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仁天皇電視上講話要「生前退位」 為啥?

2021-02-23 國際在線
據日本NHK電視臺8月8日報導,日本明仁天皇北京時間8日下午2點向日本國民發布電視講話,正式表明了自己「生前退位」的決定。他為啥要執意提前退位?


82歲的明仁天皇向國民發表電視講話


日本明仁天皇發表電視講話 稱因身體原因做好退位準備

據日本共同社8月8日報導,日本時間8月8日下午3時,82歲的明仁天皇向國民發表了罕見的電視講話。天皇在講話中表明,考慮到自己的年齡,已經準備好隨時可能到來的退位。

明仁天皇在講話中表達了自己對於未來充分履行天皇職責的擔憂,但是並未公開討論退位和皇室體制。

明仁天皇稱擔心自己的疾病可能會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他表示,僅僅靠削減職責並不能改變這種狀況。他希望皇室家族和日本民眾能夠繼續一起構建未來。

明仁天皇在講話中表示,世界經歷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即日本戰敗70周年這一重要節點,日本皇室一直在依據現行憲法摸索存在的方式,但自己已經年過八旬。考慮到自身的健康問題,或已經無法再繼續成為整個日本的象徵。

82歲的明仁天皇向國民發表電視講話

明仁天皇表示,雖然日本憲法規定,日本天皇沒有「生前退位」的先例,但是考慮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以及日本當前經濟停滯,且如果自己逝世後整個國家將會進入兩個月的哀悼期,這會給日本社會帶來不利影響。日本媒體稱,明仁天皇雖然沒有在講話中直接使用「退位」的字眼,但整個講話當中充滿著自己對於「生前退位」的渴望。

在明仁天皇發表以上講話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稱,需要認真對待日本明仁天皇的講話。他表示:鑑於天皇年邁,有必要思考能為其做些什麼。

天皇提前退位在日本現代歷史上從未發生過

另據英國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和共同社此前報導,上個月,日本放送協會曾報導稱明仁天皇有意在未來幾年退位。天皇提前退位在日本現代歷史上從未發生過。

日本憲法規定,天皇不能參與國政。如果明仁天皇在演講中公開提及退位意願,可能被外界解讀為幹涉政治事務。因此,明仁天皇預計在講話中不會使用「退位」一詞。

這次講話是明仁天皇第二次發表電視演說。2011年3月11日發生東日本大地震和海嘯後,明仁天皇也曾通過事先錄製好的視頻,對民眾發表慰問講話。

2009年12月16日,日本東京,宮內廳發布皇室家庭照,包括明仁天皇(中左), 美智子皇后(中右)的皇室成員拍攝新年全家福。從左至右分別為雅子太子妃、愛子公主、德仁皇太子、真子公主,加古公主、文仁親王、悠仁王子和紀子王妃。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明仁天皇曾接受心臟手術和治療前列腺癌。近來,明仁天皇的公務已經有所削減。報導稱,明仁天皇將讓皇位繼承者第一順位的皇太子德仁親王和皇太子妃雅子接管諸多天皇事務。

2010年11月29日,明仁天皇和皇后美智子在東京皇宮的花園裡散步。

日本現行法律中無天皇生前退位的規定

日本現行《皇室典範》中並無天皇生前退位的規定。因此,為實現天皇傳位給皇太子的生前退位,就需要修改法律或特別立法。

民調顯示,多數日本民眾同情明仁天皇退位的意願。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旗下的保守派對此則表示反對,他們擔心有關皇室家族未來的討論會擴大至關於女性繼承皇位的討論。

共同社曾在7月中旬報導,日本政府在6月成立了專項小組,圍繞修改規定皇位繼承的《皇室典範》等生前退位所必需的舉措展開探討,計劃在年底天皇生日前匯總大綱,在明年的例行國會上完善法律。

明仁天皇執意「生前退位」 日本流傳三種說法

圍繞明仁天皇執意「生前退位」的原因,日本社會流傳3種說法:

一是天皇年事已高,力不從心,感覺無法繼續作為「國家的象徵」而工作。日本《朝日新聞》稱,天皇82歲高齡,近年來做過兩次大手術,漸漸感到從事「皇政」力不從心,去年8月15日明仁天皇出席戰後70年活動儀式時,幾乎把活動順序搞錯,因此萌生了退位之意。

