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知秋。
所謂啟示,讓你看到根植於表象底下的真面。
躍身歷史的長河,我們總可以發現,先行者早已看到世界的真諦,他們卓立三十三天之巔,俯瞰這個世界,以或晦澀或者直白的筆觸,讓世界纖毫畢現。
萬千世象,總有主題,或宏大,或微渺。
宏大主題,當然也可以微觀敘事,譬如《白銀帝國》,以情畫人,乃及時代。
電影海報
晚清時代的中國,瀰漫著腐敗的氣息,充斥著黯淡的光影,空前虛弱的國力承接著外侵內患,就象一幢年代久遠而為蟻蟲深蛀的竹樓,在風雨裡悲鳴。
山西有個望族,康家。
財富的走向永遠遵從馬太的箴言,所以晉商富可敵國。
四把巨大算盤圍合而峙,在財東康老爺的主持下,清脆的盤珠聲響,宣告了歲末分紅的歡喜,各大掌柜紛紛邀酒相祝,莫名逾矩而被逐回老家而缺席的邱掌柜,拿不到他那全額的分成,只是小小插曲,在喧鬧聲中瞬間流逝。
牆內銀光瀉地、喧鬧如潮,牆外暗色深鎖、餓莩滿野。
乞憐的小手,誰比誰更傷心的對話,令人不期然想起《駭客帝國》關於虛擬實境的設定,你我皆虛妄而在。
如斯景象,或許就在昭示著末世的飄零,不可以更替的世象流轉,以及那註定的命運。
電影截圖:施粥
我們就好比是田野上的羊,嬉戲在屠夫們的監視之下,這群羊,將或先或後,依次 選擇而被其宰割。因此,在美好的日子裡,我們都意識不到隱而未發的惡運——如疾病、貧窮、殘廢、失明、昏聵等等——正早已等待在其後了。——德國~叔本華
在天地大象底下,我們都遵從著某種定律而在,就如大哲所言。
老大先天聾啞而向佛正道,悲憫憐人而得善終;老二就象一柄精剛長劍,霸道躁怒,所謂過剛易折,小小意外,就要了他的命;老三為情所困,自我放逐,但有堅韌心志,故終擔大任;老四則如溫室小苗,承受不得驟雨熾日,所以瘋掉。
所以康家的步入敗落之途,絕非康老爺子吹胡捋須而嘆的家門不幸。
也正如豪門票號,哪管你機關算盡、積財如山,當時代車輪橫碾而來,螳臂怎可擋車,更無誰人管你,心痛如何。
電影截圖:命運
在暗夜的暖光裡微醺,用迷離的眼、微顫的手、中國的筆、波斯的酒、美人的肌膚,合成一尾赤色遊魚,當他吞掉杯中殘酒的瞬間,我們分明可以看到,他的心,在遠處。情根深種而不能達,所以放逐了心,沒有歸期。
在簷影裡,在低眉下,熾烈的眼神暗地燃燒,卻不可以奔湧。
在靈堂的中央,在「復位」的聲聲催促後,捶胸瞠目,而後夜狼暗嘶,有情至峰巔的熾烈,才會有五內俱焚的真正痛楚。
少年情事,多數時候影響一生,譬如小說《洛麗塔》的故事。
世事總有兩面。
或許痛過的心總是能夠更加堅韌,遭逢絕境時,便可以奮力相搏,即便遭遇堪稱世上最強的戈壁群狼。
電影截圖:心痛
戈壁的夜,涼如水。
篝火竭其所能,撐起微渺的溫暖空間,黑暗與寒冷卻仍在附近徘徊不去,沒有拴牢的大馬,似乎預知到某種危險,慌亂地揚蹄而去,當你匆忙大意地追逐,一頭大狼,就象來自九幽的魔神,在你背後人立眈視,悄無聲息。
戈壁狼的可怕,在於惡劣境況的鍛造,在茫茫黃沙間,任何所謂食物皆如驚鴻般飛掠,不得食,惟死而已,所以它們總是有至死方休的勇氣。
爾後撲食肉塊的凌厲,引頸向天的奇異姿態,群狼競發的悍勇,目奪神馳。
人與狼,可以慘烈幾許?可以參看傑克•倫敦 的《熱愛生命》,為生存而戰,即便驚懼在心,也絕不容兩息同存之局。
生死相搏間,無暇問天,但經歷生死交替擦肩之後,常可以淡看世事而仁義在胸。
電影截圖:戈壁狼
天地的亙古,源自「萬物芻狗」的漠然之心。
蜉蝣般人生,在於「存在意義」的不懈追尋。
仁義之謂,源自中國儒學,經歷代傳承變化而成為精神的標杆,但若與所謂「道」之真諦相較,終究背面而馳,卻也正因如此,人類的精神才可以煥出璀璨毫芒,橫亙天地。
康家父子的向背之爭,在某種意義上就折射出人類永無休止的論爭。
要仁義嗎?那我們或將步入毀滅之途。
不仁不義?生命的意義在哪裡?萬物俱往,你獨善其身又如何?
一縷帶著幼草氣息的微風掠過,天地世象轉瞬輪迴,留你一人獨對天地,剖心自問。
即便與末世同往,也堅守我之正道。
啟示錄,《白銀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