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有意退位的背後

2021-02-23 人民中國

8月8日北京時間下午2:00,日本天皇發表電視講話,表示自己數年來一直思考在他日益年老的情況下,應該如何處理好公務,完成對社會的責任。天皇在講話中流露出強烈的退位意願,這是他自7月13日NHK披露天皇有意生前退位後,首次面向公眾做出的正式回應。

 

對於外界來講,日本皇室家族顯得低調而神秘,重重宮門內的一舉一動都會引發人們無限的暇想,皇位的變化更是具有爆炸性的焦點新聞。這次日本天皇為何會考慮退位?誰又會成為新的天皇?天皇的「生前退位」將會產生怎樣的政治影響?

 

今天,我們就走進日本皇室,看看那裡的那些事兒。

現在日本皇室一族的主要成員如下圖所示:包括天皇一家,天皇的叔父崇仁親王一家,和天皇的弟弟正仁親王一家。


日本皇室家譜

天皇與皇后美智子生有兩子一女。清子公主下嫁平民後脫離皇族身份。皇太子德仁娶的是當年備受日本社會矚目的美女外交官小和田雅子,兩人的婚姻曾被傳為佳話,但遺憾的是皇太子夫婦只有一個女兒愛子公主。皇次子文仁親王娶的是大學學妹川島紀子,兩人育有兩女一子,分別是長女真子公主、次女佳子公主、長子悠仁親王。


德仁皇太子夫婦

目前皇室中具有繼承權的皇族共有5位,繼承排位依次是皇太子德仁親王(56歲)、皇次子文仁親王(50歲)、文仁親王的長子悠仁親王(9歲),天皇的弟弟正仁親王(80歲),和叔父崇仁親王(100歲)。雖然在日本歷史上也出現過女性天皇,比如曾遣使入隋的推古天皇等,但規定日本皇族從生到死所有重大事宜的《皇室典範》,早在1889年制定之初,就已經在第一章皇位繼承的第一條裡,明確寫出了「皇位只能由擁有皇室血統的父系男性繼承」。因此,在2006年悠仁親王出生之前,由於皇太子夫婦唯一的子嗣是愛子公主,而且整個皇室40餘年未見男丁出生,修改《皇室典範》創立女性親王制度的討論曾經一度甚囂塵上,但隨著悠仁親王的誕生,天皇皇位後繼有人,相關討論也就無疾而終了。


7月13日NHK披露天皇有意生前退位後,是否要修改《皇室典範》的討論又一次開始了。依照《皇室典範》的規定,天皇即位後要一直幹到駕崩那天為止,然後才能換皇嗣上,是標準的父死子繼。仔細想想,這個制度已經不是延遲退休的問題了,而是活到老工作到老的節奏。目前在位的天皇已經82歲了,還做過心臟搭橋手術,讓這樣一位老人繼續承擔繁重的公務,確實不太合理。

那麼《皇室典範》能修改嗎?能。改起來難嗎?很難!由於日本憲法第二條規定「皇位為世襲。皇位繼承遵循國會通過的皇室典範規定」,所以修改《皇室典範》就意味著修改憲法。

現在的日本天皇童年經歷過二戰,對戰爭深惡痛絕,在很多次講話中都明確表達過對現行日本和平憲法的支持,是堅決反對修憲的。NHK為什麼會選擇在參議院選舉結束,國會兩院支持修憲的議員超過2/3,滿足修憲條件的這個時間點,特意報導天皇向周圍人吐露有意退位的消息呢?這一點頗耐人尋味。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安倍政府意圖通過修改《皇室典範》來為修憲清障。因為,天皇在多個場合表達出的反戰與遵憲觀點,與安倍一派的政治立場向左,所以安倍想通過逼迫天皇退位,換上性格溫和,沒有經歷過戰爭,相對不會「添亂」的皇太子德仁。

從日本政治制度的角度來分析,日本政府完全可以左右天皇的人選。根據《皇室典範》規定,皇位的繼承、攝政、皇室成員的婚姻等大事都需要經過皇室會議的許可。而這個會議是由兩位皇室成員、參眾兩院議長副議長4人、內閣總理、宮內廳長官,以及最高法院長與法官2人,共計10人組成。在當下支持修憲的議員在國會兩院都佔據多數席位的情況下,皇室會議可以稱得上是安倍的一言堂了,皇室成員即使有不同意見,恐怕也很難得到其他人的支持。


皇室會議

圍繞著天皇有意「生前退位」的真意充滿各種的猜測。

愛妻論:皇后美智子與天皇相伴走過60餘年,在輔助丈夫工作的同時,也承擔了幾乎同樣多的公務。目前身體狀態也不太好,腿部有筋膜炎,頸椎、腰都有慢性疼痛。為了讓愛妻得到休息,天皇萌生了退位的想法。