二是希望讓位於兒子,保持皇室的傳承。《東京新聞》分析,現在皇太子的年齡已經超過1989年明仁天皇即位時的年齡,明仁天皇願意早一點把皇位傳給皇太子。

三是明仁天皇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之間的一場「內鬥」。日本一家主流媒體的資深記者說,「明仁天皇是一位相對的 和平主義者 。他對安倍第二次出任首相後採取的一些否定歷史、擴軍強國、主張修憲的政策有所不滿。現在是用 生前退位 方式表明自己「維護憲法」的態度。」

安倍或藉此推動修憲

現在看來,這三種說法未必精準,但各方面的表態引人矚目。日本電視臺的民調表明,超過9成的受訪者認為「這是一件好事」;《日本經濟新聞》的民調顯示,超過77%的人「認可此事」。 共同社的電話調查結果也顯示, 85.7%的受訪者表示可以接受,認為「天皇公務過多」的受訪者也達到89.5%。而安倍先是「不發表看法」,後是表示「在天皇表達自己的心情後,將做一個說明」。

日本《每日新聞》稱,本來,天皇希望用電視直播形式發表自己的看法。但幾經協調,還是讓天皇用事先錄像、到點播出的形式進行表述。最新出版的《周刊文春》以「 日本會 強烈反對天皇 生前退位 」為題,聲稱這個擁有包括16名內閣成員、3.8萬多名會員的日本右翼團體認為明仁天皇執意「生前退位」是「對國體的破壞」,是「對憲法的一種破壞」。也就是說,本來站在「維憲」立場的天皇,很可能因為「生前退位」成為一位「違憲天皇」,而安倍則可以藉此推動修憲。

明仁天皇(生於1933年12月23日)是日本第125任天皇。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在東京病逝,皇太子明仁登基,成為第一百二十五代日本天皇,年號「平成」。其為昭和天皇與香淳皇后的長子,出生時稱號繼宮,御印為「榮」。

生於1933年的明仁天皇是發起二戰的裕仁天皇的繼承人。自上任以來,他努力拉近皇室與平民間的距離,作風更現代化。

2. 1959年,明仁天皇娶了平民女子正田美智子。他們的愛情故事轟動全國,因其在網球場浪漫邂逅,這場情戀被稱為「網球場之戀」。明仁天 皇與正田美智子育有兩男一女,分別是浩宮德仁親王(現為皇太子)、 禮宮文仁親王(現為秋篠宮文仁親王)、紀宮清子內親王(黑田清子) 。

3. 明仁天皇致力於撫平二戰傷疤,去年,他曾發表講話:「回首過去, 我對這場戰爭有著深深的自責。我祈禱這樣的悲劇不會重演,而對那些在戰鬥中陣亡、飽受戰爭蹂躪的人民,我表示沉重的哀悼。」4. 明仁天皇曾在2002年日韓合辦世界盃開幕之際承認日本皇室中有朝鮮半島的血統。他表示自己的祖先,即桓武天皇的母親,是百濟(即古時候的朝鮮)武寧王的後裔。日本和韓國的輿論普遍認為,天皇此舉明顯是為了緩和並改善日韓關係。5. 明仁天皇熱愛海洋生物學,其在蝦虎魚研究方面是世界權威,甚至可能是世界唯一的權威。他建立的蝦虎魚類分類體系己被世界大多數魚類學家所接受。明仁的首篇論文《關於蝦虎魚科類的肩胛骨》在《日本魚類學刊》雜誌上發表之後,便引起科學界的注目。明仁天皇是2500頁厚的巨著《日本產魚類大圖鑑》(Fishes of Japan with Pictorial Keys to the Species)的19位作者之一。

德仁親王1960年(昭和三十五年)2月23日出生,幼名浩宮(ひろのみや)。是今上天皇明仁與皇后美智子的長男,日本皇室第一順位的繼承人。1993年(平成五年)6月9日與小和田雅子結婚。


秋筱宮文仁親王1965年(昭和四十年)11月30日出生,幼名禮宮(あやのみや)。是明仁天皇及皇后美智子的次男,皇太子德仁的弟弟。日本皇室第二順位皇位繼承人。
除此之外,繼承人還有文仁的兒子秋筱宮悠仁親王,明仁的兄弟常陸宮正仁親王和明仁的叔叔三笠宮崇仁親王等。

附日本明仁天皇講話全文:

