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穎子帶大家了解瑜伽的哪些體式,可以釋放腰大肌?此篇文章講解的很精細,大家需要靜心用心去配合跟著文章中的體式,細節的感受,一起練習,一起驗證。(一般通常收藏了,基本就想不起來去打開了,如果條件準許,大家現在就跟著我的思路,走進瑜伽,走進你的身體和心靈)
我要介紹的體式是大家經常練習的都是非常經典的瑜伽體式,但是都是大家很很容易忽略掉的一些細微感受,或者說不能直觀的感受到這些體式對腰大肌和身體的微妙變化,以及這個體式在瑜伽解剖學中的正位,我都會很細緻的講清楚,(練瑜伽,細節的每個點才是最重要,大家認同嗎?)大家可以很好的去感受一下自己的身體,給身體去對話的同時感受有沒有給腰部的肌肉帶來放鬆。因為這是這篇文章的主題,也是我擬稿的出發點!
但是,我更加希望通過我的引導讓大家來建立身體內在的意識和感官,讓內在意識引領釋放腰大肌,打破以前的練習習慣。
釋放腰肌的好處?整體概括:釋放腰肌將為瑜伽練習帶來新的自由,輕鬆和結構的完整性。並使用這些深層肌肉讓臀部自由自在。
首先大家需要清楚,腰肌的具體位置?(下方圖片紅色區域)
為什麼大家很難直接去獲得腰大肌的微妙感覺?
因為腰肌埋在身體中,大家生活中也會習慣性地保持姿勢(尤其是當坐著或站著時),並且沒有去注意到這一切,所以大家需要以安靜的注意力,耐心和毅力來感受腰肌。
」意識「是第一位的關鍵。
就像手電筒一樣,照亮黑暗壁櫥裡的東西,儘可能去集中注意力來定義身體的每種感覺。
如何運用建設性休息的瑜伽體式,來放鬆腰肌?與其嘗試立即糾正生活中出現的所有失衡和習慣性補償,我們不如簡單地以一種稱為「建設性的休息姿勢」的姿勢來放鬆腰肌。無需執行任何肌肉的動作即可釋放腰肌。因為,只需要藉助自然的自身重力和地心引力。
1.屈膝仰臥放鬆
大家選擇仰臥,膝蓋彎曲大約90度,然後將腳放在與臀部相稱的地板上,注意不要刻意讓腰椎和頸椎貼實地板,保持大腰椎(後腰)或頸椎(頸部)脊柱的生理曲線。將手和前臂像瑜伽放鬆功中一樣將它們放在地板上。
現在就位,將意識轉移到身體上。首先,讓意識去覺知,下沉到地板上的身體的重量。讓骨骼的任何部分在大腦產生記憶,整個身體就好像在懸吊一樣,在肌肉收縮阻止骨骼屈服於重力的任何地方。隨著腰大肌持續釋放,甚至在整個身體中,重量的分布也將開始逐漸增加。
2.主動仰臥伸展(單腿鎖腿式)
開始感受腰大肌的釋放,所伴隨的骨骼位置和內在的感覺,從上一個休息的位置開始,保持雙膝彎曲,將右大腿屈膝靠向胸部。
當移動右腿時,不要使骨盆從地板上捲曲了。骨盆應保持與軀幹對齊。感覺到彎曲的右臀部並在髖部窩處變軟,將有助於釋放右大腿骨。
現在可以伸展左腰大肌了。非常緩慢地使左腳離開臀部。隨著腿的伸展,將意識保持在左髖關節的前部,釋放左側腰肌。一旦開始感覺到腰大肌變長了,就讓意識一直沿著肌肉感覺到,其附著在位於太陽神經叢中心後面的第12節胸椎上。
如果想要擴大拉伸的範圍?
