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暗示退位,殭屍悄然復活

2021-02-13 後沙

8月8日,82歲的明仁天皇表示,年齡的增加和體力衰退,使其繼續作為國家象徵履行公務變得「困難」,暗示了「生前退位」意向,但並未直言。


首相安倍晉三隨後表示,將認真考慮明仁天皇視頻講話的內容。

中韓媒體及評論界,大多認為明仁在暗暗向安倍表示不滿,要阻止安倍的修憲進程,更離譜的還能把各種政治,軍事,金融時事編織在一起意淫。

天皇說要收工,本質是什麼?先要從整個日本歷史來看,特別是明治維新後的天皇制。

天皇與神道教


在明治維新之後,天皇成了政教合一的最高領袖。之前,他更多的是作為神道教的精神領袖,簡單說就是教皇,而且是個被操縱,無實權的傀儡偶像。

神道教是日本的本土宗教,說好聽點就是崇拜大自然,一草一林,一鳥一蟲,一山一水,一根丁丁,都可以建個神社來拜拜。說得不好聽,跟非洲部落拜物教一個道理。

按日本口口相傳(無文字)神話說法:男神伊耶那岐和女神伊耶那美啪啪啪後,生下日本列島,順便還製造了太陽女神(天照大神),和她的弟弟。


弟弟又虐待姐姐, 姐姐躲進山洞,因為她是太陽神,於是世界一片黑暗。

然後,一幫神仙跳舞把她引出,世界又有了光明。神道教的神分天津神和地津神。我們常看到《天津課件》跟天津市一毛錢關係沒有。

天照大神的兩個孫子:瓊瓊杵命,邇邇藝命帶著天照大神的三大神器來到日本,他們的玄孫就是日本第1代神武天皇,三大神器也給了神武天皇。


然後萬世一系,明仁是125代天皇。

日本的歷史時期劃分,簡單說:

舊石器時代


繩文時代


彌生時代,相當中國的春秋秦漢


古墳時代,因為天皇愛建墳(魏晉南北朝)


飛鳥時代,藤原氏掌權,改稱日本(隋唐)


奈良時代,7仿照長安,在奈良建新都,藤原氏掌權 (唐)


平安時代,定都京都,藤原氏掌權,後為鎌倉幕府(南北宋)


鎌倉時代, 幕府遷移到鎌倉,天皇呆京都(宋元明)


室町時代, 足利義滿在京都室町設立幕府(明)


南北朝時代, 兩個傀儡天皇南北對峙,最後南天皇把神器給予北天皇


建武新政,鐮倉幕府滅亡,天皇親政三年,1336年將軍足利尊氏掌權


戰國時代,1477年足利幕府漸弱,大名紛出,互相攻伐。相當於鄉民械鬥。

 

安土桃山時代,織田信長在安土城,豐臣秀吉在伏見城(桃山),豐臣秀吉統一日本(明)


江戶時代,德川家康取得霸權,1603年德川在江戶建立幕府(明清)


幕府末期, 戊辰戰爭和明治維新,結束了德川幕府(明清)


明治時代, 大政奉還,皇軍成立。


大正時代,1912-1926


昭和時代,1926-1989,長達62年,發動侵華戰爭,戰敗


平成時代,就是現在這位明仁。


從上面可以看出,天皇身份被確立為國家元首,宗教領袖,軍隊大元帥,都是在明治時代完成。


明治維新到今天


其它時代,無法一一細說。所謂明治維新時代,明治才15歲,顯然是一幫權臣在操弄,而對天皇來說意味著「親政」,「王政復古」,之前徵夷大將軍還向朱元璋討賜過日本國王的稱號。


1871年8月29日,56個重要藩主被召到東京,朝廷宣布實施《廢藩置縣》,這是中央集權制最重要一步。現在日本的行政區域1都1道2府43縣格局,就是那時開始的。


然後將原先的大名,藩主正式明確分封為貴族(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就是說大家不打了,一起騎在老百姓頭上分贓。


1873年土地改革。實施《地租改正法》:按3%現金納稅,不再用大米納稅。


日本的貴族分為:公家,武家。

武家:顧名思義以武將為主,如藤原氏,源氏,平氏等。


公家的文職貴族比較複雜,分六類:


攝家,皆公爵,近衛家,一條家,二條家,九條家,鷹司家


清華家,侯爵,久我家,三條家,西園寺家,徳大寺家,花山院家,大炊御門家,今出川家,醍醐家,廣幡家。


大臣家,三條西家,中院家,侯爵或伯爵。


羽林家,很複雜,也是封侯或伯。


名家,也複雜,封侯或伯。


半家,皆子爵。安倍氏(2家),丹波氏,大江氏等。


老百姓姓啥無所謂,昨天我寫時還有姓豬上的,豬上跟狗日有啥區別?