日本天皇「作為象徵天皇關於公務的想法」視頻講話全文如下:戰後七十年這一大的節點過去,兩年後,將迎來平成三十年。
我已超過八十歲,在體力方面等有時也感到種種局限,這幾年來,在回顧作為天皇的自身足跡的同時,也開始思考關於將來自己的應有狀態以及公務。在社會老齡化日益嚴重的情況下,當天皇也已屆高齡,何種狀態才是理想的?站在天皇立場上不具體觸及現行的天皇制度,但今天,我作為個人,想談談至今為止思考之事。即位以來,我在履行國事行為的同時,關於日本國憲法下被定位為象徵天皇的理想狀態,每天都在摸索中度過。作為傳統的繼承者,我深感繼續守護傳統的責任,處在日新月異的日本和世界之中,日本的皇室如何將傳統寓於現代、使之鮮活地融合於社會並滿足人們的期待,對此我思考至今。在這一過程中,幾年前我兩次接受外科手術,加之因高齡感到體力減退之時起,我開始思考:今後,當出現難以像以往那樣履行繁重公務時,應當如何安置自身,對國家、對國民,以及對我身後的皇族而言才是適當的方式。我已逾八十,儘管可說尚幸健康,但考慮到身體逐漸衰弱時,我擔憂或難以像至今為止那樣,全身心地完成象徵天皇的公務。我成為天皇將近二十八年,這期間我與人們共同度過了我國許多歡喜之時、以及悲傷之時。作為天皇的公務,我一直深認為應將祈願國民的安寧和幸福放在首位,同時在行事之時,我認為有時站在人們的身旁,傾聽他們的心聲,體察他們的心情也十分重要。天皇作為象徵的同時,為了扮演國民統合的象徵這一角色,我感到天皇向國民就天皇這一象徵立場謀求理解之外,也有必要深刻思考自身的應有狀態,加深對國民的理解,並培養永遠與國民同在的內在自覺。在這一意義上,我感到造訪日本各地、特別是偏遠地區及島嶼之旅,作為天皇的象徵性行為也是很重要的。包括皇太子時代,至今我與皇后一同前往的幾乎遍及全國之旅,在國內任何地方,都讓我認識到那裡有著熱愛當地、勤勤懇懇支撐著家鄉的平凡的人們。我基於這一認識,作為天皇,抱著對人們深深的信賴和敬愛之情,心懷國民,得以履行為國民祈願的重要公務是幸福的。伴隨天皇趨於高齡的應對方式,無限縮小國事行為及作為象徵天皇的行為或許很難。此外,因天皇未成年或病重等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時,可考慮設置代行天皇行為的攝政。但是,即使是這樣,天皇持續不能充分履行理應完成的公務,直到生命終結其作為天皇的身份始終不會改變。當天皇健康狀態嚴重不佳時,如以前曾出現的那樣,有可能導致社會停滯、給國民的生活也帶來各種影響。而且作為至今為止的皇室慣例,天皇過世之後,連日舉行的隆重殯葬儀式將持續近兩個月,之後與喪葬有關的儀式會長達一年。這一系列儀式及與新時代相關的各種事項同時進行,因此與之相關的人們,尤其是天皇的家人不得已將處於非常艱難的狀況。難道不能避免這樣的事態嗎?這一想法也不時縈繞於心。正如開頭所說,根據憲法,天皇沒有參與國政之權能。這種情況下,此次在重新回顧我國漫長的天皇歷史的同時,衷心祈願今後無論何時皇室都能與國民同在、攜手共築這個國家的未來,以及象徵天皇的公務永遠不會中斷、穩定持續下去,我在此講述了自身的想法。

