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差點滅了強大的蘇聯,為什麼日本卻徵服不了落後的中國?

2020-11-28 騰訊網

把歷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歷史進入永恆。

德國和日本是二戰時期軸心國集團的兩個重要成員,是軸心國集團中的老大和老二。兩個國家在二戰中表現的都非常搶眼,一個在歐洲勢不可擋,一個在亞洲所向披靡,所以人們經常把德國和日本放到一起,認為德國和日本基本屬於一個檔次。但事實上,兩國差距非常大,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德國差點滅了強大的蘇聯,而日本面對貧弱的中國卻力不從心,始終無法徵服落後的中國。至於蘇聯,日本想都不敢想,幾次衝突都被蘇聯揍得毫無還手之力了。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結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國力的差距。

德國和日本雖然都是世界強國,但日本明顯要比德國低一個檔次。德國屬於世界超一流強國,日本屬於弱一流強國。日本除了海軍能和德國相匹敵,其他方面全部都被德國碾壓,兩國差距至少在三倍以上。網上盛傳一種說法,一個德軍頂三個蘇軍,一個蘇軍頂三個日軍。德軍總數有1700萬,而日本僅僅720萬,按照這個比例計算,差距遠不止三倍。雖然這種說法有很大水分,但兩國的差距體現的還是非常明顯的。

日本雖然看似強大,似乎有能力挑戰美國一般,但實際上外強中乾,日本只是紙老虎,日本靠著幾十年的積累和窮兵黷武才能和美國勉強掰手腕,但持續的時間也僅僅是一年而已。從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後日本就已經無法和美國相抗衡,被美國揍得和狗一樣。事實上,日本不僅無法挑戰美國,連中國日本也吞不下。從1937年日本侵華,到1941年美國參戰,這四年時間裡日本始終無法制服中國,反而是處境越來越艱難。身陷中國泥潭的日本始終無法消滅盤踞在西南和西北以及中部山區的中國軍隊,也無法消滅在敵後不斷搗亂的遊擊隊和土匪。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實際上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國家債臺高築,兵源不足,資源緊張,日軍連前線軍隊的彈藥都供應不上。由於中國缺少工業基礎,日本佔領的基本都是農業區,無法進行工業產品的補充,所以日本只能千裡迢迢從本土將武器和工業品運到前線,不僅成本非常高昂,而且經常供給不上,連運輸路線也不穩定,所以日本的日子也並不好過。事實上,到1938年武漢會戰後,日本已經到了強弩之末,日本已經很難發動像戰爭初期那樣頻繁的10萬人以上的大規模會戰,往往發動一場大戰需要準備好幾個月的時間。

而反觀中國,中國作為貧窮落後的大國,地大人多,而且對工業的依賴程度不高,只要有口飯吃中國軍隊就能和日本接著幹。最讓日本頭疼的是國民政府雖然被趕到了重慶,但仍然拒絕和談,反倒是讓日本騎虎難下,左右為難。再打下去,即使國家不破產,日本也沒有足夠的物資和兵員繼續侵華,很可能會被中國耗死。

當1940年美國向中國提供大筆貸款和援助的時候,日本已經開始失去耐心,變得焦躁不安。高昂的戰爭費用和佔領成本讓日本不堪重負,日本的形勢已經日益艱難,日本通過發行公債已經將老百姓洗劫一空,外匯儲備又已經枯竭,日本拿不出足夠的錢去美國購買石油、橡膠等資源以及機器設備,更嚴重的是美國對日本開始進行制裁,特別是停止石油供應後,日本真急眼了。沒有美國的石油,日本的工廠不得不停工,機械化部隊也都得歇菜,日本石油儲備最多只能支撐一年。一旦石油儲備耗光,日本將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優勢反而會變成劣勢,勝負結果就難料了。