姓氏也能體現這個國家等級之森嚴,只是現在披著民主外衣,淡了一些罷。


1882年,日軍變成天皇的軍隊,欠下全亞洲人民累累血債的皇軍,它的總頭子是誰?還用說嗎?


1885年,建立日本內閣政府,從強大走向瘋狂。


新聞評論上有個標準用詞叫「明仁天皇沒有政治權利。」


我不知誰在中國發明的,準確的說是「天皇被剝奪政治權利。」


這是 1946年10月4日,日本新《憲法》公布規定,美國人習慣稱他「喪失政治權利」。所謂喪失就是被剝奪,用「沒有」顯然是誤導。


沒辦法,這是媒體的媚日通病。再聽不明白,舉個例子,沒有性功能跟丁丁被切掉是兩回事。

回到最重要的問題,明仁天皇暗示退位意味著什麼?


一,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天皇,上電視念叨累了。表面看很謙讓,實際是一種政治權利主張,換句話說,就是你天皇沒有資格說這話,你必須當到死,因為這涉及到新憲法的修改問題。


天皇只是日本國象徵,當年保留下來,美國人是為了有個容易掌控的傀儡。


它不是國家元首,當初他連神道教領袖的地位也沒了,因為神道教被取消,後來又恢復。美國等於默認他是宗教領袖。


如果明仁的主張得到響應,那麼接下來日本憲法還要改,塞進一條確認天皇是國家元首的條目。這樣一來,等於天皇的政治權利開始恢復,一個殭屍正在慢慢睜開眼睛。


世界各國皆以元首之禮接待天皇,但新聞上從不會說是「兩國元首」見面(我沒細查,但應當沒有出現過)。以後會不會我不知道,中國媒體的德性大家都知道。


現在可怕的是,網媒正在用各種手段,迫使你潛意識裡接受日本天皇跟英國女王一樣,是國家元首。


二,皇宮與內閣不可能不通氣,明仁的暗示,安倍應當早已知曉,但在時間點上,安倍並不一定贊同。


安倍只是說要認真考慮,理由很充份,天皇老了,有的事做不了。


把天皇正式確立為國家元首,是日本的長遠之計,但如何能瞞過天下大多數人,是門學問。現在去扯什么女天皇行不行?讓位有沒有過?這些是問題嗎,日本歷史上什麼事情沒有過。


如果天皇政治權利被恢復,那麼明仁這番表演可謂首功一件,人只有在職務上,才能說退休,他只是日本國象徵,退位根本說不出口,因為沒有這個道理。所以只能暗示,讓媒體去替他說出退位二字。


