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武當山道長:焚香纂塵煙 操琴遇古今

2021-02-23 太乙玄門

採編:婁道長

-焚香纂塵煙  操琴遇古今

  「焚香操琴」在傳統文化中,既是一種雅士的精神需求享受,亦是道人們修道靜修之用。撫琴焚香時,靜心凝神;則心無旁騖,天人合一。

   我喜歡看三國,在面對司馬懿兵臨城下,諸葛亮守的卻是一座空城,情況萬分危急。諸葛亮深知司馬懿用兵審慎而多疑,就擺下一個「空城計」。四門洞開,只用幾個老兵看守城門,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滿臉,焚香操琴,故弄玄虛,司馬懿終於不敢輕進,撤兵而去。這等臨危不亂「焚香操琴」的胸襟氣魄,讓我每每回想都盪氣迴腸。

 且聽- 90後武當山道長操琴一曲《臥龍吟》

/ 視頻人物 /

羅映智-武當山道教協會武術研究院總教練

  ■ 羅映智  號宸瑞  垂髫之年便習武於少林寺,求學數年而不得其法,十五歲時獨自一人尋師問祖來到武當山拜師苦修武當武學,從師十餘載,深研道家神韻,乃得武當功夫真傳。全面繼承了武當山內家傳統武學,在太極、形意、八卦、劍術方面上皆有很高的造詣,是武當派第十五代傑出功夫傳人。

   古琴曲《臥龍吟》又名《有為歌》,描述了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出山的故事。該曲旋律性強,意境深沉。

- 臥龍吟 -

束髮讀詩書,修德兼修身

仰觀與俯察,韜略胸中存

躬耕從未忘憂國,誰知熱血在山林

鳳兮鳳兮思高舉,世亂時危久沉吟

鳳兮鳳兮思高舉,世亂時危久沉吟

茅廬承三顧,促膝縱橫論

半生遇知己,蟄人感興深

明朝攜劍隨君去,羽扇綸巾赴徵塵

龍兮龍兮風雲會,長嘯一聲抒懷襟

歸去歸去來兮,我夙願,餘年還做壠畝民

清風明月入懷抱,猿鶴聽我再撫琴

天道常變易,運數杳難尋

成敗在人謀,一諾竭忠悃

丈夫在世當有為,為民播下太平春

歸去歸去來兮,我夙願,餘年還做壠畝民

歸去歸去來兮,我夙願,餘年還做壠畝民

清風明月入懷抱,猿鶴聽我再撫琴

臥龍吟 ——《孔明出山》

   諸葛亮:我本知天命不佑,漢朝氣數已盡,人力難為;我又久樂耕鋤,不求聞達於諸侯,但我還是毅然選擇隨劉備出山,一為解救天下蒼生,二為報答知遇之恩。此外絕無功名利祿之念。因此功成之後,即當歸隱。

延伸閱讀:


文 | 尹育政、張凱       插畫 | 龔威

      早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之時,我們拜訪了道教界當年參加抗日鬥爭的曹信義道長。

      早就風聞北京白雲觀有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老道長,特別是他那一手拿香、一手拿槍的傳奇故事,更是讓人對他那愛國愛教的高尚品質肅然起敬。他俗名曹信義,道號震陽。曹道長原籍河北省肅寧縣,生於清光緒三十四年( 公元1908年),當年拜訪時曹道長已88歲高齡了。幼年家境貧寒,16歲離家到東北吉林輝南縣一家商鋪當勤雜工,受到了老闆的極端欺壓,嘗到了人世間的種種艱辛。「9·18」事變後,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東北的山河。他與市民一道參加了抵制日貨的鬥爭,結果被老闆趕了出來。國土淪喪,國民黨軍隊不抵抗,節節敗退,使東北三省的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不堪,慘不忍睹。1932年,他出家當了道士。

