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數位化5年,日化巨頭立白如何破格出圈?

2021-01-18 21世紀商業評論

文/ 譚璐 編輯/ 江一葦

在廣州市芳村的珠江畔,立白中心臨江而立。隔江相望,對面是頗有點歷史的白天鵝賓館和黃沙碼頭,視野開闊。

這裡是立白集團的總部,這家日化巨頭用了26年時間,從貼牌銷售洗衣粉起家,逐漸成長為一家年銷量超200億元,擁有30家子公司和分公司、9家生產基地、超過600家供應商,1000家經銷商和120萬零售終端的企業。

這是立白集團董事長陳凱旋和副董事長陳凱臣打下的江山,這對潮汕兄弟白手起家,成就了一個主打民族日化的品牌。

2019年,接力棒交到了陳凱旋之子陳澤濱手中。與父輩相比,陳澤濱面對的,是一個競爭更為激烈,商業新玩法層出不窮的市場。

不變革,毋寧死。這位創二代以不破不立的姿態,銳意推進立白集團在品牌定位、產品創新、營銷模式、組織架構,乃至整個商業生態的變革。

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於立白集團總裁陳澤濱來說,有著特殊意義。這是陳澤濱加入立白集團的第十個年頭,這位85後在採訪中半開玩笑地說:「我老了,現在90後、00後都上來了。」無論對於企業管理還是整個日化行業,他都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洞察。

從小就被長輩帶到公司裡玩,長大後加入企業,似乎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2010年,喜愛畫畫的陳澤濱進入立白集團,選擇從品牌管理中心的實習生做起,先後擔任負責品牌定位和包裝設計的品牌經理和營銷端副總經理。

2013年,陳澤濱接管立白電商部,手下只有兩三個人,線上零售只有兩三千萬元。但此後7年,電商部的銷售額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長。電商業務的實操經驗,讓陳澤濱深刻感受到數位化可直達C端(消費端)的巨變,並在2014年底確立了立白集團數位化轉型的構想,在2015年正式提出規劃。

立白集團總裁陳澤濱

陳澤濱意識到,數位化應該成為企業與生俱來的內生力量,企業的數位化並不是簡單購買一堆軟體系統,也不是簡單依靠第三方諮詢來完成。

在日化行業,如何發揮線上線下全渠道的增長潛力,同時針對消費者洞察,快速進行生產響應,是陳澤濱要面對的關乎效率和生意的重大挑戰。

2020年的疫情之後,整個中國的數位化尤其是產業數位化進程被按下了快進鍵。數位化讓組織變得更為敏捷,更容易開發應用,意味著更容易形成新的商業組織模式,實現創造創新。

陳澤濱十年磨一劍,變革中的立白集團也經受住了2020年疫情的考驗,不僅順利完成了向全國所有定點收治醫院捐贈2億元消毒除菌產品,及其配送,全年銷售增長也符合預期目標。

立白已經從單點業務的數位化,轉向全鏈條、全生態數位化。陳澤濱感嘆,最有成就感、收穫感,也最痛苦、難忘的經歷就是在立白推進數位化建設。

「大家經常說,做數位化是找死,不做是等死。我覺得核心要有不怕死的心,堅定地去做這個事情。在做的過程當中遇到一些挑戰,聽到一些評價和質疑的時候,不要猶豫。」陳澤濱在接受《21CBR》記者採訪時說。

以下為陳澤濱自述(經編輯整理):

漸進式改革

立白集團的數位化改造,是漸進式。我們在2015年提出規劃, 2016年正式開始實施。

我從2013年底開始管電商業務,了解整個電商模式以及這種與消費者觸達模式的變化。基於訂單帶來了一系列變化,最開始我們先升級訂單系統,升級的方向結合了很多電商網購的模式,研究每個渠道如何下訂單。然後圍繞著訂單模式的升級,引導大家在業務模式上的轉變。