為解決困境,日本只能不斷收縮戰線,甚至試圖和中國談判,所以出現了中日的戰略相持。為緩和中國人的抵抗情緒,減輕自己的壓力,日本人整合了在中國國內扶植的全部偽政權,建立了形式上統一的汪偽政權,試圖把自己從中國戰場解放出去。但中國人並不買帳,國民政府更是堅決不承認,鐵了心的要和日本打下去,最終日本只能硬著頭皮接著打,最終陷進了戰爭的泥潭。為了繼續打下去,保持戰果,日本只能冒險偷襲美國珍珠港,放手一搏,結果被美國一隻手就掀翻了。其實即使美國不參戰,中國一樣能獲得勝利,只是贏的時間會很長,付出的代價也會更大。

相關焦點

  • 二戰德國打不過日本?看完這些,你就知道兩者差距有多大了
    比如中國和德國聯盟能不能徵服世界;日本和德國夾擊蘇聯,會不會滅掉蘇聯等等。但很少有人把德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對立起來。而實際上,德國人根本不屑於日本人為伍,只是沒有盟友了才找到的日本。記得在某個論壇上,有網友發帖稱:假如二戰德國和日本幹起來,第三國不參與的話,日本能把德國打出翔來。當時許多德粉都非常憤怒,在帖子下面不斷聲討。而版主卻給出的言論是,因為日本是個島國。
  •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1941年6月22日凌晨,在蘇德邊境上,突然出現了大批德國坦克,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此時還沉浸在夢中的蘇聯士兵,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就成為了德軍俘虜。
  • 二戰時美國為什麼要跟德國打,而不是支持德國削弱蘇聯?
    日本基本上把東亞和南亞的國家都給得罪了,德國基本上把歐洲的所有國家都給得罪了,要知道當時的英國他們的殖民地北非也是有的,這個地方也是德國和英國爭奪的地盤,所以說他們這些軸心國是向全世界宣戰一點都不誇張。本來他們結盟之前,德國是有向中國出口武器的,但是宣布和日本結盟之後,德國和中國的所有的聯繫就中斷了。
  • 蘇聯、中國、還是美國
    我們本篇文章,不談二戰爆發的起末,也不談戰爭中誰對誰錯,我們就來談談哪個國家對這場戰爭的勝利貢獻最大?蘇聯和中國分別拖垮德國和日本二戰的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兵力和士氣,主要被兩個國家給拖垮。但是很可惜的是,這兩個國家儘管勢力雄厚,但是他們在侵略之時,卻遇到了兩個大國的頑強抵抗,這兩個大國憑藉著遼闊的戰略縱深,以及強悍的抵抗精神,愣是活生生的拖垮了德國和日本的進一步擴張,也粉碎了協約國既定計劃。這兩個國家就是歐洲的紅色蘇聯和亞洲的中國。為什麼說,這兩個國家(蘇聯、中國)是拖垮了德國和日本呢?
  • 二戰中的德國與日本是堅定盟友?一個蘇聯就讓希特勒美夢破碎
    圖/德意日籤署《三國同盟條約》01 日有鬼胎當德軍橫掃波蘭之時,日本人在亞洲戰場上與中國軍民陷入了相持對峙。因此,德國人在歐陸上與英法的廝殺明顯是日本人所樂見的,德國人的每一次勝利都是日本人實現其「大東亞共榮圈」的一次助力,沒有了英法的制衡,日本可以放開手來進一步徵服中國與「白人列強」控制的生產原料的東南亞地區(尤其是法屬印度支那地區)。
  • 二戰時如果德國打美國,日本打蘇聯有沒有打贏的可能?看完後明白了!
    我說一個結果,可能你會不愛聽,如果在二戰當中真的是德國打美國,然後日本打蘇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也只能像日本那樣不在背後對蘇聯下手,那麼說實話德國與日本戰敗的時間可能更快,甚至可以說二戰根本就不會爆發。
  • 自詡只有一根棍子的史達林,如何避免日本配合德國進攻蘇聯?