      當東北大地燃起抗日烽火時,他與道友們在楊承德道長的帶領下,開始了以傳教為掩護的抗日宣傳活動,鼓動人民群眾信仰道教,共同抗日,並宣稱道教神仙會護佑抗戰民眾的。東北的民眾為抗日救國,成立了大刀會、紅槍會、自衛團等民間及宗教的抗日武裝,參加東北抗日聯軍。在馬佔山團長的指揮下,與日軍進行了殊死搏鬥。他們往往趁鬼子進駐屯子還沒站穩腳跟之時,便向侵略者發起了攻擊。手拿刀槍、身穿道袍的「道士」邊衝鋒邊口念咒語,勇往直前,視死如歸。老道長設壇畫符,法器齊鳴,在旁助陣。他們精神振奮,群情激昂。鬼子哪見過這種陣勢,還沒反應過來時,早已成為刀下之鬼了。開始這支隊伍確實打了幾次勝仗,消滅了許多日本鬼子。後來,漢奸向鬼子進言:「不要害怕什麼道法和咒語,只管用機槍掃射。」結果道法破不了日寇的陣法,道袍及符水也抵禦不了鬼子的洋槍洋炮,幾經浴血奮戰,幾經壯烈的失敗。曹道長認為這可能是因為還沒有修煉到真的功夫,還沒有領悟到道教玄妙的真諦,他再次踏進輝南縣深山裡的龍潭宮,一頭扎進道教的理論之中,再度追求那神古玄奧的教理教義,等待著修煉真身大顯身手的日子的到來……

      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之時,曹道長告訴我們:我們道教是熱愛和平的,但是,如果發生戰事,道教徒會同樣一手拿香、一手拿槍,把敵人趕出家鄉,保衛國家。當前我們要努力建設好我們的國家,祖國繁盛了,過去的悲劇就不會重演了。

       曹信義道長道號震陽子,原籍河北省肅寧縣人,生於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因家中貧窮,十六歲時便離家赴東北吉林省輝南縣入商謀生,日寇侵華時,曾參加過抗日救國運動,東北淪陷後,投入玄門,一手拿香,一手拿槍,積極抗日。

      在吉林省輝南縣金川鄉大龍灣龍潭宮出家為道士,拜其宮全真龍門派道士楊誠德為師,成為道教全真龍門派第二十五代玄裔,一九三七年受戒於著名的道教全真十方叢林遼寧瀋陽太清宮。在一九八〇年召開的中國道教協會第三屆全國代表會議上,曹信義道長當選為中國道教協會理事會理事。

      北京白雲觀修復後,曹信義道長於一九八三年來京常住。由於十年浩劫的影響,道教人才青黃不接,為了做好白雲觀的管理作工和日常的宗教教務活動,曹信義道長主動的承擔起了值殿的任務,同時他還與道友們一起積極地整修觀內的樹木花草,打掃庭院內外的環境衛生,協助青年道友認真地防火防盜,精心地保護觀中珍藏的宗教文物,並為前來遊覽的遊客介紹白雲觀的歷史沿革和道教教義,常常得到香客和遊客們的讚美。

      鐘聲是道教宮觀中道眾生活作息的一種號令,打鐘是道教宮觀中最為辛苦的差事之一,不論是滴水成冰的隆冬,還是酷熱難當的盛夏,一日兩次,早晨五點半打「開清」鍾,晚上九點半打「止靜」鍾,每次都要緊七、慢八、平十二,反覆三遍,打滿八十一下。因白雲觀恢復不久,觀內的一些老道士雖然會打,但大都年歲過高,體力不濟。新收的一些中青年道士不僅不會打鐘,而且常常不能按時起床。面對這既辛苦、又操心的苦差事,曹道長毫不猶豫地擔當起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直打了五年。

      為了發揚道教的優良傳統,提高自雲觀道眾的宗教素質和文化水平,曹道長除每日打鐘、值殿、灑掃庭院等日常廟務活動之外,還利用自己飯後茶餘的空閒時間,熟讀經典,查閱資料,結合自己所學到的道教知識,利用白雲觀道眾每周兩次的學習時間,向道友講解《道德經》、《南華經》、《常清靜經》、《玉皇心印妙經》、《全真早·晚功課經》等經典和一些道教的歷史、齋醮、科儀、清規、煉養基礎知識,深得道友們對他的尊敬和愛戴。

