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強哥世界觀」,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熟悉三國的人,一定對赤壁之戰十分熟悉,這場戰爭對於三國鼎立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可以說要是沒有赤壁之戰的發生,曹操可能就已經直接一統天下了,正是赤壁之戰的失敗,才促使原本勝券在握的曹操只能無奈三分天下。
有人覺得十分好奇,明明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身邊有那麼多優秀的謀士,為何就沒有人看出來對方有詐,沒有人會考慮到火攻之計呢?實際上這個問題遠遠沒有那麼簡單,背後存在很多深層次的原因。
赤壁之戰曹操統一了北方,正處於春風得意之際,他想要藉此機會一鼓作氣,直搗南方孫權陣地,只要孫權失敗,曹操就徹底佔據天下,自己也便可以成為老大了。此時曹操麾下的主要謀士集團就是荀彧、荀攸、程昱還有司馬懿、徐庶等人,其中荀彧與荀攸是叔侄關係,司馬懿又是荀彧給曹操推薦的,換言之,都是一夥的。
徐庶因為自己母親自殺一事,一直對曹操耿耿於懷,根本就不想好好為曹操出力,而是一個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傢伙,只有程昱,可以真正意義上算是願意為曹操著想之人。
由於曹操常年都在北方作戰,初到南方,對地勢不太熟悉,尤其是對於水中作戰,更是十分不擅長,手下將士在船上總感覺站不穩腳跟,十分難受。為了讓大家能夠舒服一些,曹操想出一個妙計,就是用繩索把所有船隻連接在一起,這樣一來就穩定多了,大家也會更加舒服一些。
在曹操連結船隻的時候,賈詡出來建議曹操:「你這樣做,萬一孫權使用火攻,不是直接被一網打盡了麼?」聽完賈詡之言,曹操大笑:「此時正是冬天,刮西北風,要是孫權採用火攻,必然會燒到自己,他肯定不會那麼傻。」
賈詡一聽,有些道理,也就沒有繼續說什麼,畢竟多說無益,曹操此時一心只想勝利,萬一潑冷水惹怒曹操,自己還要吃不了兜著走。除了賈詡之外,程昱也對曹操給出過建議,當然曹操也是說:「除非十月份刮東南風,要不然孫權不會用火攻的。」
聽曹操如此自信,程昱也不好說什麼,只能任由曹操自己開心了。等到正式赤壁之戰時,曹操在船上坐等黃蓋前來投降,果然等到黃蓋小船姍姍來遲,此時程昱再次看出端倪,他覺得小船吃水深度以及行駛速度有問題,並且此時風向也有問題,他剛要提醒曹操不要讓黃蓋靠近,卻發現一切早已來不及,黃蓋小船帶著稻草靠近曹操,同時火攻也展開來,一場大火襲來,曹操落荒而逃。
為何曹操這麼多手下,還沒有阻止孫權的火攻之計呢?事實上不是諸葛亮借的東南風厲害,而是曹操此時已經失去人心,所以失敗早已在冥冥之中註定,為何這麼說呢?且聽我繼續分析。
為何沒能阻止火攻之計從前邊對赤壁之戰整個過程的描寫,我們就很容易發現這些問題,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曹操手下對南方的環境不熟悉,尤其是對水戰更是一無所知,大家都還沒有習慣坐船,處於暈船狀態呢,曹操就已經開始大戰,這樣急於求成,不失敗都實在太難。
第二個原因是荀彧與曹操的政治願景是不一樣的,荀彧想的是輔佐漢獻帝穩定天下,誰知道曹操想的卻是自己取而代之,因此兩人的關係隨著曹操野心增加,也就逐漸變質了,而發生赤壁之戰時,曹操手下的主要謀士,都屬於荀彧利益集團的,這些人自然也就不會全力支持曹操。
第三個原因是徐庶身在曹營心在漢,根據《三國演義》中的記載:
統見是故人,心下方定。回顧左右無人,乃曰:「你若說破我計,可惜江南八十一州百姓,皆是你送了也!」庶笑曰:「此間八十三萬人,性命如何?」
徐庶其實見過龐統,並且知道龐統的連環計,可是最終徐庶因為自己母親自殺的事情,並不想真正幫助曹操,所以這件事情徐庶隻字未提,要是當時徐庶把自己看清楚的一切都告訴曹操,曹操可能就不會貿然行動,結局自然也就不一樣了。
第四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曹操自身過於自信,他總覺得不會有東南風,所以盲目自信,急於求成,不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大家看到曹操這個樣子,也就不願意跟曹操提意見了。
換言之,赤壁之戰的失敗,罪魁禍首就是曹操自己,所謂兵貴神速,在很多時候也許是十分有道理的,但是在有些時候,則可能欲速則不達,赤壁之戰就是最明顯的案例,曹操因為自負最終失敗,讓他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最佳時機。
結語一切似乎就是冥冥之中註定的一樣,一個人想要取得多少成績,很多時候都是有定數的,曹操自己的盲目自信,在很多時候成就了曹操,但是卻在赤壁之戰中阻礙了曹操,可是人生一世,很多時候就是這樣有趣,無數次的成功,只需要一次失敗,就會瞬間灰飛煙滅!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