通   知

為了國際在線網友更方便的交流,本網建了一個網友微信群,歡迎大家加入,想入群的同學可以加小編的微信:liyingm0502,小編給你拉進來。

相關焦點

  • 日本明仁天皇為何要提前退位?
    今年已經84歲的明仁天皇,在2016年8月8日,對日本全國發表電視講話,正式表達生前退位的意向。由於明治時代以來,日本皇室沒有生前退位的慣例,因此對於明仁天皇的退位要求,日本政府和皇室也十分慎重,專門成立了專家委員會研究相應的對策。今年5月19日, 日本內閣通過只適用於明仁天皇的退位特別法決議,規定明仁天皇退位之後,將被稱為「上皇」。
  • 唐永亮:日本天皇「生前退位」問題的深層分析
    然而充滿戲劇性的變化是,當天晚上宮內廳次長山本信一郎召集記者,全盤否認天皇「生前退位」的相關報導,從而引發了日本國內輿論的種種猜測。東京時間8月8日下午三點明仁天皇發表電視講話,標誌著天皇「生前退位」問題正式浮出水面。 「生前退位」電視講話的文本分析 要弄清楚明仁天皇「生前退位」的真實情況,就有必要對其電視講話的文本進行客觀分析。
  • 明仁退位:天皇也是普通人
    當天皇夫婦在2011年3月東日本大地震後親赴千葉縣災區慰問民眾,並以罕見的電視講話形式勉勵國民「不要放棄希望,互助互愛,堅強地生活下去」之後,日本民眾對天皇的尊敬率上升到了34%,為1945年之後的新高。2019年4月30日下午,這位帶有改革家色彩的天皇正式退位,成為日本皇室200年來首位「生前退位」的天皇。
  • 明仁天皇公開退位意願為哪般?
    月中旬,日本多家主流媒體同時拋出一則驚人消息:82歲的明仁天皇以年事已高、不能勝任國事為由,透露出生前退位的意願。這個新聞像一顆炸彈隨即引爆了日本輿論。8月8日下午3時,明仁天皇罕見地向國民發表視頻講話,他動情地說:「我已80有餘,雖尚無大恙,但隨著身體日漸衰老,恐怕難以像以往全身心地履行事務。」日本憲法第四條規定,天皇並無關於國政的權能。
  • 日本天皇「生前退位」,是安倍的陰謀嗎?
    對!他!不!想!玩!了!8月8日,明仁天皇發表電視講話,暗示想「生前退位」。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日本天皇退個位都要小心翼翼呢?「生前退位」的背後,又有什麼么蛾子?今天,知事君就來說說日本天皇的那些事兒。退位也要按照基本法日本那邊「天皇生前退位」的新聞剛剛見報,國內的新聞評論裡就炸開了鍋。「網絡東亞局勢戰略觀察家」們紛紛表示一臉懵逼!煞有介事地分析說:「夭壽啦!安倍晉三要逼宮啦!」。
  • 關注 日本天皇表明生前退位意向,是為反對安倍修憲還是另有玄機?
    這是他繼2011年日本大地震後,以日本天皇身份發表的第二次全國電視講話。講話的目的,被認為是向日本國民闡述自己希望實現「生前退位」意向。此前,已經有多家日本主流媒體向外界披露,日本明仁天皇有意在有生之年選擇退位,在去世前將皇位傳給皇太子。但縱觀日本歷史,上一次日本天皇在生前退位,還要追溯到1817年。明治維新後,類似的情況從未發生。
  • 日本明仁天皇退位 平成時代落幕
    這也是日本天皇時隔202年實現生前更替。明天午夜零點,「令和」將正式代替「平成」,日本開啟新時代。該儀式正式名為「退位禮正殿之儀」。儀式在宮殿「松之間」舉行,儀式持續約10分鐘。隨後,明仁天皇發表了在位最後的講話。明仁天皇表示:「即位至今30年,作為天皇能夠得到國民深厚的信賴和敬愛,感到十分幸福。對於接納並支持我作為象徵的日本國民,由衷表示感謝。
  • 明仁天皇退位:安倍曾帶頭高喊「天皇陛下萬歲、萬歲、萬歲」,明仁大驚——面無表情離開!
    日本學習院大學教授齋藤利彥在《明仁天皇與和平主義》一書中記錄了天皇本人對於自己身份的思考,「雖然立場上要成為一定程度上的機器人,但僅僅如此絕對不行。」據其記載,明仁在國事行為中扮演機器人,但在公務行為中有自主發揮的空間。例如他在各種活動中的發言、國內巡幸、舉辦遊園會、訪問災區以及戰爭遺址都屬於公事行為,都有鮮明的個人彩色。
  • 日本明仁天皇退位 為什麼不能稱其為「平成天皇」?
    2019年4月30日,日本明仁天皇退位。5月1日德仁皇太子即位,成為第126代天皇,日本也正式由平成時代進入令和時代。
  • 日本明仁天皇退位,儀式中出現的「三神器」是啥?