      一九八七年,白雲觀管理委員會為恢復道觀原有風貌,準備修復觀內的兩根旗杆,曹道長得知後,便將自己多年來積蓄的一千元捐獻給白雲觀。一九八八年白雲觀管理委員會根據廣大信教群眾和遊客的要求,決定重修觀內窩風橋,曹道長聞知後又將自己節約的一千元捐給廟內。當有人問他:「你老青年時代受盡了種種人間之苦,如今年歲已高,應該是享福的時候了,為什麼不吃好穿好,反而將自己的一點點生活費積攢起來扔獻給廟上?」曹道一長聽後面帶笑容地說:「出家人應以廟為家。生活上要繼承道教淡泊、樸素的優良傳統,前幾年黨和國家落實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同時還拿出專款給我們修復宮觀,日前國家的經濟比較困難,加L廟上的各項開支很大,廟就是我們出家人的家,我作為太上老君的弟子,有責任將自己的祖庭建設好。」

      一九八九年年十一月間,北京白雲觀舉行全真道傳戒活動,曹道長以他德高望重的聲譽,被聘請為戒壇八大師之一的登籙大師。他不顧八十二歲的高齡,毅然為前來受戒的道友們日夜操勞。

相關焦點

  • 90後武當山道長| 焚香纂塵煙 操琴遇古今
    -焚香纂塵煙  操琴遇古今  「焚香操琴」在傳統文化中,既是一種雅士的精神需求享受,亦是道人們修道靜修之用。撫琴焚香時,靜心凝神;則心無旁騖,天人合一。 且聽- 90後武當山道長操琴一曲《臥龍吟》-/ 視頻人物 /羅映智-武當山道教協會武術研究院總教練
  • 在「琴棋書畫」四大藝術修養中,琴為什麼能居首位?
    善操琴者,大都潔身自好,風骨高潔。東晉名士戴逵彈得一手好琴,但他有高蹈出世之志,不諂媚權貴。太宰司馬請他彈琴,戴逵把琴摔碎,不願為王門伶人。琴只為知音,強求之音多殺風景。唐人李義山《雜 纂》有言:品目數十,蓋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殺風景,謂清泉濯足,花下曬褌,背山起樓, 燒琴煮鶴。」
  • 武當祖師張三丰的詩詞,原來是一部秘訣
    焚一灶香,撫一曲琴。夏夏賞荷池荷池,兩個鴛鴦水面飛。擺列成雙對,清風有月閒遊戲。仙喜的是呂祖遇鍾離,二翁留下長生地,終南山上乘雲去。俺則道閒來時,焚一灶香,下一盤棋。秋秋景雲疏雲疏,遠岫蒼黃木葉枯。登山笑倚一根竹,遇水閒彈三尺桐。海嶽幾進逢道侶,塵寰何處訪仙翁。不如覓個安閒地,了了忘忘養寸衷。蜀市題朝隱青城暮入峨,蜀中來往閱人多。眼看白日忙忙去,口唱藍仙踏踏歌。一個葫蘆無價寶,兩川風月安樂窩。山林塵市遨遊遍,到處題詩認得麼。
  • 李慕良:給馬連良先生操琴
    他親自到馬先生家拜訪,就把他考慮和希望我能「客串」為 他操琴的事,跟馬先生說了。馬先生非常痛快,欣然同意。就這樣,演出的時候,戲牌子上寫著「『客串』,特請李慕良操琴」。我記得跟言先生演出頭一天「打 炮」戲是個雙出:《文昭關》後帶《定軍山》。「客串」了三天,言菊朋先生非常滿意。有一天,言先生演《法場換子》和《罵殿》,為了聽我在臺上拉得怎麼樣, 馬先生特意去了。聽完戲回來,我就問馬先生哪點拉得不好。
  • 琴與簫的《漁樵問答》: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樵問答》飄逸瀟灑的旋律中煙消雲散。這種境界令人嘆服,然古往今來幾人能夠?雖嚮往之,實不能也。 明代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詞中所述可做此曲的妙解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 品香聽琴 | 元真琴社仲春雅集回顧
