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道韞:她是「詠絮之才」的創造者,後來的人生怎樣了?

2021-03-05 江徐的自留地

文 | 江 徐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判詞最有名的一句是: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前半句稱頌薛寶釵的德行,後半句讚美林黛玉的才華。

 

「詠絮才」這一典故,出自東晉女詩人——謝道韞

 

她究竟是怎樣一位美麗女子,又有怎樣的傳奇人生呢?

1. 

出生名門:謝家有女初長成

相比李清照、卓文君這些古代才女,謝道韞的名氣可能不是很大,但她卻出生在大名鼎鼎的名門之府。

 

她的父親謝奕,東晉大臣,桓溫幕府的大紅人。她的母親阮容,「竹林七賢」中阮籍的族人。

 

她的叔父謝安,東晉風流宰相,淝水之戰的領導者。她的堂伯父謝尚,也是東晉大臣,時任尚書。

 

她的弟弟謝玄,將門少帥,淝水之戰中的大功臣。兄弟姐妹都不賴。

 

總之,謝氏族人,走出去,個個風光體面。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從這聯唐詩,我們可從側面品出謝家當年的繁盛與華貴。

 

古往今來,成長環境對一個人的思想形成具有耳濡目染的作用,人生中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教誨同樣產生深遠影響。家風,是傳承給孩子最好的財富。

 

父系都是英武將士,母系又有魏晉風骨,成長在這種家庭環境之中,謝道韞具備一股男兒氣概。

 

年少時,謝安曾問她《詩經》中最喜歡哪句。作為女孩子,她沒有說「關關雉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沒說「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而是回答了「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這兩句表現的是憂國憂民的情懷。

 

大概從此後,謝安對這位侄女青眼有加。

2.

 詠絮之才:人生中的高光時刻

 

一葉落而知秋,一語出而知情。

 

一個小孩子,有沒有天賦靈氣,開口說兩句就知曉。

 

有一年冬天,大雪紛飛,生性風雅的謝安站於門前,靜靜賞雪,詩興油然而生。

 

他喚來家裡大大小小一群孩子,即興展開詩詞大會。他要考考這些謝氏後人,哪一位,最為天資聰穎。

 

謝安以雪為媒,出了一道題目:以何物比喻眼前飛雪,最為貼切?

 

有人說這,有人說那,還有人說下雪比作天上撒鹽。謝安聽罷,手捋髭鬚,覺得強差人意。

 

輪到謝道韞,她回答道:「未若柳絮因風起」在她看來,鵝毛、食鹽、玉蝶什麼的比作紛飛雪花,都不如用柳絮。

 

聽此回答,謝安手捋髭鬚,微微點頭,笑了。

 

就這樣,謝道韞在無意間為中國文學貢獻了一個成語:

詠絮之才。

3. 

嫁入豪門:門當戶並非愛情的基礎

 

眼看謝道韞慢慢長大,到了待嫁歲數,寵愛他的謝安尋思一個問題:

 

我這寶貝侄女,嫁給哪位公子好呢?

 

在古代,擇婿娶親有一個大原則,那就是門當戶對。說到門當戶對,自然是王家了——

 

老百姓當中流傳這樣一句話:「王與馬,共天下」。「馬」,是指打下東晉江山的司馬睿;「王」,就是以輔佐司馬睿打下江山的王導為代表的琅琊王氏。

 

王家都能與皇帝老兒共擁天下了,還有比這更靠譜的豪門麼?

 

到了謝安這一代人,王家掌門人已輪到書聖王羲之。王家同樣人丁興旺,兒孫滿堂,同樣是男有才、女有貌。

 

在王氏好男兒中,謝安一時難以抉擇。王羲之提出建議,要不就犬兒徽之,安石(謝安,字安石)兄覺得如何?