接著數位化升級延展到經銷商,我們現在叫品牌服務商,因為立白是經銷商體系,強調的是百年夥伴這樣一種發展思路。

一開始,經銷商對於數位化升級這個事情是將信將疑的。其實,我們的出發點是幫助經銷商提升業績和管理能力,這是他們在數字經濟時代的一種基本的生存能力。

立白科研人員專注產品研究

因為每個渠道都有自身優勢,所以每個渠道的存在都有它的必要性。而且看數據的話,除了明顯看到KA(大型連鎖)渠道的數據在下降之外,其他渠道仍然保持增長活力。渠道是靠人做出來的,所以我們要升級的是做這個渠道的群體,而不是升級一套IT架構。

2017年,立白集團啟動了營銷數位化3.0項目,拉開了數位化戰略的序幕,把原先的IT部升級成數智中心,開始招兵買馬快速地擴張,從當初的十幾個人擴展到現在的上百人(不含外包部分)。開始向產業互聯化、組織生態化、業務數位化邁進。

其實,立白一開始提出要做數位化的時候,在內部大家都不熟悉。那時候只有一個IT部門,基礎薄弱,更多的是一些IT設備,一些簡單的OA、郵件、電腦、網絡等基礎維護。當時,我們定義數位化叫3.0,專門成立了跨組織的團隊去推動數位化建設,叫3.0小組,直接向我匯報。

比如,「營銷3.0」在營銷端做升級,會有IT的戰略團隊和業務團隊參與進來,還有諮詢公司,一起去做這個事情。

後來,我們逐步實現了「營銷3.0」「供應鏈3.0」「管理3.0」的業務數位化升級改造。圍繞立白集團的核心業務,初步搭建了豐富的數字產品矩陣。

因為企業在業務改造的過程當中需要做很多溝通,原先大家都是經銷商(升級為品牌服務商),以獨立的公司形態出現。當大家需要在同一個平臺上溝通,就促成了我們在內部打造一個「嘟嘟」工作平臺。

2019年,立白依託專屬釘釘的開放性和可定製性,基於釘釘基礎技術架構升級了內部數位化工作平臺「嘟嘟」,將郵件、OA、KMP、導購、悅差旅、O2O、物流等模塊全部納入到一個平臺。

我們用嘟嘟,不是解決工具層面的事情,而是要解決上下遊生態的協同問題,嘟嘟是立白集團生態協同的數智化底座。

立白與釘釘的合作,背後是立白超過1100名經銷商、超過3.5萬名導購員、超1800個銷售團隊、超5800名配送司機,以及超2萬名業務員,覆蓋經銷商、直營、銷售、物流、業務員體系的全面合作。可以說,立白真正實現了上下遊生態在線。

通過組織數智化,立白的銷售管理實現比傳統線下模式提效80%。

以智慧物流系統為例,每一個物流訂單,都默認生成一個包含經銷商、承運商、運輸管理方、倉儲方、司機等多方在內一個嘟嘟群,實現在線高效完成。

如果碰到異常情況,則多方協商處理,現場電子籤收,對帳明明白白,司機再也不用拿著紙質籤收單等幾個月後才能結帳。

近年來,立白集團的品類不斷擴張,對於數位化來說也是很大的挑戰,我們現在在重新梳理,以前鏈條式的組織架構,現在逐漸變成網狀式。公司內部也在討論,圍繞消費者需要怎樣的思維,全鏈路、網狀式地為消費者提供服務。

十年磨一劍

2020年初疫情來襲的時候,立白集團在春節期間迅速召集了全集團所有重要崗位上的員工,在線協同辦公。

2月3日,全集團實現了部分遠程辦公。2月10日,全集團通過「全面遠程辦公+部分現場復工」的組合「雲辦公」模式,為立白集團組織協同提效,全面支持「2億消毒除菌產品捐贈」的生產和運輸調度,實現全員抗疫。

董事長陳凱旋提出,要捐贈2億元消毒除菌產品給全國所有的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並由立白集團自己的物流完成配送。

