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之風詠絮才
文 | 川布
以世俗的眼光來看,謝道韞簡直幸運至極。生於名門望族,父親是安西將軍,母親來自「竹林七賢」之中阮籍、阮鹹的家族,叔父為東晉時著名的大政治家謝安。長大後,嫁到了東晉最有文化最有地位的士族王家,成為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如此的生得好、嫁得好,卻不是謝道韞最值得評說的事情,她被後人記住的是她是中國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全晉文》收錄了她寫的《論語贊》,而《三字經》中也有她的身影,「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
謝道韞的詩文寫得如何,如果不去翻故紙堆,可能也很難知曉,畢竟流傳的名篇並不太多。《世說新語》中記載,謝安未入仕途時,在家中教導子侄。有一個雪天和子侄們討論可用何物比喻飛雪。謝安的侄子謝朗說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則說了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這個比喻極為精妙,在當時受到很多人的稱許,流傳甚廣。也因為這個故事,「詠絮之才」成了後世誇讚能詩善文的女子常用的詞。
如果只是一句詩,當然還不能稱之為才女。據史書記載,說謝道韞很有文才,寫過詩、賦、誄、訟,曾有詩集兩卷,但到唐代時已經找不到了。現在能看到的大概也只是《藝文類聚》裡保存的《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擬嵇中散詠松》兩首詩 ,《全晉文》中的《論語贊》。所以,謝道韞的才女之名毋庸置疑。當然,在那個年代,也只有貴族女子可以飽讀詩書。但那麼多女子之中,謝道韞能脫穎而出,自有其獨特之處。
說起來,謝道韞真正讓人佩服的是見識。
謝道韞年少時,謝安問她,「《毛詩》中何句最佳?」謝道韞答道:「詩經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雲,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大雅·嵩高篇》在《詩經》中是頗有氣勢的一篇,起首二句「嵩高維嶽,駿極於天」,莊嚴凝重,有崢嶸氣象。所以謝安大讚她雅人深致。
謝道韞是謝玄的長姐,而謝玄是中國最著名以少勝多的戰役——淝水之戰的重要將領,也是開創山水詩派的著名詩人謝靈運的祖父。謝玄非常敬重謝道韞。謝道韞出嫁之後,對弟弟要求依然非常嚴格,時時還痛言責問他:「你怎麼還是不長進,是天分有限還是俗事太多?」這話放在現在,還是一句特別值得問的問題。反正,謝玄被她問得發奮圖強,成了一代豪傑。
魏晉時代,謝氏與王氏是兩大望族,有「王與謝共天下」的說法。王凝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次子,善草書、隸書,先後出任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謝道韞嫁於王凝之為妻,時人都覺得他們是門當戶對、男才女貌的一對佳偶。然而謝道韞對此有一句評價:「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言下之意是,這個丈夫讓她很意外,有些失望。原來,和謝家子弟出了大量的軍事將領和政界精英不同,王家子弟均奉仙學道,經常磕藥,服寒食散(當時流行的一種金石礦物為主的去病強身之藥,實則有劇毒,需吃冷飯喝熱酒多運動才能散發),他們為了發散皮膚的熱燥,不得不常年穿著寬大的舊衣服和拖鞋,人多數時候看上去是神色渙散。王凝之才能書法不及弟弟王徽之、王獻之,在學道之途卻走得最遠,平時經常踏星步鬥,拜神起乩。難怪謝道韞看不上。
清談在魏晉時成為一種風氣。「人士競談玄理」,時人稱道家的《老子》、《莊子》和儒家的《易》為「三玄」,有的人甚至通過談玄,「累居顯職」。謝道韞對玄理有很深的造詣,也善於言談。據《晉書》記載,有一天,王凝之的弟弟王獻之在廳堂上與客人「談議」,辯不過對方,便是謝道韞旁徵博引,論辯有力,替他解了圍。
當時謝道韞才女之名遠播,常常會被人拿來比較。與她同郡的張彤雲,是張玄的妹妹,嫁到當時江南四大世家之一的顧家。張玄常常自誇自己的妹妹比得上謝道韞。有一個叫濟尼的人,常常出入王、顧兩家,有人問濟尼,謝道韞與張彤雲誰更好一些。濟尼說道:「王夫人神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有閨房之秀。』」濟尼的話其實是稱讚王夫人神情閒雅,大有竹林名士的風氣,顧家婦不過是婦女中的優秀者而已。謝道韞的時代離竹林七賢的時代不遠,七賢那樣的真性情仍是大家所推崇的風尚。
一個人的風骨在經歷大事的時候,才真正看得明白。
謝道韞在王家平淡地過了數十年,晚年時遭遇孫恩之亂。當時任會稽內史的王凝之痴迷於道教,面對強敵進犯,不是積極備戰,而是閉門祈禱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塗炭。謝道韞勸諫了丈夫幾次,王凝之一概不理,她只好親自招募數百家丁天天加以訓練。孫恩大軍長驅直入衝進會稽城,王凝之及其子女均都被殺。謝道韞目睹丈夫和兒女蒙難,手持兵器帶著家中女眷奮起殺賊,但終因寡不敵眾被俘,此時她還抱著只有三歲的外孫劉濤。她對孫恩厲聲喊道:「大人們的事,跟孩子無關,要殺他,就先殺我。」 在生死關頭,謝道韞毫不畏懼。據說孫恩因此手下留情,非但沒有殺死她的外孫,還派人將他們祖孫二人送回會稽老宅。從此謝道韞寡居會稽,足不出戶,閒暇時寫詩著文,過著平靜的隱士生活。
孫恩之亂平定不久,新任會稽郡守的劉柳前來拜訪謝道韞。謝道韞究竟跟他說了些什麼,無從知曉。事後,但劉柳逢人就誇獎謝道韞說:「內史夫人風致高遠,詞理無滯,誠摯感人,一席談論,受惠無窮。」
謝道韞姿才秀遠,聰識有才辯,為人行事瀟灑不羈,頗像男子,學問見識,不輸大家,在東晉時被人稱為女中名士。如此看來,不愧此名。
點擊下方文章標題可直接閱讀該作者往期文章
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不說我愛你,只寫世間最美的情詩
你離新年目標實現,只差這一步!
我帶著你,去大理
買爽了是幸福,買多了是青春
相愛才會相殺,傷得深是因為愛得深
寫在十月二日
杭州的美,你真的懂嗎?
媽呀,這些成語竟然都出自《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