三,日本的夢想。

現在日本的政治地位,國際地位非常難堪,這幾十年下來,他們也在忍耐。上面說過,最強大的時期是明治時代,那種體制是他們最想恢復的。


日本想重返明治時代的「榮光歲月」,體制必須偷偷的改回去。這是他們的必然之路。


明仁跟安倍,說白了就是一出雙簧。如果中國放鬆警惕,美國卻愈加縱容,將來絕對會很危險。日本的侵略本性是不會改變的。


日本將來哪怕回到舊體制,也沒啥可怕。只要中國人自己強大,團結。再打一場,該償的都要它償回來。





相關焦點

  • 日本天皇暗示退位有何玄機? 將可拖延安倍修憲進程
    日本天皇明仁8日發表全國講話,暗示已做好退位準備,稱擔心自己將來可能因為年齡原因無法履行日本名義上國家元首的職責。日本負責皇室事務的宮內廳8日公布明仁天皇預先錄製的視頻講話。提前退位過去200年沒有先例根據日本憲法,天皇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和「國民團結」象徵,但不具實權,不幹涉政治。天皇不能明確發表可能對其憲法地位帶來影響的言論,因而明仁天皇「擔心無法履行職責」的表述也被普遍視作其退位意願的強烈暗示。共同社報導,過去200年來,在位君王提前退位的情況尚沒有先例。
  • 天皇暗示生前退位,日本上演現實版「宮鬥」?
    8月8日,日本明仁天皇於北京時間下午2點發表視頻講話,向日本國民表明「生前退位」想法。明仁天皇公開發表講話,既表達了「退位」的意願,從而「暗示」NHK等並未「誤報」,又不明言是否希望「退位」,暗示自己並未「違憲」。就天皇8月8日發表就公開講話本身,我認為是解決這對矛盾。否則,NHK等不買帳:難道是我們造謠?菠蘿斯基(現當代文化研究者):(退位)應該只是代表個人意願,成為事實還需要相當的過程和時間。畢竟可能要設計修改法律。
  • 日本天皇退位的真正原因竟然是...
    據日本NHK新聞網2016年7月29日報導,日本天皇此前向宮內廳表明了「生前退位」的心願,對此,相關機構將在8月安排機會,讓天皇親自向國民傳達意願。2016年8月8日下午2點,日本明仁天皇向日本國民發布電視講話,正式表明了自己「生前退位」的決定。
  • 天皇「退位」簡史
    在不到11分鐘時間裡,天皇多次言及「老齡化」、「身體衰弱」等情況,很明顯是自覺難以勝任繁重的公務工作,而對於設立「攝政」一職,天皇也表示「即便如此也不能改變一點:天皇未能完成其立場要求的職責,卻自始至終都坐在天皇之位上」,採取了相對否定的態度。
  • 2019年天皇退位並改年號 平成時代即將終結?
    共同社援引政府人士消息說,日本政府內部正在探討,在明仁天皇退位之後,現任皇太子於2019年1月1日即位,同日開始使用新年號。據報導,關於明仁天皇是否於2018年12月31日、或在2018年更早時間退位,也在討論之中。
  • 天皇退位!日本告別「平成」,迎來「令和」
    明仁天皇的一番講話透露出十分強烈的退位意願,暗示外界他已做好退位準備。值得注意的是,明仁即位以來只發表過兩次全國講話。第一次是2011年「3•11」大地震時發表電視講話激勵日本民眾。這是第二次。這一次講話還同步發布了英文版本,可見講話分量之重、天皇決心之大。
  • 日本天皇「生前退位」,是安倍的陰謀嗎?
    對!他!不!想!玩!了!8月8日,明仁天皇發表電視講話,暗示想「生前退位」。退位也要按照基本法日本那邊「天皇生前退位」的新聞剛剛見報,國內的新聞評論裡就炸開了鍋。「網絡東亞局勢戰略觀察家」們紛紛表示一臉懵逼!煞有介事地分析說:「夭壽啦!安倍晉三要逼宮啦!」。
  • 日本天皇退位——順便聊聊天皇制度
    看樣子,天皇也不算老啊,頭髮雖然白但也可以染黑啊,而且天皇又沒有任期制,怎麼就要退位了呢。
  • 日本天皇有意退位的背後
    8月8日北京時間下午2:00,日本天皇發表電視講話,表示自己數年來一直思考在他日益年老的情況下,應該如何處理好公務,完成對社會的責任。天皇在講話中流露出強烈的退位意願,這是他自7月13日NHK披露天皇有意生前退位後,首次面向公眾做出的正式回應。 對於外界來講,日本皇室家族顯得低調而神秘,重重宮門內的一舉一動都會引發人們無限的暇想,皇位的變化更是具有爆炸性的焦點新聞。這次日本天皇為何會考慮退位?誰又會成為新的天皇?天皇的「生前退位」將會產生怎樣的政治影響?
  • 明仁退位:天皇也是普通人
    4月30日下午,85歲的明仁天皇在皇居宮殿交出繼承保管30年的劍璽,正式退位,成為日本皇室200年來首位「生前退位」的天皇。對秉持「天皇神聖」觀念的傳統主義者和保守派而言,天皇退休顯然是一種巨大的衝擊;但對一般國民來說,這更近似一個鮮活的普通人形象。
