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這首精彩的五律,可謂「天光工影,無復人工」

2021-01-08 老張侃詩詞

作為唐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王維被譽為「詩佛」。其在詩中所展現出的「詩中有畫」的景色之美,堪稱寫景詩中的絕唱。尤其是這首我們都學過的五律作品,可謂「天光工影,無復人工」。

且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詩題目是《山居秋暝》,是王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其最出色的五律作品之一。

這篇詩歌當中,以頷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最為出色,讀這句古詩,也最能感知王維「詩中有畫」的境界。

開篇一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意思是雨後的空山分外清新,秋天的傍晚,天氣格外的涼爽。在王維的詩作當中,很經常用到「空」字,比如 「夜靜春山空」 「空山不見人」 「空翠溼人衣」,這個自然與王維的佛學思維有很大關係,但是也寫出了王維對於山中景色的真切感知。

而這一聯,也給整首詩都定下了清新的基調。

隨後是頷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作為一句寫景詩,這一聯非常精彩。天色已暝,卻有初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而且雨後山泉也更加清冽,流經山石,清幽明淨。這一聯寫景可謂有聲有色,但是看上去卻毫不用力,隨意揮灑。

但是,這種靜謐的環境很快就被打斷了,也就引出了詩中的人物。「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竹林裡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那是姑娘們洗罷衣服歸來了;亭亭玉立的荷葉突然在水面晃動起來,原來是漁民的小船捕魚歸來擾動了它們。這一聯寫山中浣女、漁夫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有生活的靈動之美。

對於此,詩人傾心於這些人們的勤勞淳樸和無憂無慮。歸隱山水,在自然的懷抱中平靜、安然地生活,正是暮年詩人的追求。因此,詩人發出了這樣的慨嘆:「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春天的芬芳雖已消盡,但山中秋景亦佳,還是值得留下來細細品味的呀!

