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反映公立社區醫院態度差 老人治療遇冷臉

2021-01-17 半島網官網

  近日,有居民向城市信報記者反映,到自己籤約的一家社區醫院看病,掛吊瓶,護士很不情願,嫌工資固定,病人增加反而增加他們的工作量,病號想要看電視,護士給打開以後,專門調到英文頻道,「欺負老太太不懂英語」。本報記者暗訪調查了五家社區醫院,情況五花八門:做得特別好的,有兩家社區醫院,但是對幾家

公立社區醫院

,卻有居民普遍反映

態度

不好,愛搭不理,而且對於居民籤約沒有什麼積極性。這到底是咋回事?

  市民反映

  老人來社區醫院打吊瓶遇冷臉

  「其實,我還真是不願意投訴他們,因為那個社區醫院的主任挺好的,但是下邊那些幹活的醫生 、護士態度太差,連個話都不會好好說。」近日,家住浙江路附近的老人杜阿姨告訴記者,自己已經70多歲了,「前段時間身體不好我就去籤約的社區醫院看病,醫生說可以開點藥,打打吊瓶通通血管」。結果到了打吊瓶的護士那裡,就有護士開始抱怨,說老人一個人去開藥,全家用,一聽這個,杜阿姨就不樂意了。

  杜阿姨告訴記者,當時自己就跟這個護士理論:這樣的態度以後誰敢來籤約?結果對方回了一句話:你們都不來看病 ,國家照常養我們,你們都來了,我們的活兒更多。

  而隨後發生的事情更讓杜阿姨想不通了,因為打吊瓶需要的時間比較長,杜阿姨就提出,讓護士把關著的電視開開,結果,護士來了,給開到了英文頻道,讓她換換,對方直接說,別的頻道都壞了。就這樣,那個英文頻道一直播了一上午,「我這麼大年紀了能看懂英文頻道?欺負老太太聽不懂英語……」杜阿姨直接很無語。

  為了了解杜阿姨說的情況,記者專門來到了杜阿姨說的這家社區醫院,可能因為是午後,來此就診取藥的市民並不多。記者一進門就告訴收款員,說自己想在這裡籤約,她說這家社區醫院目前還有籤約名額,卻阻止記者在此籤約,並建議記者去附近別的幾家社區醫院看看。當記者執意要在此籤約的時候,收款員說:「你要真鐵了心在這兒籤的話,請你考慮清楚了,別到時候後悔。」

  不是說社區醫院都希望市民過來籤約嗎?尤其是歡迎年輕人。隨後,記者就來到了二樓的籤約諮詢處,見到了這家社區醫院的負責人顧主任。

  顧主任告訴城市信報記者,他們這家社區醫院是公立的,但也有一些無奈。「從開始籤約以來,市民最大的怨言就是嫌藥品不全,種類太少,這確實給市民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但這都是國家統一規定的基本藥物,我們也沒有辦法。」顧主任稱,跟公立醫院比起來,私立醫院一個很大的優勢就在於,私立醫院的體制較為靈活,可以時刻根據市民的診斷情況來更換藥物。

  明察暗訪

  不少人反映公立社區醫院態度不好,私立的熱情。9月3日和4日,記者兵分三路以要籤約或代替別人籤約的市民身份,分別對四家社區醫院進行了明察暗訪。

  巢湖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服務態度欠佳,藥品品種少

  9月3日上午,城市信報記者來到八大湖街道巢湖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諮詢如何籤約,剛一走進服務中心門口,記者就看到收款室外排起了較長的繳費隊伍,老人居多,年輕人佔極少數。

  城市信報記者稱自己想在本社區服務中心籤約 ,工作人員果斷回絕:「早就報滿了,你到別家看看吧。」記者問什麼時候才能有新的籤約名額,對方回覆說她不清楚,隨後記者接二連三地詢問了一系列相關問題,工作人員都回答:報滿了!除此之外,不想再多說一句話。

  當城市信報記者說明來意,從大廳裡出來的市民們紛紛阻止說最好不要。「不建議你跟這裡籤約 ,這裡的藥實在是太少了,就連甘草片都沒有。」家住太湖路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店裡可供選擇的藥品少,導致她平時取藥很不方便。記者看到,在靠近門口的牆上貼出了很多種藥品可以代購,但代購流程和報銷方式並不簡單。

  「這裡的服務態度簡直是太差了,你看看那些工作人員都愛搭不理的,服務一點都不到位,你還是去私立醫院籤約吧。」市民李先生說道。

  新貴都社區衛生服務站

    要籤約工作人員一口答應

  隨後,城市信報記者來到了新貴都社區衛生服務站。與巢湖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來此就診買藥的市民寥寥無幾,只有兩個護士在整理藥品。