得益於已持續多年的數位化改革,疫情下的立白集團克服了復工復產的種種難題,調用1萬多名員工,順利完成了1萬多噸消毒除菌產品的捐贈和配送工作。

我們每年都開經銷商大會,後來升級為品牌服務商大會。過去都是兩三千人集中在一個地方開,今年因為疫情原因,就變成在線上開,對技術挑戰很大,但整個過程比較順利,我們完成了今年預期的銷售目標。

在疫情期間還有驚喜發生,以前品牌服務商開一場線下訂購會,當場有100多萬就已經很厲害了,需要開很多場。2020年通過線上訂購會,有一個服務商一場會最高可以達到上千萬的量。

大家體驗到,不僅終端業務發生了變化,像雙十一這樣的活動也發生了變化。以前的雙十一基本是線上在玩,現在是每個渠道都同步開展雙十一活動,因為每條渠道的個性不一樣,可以開展匹配自身屬性的活動,線上線下同步賣貨。

此外,去年各個渠道能做直播的都在做直播,全面做直播是董事長先提出這個方向,然後我們快速地利用直播,去幫助經銷商全面開花。

立白通過數位化轉型,希望對外更好地連接消費者,對內實行精細化運營,貫穿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的全價值鏈。

因為電商是我們自己做為主,這些數據我們直接掌握。我們還通過直播的模式直接觸達消費者,比如在抖音上我們有自己的總裁號。而在線下,我們通過產品的二維碼、掃小票等各種形式,也會直接跟消費者觸達。

進入立白集團10年,我覺得日化行業最大的變化是,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細分,對產品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於日化產品要具備顏值、社交屬性的需求也越來越明顯。

以前,大家對於日化的關注度或者重視度沒有那麼高,以前的產品形態和功能需求都很簡單,現在豐富了很多。比如,現在我們看到消費者對於香型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所以出現越來越多相關的系列產品或者品牌。

