因為「懸疑片」不足以從整體上歸納和定義這部努力掙脫諾蘭謎題電影中那些邏輯華麗、設計精緻的想像,卻同時成就了另一種異象突起的虛構。也是因此,這部電影多少讓人迷茫,特別是擁抱諾蘭標籤的急切貼貼紙的重度影迷,以及對好萊塢戰爭史詩片難免預設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