 

謝安想想,認為這小子處事隨性放誕,婚後不能擔當,於是婉拒。最終定下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

 

一個有定國安邦之策的將才,未必懂得男歡女愛的情感。謝安只知用儒家文化作標準,挑選侄女婿,卻忽視兒女私情的本相。

 

王徽之,這位載入《世說新語》的魏晉名士,雪夜乘興而行,坐船訪友,每到一處,就要栽種竹子,是個風流至極的人物,連楚狂人李白多次寫詩對讚嘆這位前輩。

 

謝道韞若能嫁給他,夫妻二人想必情趣相投,琴瑟和諧。

 

錯過一個人,意味著錯過一種人生。

4. 

林下之風:人生中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謝安很快發現,他為侄女挑選的夫婿並不如意。

 

有一次謝道韞回娘家,不悅的心情明顯擺在臉上。從小疼愛她、看好她的叔父關切問她緣故。

 

「王郎,逸少子,不惡,汝何恨也?」

 

你的夫君可是逸少(王羲之,字逸少)的公子,人才不壞,你為什麼不開心呢?

 

「一門叔父,有阿大(謝尚)、中郎(謝安二哥),群從兄弟復有『封胡說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她說,叔父啊,我們謝家從上至下,個個都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沒想到天地之間還有王郎那樣的男兒。

 

謝道韞嫁入王家沒多久,發現自己丈夫竟是一個孬種。

 

有句話叫作:龍生九子各有所好。王羲之自己是大書法家,詩畫俱佳,成群女兒中,七子王獻之傳得父親書法真神,有「小聖」稱譽,三子王渙之也是書法家,曾與父親一起參加蘭亭雅敘;五子王徽之,上文說過,都有出色之處。

 

作為次子的王凝之資力平平,他好的是五鬥米道,一心煉丹製藥。

 

後來,孫盧起義爆發,身為會稽內史的王凝之沒有以身作則,積極備戰,而是像一隻鴕鳥,將頭顱埋進宗教的沙土中,以此自欺欺人,幻想得救。

 

謝道韞勸說了幾次,未果,她心灰意冷之下明白,這個丈夫,這位內史大官人指望不上了。

 

當王凝之閉門煉丹,從方術裡求出路之際,他的夫人謝道韞,正招募百名家丁,勤學苦練,以期保護門庭與家人。

 

起義大軍攻破會稽城,將王凝之及其子女通通殺害。

 

謝道韞手持兵器,懷抱年幼外孫,頑強抵抗,最終因寡不敵眾而被俘。她臨危不懼,向敵軍表示,大人恩怨與與孩子無關,又說「要殺他,就先殺我。」云云。

 

敵軍被這位巾幗女子的豪情震驚,深感欽佩,沒有殺害他們,反派人將婆孫二人送回會稽。

 

正因這股從魏晉名士沿襲下來的節氣與風骨,世人提到謝道韞,除了「詠絮之才」,還會用另一個詞語,「林下之風」讚美她。

5. 

孤獨終老:人最懷念的是曾經的高光時刻

 

經歷了風風雨風,遭受過生死離別,謝道韞晚年在會稽過起隱居生活。

 

她喜歡寫詩著作,《世說新語》中有記載:「謝道韞有文才,所著詩、賦、誄、訟, 傳於世。」有詩集兩卷,遺憾的是,在後世戰亂中亡佚,流傳下來的只有寥寥數篇。

 

「詠絮當年,嫻花映水初驚豔;清心何處,山月當空雪照明。」

 

「當時詠雪句,誰能出其右。雅人有深致,錦心而繡口。」

 

那一年,那一天,大概是謝道韞跌宕一生中,最難以忘懷的美好時光,也是短暫易逝的高光時刻。

 

江 徐,80後女子

十點讀書籤約作者

煮字療飢,借筆畫心

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詩情誰與共》

個人原創公眾號:

江徐的自留地(ID:jiangxv08)

