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情偶寄》:何為尤物

2021-02-08 美術報


薩金特 南希肖像 1909年

古云:「尤物足以移人」。尤物維何?媚態是已。世人不知,以為美色。烏知顏色雖美,是一物也,烏足移人?加之以態,則物而尤矣。

  ……

  媚態之在人身,猶火之有焰,燈之有光,珠貝金銀之有寶色,是無形之物,非有形之物也。惟其是物而非物,無形似有形,是以名為尤物。尤物者,怪物也。不可解說之事也。凡女子,一見即令人思之而不能自已,遂至捨命以圖,與生為難者,皆怪物也,皆不可解說之事也。

  ——《閒情偶寄》卷三·聲容部·態度

  最近常見人翻出上世紀80年代的一批香港女星,摩挲憐惜,感嘆如今美人不再,卻很少看見有人追究這是為何。妝容技巧?基因有異?倒不見得。我覺得是人們的審美能力下降所致。

  我有一位自認十分好色的朋友聲稱,「在此事態度上,我們男人和奧林匹克精神一樣,追求更美的面孔,更豐滿的胸部,更纖細的腰肢和更修長的雙腿。」聽了好笑,可何嘗不是?現在一看見網上有陌生女子把自己定格拍扁在相片上,圍觀者就會蜂擁而至,連聲品評「臉太大」,「胸太小」,「腿太粗」。人人眼中自帶標尺,逼得一不小心長得歪出格子又愛美的女人,或打開美圖軟體,或走進整形醫院,忍痛含淚將人體零件打磨加工。活脫脫一片人間《病梅館記》。

  但要說真正對女人高段位的審美,所有自詡風流的人都該讀讀《閒情偶寄·聲容部》。清朝的李漁告訴你,如何成為合格的「好色之徒」。女子眉眼、手腳、髮髻、薰香都飽含風情,卻只有「媚態」二字穩穩綴於魅力之冠。如同一盤鮮肥滑膩的鵝肝,需配得一勺兒酸甜果子醬淋於頂端,才能吊出其中百般滋味。這勾魂的一點醬汁,就是和器官尺寸比例無關的一顰一笑,一嗔一惱,捉不著又留不住的媚態風情。那是火苗跳脫的焰勢,燈罩攏不住的光暈,珠寶閃爍的盈盈貴氣。倘若不得這些,又可堪稱尤物?

薩金特 比阿特麗斯肖像 1882年

  對於李漁來說,畫中女子是沒有態的。或者更確切一點,中國畫中的女子是沒有態的,「絹做之美女,畫上之嬌娥」從來都不足以令人思之難忘,稱不上「移人」。那西洋畫裡的女子有沒有態呢?至少談到這個話題時,一位畫家的名字自然而然地浮現在了我的腦海,那就是薩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

  西洋畫史上為貴族夫人小姐作肖像的畫家燦若繁星,他們各有所長,難分高下。但唯有薩金特,他急急筆觸造就的驚鴻掠影,風格突出,讓人直覺與李漁筆下所論女子之「態」相契合。

  他創作的女子環肥燕瘦,老少不一,有的細看甚至不能稱作美人,但薩金特總能在保留對象真實面目的基礎上,捉住一個最美表情,造出一股動人氣勢,使人一見傾心,爾後念念不忘。

  初見這些畫像只覺靈動滿面,細究卻發現人物眉眼模糊,甚至不能看個真切實在。評論家們說,這是因為薩金特迅速作畫的筆觸飽受印象派影響,卻又狡黠地隱藏在了高雅藝術的技巧下。

薩金特 女子肖像 1925年

  特別是完成於1906年的南希·阿斯特(Nancy Astor)肖像。南希作為一個美國人,因財富、貌美與智慧兼備,成功躋身英國上流社會。她的言談出了名的譏誚風趣,行為舉止卻端莊保守。這兩大優勢迅速贏得老派英國人的喜愛,最終風光嫁與阿斯特子爵,成了英國史上一代女政客。南希留下的照片誠實印證了她的貌美,但提及她,人們記住的卻始終是薩金特這幅肖像。

  薩金特刻畫了南希27歲時的芳容,那年她豔光四射,盡興玩轉於英國貴族圈,裙下拜倒之臣無數。畫布上靈動的體態、鬆弛的神情、俏皮的回眸,這是畫家用一位真正「好色之徒」的眼光,盡力捕捉與再現的,一個尤物活潑潑的媚態。它「使美者愈美,豔者愈豔,老者少,媸者妍,無情之事變為有情」,也超越了攝影器械的極限,真正讓一張臉龐流芳千古。

  李漁誠不我欺也。

本文刊於美術報第1112期2015年3月14日第17版,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相關焦點