  城市信報記者稱想給自己年老多病的奶奶在此籤約,不知是否已滿額,工作人員痛快回答:「可以!」然後詳細地給記者講解起籤約的注意事項。城市信報記者再次詢問這是公立的還是私立的,對方並沒有給出正面的回覆,只是含混不清的回答說別管公立的還是私立的,其實都一個樣兒。

  香港中路社區醫院

    服務態度好,但已籤滿

  在記者明察暗訪的這幾家社區醫院當中,也有兩家市民反映很好,其中一個是位於雲霄路上的香港中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月3日下午,城市信報記者來到了這家社區醫院,雖然是下午時間,但仍然有3個人在排隊取藥。

  「這裡還可以籤約門診統籌嗎?」城市信報記者詢問了一名工作人員,「早就籤滿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等明年1月就可以再來籤約了,要是已經籤約了,到第二年可以續籤。」這名男工作人員告訴城市信報記者,「今年籤約了大約有3000人,等明年或許有不續籤的,你等到1月份的時候再來籤約就行。」

  在整個暗訪過程中,城市信報記者感受到這家社區醫院的服務態度最好,儘管工作人員正在忙著工作,面對城市信報記者的多個問題,他們都給予了解答。

  燕兒島路健聯醫院

    籤約人數多,有大專家坐診

  9月4日上午,城市信報記者來到了位於燕兒島路的健聯醫院,這是一家私立的社區醫院。

  上午10點多,城市信報記者注意到,來醫院裡看病的人不少。當城市信報記者詢問是否還可以在這裡籤約門診統籌時,一名工作人員告訴城市信報記者,不能籤約了,現在醫院有點超負荷運載了。一名剛剛看完病的老太太告訴城市信報記者,這裡的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很好,她和很多朋友都在這裡籤約了。記者採訪時了解到,因為這家社區醫院經常會有大專家來坐診,不少人雖然住得遠也會來籤約,「我就是從李滄來的」,一位市民告訴記者。

  城市信報記者隨後採訪了醫院的王志燕主任。「一開始門診統籌在我們這裡試點,到現在與我們醫院籤約的大約有12000人,我們這裡從來不存在給病人限額的問題,只要有需要就可以過來就診。」王主任說。健聯醫院的於真院長表示,雖然籤約了這麼多人,而且老年人不少,但這幾年算下來,統籌額都是有剩餘的。

  問原因

  公立社區醫院為什麼臉色難看?

  為什麼百姓信賴的公立社區醫院對待門診統籌不夠積極,甚至給患者臉色看?帶著這個問題,城市信報記者聯繫了市社保局社區處馬青處長,馬處長表示,這個問題是存在的,首先就表現在公立和民營的社區醫療機構的積極性和工作態度方面,但是,公立的社區醫療機構只有基本藥物,收支兩條線,勢必對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有影響,「因為幹多幹少一樣,這可能是後期配套的績效考核機制沒有落實到位,當然這僅代表我個人意見。」馬青處長表示,如果這些配套的制度到位了,對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有約束有考核,幹好了會拿到什麼待遇,幹的不好,會缺什麼待遇,從體制上進行完善。

  除了增加了工作量之外,城市信報記者了解到,影響社區醫院工作積極性,甚至出現一些怪現狀的原因,還在於每一家社區醫院都有控費的壓力,「從醫保角度上講,社區醫療機構控費是個永恆的主題」,馬青處長表示,但是要合理控費,醫保政策明文規定,不允許社區醫療機構將指標平均分配到每個人每個月,如果百姓投訴,我們一定會處罰社區醫院的。

  馬青處長強調,不允許分配指標,並不意味著居民可以隨便點藥,可以一個人籤約拿全家人吃的藥,更不是說一定要把自己的額度用完才是不吃虧的,「一定要有指徵的合理檢查,合理用藥,但到了參保人個體身上,可能會出現一些矛盾,這種矛盾不是單方面的因素,是社會整體現象的表現」,因此,醫保要求是刷卡就診。

  城市信報記者了解到,現在全市籤約門診統籌的已經有160萬人,佔參保人員的45%,而一個家庭醫生可以籤3000人,現在有2000個家庭醫生,因此,籤約門診統籌的總數是夠的,但是機構和機構之間不均衡,機構好的,百姓都願意去,相對差一些的,就會籤約的人少。馬青處長表示,只要社區醫院把醫保政策吃透了,好好幹,按照規矩幹,就一定會長遠。

