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之風詠絮才

2021-02-13 第二種可能性

林下之風詠絮才

文 | 川布

以世俗的眼光來看,謝道韞簡直幸運至極。生於名門望族,父親是安西將軍,母親來自「竹林七賢」之中阮籍、阮鹹的家族,叔父為東晉時著名的大政治家謝安。長大後,嫁到了東晉最有文化最有地位的士族王家,成為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如此的生得好、嫁得好,卻不是謝道韞最值得評說的事情,她被後人記住的是她是中國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全晉文》收錄了她寫的《論語贊》,而《三字經》中也有她的身影,「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

謝道韞的詩文寫得如何,如果不去翻故紙堆,可能也很難知曉,畢竟流傳的名篇並不太多。《世說新語》中記載,謝安未入仕途時,在家中教導子侄。有一個雪天和子侄們討論可用何物比喻飛雪。謝安的侄子謝朗說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則說了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這個比喻極為精妙,在當時受到很多人的稱許,流傳甚廣。也因為這個故事,「詠絮之才」成了後世誇讚能詩善文的女子常用的詞。

如果只是一句詩,當然還不能稱之為才女。據史書記載,說謝道韞很有文才,寫過詩、賦、誄、訟,曾有詩集兩卷,但到唐代時已經找不到了。現在能看到的大概也只是《藝文類聚》裡保存的《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擬嵇中散詠松》兩首詩 ,《全晉文》中的《論語贊》。所以,謝道韞的才女之名毋庸置疑。當然,在那個年代,也只有貴族女子可以飽讀詩書。但那麼多女子之中,謝道韞能脫穎而出,自有其獨特之處。

說起來,謝道韞真正讓人佩服的是見識。

謝道韞年少時,謝安問她,「《毛詩》中何句最佳?」謝道韞答道:「詩經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雲,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大雅·嵩高篇》在《詩經》中是頗有氣勢的一篇,起首二句「嵩高維嶽,駿極於天」,莊嚴凝重,有崢嶸氣象。所以謝安大讚她雅人深致。

謝道韞是謝玄的長姐,而謝玄是中國最著名以少勝多的戰役——淝水之戰的重要將領,也是開創山水詩派的著名詩人謝靈運的祖父。謝玄非常敬重謝道韞。謝道韞出嫁之後,對弟弟要求依然非常嚴格,時時還痛言責問他:「你怎麼還是不長進,是天分有限還是俗事太多?」這話放在現在,還是一句特別值得問的問題。反正,謝玄被她問得發奮圖強,成了一代豪傑。

魏晉時代,謝氏與王氏是兩大望族,有「王與謝共天下」的說法。王凝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次子,善草書、隸書,先後出任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謝道韞嫁於王凝之為妻,時人都覺得他們是門當戶對、男才女貌的一對佳偶。然而謝道韞對此有一句評價:「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言下之意是,這個丈夫讓她很意外,有些失望。原來,和謝家子弟出了大量的軍事將領和政界精英不同,王家子弟均奉仙學道,經常磕藥,服寒食散(當時流行的一種金石礦物為主的去病強身之藥,實則有劇毒,需吃冷飯喝熱酒多運動才能散發),他們為了發散皮膚的熱燥,不得不常年穿著寬大的舊衣服和拖鞋,人多數時候看上去是神色渙散。王凝之才能書法不及弟弟王徽之、王獻之,在學道之途卻走得最遠,平時經常踏星步鬥,拜神起乩。難怪謝道韞看不上。

清談在魏晉時成為一種風氣。「人士競談玄理」,時人稱道家的《老子》、《莊子》和儒家的《易》為「三玄」,有的人甚至通過談玄,「累居顯職」。謝道韞對玄理有很深的造詣,也善於言談。據《晉書》記載,有一天,王凝之的弟弟王獻之在廳堂上與客人「談議」,辯不過對方,便是謝道韞旁徵博引,論辯有力,替他解了圍。

當時謝道韞才女之名遠播,常常會被人拿來比較。與她同郡的張彤雲,是張玄的妹妹,嫁到當時江南四大世家之一的顧家。張玄常常自誇自己的妹妹比得上謝道韞。有一個叫濟尼的人,常常出入王、顧兩家,有人問濟尼,謝道韞與張彤雲誰更好一些。濟尼說道:「王夫人神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有閨房之秀。』」濟尼的話其實是稱讚王夫人神情閒雅,大有竹林名士的風氣,顧家婦不過是婦女中的優秀者而已。謝道韞的時代離竹林七賢的時代不遠,七賢那樣的真性情仍是大家所推崇的風尚。

