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生前退位」,真正原因竟然是「宮鬥」? 深聚焦

2021-02-07 拾貳象島island



北京時間8月8日下午2點(東京時間下午3點),日本天皇明仁通過視頻講話的方式,婉轉表達了「生前退位」的想法。他稱「擔憂或難以全身心地完成象徵天皇的義務」,向國民謀求理解。



天皇要退位這件事,日本人已經熱議了很久,特別是最近一個多月,媒體連篇累牘地報導、討論,熱度超過了釣魚島和南海問題。連不關心政治的人,也對這個話題興致盎然。

 
▲ 日本媒體早前對「天皇退位」事件的報導

「今上天皇」明仁,1989年即位,現年82歲。雖然只具有象徵地位,但依據日本憲法,天皇還是很忙很忙的。他要承擔的重大國事包括:

 

根據國會提名,任命內閣總理大臣(俗稱「首相」);

根據內閣提名,任命最高法院院長;

根據內閣的建議與承認,公布法律、政令及條約,召集國會,認證官吏任免等;

接受外國大使及公使,出訪外國,接見外國政要;

……

對一位老人而言,應付如此繁忙的國務活動,確實有些力不從心。況且,2003年明仁接受了前列腺癌手術,2012年接受了心臟冠狀動脈搭橋手術,之後又動過幾次小手術。近年來,聽力也明顯下降。

在視頻講話中,天皇表示,自手術後明顯感覺體力減弱,開始思考若難以像以往那樣履行繁重公務,應如何安置自身,對國家、國民和皇族而言才是適當的方式。因憲法限制,天皇不能直接說出「退位」一詞,但意思是明確的。

 


▲ 明仁天皇與皇后美智子

但是,身體欠佳是明仁萌生退意的唯一理由嗎?要知道,明仁的祖父大正天皇自幼多病,即位後精神狀態明顯有問題,皇太子裕仁也得熬到他駕崩才登基。裕仁晚年健康每況愈下,卻也做到了最後。

 

以天皇的待遇來說,明仁要幹到底,並不會太困難。

 

問題可能出在兒子身上。明仁有兩個兒子:德仁和文仁,前者是皇太子,後者是親王。按法律,德仁是皇位第一順位人,下一任天皇非他莫屬。可有一個巨大的障礙擺在德仁面前:他和太子妃雅子誕有一女,卻沒兒子。


 ▲ 皇太子德仁和太子妃雅子


▲ 文仁親王和王妃紀子

《皇室典範》第一條規定:「只有男性皇嗣有皇統、皇位繼承權」。就是說,只有男性有權當日本天皇。考慮到德仁和雅子都已年逾五十,除非採取先進的醫療手段,否則很難期望他們老來得子。如果德仁當了天皇,那繼承者怎麼辦?

 

沒兒子!沒兒子!沒兒子!(煩心的事情說三遍。)

相反,德仁的弟弟文仁於2006年喜獲貴子。這可是日本皇室41年來首度誕生男嬰!


▲ 文仁夫婦人丁興旺,育有兩女一子

文仁的兒子現年10歲,經常與祖父明仁見面,讓天皇享受祖孫間的天倫之樂。文仁也深得皇室其他成員的歡心。2011年,文仁借46歲生日之際公開透露與兄長情感疏離。此舉被日本媒體解讀為有意於皇位。

 

文仁親王隱隱然成為皇位的有力競爭者,自然讓皇太子和太子妃壓力山大。太子妃雅子甚至患上抑鬱症,從2003年到2013年整整十年未出國訪問。

 


▲ 對外公布的皇室照片總是一派溫馨和睦

可誰能想到其背後的艱難呢?

在這種情況下,明仁天皇如能退位,處於第一順位的德仁將順理成章地繼承皇位。一場「宮鬥」或可平息。

 

其實放眼日本歷史,天皇退位並不稀奇。從神武天皇算起,2800多年間日本共產生了125位天皇,其中「生前退位」的多達58位。換言之,47%以上的天皇最後都成了「太上天皇」。


▲ 日本歷史上第一位退位的天皇——持統天皇

她還是位女天皇哦!