將右腿向身體右側倒。同時,用右手臂抵住腿的推動。片刻之後,換另一面。如果下背部疼痛或緊張,就不要繼續這個姿勢。相反,立即回到建設性的休息位置並放鬆,讓自身重力再次釋放腰肌。
3.深度的舒展,拉伸腰肌(低位新月式)
弓步和低位新月式的所有變體(有時稱為「奔跑者的伸展」)和「鴿子姿勢」都非常適合拉伸腰肌。當保持骨盆穩定的同時向前伸出一隻腿和向後伸出一隻腿時,會分離出附著在後腿上的腰肌,同時在拉伸。
要擺出這個姿勢,首先要跪在地上。將右膝蓋向前伸到雙手之間的地板上,釋放並旋轉右髖關節窩內的右股骨,並將右臀部沉向地板。同時,將左腿向後伸直。確保臀部保持水平並與前方成直角。如有必要,在右坐骨下放置牢固的墊子或毛毯,以保持骨盆水平並得到支撐。注意,不要將右臀部向前或向左彎曲。
這種姿勢可以伸展左腰大肌。當繼續通過左腿向後伸展時,再次檢查骨盆正對著前方。如果骨盆扭轉了,將失去腰肌伸展,也可能壓縮或過度扭傷下背部。如果適當地伸展,那麼下背部就不會感到緊張。釋放和伸展應該從腰肌在關節前部穿過臀部的位置開始,並且應該感覺到軀幹的前部和後部都向上延伸。身體線條應形成連續的弧線,且沒有突然的角度。
4.解剖學,正位坐姿釋放(釋放出腰肌的空間)
通過以上三個體式大家已經發現了釋放和伸展腰肌的感覺,我們將在使用簡單的盤腿姿勢,來闡明瑜伽坐立體式中放鬆腰肌的正確用法。
坐立,彎曲右腿,將腳後跟拉向左側臀部根。同樣,彎曲左腿,將腳後跟拉向右脛骨。如果任何一個膝蓋感到勞損或者一個膝蓋高於另一個膝蓋,可以在膝蓋或大腿下方放置一條毛巾或毯子或墊子以支撐該膝蓋。
開始注意軀幹的重量通過骨盆進入地面。去感受身體大部分體重都落在坐骨的後面還是前面?還是感覺到直接通過坐骨接地?從毯子上抬起坐骨,然後用雙手向後拉臀部的肌肉,這樣再次放下時,可以更牢固地移到坐骨的前面接地。感受這樣是否為脊柱,肋骨和頭部提供了更輕鬆的支撐。
為了正確對齊骨盆,也可以在臀部下方放置牢固摺疊的毛巾或毯子來抬高坐骨。正確放置所有道具後,保證坐骨的前面著地,膝蓋要低於髖關節。(如果感覺體重仍然放在坐骨後面或膝蓋仍然高於髖,請繼續添加毛巾或毯子,直到感覺到支撐感正確的在對齊。)如果這樣仍然沒有感覺到這種支撐,嘗試將身體的重量略微向前移動,超過髖關節,直到感覺到身體的核心部位鬆開為止。
膝蓋和臀部之間的這種關係在所有坐姿中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可以使腰肌在臀部的前部拉長展開。(大家參考我下方畫的兩個紅色箭頭去領會)
反過來,這樣可以釋放雙腿和下背部的緊張感。當人體的重量通過骨骼釋放下來時,它紮根到大地,微妙的支撐感會向上反彈。
當骨盆穩定並且骨骼結構可以自由正確對齊時,坐著就毫不費力。
但是,這樣可能會讓人有些不安。甚至可能會略微擔心跌倒。隨著腰大肌的鬆動,身體正在從一種熟悉的用肌肉控制姿勢的感覺,轉變為一種不熟悉的依靠骨骼來支撐的感覺。由於它是新體位,因此心理也會感覺會有些不安,但是,堅持一會大家會發現,在釋放不必要的肌肉收縮時可能就會感到輕鬆了。
5.站立釋放(腰肌)
在站立姿勢下,保持腰大肌的釋放是具有挑戰性。從生物力學上講,兩條腿站立是一項非常複雜的任務,我們許多人養成了習慣性,就是會讓肌肉收縮模式,以幫助我們保持身體直立。幸運的是,有一項出色的運動可以讓大家發現站立時還可以放鬆腰肌的感覺。
大家拿一本厚厚的書,並將其放置在距牆壁12至16釐米的地方。用左腳站在書本上,用右手在牆上支撐並保持平衡。讓你的右腿和腳完全垂下,離開地板,輕輕地來回擺動腿,注意不要讓腿彎曲,同時不要讓軀幹彎曲或扭曲。(如果骨盆扭曲了,那麼腰肌的運動範圍將超出極限。)感受是否能感覺到身體深處的擺動;它應該從你的腰大肌開始,在你的第十二個胸椎的神經叢後面。
擺動腿部幾分鐘後,從書上下來,看看兩條腿是否有不同?其實,這個過程就已釋放了附著在擺動腿上右側的腰肌,用心感受這條腿會感覺更長,更自由和更放鬆。
現在反轉位置並擺動另一條腿。這次不僅要關注正在擺動的腿,還要關注站立的腿。檢查以確保身體沒有傾斜。嘗試感覺到體重直接從腿部和腳部向下傳遞到下方書本中。即使這條腿現在負重,也可以通過將意識移至髖關節前部並減輕那裡的任何緊張感,來釋放腰肌。
5.山式站姿(怎樣做,能釋放腰大肌?)