相關焦點

  • 詠絮才女謝道韞:詠絮之才,錯嫁之悲
    而謝道韞思索片刻才開口:未若柳絮因風起。彼時謝道韞不過七歲,卻能說出如此精妙的比喻,自然贏得了眾人的讚許,這也讓謝道韞一戰成名,成了遠近聞名的才女。後世許多文人墨客也被謝道韞的才華所折服,故常用「詠絮之才」來形容女子的文採斐然。因此,謝道韞被寫進了《三字經》: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
  • 【才女列傳】詠絮之才謝道韞 蕭然自有林下風
    她的作品據《隋書·經籍志》載有詩集兩卷,已經亡佚。《藝文類聚》保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擬嵇中散詠松》兩首詩,《全晉文》收其《論語贊》。 謝道韞的書法也為後世所稱道。唐張懷瓘《書斷》稱其書法「為其舅(指王羲之)所重」。唐人李嗣真《書後品》則稱其書法「雍容和雅,芬馥可玩」。 謝道韞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
  • 詠絮才女謝道韞的悲情人生
    「謝道韞,能詠吟」的出處就來源於這個《詠雪》的故事,這也是大多數人對謝道韞才情的最初了解或者記憶。謝道韞是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車騎將軍謝玄的姐姐,是「謝家最小偏憐女」,也是「多情王謝女」,更是「蕭齋謝女吟秋賦」。《紅樓夢》第五回「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有句:「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詠絮才」的典故指的是謝道韞。
  • 謝道韞:「詠絮」的誤讀與枷鎖
    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世說新語·言語》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世說新語>二則》中的《詠雪》一篇,是《世說新語》中的名篇,《詠雪》的主角謝道韞,也因為「未若柳絮因風起」,被後世人稱為「詠絮才」。
  • 人 物 澗秋:詠絮才情林下風 晉代才女謝道韞的一生
    《中國美術報》第42期 美術副刊《紅樓夢》裡,有句形容林黛玉的詩:「堪憐詠絮才」,這裡所說的詠絮才,指的就是晉代的才女謝道韞。在很多方面,謝道韞是一個幸運的女人:她出身高貴,家世奢華。她的父親去世得早,伯父謝安很憐惜這個才華出眾的侄女,想為她聯姻當時的另一大家族王家。他在王羲之的幾個兒子中挑選,開始時屬意於才名頗高的三子徽之——就是那個「雪夜訪戴,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王徽之。但考慮到王徽之名士氣太足,怕不是個做丈夫的好人選。於是選了看起來老實敦厚的二兒子王凝之。正是這個選擇,註定了謝道韞一生的哀婉。
  • 堪憐詠絮才—記謝道韞
    大家好,今天(咕咕咕很久的小邊牧)給大家帶來的是去年班上語文大文科的存貨——來自寞塵雪的《堪憐詠絮才—記謝道韞》。———————以下是正文。楔子·及笄 陳郡謝府。這一日天氣晴好,倒是應了良辰吉日的說法。
  • 我的「詠絮才」們
    我的「詠絮才」們何謂「詠絮才」?
  • 林下之風詠絮才
    林下之風詠絮才文 | 川布以世俗的眼光來看,謝道韞簡直幸運至極。
  • 謝道韞
    在孫恩之亂時,丈夫王凝之為會稽內史,但守備不力,逃出被抓被殺,謝道韞聽聞敵至,舉措自若,拿刀出門殺敵數人才被抓。孫恩因感其節義,故赦免道韞及其族人。王凝之死後,謝道韞在會稽獨居,終生未改嫁。【軼事】謝道韞留下來的事跡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據《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傳》:「王凝之妻謝道韞,聰明有才辯,嘗內集,雪驟下,叔謝安曰:『何所擬也?』
  • 【語文】文學知識拓展|詠絮之才
    《詠絮之才》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釋義】謝太博在一個寒冷的雪天與家人聚會,為孩子們講解文章。
  • 擁有詠絮之才的謝道韞為什麼看不起出身大家名門的丈夫王凝之
