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唐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王維被譽為「詩佛」。其在詩中所展現出的「詩中有畫」的景色之美,堪稱寫景詩中的絕唱。尤其是這首我們都學過的五律作品,可謂「天光工影,無復人工」。
且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詩題目是《山居秋暝》,是王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其最出色的五律作品之一。
這篇詩歌當中,以頷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最為出色,讀這句古詩,也最能感知王維「詩中有畫」的境界。
開篇一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意思是雨後的空山分外清新,秋天的傍晚,天氣格外的涼爽。在王維的詩作當中,很經常用到「空」字,比如 「夜靜春山空」 「空山不見人」 「空翠溼人衣」,這個自然與王維的佛學思維有很大關係,但是也寫出了王維對於山中景色的真切感知。
而這一聯,也給整首詩都定下了清新的基調。
隨後是頷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作為一句寫景詩,這一聯非常精彩。天色已暝,卻有初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而且雨後山泉也更加清冽,流經山石,清幽明淨。這一聯寫景可謂有聲有色,但是看上去卻毫不用力,隨意揮灑。
但是,這種靜謐的環境很快就被打斷了,也就引出了詩中的人物。「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竹林裡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那是姑娘們洗罷衣服歸來了;亭亭玉立的荷葉突然在水面晃動起來,原來是漁民的小船捕魚歸來擾動了它們。這一聯寫山中浣女、漁夫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有生活的靈動之美。
對於此,詩人傾心於這些人們的勤勞淳樸和無憂無慮。歸隱山水,在自然的懷抱中平靜、安然地生活,正是暮年詩人的追求。因此,詩人發出了這樣的慨嘆:「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春天的芬芳雖已消盡,但山中秋景亦佳,還是值得留下來細細品味的呀!
王維的這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也體現出了詩人對於人生態度的追求。其在詩歌當中所組造出的清新寧靜的山村環境,也寫出了詩人內心的嚮往。全詩清新自然,不事工巧,近人高步瀛在《唐宋詩舉要》評曰: 「隨意揮寫,得大自在。」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