    琴、棋、書、畫為君子四藝;
  • 【書院文化】操琴通樂
    《伯牙鼓琴圖》 元代  王振鵬南宋以後,古琴位列於「琴棋書畫」之首。最初的琴有五弦,宮、商、角、徵、羽,象徵著金、木、水、火、土。《校書圖》 北齊  楊子華和靜、清遠、覺照。傳統文人「左琴而右書」,以琴修身,以琴靜心,涵養中和之氣,回歸天地自然。無論身處廟堂,或是退隱江湖,琴都是文人不可或缺的知音。
  • 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
    元 王振鵬 伯牙鼓琴圖春秋時期,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由古琴而相識、相知、相絕;琴家師曠彈琴引來玄鶴合鳴舞蹈;東漢蔡邕站在門外聽古琴聲,就知道彈琴者心內殺機重重;晉人嵇康臨刑前哀嘆的卻是《廣陵散》的失傳;唐代大家韓愈為孔子琴曲《猗蘭操》寫琴辭,「君子之傷,君子之守」聖賢寫心,高古坦然。
  • 《古今圖書集成》與中國傳統文化
    五年後,此書初稿完成,名《古今圖書彙編》。五十五年(1716),允祉以此書呈進康熙帝,帝賜名《古今圖書集成》,並立館增修,大量補充本朝相關資料。約在五十八(1719),清廷開始鑄刻銅活字印刷此書,到六十一年(1722)末已刷印9600餘卷,完成全書的96%。在這期間,陳夢雷曾獲康熙皇帝三次親筆御筆賜書對聯,其中有對聯云:「松高枝葉茂,鶴老羽毛新。」
  • 琴事趣談 | 不好意思,這個叫「琴」,不叫「箏」
    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樸而典雅,表現力富有內涵,異常豐富,故古時被文人雅士列為"琴、棋、書、畫"之首;個人感覺在藝術表現上屬於寫意類。而古箏基本上是一弦1-2個音,同一弦中移動弦馬(柱),可以調作音高,音域寬廣,音量宏大,音色淳厚優美,悠揚悅耳,表現力豐富而形象。
  • 琴的聲音大小正好適中,體現了「中和」之美
    那麼,他們在實際操琴中所取的「靜淡遠虛」的審美情趣以及創造藝術意境的美學要求,則無疑是屬於道家的。古琴是一門音樂藝術,這裡的「靜」,只是要求操琴者在彈奏時的精神狀態,彈奏中操琴者需心無雜念,心神貫注。由「淡」而給古琴音樂帶來含蓄之美,實際上給操琴者帶來了更多的主觀聯想的「遠」的餘地。徐上瀛對「遠」的詮釋說:「求之弦中如不足,得之弦外則有餘」。古琴的減字譜,沒有明顯的節拍及節奏標記,樂譜只是記錄作曲者情感體驗的音符體系,演奏者對譜演奏難免會對原曲精神進行追尋、領略、探索的問題。
  • 24K限量收藏版瑞鳴《琴》開啟預售!
    琴有天地。琴面圓渾象徵天,以屬陽的桐木製成;琴底方正象徵地,以屬陰的梓木製成。渾然一體,照應著華夏幾千年神秘的陰陽和配之論。琴有七弦。先有五弦在上,奏出的是宮、商、角、徵、羽五音,象徵的卻是君、臣、民、事、物五種社會等級;後有周文、周武兩代賢王所增文、武二弦,則象徵君臣之合恩。
  • 24K限量收藏版瑞鳴《琴》隆重上市!
    琴是道。對於古琴的欣賞遠遠超越了聆聽琴曲本身。即使一張靜默的琴,亦凝鍊訴說著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獨特哲學觀。先有五弦在上,奏出的是宮、商、角、徵、羽五音,象徵的卻是君、臣、民、事、物五種社會等級;後有周文、周武兩代賢王所增文、武二弦,則象徵君臣之合恩。絲弦間奏出的三種音色:泛音、按音、散音,更分別象徵著天、地、人和。中國古來的世界認知和教化人倫,只由這一張素琴便蘊藉深遠。琴是君子。