立白聞香體驗區圖

日化行業的品類在不斷升級,消費者也在升級,企業和渠道也在不斷地成長。這個行業不是爆發式地增長,它在穩步、健康持續增長。

做數位化要不怕死,對數位化這個方向一定要堅定不移,任何時候都要往前走,不要有太多的猶豫。

不怕死的底氣,一方面來自於董事會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源於管理者本身的信念。

如果在董事會不支持的情況下,你是不是也很堅定,一定要去幹這個事情?如果信念足夠,即使遇到挑戰,你也會去說服大家,去推動這個事情。

相關焦點

  • 廣東日化「一哥」首談傳承!立白接班人陳澤濱:我給兩位老闆打工
    數位化紮根已5年5年後的2020年,不少人感嘆立白集團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能快速應對,捐贈1萬多噸、2億元消毒除菌產品,由立白集團自身的物流配送到全國363個城市的2000多家定點收治醫院,能全部線上遠程辦公、「雲訂貨」,完成預期的銷售額,卻少有人注意數位化、線上辦公的種子,在立白集團內部紮根已過5年。
  • 章子怡出任品牌形象大使,立白在布希麼棋局?
    風口之上,餐洗市場大有可為根據《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洗滌市場規模將達千億,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餐具洗滌劑也將迎來高速增長。國際知名諮詢機構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餐具清潔市場規模達到134億元,增長率為6.2%,預計未來3年穩定增長,增長率在6.5%左右。
  • 洗衣液市場份額爭霸賽:藍月亮一家獨大,立白窮追猛趕,誰更強?
    隨著市場上洗衣液的品牌越來越多,巨頭們開始搶佔市場,甚至還研發了洗衣界的新產品:洗衣凝珠來爭奪市場份額。其中,藍月亮和立白的競爭,最為激烈。對於藍月亮這個品牌,我想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在曾經的一段時間裡,藍月亮堪稱是洗衣行業的霸主,市場上更是呈現出了一家獨大的場面。
  • 洗護產業50年:一袋洗衣粉如何撬動千億大市場?
    一直以來,我國日化巨頭企業間的競爭都十分激烈,立白、聯合利華、納愛斯、寶潔等等,企業間的競爭從來都沒有停止?那麼這個洗護品行業的蛋糕有多大,巨頭公司們佔據了多少市場份額?洗護品產業鏈是怎麼樣的?中小型洗護品商家如何生存發展?請諸位帶著這些問題看下去。 洗護行業規模現狀 1.
  • 章子怡出任品牌大使,立白引領餐洗行業升級之路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2月25日,立白官宣章子怡成為品牌形象大使,全新演繹「天然洗護」新淨界,對消費者發出「去油不傷手,立白搞定」的承諾。隨著新消費時代的到來,消費升級趨勢越來越明顯。產品的品質、口碑和健康成為消費者購物時更注重的因素。這種趨勢在日化領域也同樣如此,不再跟風,越來越多人願意為「健康」和「安全」買單。
  • 立白集團陳凱旋:在社會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慈善專題
    1994年,立白集團的前身廣州市立白洗滌用品有限公司成立,3年後,立白洗衣粉取得廣東省銷量第一的成績;從2004年開始,立白集團的產業鏈邁入大日化方向;2018年,立白集團首次發布「1+2」戰略,進入全新的轉型升級。26年間風風雨雨,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東風下,陳凱旋帶領著立白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成長為中國日化行業的中堅力量,也成就了大國品牌。
  • 章子怡出任品牌大使,立白洗潔精開啟升級之路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聖誕節,立白宣布章子怡成為品牌形象大使,二者在官宣TVC中,全新演繹「天然洗護」新淨界。立白見證和引領了我國日化行業的崛起,開創了國內綠色健康和天然洗護的藍海,是我國日化洗護行業的領頭羊。
  • 立白集團董事長陳凱旋:走到今天靠愛拼 走向未來靠創新
    在珠江畔的立白中心,立白集團董事長陳凱旋向記者展示智能手錶上的睡眠記錄。&nbsp&nbsp&nbsp&nbsp從一個農村小夥打拼成為國內日化龍頭企業的掌門人,從貼牌銷售洗衣粉起家到營收超兩百億的中國日化企業巨頭,陳凱旋身上一直有著潮汕商人能吃苦、有拼勁的實幹精神。