王維的這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也體現出了詩人對於人生態度的追求。其在詩歌當中所組造出的清新寧靜的山村環境,也寫出了詩人內心的嚮往。全詩清新自然,不事工巧,近人高步瀛在《唐宋詩舉要》評曰: 「隨意揮寫,得大自在。」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王維送友入蜀,這首五律渾然神秀,充滿詩情畫意
    比如南北朝的吳均的《與朱元思書》裡就曾寫道,「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杜甫的《登高》也有描繪,「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下面介紹的是王維送友入蜀,這首五律渾然神秀,充滿詩情畫意。送楊長史赴果州唐代:王維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 王維隱居山中,這首五律情趣盎然,最後10字不遜於王勃的名句
    盛唐詩人王維喜歡抒寫山水田園詩篇,他的思想有積極上進的一面,所以其山水田園詩注重描寫景物之美,在淡泊自然中寓有活力。但詩人又感覺仕途受阻、才不經用,也在詩行中流露出厭倦紅塵、淡泊名利的思想。下面介紹的是王維隱居山中,這首五律情趣盎然,最後10字不遜於王勃的名句。
  • 懂得不用看了,從李白王維韋應物的三首詩,說說五古與五律的區別
    我們看看韋應物的這首詩。1、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一首詩是不是律詩,首先看押韻,其次看是否使用律句。這首詩的前兩句是: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出句明顯是古體詩的句式,對句是律句。這兩句其實有合掌之嫌。
  •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4句,卻寫盡了別情,被稱古今第一
    而這之中,尤以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渭城曲》為最。宋人劉辰翁更是在《王孟詩評》中說:「更萬首絕句,亦無復近,古今第一矣」。 古人常說「詩言志」,但詩更能傳情,王維的這首《渭城曲》便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全詩篇幅不長,只有短短4句,語言也毫無雕琢的痕跡,但卻把別情寫得雋永繾綣,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 兩種章法草書創作——王維《山居秋暝》(書法:張德進)
    山居秋暝王維 〔唐代〕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首詩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全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詩中描繪的景象仿佛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體現了詩人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 唐代詩最著名的隱居詩人是王維,但這個詩人、這首詩是王維的榜樣
    但是當這一條路被堵死了之後,他們會轉而走向山林之間,走向山河湖海,在大自然的本真的面貌當中尋求到更加真實的自己。在這一點上做得最出色的莫過於王維。王維最讓人欽佩的一點就是,他已經在世俗生活當中證明了自己的價值,還選擇歸隱山林。十幾歲的時候就拿到進士,而後一路升職到右丞相。40歲之後隱居山林,也還是一直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 品讀唐詩:除山水詩外,王維的這首愛情佳作更有名!
    王維也喜好音樂,兩人詩樂相和,互引為知己。這首詩是經過李龜年的傳唱才流傳下來的,並不能確定王維寫詩的對象就是李龜年,讀起來倒更像一首愛情詩。如果是愛情詩,那就是王維所寫極少愛情詩中難得的一篇。王維妻子早亡,之後再沒有續娶,他修道信佛,詩歌之中更多的是山水禪意之作。
  • 《王維詩集》——盛唐煙雲,一生深情
    寫完這首詩不久,杜甫在一條小舟裡溘然長逝。相比李杜二人,詩佛王維又是另一種境況。佛很特別,既在紅塵裡打滾,又有出世的精神,紅塵的熱愛和出世的疏離就像光彩變換的琉璃。也因此,我一直以為,熱情洋溢的青年人會熱愛李白;品盡傷痛初心不改者會熱愛杜甫;但如果你只是紅塵裡的一個普通人,你一定會更愛王維。
  • 王維仕途失意隱居終南山,寫下一首著名五律,畫中有詩,詩中有畫
    《山居秋暝》是王維山水詩代表作之一,這一首詩向來被稱為「以畫入詩」,照見王維之「空觀」的傑作。不過這首詩其實寫得很怪,詩名裡帶有一個「暝」字,寫的是黃昏。可詩中的景象都是「明淨」的;詩的第一句說「空」,頸聯裡卻是「喧鬧」的;說好了是寫「秋暝」,結果最後又提到了「春芳」。王維的這首詩裡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下面就聽我來給大家說一說。
  • 悠遠空靈-「詩佛」王維的20首五言詩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04 《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禪意深厚,空靈雋永,值得拜讀
    王維的詩歌創作把詩情、畫意、音樂美、禪趣這四者高度結合在了一起,更是將詩人的自我形象與山水景物的形象相契合交融,雖然著墨不多,但意境十分深遠,他個人更是被後世尊稱為「詩佛」。王維與佛教有著深厚的淵源,他的思想更是受到了佛教的深刻影響,這一點從他的字就可以看出來。摩詰,源自《維摩詰經》中的大乘居士維摩詰。
  • 最早的五律和律絕何時出現的?南北朝這對皇帝父子告訴您答案
    還有,就是這一段時期最長見的失粘:戶、茸,平仄不同;延、沒,平仄不同。這些都是早期不太標準的五律特點,這些現象在初唐甚至盛唐還能見到。例如盛唐詩人孟浩然的這首詩:歸來臥青山,常夢遊清都。漆園有傲吏,惠好在招呼。書幌神仙籙,畫屏山海圖。酌霞復對此,宛似入蓬壺。對仗:首聯和三聯對仗,這種叫做偷春體。
  • 蒙曼:王維《竹裡館》
    王維不僅是個詩人,還是個畫家,胸中自有丘壑,他就把這座別業修成了一處可耕、可讀,可娛、可瞧的勝境。在這處勝境,王維設計出了二十個景點,分別起了文杏館、鹿柴、木蘭柴、辛夷塢,等等動人的名字,竹裡館也是其中之一。每個景點他還賦詩一首, 再由同樣隱居的好朋友裴迪和詩一首,最後四十首詩就編成一部《輞川集》,再畫一幅輞川圖。有了這一集、一圖,輞川也就奠定了唐朝最著名文人園林的地位。
  • 王維詩歌中的寧靜,時時透著禪意,後人甚至曾推崇他為詩佛
    據說,有人得到一幅奏樂圖,王維看了一眼就說,是《霓裳曲》第三疊第一拍。好事者召集樂工排演之,果然不差。即便這僅僅是個故事,但這段載於《舊唐書》王維本傳的故事是基於王維的音樂天オ而生發的。相對於音樂、繪畫,王維的詩才亦非同凡響,也許更加重要,這也是他進入本書話題的根本原因。王維是一位神童,早年一帆風順,二十ー歲即中進士。開元、天寶年間,在東都洛陽和西都長安,王維以詩名之盛成為上流社會沙龍裡的寵兒。
  • 楊雨07:王維《終南別業》
    今天我們要讀的是王維的另外一首代表作《終南別業》:這首詩裡同樣有兩句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名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這兩句詩呢?這兩句詩又到底好在哪裡呢?我覺得啊,答案就是這兩個字:隨意。那麼,這種隨隨便便、了無牽掛的狀態,為什麼會讓今天的我們還會產生一種心有戚戚的共鳴感呢?
  •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欣賞李白這首五律,需要知道這幾處小知識
    李白的好多作品都是千古絕唱,這首也不例外。李白雖以古風見長,但是他的五律數量並不少,這首就是李白五律中的代表作之一。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這首五律有幾個特點,一般賞析未必會提到,喜歡詩詞創作的朋友可以注意一下。
  • 劉長卿很經典的一首五律,情景交融,流傳久遠
    李白與杜甫、白居易與劉禹錫、王維與孟浩然,都是交往深厚的知己,在他們的詩詞中也經常流露出這種惺惺相惜的情感。下面介紹劉長卿很經典的一首五律,情景交融,流傳久遠。唐代:劉長卿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
  • 脈脈初心去,悠悠舊夢牽;五律七首,淚落一時憐
    總想把虛幻走成真實的靈魂,喜歡在一場錯位裡執念深深,註定要經歷這世間最極致的快樂、也註定要承受最深刻的殘忍。《五律·詠懷》(平水韻 下平十一尤)未作天邊鳥,還登月下樓。一江青緞染,千載白雲浮。《五律·幽光》(平水韻 下平一先)枯城舊水邊,今夜月初圓。深草常搖夢,幽光獨破天。琴鳴千古怨,淚落一時憐。因有歸山意,茅亭好醉眠。
  • 唐代大詩人王維的《相思》膾炙人口,這首詩裡的「君」究竟是誰
    這首五絕寫出了詩人心中的相思之情,隨著《唐詩三百首》流傳之今,幾乎家喻戶曉。很多人認為這是作者思念自己所愛的人而寫得一首詩,其實不然,這首詩還有一個不為人熟知的名字叫《江上逢李龜年》,可見這是眷懷友人之作,所以詩中的「君」應當指的是李龜年,而不是他的妻子。那麼李龜年究竟是誰呢?
  • 唐詩三百首| 108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王維在那裡住了三十多年,直至晚年。裴迪:詩人,王維的好友,與王維唱和較多。轉蒼翠:一作「積蒼翠」。轉:轉為,變為。蒼翠:青綠色,蒼為灰白色,翠為墨綠色。潺湲(chán yuán ):水流聲。這裡指水流緩慢的樣子,當作為「緩慢地流淌」解。聽暮蟬:聆聽秋後的蟬兒的鳴叫。暮蟬:秋後的蟬,這裡是指蟬的叫聲。渡頭:渡口。餘:又作「餘」。墟裡: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