  • 閒情如何偶寄 | 陸春祥
    文/陸春祥細讀《閒情偶寄》,花了整整兩個月時間。此次重讀,有一種走進李漁生命歷程之收穫。
  • 閒情偶寄 | 活成一個至情至性的人
    芥子園畫傳初集他倡編的《芥子園畫譜》流傳至今,被黃賓虹、齊白石等視為經典範本;他寫成的《閒情偶寄》深諳生活之道
  • 淺顯易懂的古代化妝術——《閒情偶寄》「修容」「點染」篇
    閒情偶寄匾 一生大半時間在商海浮沉,走南闖北,他因此而養成了一個小愛好。 那就是每到一處,必與當地名妓同樂。 正因如此,李漁對于美人、對於女人有很多自己獨到的見解。
  • 李漁:閒情何處寄,認真過此生 | 回聲
    本期薦讀 :李漁《閒情偶寄》 |  第 86 期
  • 閒情偶寄作者李漁,竟也是一名對聯大師,一生創作眾多精品對聯
    喜歡古典文學的朋友,應該聽說過《閒情偶寄》的大名。《閒情偶寄》乃是一部集合美食、戲曲創作、歌舞、養生、園林、建築、花卉的著作,體現了作者李漁對待人生的態度,展示了從生活中找到快樂的妙訣。《閒情偶寄》問世之後,獲得了很高聲譽,名列「中國名士八大奇著」,被譽為古代生活藝術大全。諸如林語堂、梁實秋等現代作家都對《閒情偶寄》有諸多美譽。
  • 李漁戲曲論之《閒情偶寄》
    一本戲中,有無數人名,究竟俱屬陪賓,原其初心,止為一人而設。 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終,離合悲歡,中具無限情由,無窮關目,究竟俱屬衍文;原其初心,又止為一事而設。,此一人一事,即作傳奇之主腦也。然必此一人一事,果然奇特,實在可傳,而後傳之,則不愧傳奇之目,而其人其事與作者姓名,皆千古矣。
  • 《閒情賦》與淵明的女性觀
    反觀東坡之言,欲揚《閒情賦》,卻也只是比之《國風》和屈原、宋玉,並未申說《閒情賦》獨特的價值。東坡之後說《閒情賦》的聚訟紛紜,也都囿於傳統觀念,更多的仍然是說淵明有政治寄託寓於其中,即如屈原之美人比君子。
  • 閒情偶寄,把秋天過成詩
    清初文人李漁在他的奇著《閒情偶寄》中提到,「過夏徂秋,此身無恙,是當與妻孥慶賀重生,交相為壽者矣」。 夢蝶圖 元 劉貫道 酷暑可畏,對沒有空調電扇的古人來說,熬過了又一個夏天,秋風乍起,是該和家人們慶祝一番的。
  • 閒情偶寄,吐槽嘮嗑
    只能眼不見為淨,見了就是家長見熊孩的💢心情,要被氣死的。氣死有兩種後果,do or undo,怎麼都是吃力不討好,唯有關我屁事,可得永生。還有就是蟹太太288的蟹和貓超的80的,好像沒啥大差別。我是怕80的人嫌小,我換了80覺得挺好的,就去追買了288,卻很失望。
  • 寶爺:海上閒情偶寄
    問寶爺這裡面的真實度到底有多少,他樂呵呵地回答,「真實度麼,為零啊!估計我是唯一活著的虛構人物。沒辦法,太老實了,所以總是被拿來調侃。」接下來,寶爺吞雲吐霧,侃侃而談,過程中也不忘自我拆臺,相當有趣。海派名士「爺」是北方方言,但你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你覺得它和你相襯嗎?這是我當時在北方的一些朋友給叫出來的,寶爺寶爺的,時間一長,也被叫習慣了。
  • 閒情
    最難忘記的是《閒情不易老》,我們總以為品茶、散步、看電視、旅遊等就是閒情,其實不然。一路走來,若是沒有什麼收穫,不算閒情。看書、看電視劇、看後就忘記,也不算閒情,那僅僅只能算是消磨時間,算是休息,算不得閒情。林清玄說:「只要保有幾分閒情,再忙的時候,也能減少焦慮,沒事做時,不至於無所適從。
  • 杭州偶寄精品民宿酒店 / 是合設計工作室
    偶寄精品酒店(MYMORY hotel)位於杭州臨安太湖源天目山景區山麓處,場地內景致如畫,眺望遠處村落,勾勒出一幅「山麓炊香有人家」的淡墨山水。場地內有一棟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老宅,很幸運其大部分夯土牆和木構架被相對完整地保留下來。
  • 陶淵明《閒情賦》,千古第一情書
    全賦情思繚繞,逐層生發,詞藻華麗,變化自然。《閒情賦》(節選)陶淵明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願化作她外衣上的衣帶呵,束住的纖細腰身,可嘆天氣冷熱不同,變化之際又要脫去舊衣帶而換上新的!願在發而為澤,刷玄鬢於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而枯煎。願化作她發上的油澤呵,滋潤她烏黑的髮鬢,在削肩旁披散下來,可憐佳人每每沐浴,便要在沸水中經受苦煎!
  • 讀《閒情賦》
    編《文選》的蕭統對這篇賦也頗有微辭「白璧微瑕者,惟在《閒情》一賦,揚雄所謂勸百而諷一者,卒無諷諫,何足搖其筆端?惜哉!無是可也。」蕭統本來是極仰慕陶淵明的人品的,他在《陶淵明集序》中說「嘗謂有能讀淵明之文者,馳竟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貧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豈止仁義可蹈,亦乃爵祿可辭。不勞復旁遊太華,遠求桂史,此亦有助於風教爾。」可見其推重,然而《閒情賦》無助於「風教」,因此方有此「白璧微瑕」之憾。
  • 看尤物袁嘉敏有何資本拍全裸寫真
    近日,已年屆30的港姐袁嘉敏,宣稱近期將拍攝全裸寫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她有何資本,原來尤物袁嘉敏確實有些性感豔麗。7月24日港姐袁嘉敏以一身性感的古代造型現身香港動漫節,為一網遊擔任開幕嘉賓。問到袁嘉敏覺得自己那部份最漂亮,她就誇言每一個部位都漂亮,尤其是皮膚。她更透露年底將會有寫真計劃,更可能會全裸演出。此敏感時候拋出此敏感話題,被網友稱為是藉機上位。只可惜馬震事件威力太大如海嘯,任何粘連物如果不夠強大不夠炫目很難擊起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