  文/圖 記者 郝春梅 見習記者 王鑫鑫 劉旭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相關焦點

  • 為老人義診、教孩子滑輪滑,社區給居民送去特色「雙服務」
    記者史強 攝長江網記者在社區全民健身中心看到,活動吸引了很多老人和青少年參加。活動分為兩個部分,來自市內多家大醫院的骨科、內分泌科等領域的專家現場為老人們問診,並提出相應治療方案。在旁邊的籃球場內,來自多家協會和俱樂部的專業教練現場對青少年進行籃球、輪滑、羽毛球等活動的指導。專業教練現場指導青少年進行體育運動。
  • 社區有他在,居民真享福
    那就是張鳴政,今年55歲的他,是莘縣路社區的一名城管協管員,除了每天認真履行職責—— 處理社區數位化存量文件之外,他還義務幫助轄區的孤寡老人修水龍、修電燈。在社區兩年,他用自己的熱心和善良,贏得了同事和居民的讚許與敬重。
  • 【記者體驗】小小網格員 社區居民「大管家」
    「現在正是最冷的時候,電暖氣功率大,費電,取暖效果也沒有煤爐好,大家肯定不願意拆煤爐,非要人家拆掉爐子,有時候真的是『門難進、臉難看』」柳秀芳說,「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只能硬著頭皮一趟又一趟的勸。」社區的民情氣象站就顯示出一條信息:食品廠小區居民反映小區存在亂收水費和垃圾處置費的問題。
  • 家門口的社區醫院開設艾灸治療啦!冬季散寒止痛超方便→
    來源:上海楊浦 微信 前不久,新江灣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諮詢門診新開設了艾灸治療。最近就有居民前往問診體驗了一番那麼效果如何呢?家住新江灣城街道的居民張阿姨,一到冬天就關節酸痛,曾經前往三級醫院就醫診斷後,醫生建議通過艾灸治療來緩解,但每次去三級醫院就診往返跑,尤其辛苦。聽說家門口的社區衛生中心剛開設了艾灸治療,張阿姨在開診的第一時間 掛了號來體驗。
  • 送健康進社區 惠民生暖人心 泰安市立醫院開展免費義診活動
    為關愛居民的身體健康,增強居民的疾病防範意識,7月11日,泰安市立醫院啟動了免費義診進社區活動,該院從各科室抽調了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30餘名醫務人員組成免費義診專家團,攜帶心電圖機、血壓計、血糖儀等檢查設備每天進入8個社區開展免費義診活動,為社區居民送去健康,實現醫療「零距離」,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 秦虹社區醫院 康復創奇蹟
    日前,南京秦淮區秦虹社區醫院康復中心100平方米的訓練大廳正式啟用,開始為轄區居民提供康復服務。儘管起步晚,但是隨著人員、設備、場地的逐步配備到位,中心的康復需求開始出現了井噴。醫生用精湛的醫術和默默的奉獻,陸續創造了多起康復奇蹟。 腦出血,21天康復走著出院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沒有人會相信,腦出血居然能創造這樣的康復奇蹟。
  • 獨立血透中心難進社區,大醫院血透室人滿為患
    但李華認為,血透中心的建立對於周邊腎病患者和其家人來說肯定是提供了方便,但對於能否在居民小區附近建血透中心以及是否會造成汙染,小區業主的擔憂也是合情合理的。「建在小區裡的血透中心肯定不合規,既然小區裡老人和孩子多,就應該離居民區遠一點,一旦開業,對我們的生活影響非常大。」
  • 愛心三輪車社區免費「跑腿」 居民:五星好評到醫院開藥
    九龍坡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諮詢熱線九龍坡區政府衛生服務熱線電話精彩導讀●愛心三輪車社區免費「跑腿」 居民:五星好評●「00」後大學生一家三口齊上防疫「戰場」●黃桷坪街道:居民藥片吃完社區「碼上幫你忙」到醫院開藥防控疫情 人人有責·志願者在行動愛心三輪車社區免費
  • 德州市立醫院到小莊社區開展健康義診
    為增強運河區域百姓的健康意識,加強居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與需求,做到疾病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12月15日下午黨員活動日期間,德州市立醫院紀委書記李安東帶領專家團隊與德州市立醫院醫聯體單位運河街道辦事處衛生院王威副院長等走進運河街道辦事處小莊社區
  • 公立醫院事業編,沒了
    2018 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開展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的通知》,點名 148 家公立醫院作為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試點醫院,並明確了 14 項重點任務和具體要求。圖片來源:《關於開展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的通知》儘管通知提到了「同工同酬」,但對於公立醫院而言,「同工同酬」的落地生根並不簡單。畢竟公立醫院中,人員組成複雜,有在崗在編人員、員額備案制人員 (只佔用所在單位編制,個人沒有編制)、人事代理人員以及勞務派遣人員。
  • 首次全國三級公立醫院「高考」成績放榜!四川這家醫院摘得「榜眼」