  • 國際日化巨頭圍剿民族品牌外資玩中藥概念
    8月以來,國際日化巨頭寶潔和聯合利華在中國戰火升溫,首次出現在中國的定製電視劇《絲絲心動》和《無懈可擊》成了巨頭們繼廣告之外的新燒錢術。這兩家最大的快消品巨頭不約而同地瞄準了中國13億市場。外企來勢洶洶,民族品牌該如何應對?國際巨頭來勢洶洶「中國日化市場潛力非常大,每年增速高達20%-30%。」正略鈞策管理諮詢顧問閆強說,快消品行業依靠消費者高頻次的重複消耗使用,通過銷售量實現利潤,因此市場規模至關重要。中國13億人口的市場規模毫無疑問成為寶潔和聯合利華這兩家巨頭的必爭之地。
  • 朝雲集團IPO:頭頂「立白」光環賣蚊香年入13億 產能利用率不足70%...
    從個體業務來說,朝雲主營殺蟲驅蚊類家居用品,簡單說就是各類蚊香、廚房洗護和空氣清新劑等產品,但在整體日化市場中,這類家居護理產品消費比重並不高,雖然疫情讓大眾消費觀念有些許轉變,但短期內行業天花板還是很明顯。上市之後朝雲又想如何用資本講出與立白不同的故事呢?
  • ...盯上了你愛笑的眼睛|高姿|完美日記|立白集團|彩妝|花西子|化妝品
    圖片來源:半月浮生天貓旗艦店據天眼查APP顯示,半月浮生品牌隸屬於廣州立壹科技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後者是立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法人代表陳丹娜,註冊資金2000萬元。立白集團1994年在廣州創立,從早年租借三間辦公室、貼牌銷售洗衣粉起家,到年營收達到200億元,立白集團逐步發展為國內日化龍頭之一。
  • 立白雙十一王炸組合,新生代總裁攜吳亦凡掀起直播浪潮
    作為中國洗滌用品領域的領導品牌,立白早早就布局了直播陣地,今年的雙十一更是攜手新代言人吳亦凡,以「新生代總裁+頂流代言人」的組合掀起直播浪潮。立白創新綜藝直播模式,嗨翻全場引爆熱量11月3日,立白總裁陳澤濱與代言人吳亦凡亮相立白淘寶直播間,向粉絲與大眾消費者展現了比傳統「純帶貨」直播更有趣的娛樂化、綜藝化直播。
  • 立白集團旗下去漬霸更名好爸爸 斥資10億強勢進入高端洗滌市場
    來源:鳳凰網「好爸爸」品牌發布會上「村長」李銳與孩子們互動6月27日,日化巨頭立白集團正式宣布,為通過品牌的力量呼籲爸爸們關注並陪伴孩子成長,旗下品牌Kispa去漬霸將全面更名升級為Kispa好爸爸(以下簡稱「好爸爸」),並發布好爸爸洗衣露這一全新洗滌品類。「
  • 一部地方國企史:民族日化的迷途回歸
    同年,針對高端消費人群的日本資生堂等「高檔貨」也進入中國日化市場,它當時只限於在大城市的外匯商店,如友誼商店用外匯券限量購買。這兩個事件揭開了中國日化市場裡外資企業入局的帷幕,並釋放出了一個不樂觀的「猜想」:外資品牌的接踵而至,將改變國貨命運。爾後,這個「猜想」,又被另兩個外資企業「再度證實」了——寶潔和聯合利華。
  • 後疫情時期,美年健康探索數位化布局
    太平洋證券分析師認為,隨著美年健康體檢中心恢復正常經營,同時考慮阿里巴巴的導流、協同效應,全年看公司的業績確定性高。  網際網路醫療激增,美年健康探索數位化布局  受疫情影響,各行各業的線上化、數位化進程都在加速。光大證券分析師表示,本次疫情極大推動了網際網路醫療行業需求增長,有望進一步豐富網際網路行業多種業態、強化消費者問診和購買習慣,催化配套政策出臺。
  • 立白、江南布衣、衣二三、薇婭……今年11阿里商家都在用釘釘...
    雙11前夕,立白集團召開了「十年全國領先,立白感恩有你」全面動銷階段性總結作戰部署會議。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大會的召開全程都在釘釘「群直播」中完成。通過釘釘穩定、清晰、互動的直播流,立白集團通過簡單、高效的操作,幾步便輕鬆完成了超過1338人同時在線的會議流程。
  • 日化巨頭羅秋平,高瓴的張磊說對他的感覺很像馬化騰
    這些導購阿姨,看起來就是精打細算過日子的人,她們以「特價+贈品」的叫賣方式不停告訴來往人群洗衣液不同於皂、粉的區別、如何用量、怎麼搓洗……惹得家庭主婦們蜂擁而至,積攢出最初的一批種子用戶。 羅秋平認為,藍月亮不僅要服務消費者,更要勇於改變消費者的習慣,「我們很難盲目去迎合者,更多的是去引領、教育消費者」。
  • 清潔用品需求旺盛 日化巨頭扭虧為盈
    日化巨頭寶潔和花王近日相繼發布財報,今年對於日化巨頭們來說喜憂參半,一方面疫情帶動了個人衛生和清潔用品的強勁增長,另一方面作為增長引擎的化妝品業務大幅縮水,企業方表示,中國市場在三四月份已經回暖,預計化妝品業務未來的復甦將極大影響集團的整體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