明仁天皇與皇后美智子

愛子論:皇太子德仁今年56歲,已經超過了天皇當年即位時的年齡。如果按照目前《皇室典範》規定的父死子繼制度的話,皇太子即位時的年齡很可能會超過60歲。換句話說這相當於皇太子在大家都退休的年紀,才正式入職上班。考慮到這些原因,明仁天皇有意退位,也許是希望兒子可以早點即位,積攢實際成績,成為受人尊敬的天皇。

激發社會活力論:目前日本社會老齡化問題嚴重,老年勞動力資源卻沒有得到充分釋放。很多老人雖然延遲退休,但工作崗位卻不換,阻礙了年輕人的上升渠道。所以,此次天皇有意退位,也是希望藉此讓老年勞動力流動起來,去更加適合自己的崗位,給社會帶來更多活力。

天皇有意退位引發的各種反響層出不窮。如果這次天皇真的退位,那麼,這件事可能會成為日本一個時代結束,或是一場改革開始的標誌。因為,作為憲法規定的國家符號——天皇,雖然無權幹預國政,一言一行皆受制於內閣,但這個在日本地位崇高的家族產生的變動多少會折射出日本政治走向的色彩。但對於隔海相望的中國來說,日本皇位的更迭並不會給中日關係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題圖圖片:明仁天皇夫婦

 