現在讓我們閉眼用心感受山姿。
腳直立在髖關節下方,並去感受以下動作:骨盆感覺穩定嗎?骨盆的邊緣與地板平行嗎?大家可以照照鏡子,或將手放在臀部上方,然後沿著骨盆邊緣向身體前方移動,以檢查雙手是否水平垂直地板,來判定骨盆是否正位。雙腿是否均等地轉移了體重?雙腳是否均等接地?如果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是「是」,那麼你的腰肌應該感到被釋放了,並且應該能夠感覺到重力,從而使體重均勻的對抗地板。
做到標準山姿,大家會感覺到會有從地面反彈的感覺,就像落在地板上的球再次彈起一樣。這種反彈力產生的能量流與身體保持一致,向上流過你的脊椎並流出頭頂部。如果感覺骨盆不穩定,請嘗試恢復到第一個建設性的休息位置,並仰臥腰肌伸展。釋放腰大肌並穩定骨盆幾分鐘後,在返回這裡,看看是否感到骨盆更加平衡了。
6.樹式(怎樣做,能釋放腰大肌?)
大家在山式站姿上的雙腳感到體重相等,就去著重在感知腳踝。在腳踝關節上稍微向前和向後移動體重,直到找到感覺最放鬆的地方。那時,你的腰大肌就可以自由釋放,並承擔其作為脊柱拉索的正常功能。從山式正確對齊,轉換到樹式時,即使將所有重量轉移到了一隻腿上,另一隻腿舉到空中,但仍要繼續感覺到站立的那條腿和脊椎之間的這種連接。
當準備就緒時,逐漸將體重從兩條腿上移到右腿上。這種體式中的一個常見錯誤是身體不穩定靠右臀部,讓臀部傾斜了,就會拉傷該側的臀部韌帶。相反,可以那重量直接轉移在大腿前側的骨四頭肌上,去平衡體重,使髖臼保持釋放狀態,並使右側腰大肌放鬆。
當可以通過右腿的穩定,而無需讓右臀部傾斜或鎖定右膝蓋時,就可以開始轉動並抬起左腿。首先,減輕左髖關節前部的任何壓力,釋放左腰大肌。然後旋轉左髖關節窩中的大腿骨,收縮位於髖關節後方的外部旋轉肌,就是左臀肌。旋轉股骨後,抬起左腿,將腳底儘可能高地放在右大腿內側上。同樣,確保抬起左腿時沒有傾斜到右臀部。如有必要,比如初學者,可以將手放在牆壁或椅子上,以幫助身體保持平衡。
在樹式中,腰肌和手臂的關係?(在具備什麼條件下才可以雙手來到頭頂合十?)
如果在山式站立時感覺身體穩定對齊,則可以試著將手臂參與到該姿勢中。正如腿應該能夠獨立於骨盆移動一樣,手臂也應該能夠獨立於肩膀移動。並且,與腿部一樣,只有在你的腰肌被釋放時,這種獨立的運動才會發生。為避免在抬起手臂時收縮腰肌,請注意太陽神經叢和胸廓的背面。融化你在這些區域中感覺到的任何的剛性。力求在胸部和背部之間(尤其是在肩胛骨之間的區域)均勻地變軟和變寬。如果這些區域已經展開,請伸直雙臂,向外旋轉,然後將手掌舉到頭頂上方。
如果在腰大肌區域發現任何僵硬現象,停下來,將手臂放低一點,直到可以減輕在該區域感覺到的緊張感。如果強行將手臂放在頭頂上可能會限制到腰大肌在與第12胸椎相連處的釋放,也可能會阻礙直立的那條腿的穩定性。為了使身體的核心部位保持放鬆,請著重於從腰大肌頂部向下釋放的感覺。即使手臂舉過頭頂,身體的重量體重也會去對抗地板。
如果還是感覺到此釋放有困難,請再次回到建設性的休息位置,兩臂放在兩側。片刻之後,將雙臂交叉在胸廓上。胸口上有了這個額外的重量,你的軀幹中部將更多地落在地板上。當腰大肌的頂部鬆開時,大家會感到軀幹深處的釋放會增加。
這篇文章的內容細節和整體思路,我差不多準備了一個星期了,今天這個時刻晚上18:20分終於完成了,我也感受到了成就感和自信心。我認為,這就是一種幸福吧!
感謝大家的閱讀,感恩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