    也恰恰是這個時候,蘇聯發現自己不光面前有可惡的德國人和那些為虎作倀的德國僕從國,蘇聯在遠東方向也有一個虎視眈眈的敵人——日本。日本和蘇聯的矛盾可是不小,這矛盾都能追溯到沙皇俄國時期,蘇聯建立前的俄國內戰中,日本也是派了幹涉軍來的,雙方的矛盾幾乎是不可調和的。日本國內有所謂的"北進派",主張就是要北上進攻蘇聯,一群人挖空心思想要進攻蘇聯,誰也不知道這群傢伙現在會不會進攻蘇聯。
  • 雅利安人當年差點徵服全世界,唯獨到了中國被滅了
    不過希特勒說的雅利安人確實存在,而且當年卻好似很厲害,差點徵服世界。我們看一下具體的狀況。雅利安人起源於我國的西藏。這個是高原上生長的民族。這個民族在大家還都在用銅器的時候就掌握了鐵器技術。在當時整個世界上來看都是最先進的。而且由於生長在青藏高原,所以本身就很驍勇善戰。本來他們一直生活在這個地方好好的,祖祖輩輩在這裡繁衍生息。
  • 二戰中,德國進攻蘇聯時日本之所以不幫德國,可能與三個原因有關
    但事實上在蘇聯與德國交戰時,日本始終都沒有幫助德國攻打蘇聯。日本作為德國的盟友,為何在蘇德戰爭期間表現如此克制?其實不是日本沒想過打蘇聯,關鍵是以下三個原因導致日本無法對蘇聯開戰。日本自然很快知道了蘇聯和德國籤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事兒,作為德國的盟友,當時日本正在與蘇聯進行諾門坎戰役,而且戰爭已經到了白熱化地步和最關鍵的階段。  日本本來在諾門坎戰役中並不佔優勢,當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後更是深感不安,最終以完敗結束。事實上,這場戰爭既是日本對蘇作戰的一次試探性戰爭,也讓日本高層對將來的戰略方向開始重新考慮,同時讓也日本感到德國的不可靠。
  • 二戰中日本為什麼不進攻蘇聯?反而要偷襲珍珠港和英美開戰?
    老周摘要:二戰期間,日本和德國是盟友,在德國進攻蘇聯,特別是在1941年下半年,蘇聯最為困難時,如果日本出兵進攻蘇聯,很可能就會將蘇聯徹底打敗,為什麼結果日本不但沒有進攻蘇聯,反而偷襲珍珠港和英美開戰?
  • 二戰冷知識:日本從來沒有對中國宣戰,德國、義大利也沒有!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中國進入了全面抗戰的階段,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的抗日戰爭。現在八年抗戰改為了14年抗戰,抗日戰爭往前推向了1931年。而抗戰時的日本卻從未向中國宣戰,中國也並非在1937向日本宣戰,甚至在七七事變後仍和日本處於建交狀態。
  • 為什麼二戰時期強大的美國和蘇軍連小小的日本本土都登錄不了
    應該說,二戰時期的美國、蘇聯綜合國力都不比日本差,許多方面還強於日本,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沒有登錄日本國土把他們消滅乾淨呢?再次軍事實力強大,1942年日軍總兵力達到最高峰值700萬,作戰飛機總數達到1萬架,擁有10艘航母,超過了7艘的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對於這樣的實力,強大的美國、蘇聯也不能小視,單獨一個國家與日本作戰,損失將是慘重的,所以他們不會盲目地去攻打日本本土。
  • 為什麼二戰日本選擇發動侵略戰爭?為什麼它不加入「反戰組織」?
    日本為什麼二戰時期選擇發動侵略戰爭?首先我們從日本自身的角度來看。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就是想要獲得更大的利益。實際上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計劃,早從中日甲午戰爭開始就已經在穩步推進了。近代時期中國由於清朝的統治,在發展上逐漸落後於世界,這就導致在近代歷史上中國經受了多次巨大的恥辱事件。