一個人的風骨在經歷大事的時候,才真正看得明白。

謝道韞在王家平淡地過了數十年,晚年時遭遇孫恩之亂。當時任會稽內史的王凝之痴迷於道教,面對強敵進犯,不是積極備戰,而是閉門祈禱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塗炭。謝道韞勸諫了丈夫幾次,王凝之一概不理,她只好親自招募數百家丁天天加以訓練。孫恩大軍長驅直入衝進會稽城,王凝之及其子女均都被殺。謝道韞目睹丈夫和兒女蒙難,手持兵器帶著家中女眷奮起殺賊,但終因寡不敵眾被俘,此時她還抱著只有三歲的外孫劉濤。她對孫恩厲聲喊道:「大人們的事,跟孩子無關,要殺他,就先殺我。」 在生死關頭,謝道韞毫不畏懼。據說孫恩因此手下留情,非但沒有殺死她的外孫,還派人將他們祖孫二人送回會稽老宅。從此謝道韞寡居會稽,足不出戶,閒暇時寫詩著文,過著平靜的隱士生活。

孫恩之亂平定不久,新任會稽郡守的劉柳前來拜訪謝道韞。謝道韞究竟跟他說了些什麼,無從知曉。事後,但劉柳逢人就誇獎謝道韞說:「內史夫人風致高遠,詞理無滯,誠摯感人,一席談論,受惠無窮。」

謝道韞姿才秀遠,聰識有才辯,為人行事瀟灑不羈,頗像男子,學問見識,不輸大家,在東晉時被人稱為女中名士。如此看來,不愧此名。

點擊下方文章標題可直接閱讀該作者往期文章

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不說我愛你,只寫世間最美的情詩

你離新年目標實現,只差這一步!

我帶著你,去大理

買爽了是幸福,買多了是青春

相愛才會相殺,傷得深是因為愛得深

寫在十月二日

杭州的美,你真的懂嗎?

媽呀,這些成語竟然都出自《左傳》!