但是近200年來沒有天皇退位,明治、大正、昭和都是從頭當到底。

 

為什麼近代天皇忽然「反潮流」起來了呢?因為天皇退位於法無據。1889年2月,日本政府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即大名鼎鼎的「明治憲法」。明治憲法第一章列舉了天皇的權利和義務,唯獨沒對天皇能否退位有所表示。

 

同時期的《皇室典範》,規定天皇實行終身制,第10條為:「天皇崩,皇嗣即踐祚,承祖宗之神器」。根據該條款,天皇是一定要當到生命最後一刻的。

 

二戰結束後,美國主導制定了日本憲法,即「和平憲法」。《皇室典範》也進行了修改。和舊法律比起來,新法律可謂脫胎換骨,卻仍然沒有涉及天皇退位問題。

 


▲ 二戰後,天皇制度差點廢除

但在麥克阿瑟的保護下,保存了下來

是疏忽了?不會。這應該是刻意安排。

 

日本天皇號稱「萬世一系」,幾千年沒中斷,但多數時間並無實權。尤其從12世紀到19世紀,日本連續經歷了鎌倉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幕府大將軍及武士階層才是真正的統治者。對普通日本人而言,天皇幾乎沒存在感。

 

德川時代,幕府在江戶(今東京),皇室則在京都,遭嚴密監控。260多年來天皇和外界徹底隔絕,甚至不能邁出皇居一步,史稱「不履寸土」。想想也怪可憐的,咱中國的皇帝好歹還能玩個微服私訪,到民間去走一遭。

 

▲ 明治天皇

直至1868年明治天皇在維新志士、藩閥勢力的支持下移居東京,情況才改變。

明治維新啟動後,日本政府進行中央集權。而天皇,被當作集權的重要象徵。伊藤博文等人在制定憲法和皇室典範時,特意「遺漏」了有關退位的條款,以免天皇的地位因外部勢力而動搖

 

那為什麼二戰後的新法律也繞開了它呢?1984年,昭和天皇裕仁83歲高齡,坊間討論天皇應否退位。宮內廳次長在國會接受質詢時辯稱,新《皇室典範》之所以沒有規定天皇退位,是因為:

 

如果承認退位的話,將存在太上皇等,恐產生弊端。

 


▲晚年裕仁

換言之,在當代日本的憲法結構中根本沒有「太上天皇」的位置。從法理上說,現任天皇必須當到底。

 

但是,明仁已經表達了「生前退位」的意思,接下去,就要考慮法律了。憲法還好說,因為它規定天皇的地位以「全體日本國民的意志為依據」,而最新民調顯示,85%的日本人接受天皇生前退位。

 

關鍵在《皇室典範》。

 

如果關於只有男性才能當天皇的規定被修改,再過數十年,日本出現「女天皇」的概率將大增(歷史上日本有過8位女天皇)。今天明仁的退位言論可視作以退為進,「倒逼」《皇室典範》修改。可如果《皇室典範》沒更動,那麼,文仁親王的兒子很可能被立為皇太子。果真如此,明仁的用意就很值得琢磨了。

 

看來,這場「宮鬥」以什麼方式結束、何時結束,主要看《皇室典範》會不會被修訂。

 


· End ·

文字 /  抱老師

編輯 / 喬如月

視覺 / 徐銘遠

(圖片來自網絡)

該文章為拾貳象島island原創版權,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針對侵權行為,拾貳象島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利。

長按下面的二維碼,你就能成為「拾貳象島」的「島民」啦!