  • 左手可否離琴面、散音
    右手彈弦時,左手的位置及姿勢也是琴人學習的一個內容,因為琴人的琴姿琴容歷來為琴人所重, 這些雖與音色無關,但卻關係著琴人對琴的一種態度,撫縵在室,琴人應莊重坦然,聚神凝氣, 不沾染一絲俗氣,有人在側如此,室內無人更應如此,謂之慎獨。所以散音左手的姿勢為琴容之第一步,至關重要,不容忽視。
  • 7月版本爆料|史上最帥武當掌門,賽博朋克三僧駕到
    新武俠:太極劍客他是武俠史上的傳奇武當派的開山祖師太極功夫的開創始祖是他,是他,就是他年輕版的武當掌門-太極劍客這位新武俠看起來劍眉星目,一臉的英雄氣揮起劍來,更如修羅下凡沒當武當掌門之前古今江湖再遇賽博朋克機械少林獨步武林作為唯一流加強的武俠還可加成職業歷練額外材料掉落咳咳,除了新武俠和新皮膚本月我們的船新版本舉報/反饋
  • 問道武當山 | 人生處方籤
    2019年9月,人生處方籤,馬琴老師在武當山 | 攝影:晨棟幸運如我,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就是馬琴老師。四年前,我是讀了六六的一篇文章才去找到的她,透過六六的通篇文章我只讀出兩字——神醫(一位精通中醫神奇之術的醫生)。第一次就診,在北京五四大街一座改造的四合院裡,綠意蔥蘢,光影四溢。
  • 孔子與琴道(一)
    各種琴史記載了許多與孔子相關的著名琴曲,其中包括:根據司馬遷《史記》、蔡邕《琴操》等較為可靠的歷史資料所記載由孔子創作的《猗蘭操》(一曰《幽蘭操》 ) 、《將歸操》(又名《陬操》) 、《龜山操》、《獲麟操》;此外,還有後人依據孔子事跡創編的《孔子讀易》(又名《韋編三絕》) 、《孔子吊季札》、《大學章句》、《孔聖經》等。一、幽蘭當為王者而香
  • 武當張松溪與戚繼光
    三峰為武當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前。夜夢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單丁殺賊百餘;遂以絕技名於世。由三峰而後,至嘉靖時,其法遂傳於四明,而松溪為最著。 松溪為人,恂恂如儒者,遇人恭謹,身若不勝衣;人求其術,輒遜謝避去。時少林僧以拳勇名天下。值倭亂,當事召僧擊倭。有僧七十輩,聞松溪名,至鄞求見。松溪避匿不出。少年慫恿之,試一往。見諸僧方校技酒樓上,忽失笑。僧知其為松溪也,遂求試。
  • 【鄉村振興】山溝裡「刨金」 金剛纂村認準「笨辦法」
    金剛纂村民李再坤(左)掰開剛摘下的西紅柿,「您瞧瞧,這柿子全是沙瓤。」  9月3日早晨5點半,天剛蒙蒙亮,金剛纂村的李再坤就已吃完早飯收拾妥當,騎著摩託車往坡上去了。  金剛纂村的旱地西紅柿,啥時候該翻地、施肥,村民都是聽著村裡「大喇叭」統一安排,平時澆水、除蟲起早貪黑,村裡沒有一個人叫苦,西紅柿的品質也通過這日復一日的精心打理在市場中拔了尖兒。  比別人多一倍的精力種西紅柿,金剛纂村民「笨」嗎?「不光是西紅柿,還有黑金茄子、秀豐梨等,都是用這種無公害的方式種植。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提升品質,申請無公害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