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晚,微博大V@五嶽散人 與@Paul鄭褚 在網友的見證下,完成了一次「蟹戰」對賭。鄭褚冒著「吃掉一臺電腦」的賭約風險,帶著一副骰子,由廣州北上赴約。
此前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鄭褚稱自己不相信同一品種的螃蟹能吃出區別。他說,他之所以敢設賭局,初衷在於想破除「大閘蟹是陽澄湖的好」這種流行神話。
吃了20多年螃蟹的五嶽散人則堅信,即使同屬中華絨螯蟹品種,陽澄湖、固城湖、太湖飼養出的螃蟹一定是有區別的,也堅持認為陽澄湖大閘蟹最好吃。當然,他需要從10組不同螃蟹中,正確辨別出7組及以上陽澄湖大閘蟹,才能夠為自己的觀點正名。
然而,對決結果卻是殘酷的。五嶽散人在10組不同螃蟹中,只有兩次正確指出哪一隻螃蟹來自陽澄湖。
此前網友和食客紛紛爭論,陽澄湖大閘蟹是不是最好吃?究竟能不能吃出不同產地大閘蟹的區別?五嶽散人似乎也給出了他的答案。
微博大V蟹戰對賭揭曉
堅信「陽澄湖大閘蟹最好吃」,味蕾卻說「NO」
根據品蟹論戰的遊戲規則,30隻來自陽澄湖、固城湖和太湖的螃蟹被分為10組,每組3隻不同品牌湖蟹。同一組中,若五嶽散人能正確辨別出哪只是陽澄湖的蟹,則算散人贏一組,辨出7組及以上則算散人勝出,鄭褚將兌現「吃電腦」賭注。若散人只辨別出6組或以下,則算鄭褚贏,一臺全新蘋果電腦要作為禮品送給關注此次對決的網友。
組織此次對決的第三方見證人@雕爺 在微博中曬出了陽澄湖螃蟹的捕撈現場,卻引來網友質疑:陽澄湖蟹還未成熟,「對決」將變成偽命題;撈出來的螃蟹怎麼確定不是「過水蟹」(洗澡蟹)?
對此,雕爺強調,螃蟹是由業內人士親赴陽澄湖打撈,並「出了足足的錢」,在陽澄湖未開湖(打撈)的情況下,找到關係才撈出來的。並且,時間僅比陽澄湖正式開湖提前了10天,挑出幾個發育好的蟹也不是難事。
待品蟹現場,廚師對烹調成熟的3種螃蟹進行外觀處理,減去蟹爪前肢第一關節,去掉蟹眼,「儘量看不出身體上區別」。
五嶽散人在未開始前就表態「不一定能贏,但一定能辨別出來」,並且給自己留後路,「我不是中國最牛逼的舌頭,如果我吃不出來不代表別的人吃不出來」。但鄭褚態度卻自始至終都是「從來沒覺得自己會吃電腦」。
五嶽散人微博
憑著每次在3隻螃蟹中選出最好吃的一隻為標準,五嶽散人最終只猜對了2次陽澄湖蟹,6次認為太湖蟹最好,也有2次錯將固城湖蟹當作陽澄湖蟹。當然,在結果揭曉前,散人並不知道這次最好吃的竟然是太湖蟹,「很牛逼,這個是我沒有想到的」。
決戰優酷之巔·蟹鬥
能不能分辨不同產地的蟹?蟹農也結巴了
從最開始在微博辯論中立場堅定、認為「一定能分辨出」陽澄湖蟹與其他蟹的不同,到對賭現場改口、稱只有五成把握,並給自己留退路……五嶽散人在「陽澄湖大閘蟹能不能辨別得出來」這個問題上,態度已經改變。
而他依據自己味蕾鑑定出最好吃的螃蟹,卻最終被告知「原來是太湖蟹」最好吃。這一點,散人也有點懵,連說了幾句「沒想到太湖養殖程度能到這個地步」。
在對賭現場,圍觀的陽澄湖大閘蟹養殖戶,面對優酷直播鏡頭被問「陽澄湖大閘蟹跟別的蟹有什麼區別」?養殖戶說:「外地的蟹沒有陽澄湖的透明好看,我們的蟹肉質味道微甜。」然而被問到自己能不能分辨清陽澄湖、固城湖、太湖蟹的時候,養殖戶不知如何作答,尷尬在鏡頭前,隨後說了句「百分之六、七十吧」。
對於這次品蟹對賭的結果,微信公眾號「大象公會」發文稱「結果並不意外」。這篇署名為「郭婷婷」的文章認為,從測評規則設置、決定大閘蟹風味的因素、人對大閘蟹風味的辨別能力,以及相關參與者的博弈,所有影響賭局勝負的因素都決定了「五嶽散人必然會輸」。
五嶽散人在這次對賭中,前7次全部猜錯,最後3組中辨出2組,不少陽澄湖蟹因「帶有苦味、鹹味」被排除。對此,負責烹調的廚師表示,現在還未到吃螃蟹最好的時節,蟹容易有異味,「假如第一隻(蟹)吃的不好,而第二隻比第一隻好的話,就會覺得非常好,所以這對味蕾的挑戰非常大。但是到後面,記憶中的味道強化了,所以能夠吃出(陽澄湖蟹)來」。
哪個湖的蟹最好吃?一場無解的爭論
對賭結束時,在被問及「陽澄湖大閘蟹是最好吃」的觀點是否會改變時,五嶽散人還是堅持:「也許別的湖螃蟹飼養水平很高,與陽澄湖並駕齊驅,但並不是說陽澄湖就不好了。在中國的大閘蟹裡,我依然認為陽澄湖的是很好的。」
但是五嶽散人事後也在自己微博中表示,「輸了就是輸了,沒啥好說的」。他對太湖蟹養殖水平感到驚訝,稱自己因個人偏見,沒怎麼吃太湖蟹。「牛逼看來真不能吹太滿,以後要戒驕戒躁、勤奮學習、努力再吃,以便達到更高的水準。」
「大象公會」的文章則稱,大閘蟹養殖業是在近二十年興起之前,談到大閘蟹,人們多認為長江裡的蟹才是最好的,陽澄湖大閘蟹因為其水質和養殖者的專業技術,而逐漸建立起產地品牌聲譽。不過,螃蟹養殖業已成為成熟的產業,位於固城湖邊的高淳地區是率先開展螃蟹養殖的重要產地,飼養水平與陽澄湖不相上下甚至更佳,由於陽澄湖名氣在外而產量不足,很多固城湖產區的螃蟹已被陽澄湖蟹商包銷。
該文章認為,同一湖泊的大閘蟹,會因為不同水域的質量和蟹農的飼養水平和投入,而存在可覺察的品質差異。這種差異「甚至比產地造成的差異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