相關焦點

  • 【才女列傳】詠絮之才謝道韞 蕭然自有林下風
    未若柳絮因風起 謝道韞留下來的事跡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記載在《世說新語》中:謝安在一個雪天和子侄們討論可用何物比喻飛雪。謝安的侄子謝朗說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則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眾人的稱許。
  • 謝道韞:她是「詠絮之才」的創造者,後來的人生怎樣了?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判詞最有名的一句是: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前半句稱頌薛寶釵的德行,後半句讚美林黛玉的才華。1.  輪到謝道韞,她回答道:「未若柳絮因風起」在她看來,鵝毛、食鹽、玉蝶什麼的比作紛飛雪花,都不如用柳絮。 聽此回答,謝安手捋髭鬚,微微點頭,笑了。 就這樣,謝道韞在無意間為中國文學貢獻了一個成語:詠絮之才。
  • 【語文】文學知識拓展|詠絮之才
    《詠絮之才》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釋義】謝太博在一個寒冷的雪天與家人聚會,為孩子們講解文章。
  • 我的「詠絮才」們
    我的「詠絮才」們何謂「詠絮才」?
  • 詠絮才女謝道韞:詠絮之才,錯嫁之悲
    作者:西柚中國古代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育理念,所以那個時候女子是不能上學堂的。即便是富貴人家的女子也甚少讀過書,所以有才華的女子十分罕見,而東晉才女謝道韞便是其中之一。謝道韞出身名門,父親是位高權重的安西將軍謝奕,叔父是宰相謝安,曾指揮過赫赫有名的淝水之戰,堂伯父是尚書僕射謝尚。
  • 紅樓夢判詞賞析——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 謝道韞:沒有受禮教荼毒,「林下之風」開闢新的女子形象
    可得知謝安此人既有名士之風,又有經世之才,為人豪放、風流、自由,對子女後輩的教育十分重視,不僅允許男女同學,更是經常組織家庭內部的學習活動。最為人熟知的「詠絮」故事,就是發生在謝安安排的一次講論詩義的集會上,從而展露了謝道韞不俗的文學素養。
  • 詠絮組詩/筆墨天方
    林花已結春紅果,小得馨香落滿肩。七絕·柳絮/董保河紅淡青濃絮子揚,行空漫舞任疏狂。今朝隨處皆安命,待到春回綠四方。絲絲縷縷白如雪,疑是瓊蝶下雲霄。古風·柳絮/關志高春暮上演柳絮飛,鴛鴦戲水把魚追。蛙鳴雨夜已初夏,似雪風煙任意吹。
  • 謝道韞:「詠絮」的誤讀與枷鎖
    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世說新語·言語》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世說新語>二則》中的《詠雪》一篇,是《世說新語》中的名篇,《詠雪》的主角謝道韞,也因為「未若柳絮因風起」,被後世人稱為「詠絮才」。
  • 【烏鴉評彈】——詠絮之才誰可比:說說紅樓中的幾首柳絮詞
    只是我一人之言,不見得符合大眾觀點。若有靈犀一現,請隔空會心一笑,我願足矣。我的選擇也是信手拈來,隨意為之。沒什麼排布順序,只順從當時心意。言多言少,也無定例,我姑且一說,讀友們姑且一讀,如此而已。當年謝道韞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得譽「詠絮之才」。紅樓夢一書中給黛玉的判詞,直接用了這個典故,贊黛玉曰:「堪憐詠絮才」。
  • 第十五篇 堪憐堪敬詠絮才
    謝道韞是東晉頂級名人謝安的侄女,如果說王導是琅琊王氏的第一象徵,那謝安就是陳郡謝家最當之無愧的掌門人(這個大牛人的事跡下一篇開始慢慢說)。謝道韞雖然是女兒身,卻自幼得到了家族很好的培養,謝安是個生性詼諧隨和的人,喜歡搞氣氛,常常和子侄輩一起圍爐夜話。有一次,大家聊天的主題談到了下雪,謝安問孩子們:「誰能寫句優美的話比喻一下漫天飛雪」,一個侄子謝朗站出來道:「撒鹽空中差可擬。」
  • 詠絮才女謝道韞的悲情人生
    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同樣的故事在《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傳》也有記載:「王凝之妻謝道韞,聰明有才辯,嘗內集,雪驟下,叔謝安曰:『何所擬也?』安兄子朗曰:『撒鹽空中差可擬。』道韞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安大悅,眾承許之。」《三字經》中,謝道韞是與蔡文姬齊名的,「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
  •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風必助之
    我方認為「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論證如下:首先,木秀於林,要面對普羅大眾更高的要求、質疑與不平衡心理,因而風必摧之。2011年《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公報》顯示,在嫉妒的作用下,人們會通過謠言、詆毀、誹謗或其他破壞行為貶損那個被嫉妒的人。
  •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
    「不,不是起風了,而是在這宮牆之內……風從來就沒停過……」眯著昏花的雙眼,歷事三朝的老太監如是說。《琅琊榜》不僅得到了業內界的一致好評,還收穫了不少觀眾的眼淚。盼望著,盼望著,終於《琅琊榜之風起長林》面世了,一樣的製作團隊、一流的團隊精神,不一樣的演員陣容,別樣的故事情節。蕭平旌是這部風起長林的主角,少年的他無憂無慮瀟灑自若。
  • 東晉才女謝道韞:未若柳絮因風起
    因為這句「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被冠以「詠絮之才」。「 謝道韞,能詠吟。」--《三字經》「 謝道韞有文才,所著詩、賦、誄、訟,傳於世。」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謝太傅與孩子們聚在一起討論詩文,突然鵝毛大雪越下越大,謝安欣喜地說:「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麼?」他兄長的兒子胡兒說:「像撒鹽在空中,差不多可以這麼比喻吧。」他兄長的女兒卻說:「不如風吹柳絮漫天飛舞來得貼切。」謝安哈哈大笑:這個比喻真是妙不可言。
  • 堪憐詠絮才—記謝道韞
    大家好,今天(咕咕咕很久的小邊牧)給大家帶來的是去年班上語文大文科的存貨——來自寞塵雪的《堪憐詠絮才—記謝道韞》。———————以下是正文。楔子·及笄 陳郡謝府。這一日天氣晴好,倒是應了良辰吉日的說法。
  • 真是堪憐詠絮才!
    我是真的很羨慕才情出眾的人,說起才女,大家應該能夠歷歷數來,卓文君、謝道韞、蘇蕙、薛濤、李冶、魚玄機、李清照、朱淑真、林黛玉、薛寶釵……而奇女子謝道韞正好在曹公筆下和林妹妹產生了聯繫。「堪憐詠絮才。」當然這其實主要是指詩才,但林妹妹的詩才已經無需特別說明。在書中我們都可以看得見她的才華。上回我們說到,賈母極其疼愛林黛玉,文中借秋紋的口說出,「老太太素日不愛與我說話的,有些不入她老人家的眼的。」
  • 木秀於林,風必助之
    木秀於林,風必助之常言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 《紅樓夢》:薛寶釵和林黛玉的判詞暗示了她們怎樣的命運?
    各位看官請看:「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以上便是對二人的判詞,至於為何將薛、林的判詞放在一起,那就不得而知了,也許只有曹雪芹本人比較清楚吧。第二句是堪憐詠絮才。古代形容女子聰明才華橫溢為「詠絮才」。眾所周知,金陵十二釵裡才華最好的非林黛玉莫屬,作者用堪憐這個詞,自然是可惜了林黛玉的才華。第三句玉帶林中掛。暗示了林黛玉的結局是在樹林中用玉帶自縊而死。
  • 人 物 澗秋:詠絮才情林下風 晉代才女謝道韞的一生
    《中國美術報》第42期 美術副刊《紅樓夢》裡,有句形容林黛玉的詩:「堪憐詠絮才」,這裡所說的詠絮才,指的就是晉代的才女謝道韞。在很多方面,謝道韞是一個幸運的女人:她出身高貴,家世奢華。他在王羲之的幾個兒子中挑選,開始時屬意於才名頗高的三子徽之——就是那個「雪夜訪戴,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王徽之。但考慮到王徽之名士氣太足,怕不是個做丈夫的好人選。於是選了看起來老實敦厚的二兒子王凝之。正是這個選擇,註定了謝道韞一生的哀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