相關焦點

  • 日本天皇退位的真正原因竟然是...
    據日本NHK新聞網2016年7月29日報導,日本天皇此前向宮內廳表明了「生前退位」的心願,對此,相關機構將在8月安排機會,讓天皇親自向國民傳達意願。2016年8月8日下午2點,日本明仁天皇向日本國民發布電視講話,正式表明了自己「生前退位」的決定。
  • 天皇暗示生前退位,日本上演現實版「宮鬥」?
    不過也需要注意,古代日本,天皇並不是唯一稱呼,一般會以天皇居住地或陵寢所在地作為「追號」,加上一個「院」字來作為稱呼,正式將天皇重新作為正式諡號的,正是199年前退位的光格天皇。明治維新以後天皇才作為生前稱呼沿用下來。8月8日,日本明仁天皇於北京時間下午2點發表視頻講話,向日本國民表明「生前退位」想法。
  • 日本天皇提出生前退位,意在阻止安倍修憲?!
    在現代君主立憲制度之下,身為國王不僅不能大權獨攬,還需要負擔各類沉重的外交、儀式性工作,因此近年來歐洲王室不乏國王、女王生前退位的例子,荷蘭女王、比利時國王、西班牙國王都因為自身的年紀和身體狀況選擇在生前將王位讓給王子,荷蘭更是連續三代女王都於生前退位。那麼同為君主立憲制度國家的日本與以上國家究竟有什麼不同,才會導致天皇不能生前退位呢?
  • 評論丨日本天皇有意「生前退位」 事件背後又是一場宮鬥?
    之所以說是從未有過的大事,是因為近200年來,還沒哪位天皇是在生前退位的。而更讓人看不透的,是圍繞「天皇退位」事件的各種「鬥爭」。日本明仁天皇「生前退位」的真與假△14日發行的日本各大報紙(圖片來源:人民網)天皇退位背後另有玄機?
  • 唐永亮:日本天皇「生前退位」問題的深層分析
    「生前退位」是兩難的選擇 實際上,日本天皇「生前退位」並不是一個新問題,戰後在制定《皇室典範》時就曾討論過這個問題。當時之所以沒有將其載入《皇室典範》作為制度固定下來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考慮到天皇或自願或被動的「生前退位」容易「造成不可估量的混亂事態的發生」(時任日本復員廳長官幣原喜重郎語)。
  • 日本皇室「宮鬥」,天皇被逼退位
    ,83歲的明仁天皇退位後將成為「上皇」,不再參加繁忙的公務活動。老天皇急吼吼地忙著退位,其實是暗藏玄機,這背後是一場日本皇室的「宮鬥大戲」。有很多人推測,老天皇此番退位,與日本皇室的明爭暗鬥不無關係。在日本,天皇的地位是最為尊貴的,明仁天皇退位之後,由誰來繼承天皇之位?這一直是日本人民密切關注的問題。原本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肯定是德仁皇太子啊!
  • 日本天皇「生前退位」,是安倍的陰謀嗎?
    對!他!不!想!玩!了!8月8日,明仁天皇發表電視講話,暗示想「生前退位」。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日本天皇退個位都要小心翼翼呢?「生前退位」的背後,又有什麼么蛾子?今天,知事君就來說說日本天皇的那些事兒。退位也要按照基本法日本那邊「天皇生前退位」的新聞剛剛見報,國內的新聞評論裡就炸開了鍋。「網絡東亞局勢戰略觀察家」們紛紛表示一臉懵逼!煞有介事地分析說:「夭壽啦!安倍晉三要逼宮啦!」。
  • 觀察家日本天皇為何欲生前退位
    8月8日下午3點,日本天皇發表了一份電視講話,表明了自己希望「生前退位」的意願,給整個日本帶來極大的震動。82歲的日本天皇在8分多鐘的講話裡說道:「我已是耄耋之年,年逾八十。接受過兩次外科手術,加之高齡,我時常感到年老體衰。我在位將近二十八年,這期間為了發揮好國民統一的象徵作用,我深感培養永遠與國民同在的內在自覺之重要性。
  • 日本明仁天皇電視上講話要「生前退位」 為啥?
    82歲的明仁天皇向國民發表電視講話日本明仁天皇發表電視講話 稱因身體原因做好退位準備據日本共同社8月8日報導,日本時間8月8日下午3時,82歲的明仁天皇向國民發表了罕見的電視講話。天皇在講話中表明,考慮到自己的年齡,已經準備好隨時可能到來的退位。
  • 2019年日本將改年號、新天皇將即位?日本天皇生前退位事件的後續
    ,萌生退位之意,並向日本國民謀求理解。媒體報導日本政府正處於討論天皇生前退位的相關事宜,《產經新聞》給出了政府預想的天皇退位流程的時間表。對此,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對媒體表示,對此毫不知情。菅義偉稱,政府會議目前優先討論的是如何減輕天皇的公務負擔。然而,本月日媒報導天皇生前退位進展,執政黨自民黨就天皇退位的法律問題朝著以「僅限當今一代天皇」的特別法在黨內匯總意見的方向進入協調階段。而最大在野黨民進黨則是希望將天皇退位制度永久化寫進《皇室典範》裡,黨派之間仍在朝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博弈。