    》,公布了全國2398家三級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結果。事實上,在醫療質量與安全方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世界級難度」的手術,交出了一份又一份滿意的答卷。在成人活體肝臟移植、肺癌外科和微創治療、心臟介入治療、腦神經外科及功能神經外科、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症胰腺炎、胃腸微創手術、臨床麻醉、功能磁共振、核醫學等多個領域處於國內乃至世界領先水平。
  • 從社區轉診大醫院 綠色通道惠民又便利 - 河青新聞網——河北青年...
    河青新聞網訊 「多虧有了新華醫療集團的雙向轉診,我媽能享受綠色通道,及時在石家莊市第二醫院呼吸內科接受專家的治療。」家住省會東焦社區的高女士心懷感激地告訴記者,她的母親就是因新華醫療集團建立而受惠的居民。
  • (附香港公立醫院和私家醫院對比)
    我們跟消防員說希望救護車去仁安醫院,可是他們說政府的規定已經修改,只能拉到最近的公立醫院,也就是威爾斯親王醫院。既然上了救護車,感覺已經騎虎難下了,於是只有跟車去了威爾斯。威爾斯醫院新裝修過,環境不錯。好彩人不太多,而且涵弟屬於情況緊急的小BB,所以沒排什麼隊就給優先處理了。
  • 公立醫院「撤併改」趨勢勢不可擋
    1、政府舉辦醫院有上限區域衛生規劃,是政府對衛生事業發展進行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它以滿足區域內的全體居民的基本衛生服務需求為目標,對醫療機構、人員、床位、設備、經費等進行調控,形成區域衛生的整體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設定了政府舉辦公立醫院的上限,政府集中精力財務物力確保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保證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目前情況下,許多地方公立醫院資源相對過剩,財政投入「撒胡椒麵」,誰也吃不飽,誰也吃不好,惡性競爭,以收入驅動為導向,導致公立醫院過分趨利性,偏失公立醫院公益性目標,看病貴問題突出,引發社會不滿。
  • 公立醫院行政後勤人員績效分配與考核分析!
    二、公立醫院行政後勤績效分配與考核現狀及存在問題公立醫院行政後勤科室由於工作性質、工作量不易量化等原因,一般採用平均績效形式,每月確定行政後勤績效基數,根據個人職稱、行政級別確定績效分配係數,這種平均績效分配方式有一定的數據和信息,但考核方式單一,沒有細化的標準,考核內容籠統,不能完全反映行政後勤人員實際工作業績和工作表現,無法調動工作積極性和科室運作效率
  • 「漢口武勝路集賢社區居民發熱瞞報 導致一家五口被送往醫院」系...
    人民網武漢3月14日電 (郭婷婷)今日,一段志願者和警察救人的視頻在網上盛傳,被傳為3月14日武漢市礄口區集賢裡社區一家5口感染新冠肺炎瞞報,導致被送往醫院。今日下午,礄口發布微博發布信息闢謠。
  • 淄博市公立一級醫院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調整聽證會即將召開
    8月22日9點,全市公立一級醫院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調整聽證會即將召開。為深化公立醫療機構運行機制改革,理順醫療服務價格比價關係,建立有利於分級診療的價格體系,促進公立一級醫院良性發展。淄博市醫療保障局根據山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山東省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辦法》等文件精神,依據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成本調查情況,將對淄博市公立一級醫院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進行調整。此次將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合理調整公立一級醫院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
  • 博凱社區六成老人享受中醫調養
    本報訊 「現在您的慢性支氣管炎得到了控制,不過近期天氣轉冷容易復發,您平時一定要注意保養,每天要喝點茶預防,避免再次復發。」昨日,火炬開發區博凱社區衛生服務站家庭醫生團隊再次來到老張家裡訪視,見到了健步如飛的老人時叮囑幾句。
  • 癱瘓老人被智障人士打死 養老院接受老人困擾多
    和醫院裡一樣的床,床邊同樣設有緊急按鈕,還有專用的小飯桌,以及和座便器連在一起的座椅。對於劉先生來說,就差個專業護理人員。  和不少設置居家病房的市民一樣,專業護理人員缺乏是他們一致最為憂心的問題。雖然家裡床有了,可老人一旦生病還是得到醫院去看。 「如果每個社區能有一兩個這種針對老人護理的醫生,能省去不少煩心事。
  • 第一次在香港公立醫院看病是一種什麼體驗?
    救護車裡的燈白晃晃的,食指被夾上心跳監控儀器,半路上被測了一次血壓,然後很快就到了大名鼎鼎的瑪麗醫院。為什麼港漂姐姐從來沒有去過公立醫院?當然不是因為港漂姐姐錢多,而是多年來聽聞過不少關於公立醫院的傳聞,比如:輪候時間太久了,病都快好了還沒排到,看急診需要飈演技,要表現得快要掛掉一樣,公立系統醫護資源不如私立系統優秀,公立醫院的醫生護士好兇惡,諸如此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