  • 二戰時,若侵略我國的是德國,中國能打贏嗎?至少會艱難10倍!
    在這幾個國家中,中國的實力看似是最弱的,並不是因為中國缺少作戰的將士,而是中國的軍事武器裝備太落後了,即便1000個人也很難戰勝的了10個手中拿著衝鋒鎗的人,即便是勝了,付出那麼大慘痛的代價,這種勝利是我國需要的嗎?
  • 二戰時如果德國入侵中國,我國還能取得勝利嗎?
    在亞洲, 日本向我國發起了全面侵略戰爭, 佔領我國的東北地區長達十四年之久, 並將侵略勢力蔓延到我國很多地區, 給我國人民造成了巨大傷害。 同時,日本還將侵略勢力伸向印度、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進行了瘋狂的掠奪和戰爭。 在歐洲, 德國最為最強大的法西斯國家, 不僅佔領了半個歐洲, 還向蘇聯發起了進攻, 企圖進一步擴大法西斯勢力。 那麼,如果在二戰中德國對中國發起進攻, 我國的軍隊可以抵擋住德軍嗎?
  • 德國閃電戰擊敗英法兩國,希特勒為何不進攻英國,而與蘇聯開戰?
    強大的英國在打擊下,只能在固守本土,在歐洲大陸上沒了戰鬥力。而希特勒在巨大的優勢面前,卻沒有選擇進攻英國本土,而是去攻擊蘇聯,這是為什麼呢? 在一百多年前,拿破崙建立了龐大的帝國,正是因為攻擊了俄國,陷入了泥潭,回天乏術。難道希特勒不知道嗎?是什麼原因促使希特勒在1941年6月依然解除《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對蘇聯發動戰爭呢?
  • 二戰時期德國為何能夠迅速稱霸世界?除了自身強大,態度也很重要
    德國率先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組成以德國為首,義大利、日本加盟的法西斯軸心國,對世界各國進行慘無人寰的侵略。二戰時期,最強的國家當屬德國了,利用「閃電式作戰」,1天內徵服丹麥,23天內徵服挪威,5天內徵服荷蘭,18天內徵服比利時,39天內徵服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就連當時科技最發達,經濟最發達的英國也只能在德軍的攻勢下苦苦支撐。
  • 美國造出原子彈,蘇聯造出火箭彈,德國造出飛彈,日本造出什麼?
    首先是美國,美國那時候還不是世界霸主,但實力僅次於德國蘇聯,其海軍的實力很強悍,幾乎沒有國家可以與之一戰,太平洋戰爭前期日本也僅僅是佔到點便宜而已,中後期就乏力了。
  • 在蘇聯解體之後,為何中國沒有趁機收回外蒙古?只因這幾點
    在清朝的時候,外蒙古一直都是中國版圖上的一部分,在1921年蘇聯派兵控制了外蒙古,並且教唆外蒙古獨立,但是中國政府並沒有承認。在1945年,美國為了讓蘇聯儘快對日宣戰,單方面和蘇聯籤訂了雅爾達協議,從而讓外蒙古獨立。民國政府迫於無奈只能承認了外蒙古的獨立,所以外蒙古便脫離了中國的懷抱,並且一直都被蘇聯控制著,成為了蘇聯的衛星國。在1991年,蘇聯遇到困難,最終宣布解體。
  • 二戰期間,作為永久中立國的芬蘭,為什麼突然對蘇聯發動襲擊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在二戰初期的時候,德國法西斯在歐洲真的是所向無敵。先是打敗了法國,後來打的英國毫無還手之力,之後掉頭往東攻打蘇聯。蘇聯當時差點就被滅國了。不過當時歐洲也還是有很多地方德國沒有佔領的。這些國家大多數都是中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