  • 日本天皇有意退位的背後
    8月8日北京時間下午2:00,日本天皇發表電視講話,表示自己數年來一直思考在他日益年老的情況下,應該如何處理好公務,完成對社會的責任。天皇在講話中流露出強烈的退位意願,這是他自7月13日NHK披露天皇有意生前退位後,首次面向公眾做出的正式回應。 對於外界來講,日本皇室家族顯得低調而神秘,重重宮門內的一舉一動都會引發人們無限的暇想,皇位的變化更是具有爆炸性的焦點新聞。這次日本天皇為何會考慮退位?誰又會成為新的天皇?天皇的「生前退位」將會產生怎樣的政治影響?
  • 明仁天皇退位,皇太子逼宮成功,日本皇室宮鬥大戲將迎來高潮
    東京3月12日消息,日本皇室舉行儀式,天皇退位儀式開啟,完成儀式後,明仁天皇將於4月30日在皇居「松之間」宮殿舉行儀式並發表作為天皇的最後講話,正式退位,皇太子德仁5月1日繼位。這樣,明仁天皇就是日本皇室200年來首位「生前退位」的天皇。大膽猜測:明仁退位或許是宮廷鬥爭的結果——而且——這僅僅是鬥爭的初始階段,為什麼呢?
  • 關注 日本天皇表明生前退位意向,是為反對安倍修憲還是另有玄機?
    這是他繼2011年日本大地震後,以日本天皇身份發表的第二次全國電視講話。講話的目的,被認為是向日本國民闡述自己希望實現「生前退位」意向。此前,已經有多家日本主流媒體向外界披露,日本明仁天皇有意在有生之年選擇退位,在去世前將皇位傳給皇太子。但縱觀日本歷史,上一次日本天皇在生前退位,還要追溯到1817年。明治維新後,類似的情況從未發生。
  • 日天皇退位相關儀式開始 近200年首位"生前退位"
    日本天皇明仁12日在皇居的「宮中三殿」舉行儀式,正式開啟天皇退位、皇太子登基的流程。這是與日本天皇退位相關11個儀式中的首個,從而正式開啟天皇退位、皇太子登基的流程。據日本媒體報導,明仁將於4月30日在皇居「松之間」宮殿舉行儀式並發表作為天皇的最後講話。日本天皇明仁將於4月30日退位,皇太子德仁將於5月1日繼位,明仁天皇將成為日本皇室近200年來首位「生前退位」的天皇。包括周二的活動在內,日本天皇的退位儀式共有11項內容。4月30日,天皇將在皇宮宮殿「松之間」出席「退位禮正殿之儀」,作為天皇發表最後的講話。
  • 日本明仁天皇為何要提前退位?
    今年已經84歲的明仁天皇,在2016年8月8日,對日本全國發表電視講話,正式表達生前退位的意向。由於明治時代以來,日本皇室沒有生前退位的慣例,因此對於明仁天皇的退位要求,日本政府和皇室也十分慎重,專門成立了專家委員會研究相應的對策。今年5月19日, 日本內閣通過只適用於明仁天皇的退位特別法決議,規定明仁天皇退位之後,將被稱為「上皇」。
  • 明仁退位:天皇也是普通人
    4月30日下午,85歲的明仁天皇在皇居宮殿交出繼承保管30年的劍璽,正式退位,成為日本皇室200年來首位「生前退位」的天皇。對秉持「天皇神聖」觀念的傳統主義者和保守派而言,天皇退休顯然是一種巨大的衝擊;但對一般國民來說,這更近似一個鮮活的普通人形象。
  • 日本天皇退位|宮鬥了一輩子,皇后美智子終於可以歇一歇了
    這是自1817年德川幕府後期的光格天皇后,日本天皇時隔近200年的首次「生前退位」。對日本人來說,衝擊性有多大,不言而喻。但之後方子被迫嫁給朝鮮王子李垠後,日本的意圖是為讓朝鮮王室「絕後」。結果方子立即懷孕,一舉得男。日本滿朝震怒,給她檢查身體的御醫隨後自殺。所以宮鬥這件事,在哪個國家都是一樣的殘酷啊。
  • 如果明仁天皇退位,他有可能是日本第60位太上皇
  • 日本天皇居然要提前退位,皇室到底發生了什麼?
    「生前退位」,而且他希望是在數年內讓位。 日本NHK電視臺基本相當於中國CCTV電視臺,可以說是一個日本半官方的大眾傳播機構。而該電視臺發布天皇要提前退位的消息,想必也是傳聲機一樣的角色,向外界傳達日本皇室的想法來觀測民意?此消息一出便迅速佔領日本各大媒體頭條。要知道,如果消息屬實,那麼當今天皇明仁將成為近代明治天皇以來首例「生前退位」的天皇。
  • 日本天皇要退位了!為何聽到這個重大新聞卻沒幾個日本人勸他留下...
    日本NHK電視臺13日報導,日本現任天皇有意生前退位,預計將在幾年內把皇位傳給皇太子。退位的原因是,82歲的明仁天皇如今還需要每日履行大量公務,認為今後的事務可以順利進行,讓其有了生前退位的想法。而當天皇生前退位的報紙還在鋪天蓋地的宣傳的同時,日本官方卻否認了天皇有意生前退位的相關報導,原因是,天皇身體一切健康,並且歷代天皇也沒有在世的時候就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