    時至如今"詠絮之才"謝道韞還是我們學習古詩文時不得不提到的一位女子。那麼謝道韞除了這一句詠絮名句,還留下了哪些傳世的作品呢?相信沒有專門學習過的人就不了解了。她這樣一個才女最後花落誰家呢?謝道韞的一生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身名門的謝道韞謝道韞是東晉女詩人,家人給她取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字叫"令姜"。
  • 第十五篇 堪憐堪敬詠絮才
    謝道韞隨口接道:「未若柳絮因風起。」格調頓時上了一個臺階。謝安大笑稱讚,從此更加中意這個侄女。而「詠絮之才」也成為形容才女的標準說法,《紅樓夢》裡「堪憐詠絮才」的用典也就是在說她。又有一次,謝安問孩子們:「你們覺得《詩經》裡哪句寫得最好?」謝道韞稱: 「我最喜歡的是『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這一句。」這句話是讚頌周代老臣德才的,謝道韞身為女兒,胸襟志氣可見一斑。
  • 紅樓夢判詞賞析——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 一代才女持劍砍殺叛軍:謝道韞所託非人的一生
    然而,在繁華背後這些名門後代又有怎樣的經歷呢?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位才女在繁華之後的故事。一、詠絮之才冬日的大雪自黛色的天空中緩緩飄落,天地間一片銀裝素裹。宰相謝安這日剛好在家中休息,他看到這紛紛揚揚的雪花,一時興起,想考考族中子弟的才學。
  • 才女謝道韞:寫得了詩,殺得了賊,卻嫁給了王凝之這個蠢丈夫
    年幼時,驚才絕豔,詠絮才名,冠京城。說起謝道韞,人們可能對他了解很少,但是如果說起她的叔父謝安,那就廣為人知了。最讓人熟悉謝安的就是讓東晉又得以喘息存活數十年的淝水之戰了,彼時謝安帶領侄子謝玄、謝石等人帶領八萬將士大勝苻堅帶領的三十萬軍,其驚世之才華是毋容置疑的。而得到了謝安稱讚的謝自然也不可能是平庸之人。
  • 東晉才女謝道韞幸與不幸的一生
    在這群美好的身影中間,有這樣一個人:她出身名門,才學廣博,年少成名,後半生卻孤身一人。她,就是「詠絮才女」——謝道韞。01、未若柳絮因風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謝道韞就出生於「王謝」之中的「謝」——陳郡謝氏,是東晉朝一等的名門望族。
  • 東晉才女謝道韞:未若柳絮因風起
    因為這句「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被冠以「詠絮之才」。「 謝道韞,能詠吟。」--《三字經》「 謝道韞有文才,所著詩、賦、誄、訟,傳於世。」謝道韞,字令姜,王羲之次子王凝之之妻,安西將軍謝奕之女,東晉宰相謝安的侄女。這位出生名門世家能詠吟的才女小小年紀就已才華橫溢、聰慧過人。幼年時期有一次謝安問她,「《毛詩》中何句最佳?」答曰:「詩經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雲,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謝安稱讚她有雅人深致。
  • 東晉第一才女謝道韞幸與不幸的一生
    在這群美好的身影中間,有這樣一個人:她出身名門,才學廣博,年少成名,後半生卻孤身一人。她,就是「詠絮才女」——謝道韞。01、未若柳絮因風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謝道韞就出生於「王謝」之中的「謝」——陳郡謝氏,是東晉朝一等的名門望族。
  • 才女謝道韞使出洪荒之力,與五鬥米教的大軍肉搏,場面驚人!
    謝道韞,字令姜,東晉時女詩人,一位因詠絮詞而為人盛讚的才女。謝道韞的父親安西將軍謝奕英年早逝,謝道韞與弟弟由叔叔謝安撫養長大。(「詠絮」的故事就發生謝道韞寄居謝安府裡之時。)待謝道韞成年後,謝安將其嫁給了王羲之的二兒子王凝之。陳郡謝家滿門才俊,琅琊王家聲名顯赫,按理說,這門當戶對的姻緣堪稱天賜之合,應是琴瑟和鳴、舉案齊眉才是,然而,謝道韞的一生,並不幸福。
  • 謝道韞:沒有受禮教荼毒,「林下之風」開闢新的女子形象
    可得知謝安此人既有名士之風,又有經世之才,為人豪放、風流、自由,對子女後輩的教育十分重視,不僅允許男女同學,更是經常組織家庭內部的學習活動。最為人熟知的「詠絮」故事,就是發生在謝安安排的一次講論詩義的集會上,從而展露了謝道韞不俗的文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