掃一掃,關注人民中國


微信ID:peopleschina

相關焦點

  • 評論丨日本天皇有意「生前退位」 事件背後又是一場宮鬥?
    之所以說是從未有過的大事,是因為近200年來,還沒哪位天皇是在生前退位的。而更讓人看不透的,是圍繞「天皇退位」事件的各種「鬥爭」。日本明仁天皇「生前退位」的真與假△14日發行的日本各大報紙(圖片來源:人民網)天皇退位背後另有玄機?
  • 日本皇室「宮鬥」,天皇被逼退位
    6月2日下午,日本眾議院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明仁天皇的退位特例法案,83歲的明仁天皇退位後將成為「上皇」,不再參加繁忙的公務活動。老天皇急吼吼地忙著退位,其實是暗藏玄機,這背後是一場日本皇室的「宮鬥大戲」。有很多人推測,老天皇此番退位,與日本皇室的明爭暗鬥不無關係。
  • 日本天皇「生前退位」,是安倍的陰謀嗎?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日本天皇退個位都要小心翼翼呢?「生前退位」的背後,又有什麼么蛾子?今天,知事君就來說說日本天皇的那些事兒。退位也要按照基本法日本那邊「天皇生前退位」的新聞剛剛見報,國內的新聞評論裡就炸開了鍋。「網絡東亞局勢戰略觀察家」們紛紛表示一臉懵逼!煞有介事地分析說:「夭壽啦!安倍晉三要逼宮啦!」。
  • 日本天皇「生前退位」,真正原因竟然是「宮鬥」? 深聚焦
    ▲ 日本媒體早前對「天皇退位」事件的報導「今上天皇」明仁,1989年即位,現年82歲。雖然只具有象徵地位,但依據日本憲法,天皇還是很忙很忙的。此舉被日本媒體解讀為有意於皇位。 文仁親王隱隱然成為皇位的有力競爭者,自然讓皇太子和太子妃壓力山大。太子妃雅子甚至患上抑鬱症,從2003年到2013年整整十年未出國訪問。
  • 日本天皇退位——順便聊聊天皇制度
    看樣子,天皇也不算老啊,頭髮雖然白但也可以染黑啊,而且天皇又沒有任期制,怎麼就要退位了呢。
  • 天皇「退位」簡史
    撰文:蕭西之水《東方歷史評論》微信公號:ohistory2016年8月8日下午3點,日本當今天皇明仁(125代,1933-)通過各大媒體平臺發布錄像消息,正式圍繞「生前退位」表述「心情」。早期天皇退位案例中,大部分是因為病重瀕死而讓位,以防止國家出現「天皇駕崩」問題,影響國運:比如光仁天皇(49代,709-782)在天應元年(781)退位、三條天皇(67代,976-1017)在長和五年(1016)退位等事例,都有這類原因在其中。然而到了後三條天皇(71代,1034-1073)宣布退位之時,情況卻出現變化。
  • 日本天皇退位的真正原因竟然是...
    ,這也是日本天皇迄今為止唯一一次訪華。據日本NHK新聞網2016年7月29日報導,日本天皇此前向宮內廳表明了「生前退位」的心願,對此,相關機構將在8月安排機會,讓天皇親自向國民傳達意願。2016年8月8日下午2點,日本明仁天皇向日本國民發布電視講話,正式表明了自己「生前退位」的決定。
  • 日本天皇要退位了!為何聽到這個重大新聞卻沒幾個日本人勸他留下...
    天皇要退位了!這是200年以來第一次日本天皇有意主動退位。日本NHK電視臺13日報導,日本現任天皇有意生前退位,預計將在幾年內把皇位傳給皇太子。而當天皇生前退位的報紙還在鋪天蓋地的宣傳的同時,日本官方卻否認了天皇有意生前退位的相關報導,原因是,天皇身體一切健康,並且歷代天皇也沒有在世的時候就傳位。
  • 皇太子膝下無子,日本天皇的退位沒那麼簡單!
    由於皇太子德仁膝下無子、僅有一女愛子公主,而明仁次子文仁親王卻生有明仁孫輩中唯一的男孩悠仁,因此此問題更有強烈的政爭意味。撰文/袁野 今天(4月14日),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已經決定在有關天皇陛下退位的特例法案中,將明確寫入以下內容,即天皇從《特例法》付諸實施之日起退位。
  • 日本天皇退位時間確認,德仁太子繼位為何令人擔憂?
    會議最終確定,明仁天皇將於2019年4月30日退位,皇太子德仁將於次日即位並修改年號。日本天皇「生前退位」一事經過一年的熱議終於塵埃落定,即將接班的德仁太子能否順利完成角色轉換?日本民眾關注的焦點是什麼?
  • 日本天皇居然要提前退位,皇室到底發生了什麼?
    昨天日本NHK電視臺播出了一則撼動全日本的消息,日本明仁天皇對掌管皇室的宮內廳相關人士透露,有意生前就把皇讓與皇太子,也就是所謂的
  • 日本明仁天皇退位 平成時代落幕
    日本於當地時間4月30日17時(北京時間16時)舉行明仁天皇退位儀式。明仁天皇現年85歲,在位超30年。
  • 天皇退位!日本告別「平成」,迎來「令和」
    原來,在明仁2016年透露出強烈的退位意願後,日本內閣通過了僅適用於明仁的退位特別法案,相當於為他「破了一次例」。在位30年後,明仁為何提前退位?1989年,55歲的明仁在父親裕仁天皇去世之後繼位,成為日本第125代天皇,年號「平成」。
  • 日本明仁天皇為何要提前退位?
    90年代初留學日本,2000年,創建中文網站「日本新聞網」。2001年,創辦日文版報紙《中國經濟新聞》。1997年始,連續21年採訪中國兩會和黨代會。喜馬拉雅FM「靜說日本」頻道主播。著有日文著作《株式會社中華人民共和國》、《2023年的中國》等、中文著作《靜觀日本》、《日本人的活法》等。    最近,日本社會關心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天皇退位的問題。
  • 日本明仁天皇電視上講話要「生前退位」 為啥?
    82歲的明仁天皇向國民發表電視講話日本明仁天皇發表電視講話 稱因身體原因做好退位準備據日本共同社8月8日報導,日本時間8月8日下午3時,82歲的明仁天皇向國民發表了罕見的電視講話。天皇在講話中表明,考慮到自己的年齡,已經準備好隨時可能到來的退位。
  • 如果明仁天皇退位,他有可能是日本第60位太上皇
  • 觀察家日本天皇為何欲生前退位
    8月8日下午3點,日本天皇發表了一份電視講話,表明了自己希望「生前退位」的意願,給整個日本帶來極大的震動。82歲的日本天皇在8分多鐘的講話裡說道:「我已是耄耋之年,年逾八十。接受過兩次外科手術,加之高齡,我時常感到年老體衰。我在位將近二十八年,這期間為了發揮好國民統一的象徵作用,我深感培養永遠與國民同在的內在自覺之重要性。
  • 唐永亮:日本天皇「生前退位」問題的深層分析
    然而充滿戲劇性的變化是,當天晚上宮內廳次長山本信一郎召集記者,全盤否認天皇「生前退位」的相關報導,從而引發了日本國內輿論的種種猜測。東京時間8月8日下午三點明仁天皇發表電視講話,標誌著天皇「生前退位」問題正式浮出水面。 「生前退位」電視講話的文本分析 要弄清楚明仁天皇「生前退位」的真實情況,就有必要對其電視講話的文本進行客觀分析。
  • 日本天皇暗示退位有何玄機? 將可拖延安倍修憲進程
    提前退位過去200年沒有先例根據日本憲法,天皇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和「國民團結」象徵,但不具實權,不幹涉政治。天皇不能明確發表可能對其憲法地位帶來影響的言論,因而明仁天皇「擔心無法履行職責」的表述也被普遍視作其退位意願的強烈暗示。共同社報導,過去200年來,在位君王提前退位的情況尚沒有先例。
  • 日本天皇提出生前退位,意在阻止安倍修憲?!
    自七月中旬起,日本媒體就盛傳天皇生前退位的消息,但早在去年天皇就表示由於自己的年齡和身體狀況(天皇曾在03年和12年接受過兩次手術),會開始減少工作量並將部分工作轉交給皇太子履行。明仁天皇很多人認為,只需要天皇金口一開就可以完成退位皇位的交接,並開始討論日本下一個年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