  • 關注 日本天皇表明生前退位意向,是為反對安倍修憲還是另有玄機?
    這是他繼2011年日本大地震後,以日本天皇身份發表的第二次全國電視講話。講話的目的,被認為是向日本國民闡述自己希望實現「生前退位」意向。此前,已經有多家日本主流媒體向外界披露,日本明仁天皇有意在有生之年選擇退位,在去世前將皇位傳給皇太子。但縱觀日本歷史,上一次日本天皇在生前退位,還要追溯到1817年。明治維新後,類似的情況從未發生。
  • 日本明仁天皇退位 平成時代落幕
    日本於當地時間4月30日17時(北京時間16時)舉行明仁天皇退位儀式。明仁天皇現年85歲,在位超30年。
  • 日本明仁天皇為何要提前退位?
    最近,日本社會關心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天皇退位的問題。今年已經84歲的明仁天皇,在2016年8月8日,對日本全國發表電視講話,正式表達生前退位的意向。由於明治時代以來,日本皇室沒有生前退位的慣例,因此對於明仁天皇的退位要求,日本政府和皇室也十分慎重,專門成立了專家委員會研究相應的對策。
  • 日本皇室「宮鬥」,天皇被逼退位
    ,83歲的明仁天皇退位後將成為「上皇」,不再參加繁忙的公務活動。老天皇急吼吼地忙著退位,其實是暗藏玄機,這背後是一場日本皇室的「宮鬥大戲」。有很多人推測,老天皇此番退位,與日本皇室的明爭暗鬥不無關係。在日本,天皇的地位是最為尊貴的,明仁天皇退位之後,由誰來繼承天皇之位?這一直是日本人民密切關注的問題。原本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肯定是德仁皇太子啊!
  • 觀察家日本天皇為何欲生前退位
    再次,天皇發表退位講話的第三點理由,很可能是由於去年夏天,自己順利完成了戰後70周年的紀念活動,因此在心情上做了了結。如前所述,當今的天皇從孩提時代開始,接受的是美國家庭教師自由和民主式的教育,天皇本人具有非常開明和進步的想法。天皇沒有選舉權,但如果有這項權利,他一定不會投給自民黨的安倍晉三。
  • 唐永亮:日本天皇「生前退位」問題的深層分析
    然而充滿戲劇性的變化是,當天晚上宮內廳次長山本信一郎召集記者,全盤否認天皇「生前退位」的相關報導,從而引發了日本國內輿論的種種猜測。東京時間8月8日下午三點明仁天皇發表電視講話,標誌著天皇「生前退位」問題正式浮出水面。 「生前退位」電視講話的文本分析 要弄清楚明仁天皇「生前退位」的真實情況,就有必要對其電視講話的文本進行客觀分析。
  • 日天皇退位相關儀式開始 近200年首位"生前退位"
    日本天皇明仁12日在皇居的「宮中三殿」舉行儀式,正式開啟天皇退位、皇太子登基的流程。這是與日本天皇退位相關11個儀式中的首個,從而正式開啟天皇退位、皇太子登基的流程。據日本媒體報導,明仁將於4月30日在皇居「松之間」宮殿舉行儀式並發表作為天皇的最後講話。日本天皇明仁將於4月30日退位,皇太子德仁將於5月1日繼位,明仁天皇將成為日本皇室近200年來首位「生前退位」的天皇。包括周二的活動在內,日本天皇的退位儀式共有11項內容。4月30日,天皇將在皇宮宮殿「松之間」出席「退位禮正殿之儀」,作為天皇發表最後的講話。
  • 日本天皇提出生前退位,意在阻止安倍修憲?!
    自七月中旬起,日本媒體就盛傳天皇生前退位的消息,但早在去年天皇就表示由於自己的年齡和身體狀況(天皇曾在03年和12年接受過兩次手術),會開始減少工作量並將部分工作轉交給皇太子履行。明仁天皇很多人認為,只需要天皇金口一開就可以完成退位皇位的交接,並開始討論日本下一個年號是什麼。
  • 日本戰敗後,為什麼裕仁天皇最終沒有退位?
    裕仁一直熱心於研究歷代天皇的先例,1月下旬他讓學者為他講授宇多天皇讓位之事。宇多天皇887—897年在位,於31歲時退位。裕仁還將英王室看作是現代皇室禮儀的參考典範,讓官員扼要匯報英王退位的慣例。 天皇退位的話題很快洩露給了媒體。1945年10月下旬,近衛公爵公然提起天皇退位的可能性,然後又迫於內閣壓力發表了修正聲明,引起騷動。
  • 日本天皇確定退位,繼任者是怎樣的一個人?
    日本時隔約25年再次召開審議皇室重要事項的皇室會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等出席討論日本天皇退位、皇太子即位及修改元號等事宜,會議歸納的意見為:天皇2019年4月30號退位,皇太子同年5月1號即位並修改元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