    明仁天皇表示,明天開始,日本將進入「令和」時代,「希望這是個和平且成果豐碩的時代。」幾乎所有日本電視臺都是全天直播「日本平成年最後一天」的相關新聞。現年85歲的明仁天皇成為日本202年來首位生前退位的天皇。退位儀式的出席者包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皇后美智子、皇太子德仁和皇太子妃雅子,還有國會兩院議長和最高法院大法官等約300人。
  • 天皇退位!日本告別「平成」,迎來「令和」
    4月30日,日本明仁天皇出席退位儀式。在退位儀式上,明仁作為天皇對國民發表了最後的講話,他表示,「對於接納、支持作為象徵的我的國民,由衷表示感謝。」三年前的夏天,明仁天皇罕見地發表全國電視講話,表達了「個人想法」。他提到:「當想到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逐漸衰退,我擔心可能難以全身心地完成象徵國家元首的公務。」明仁天皇的一番講話透露出十分強烈的退位意願,暗示外界他已做好退位準備。值得注意的是,明仁即位以來只發表過兩次全國講話。
  • 2019年日本將改年號、新天皇將即位?日本天皇生前退位事件的後續
    已經83歲的明仁天皇在去年8月8日對國民發表電視講話,透露由於自身的身體健康原因,對於繁忙的公務已經力不從心
  • 日本天皇「生前退位」,真正原因竟然是「宮鬥」? 深聚焦
    北京時間8月8日下午2點(東京時間下午3點),日本天皇明仁通過視頻講話的方式,婉轉表達了「生前退位」的想法。他稱「擔憂或難以全身心地完成象徵天皇的義務」,向國民謀求理解。 ▲ 日本媒體早前對「天皇退位」事件的報導「今上天皇」明仁,1989年即位,現年82歲。雖然只具有象徵地位,但依據日本憲法,天皇還是很忙很忙的。
  • 日本天皇退位的真正原因竟然是...
    據日本NHK新聞網2016年7月29日報導,日本天皇此前向宮內廳表明了「生前退位」的心願,對此,相關機構將在8月安排機會,讓天皇親自向國民傳達意願。2016年8月8日下午2點,日本明仁天皇向日本國民發布電視講話,正式表明了自己「生前退位」的決定。
  • 日本天皇提出生前退位,意在阻止安倍修憲?!
    自七月中旬起,日本媒體就盛傳天皇生前退位的消息,但早在去年天皇就表示由於自己的年齡和身體狀況(天皇曾在03年和12年接受過兩次手術),會開始減少工作量並將部分工作轉交給皇太子履行。明仁天皇很多人認為,只需要天皇金口一開就可以完成退位皇位的交接,並開始討論日本下一個年號是什麼。
  • 評論丨日本天皇有意「生前退位」 事件背後又是一場宮鬥?
    之所以說是從未有過的大事,是因為近200年來,還沒哪位天皇是在生前退位的。而更讓人看不透的,是圍繞「天皇退位」事件的各種「鬥爭」。日本明仁天皇「生前退位」的真與假△14日發行的日本各大報紙(圖片來源:人民網)天皇退位背後另有玄機?
  • 從明仁天皇退位,說平成時代日本人的平常幸福
    去年8月8日,明仁天皇對日本全國發表電視講話,表達生前退位的意向。日本政府尊重天皇的意願,通過特別法決議,為天皇退位掃清法律障礙。明仁天皇退位之後,將被稱為「上皇」。 猶記得今年6、7月之交,應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之邀赴日訪問,住在東京赤坂。
  • 日本天皇有意退位的背後
    >
  • 日本天皇暗示退位有何玄機? 將可拖延安倍修憲進程
    日本天皇明仁8日發表全國講話,暗示已做好退位準備,稱擔心自己將來可能因為年齡原因無法履行日本名義上國家元首的職責。日本負責皇室事務的宮內廳8日公布明仁天皇預先錄製的視頻講話。2011年3月,日本發生大地震並引發海嘯災害後,明仁發表繼位天皇以來的首次全國電視講話,呼籲團結互助,為日本民眾打氣。2011年,明仁因支氣管出現狀況入院接受治療,次年接受了心臟搭橋手術。日本近現代史上,天皇直接向國民「發聲」迄今只出現過三次。
  • 日天皇退位相關儀式開始 近200年首位"生前退位"
    日本天皇明仁12日在皇居的「宮中三殿」舉行儀式,正式開啟天皇退位、皇太子登基的流程。這是與日本天皇退位相關11個儀式中的首個,從而正式開啟天皇退位、皇太子登基的流程。據日本媒體報導,明仁將於4月30日在皇居「松之間」宮殿舉行儀式並發表作為天皇的最後講話。日本天皇明仁將於4月30日退位,皇太子德仁將於5月1日繼位,明仁天皇將成為日本皇室近200年來首位「生前退位」的天皇。包括周二的活動在內,日本天皇的退位儀式共有11項內容。4月30日,天皇將在皇宮宮殿「松之間」出席「退位禮正殿之儀」,作為天皇發表最後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