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紅色·走進赤水(28) | 赤水行記之:茅臺醬香!

2020-12-24 澎湃新聞

8月19日,我們正式開啟了在茅臺的行程。在當地宣傳部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三省四市媒體赤水行一行17人,先後到魯班場、五馬河、茅臺渡口以及兩家茅臺酒業採訪,一直採訪到晚上七點。

當地宣傳部門為今天的行程作了精心的安排,講到紅色文化,專門安排了仁懷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的會長劉一鳴先生隨行介紹,劉一鳴先生當過老師,退休已三年,但出於對地方文化的熱愛以及對茅臺紅色文化的宏揚傳承,成了很多外來團隊的紅色文化義務宣傳員,他把魯班場戰鬥與紅軍三渡赤水的故事講得生動完整,為記者們採訪赤水河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豐富的背景資料。為了把仁懷市對赤水河生態文化保護給大家直觀地呈現出來,遵義報社的徐飛老師建議我們去五馬河看一看,採訪那裡的群眾自發成立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對赤水河支流五馬河進行保護的故事。最後,還安排我們對赤水河流域的白酒企業如何參與赤水河保護進行採訪,考慮十分周到。

幾天來,與赤水河相伴相眠,與赤水河流域老百姓的喜怒哀樂、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一起律動,我的思維不斷在紅色與綠色之間遊走。到了仁懷,到了茅臺,到了這個紅色與綠色相互交融的地方,我覺得要捨棄些什麼,關注些新內容,因為從茅臺小鎮走過,這裡的文化,除了酒,還是酒,這是一個被酒浸透的小鎮,這是一個醉得很深的小鎮。

這次出門時,市生態環境保護局的楊凌波科長給我派了個任務,要我在赤水河流域沿岸了解一下紅纓子高粱什麼時候收割,什麼地方可以看到?這次採訪出行已經六天,但這個題目一直沒有完成,直到今天我在魯班場紅軍烈士陵園的小山上,看到一片紅得發紫的高粱,在地裡擺著成熟的造型,等待著主人來收割。是的,當農曆二月,主人把高粱的種子播下,高粱與土地的熱戀已經開始,很快破土成長,而且,這裡是紅軍強攻魯班場的熱土,積極向上的情緒就更加高漲,海拔800多米的山谷給了高粱成長的環境,過了六個月,正是赤水河高粱露臉的時候,也是紅纓子高粱成熟的季節。主人按期來收割了,我看到,地裡有一大片紅纓子高粱還像花兒一樣綻放著,已經擺好了造型,像等待著攝影師讚美的鎂光燈。而有一些,已被主人的鐮刀輕輕割下,甚至有的已被除去秸杆,均勻而飽滿,躺在地上曬太陽,據說,兩三天之後,就將放進窗庫,等待酒廠的老闆派車來,像接新娘一樣拉走,開始它由原料變為美酒被人享用的愉快旅程。

仁懷是一座酒都,而茅臺鎮是酒都裡的皇宮,茅臺酒則是皇宮裡的皇上。但對於我們芸芸眾生來說,有多少人能喝得起茅臺,所以,茅臺鎮千家萬戶以酒為家以酒為業,為人們準備了各種檔次各種價格的醬香美酒,為海內外的客商提供了平臺,也帶活了茅臺與遵義的旅遊。

我們的車才行進茅臺鎮,就聞到了一股醬香,而且是一股令人心動的香味。我從事宣傳工作,知道宣傳就是做好一個內容,反覆地推介,強化人們的印象。但很奇怪,茅臺酒以及茅臺鎮的酒廠基本上不做酒的廣告,不搞宣傳,但是東南西北的人為了這股醬香,仍然從四面八方湧來,在這大山裡折騰,是好酒不怕巷子深嗎,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嗎,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我個人以為,遵義以酒興市,仁懷以酒立市,茅臺鎮就是一個酒的超市,這其中的原因,與茅臺酒的文化有難以分割的關係。

前天,參觀了金沙回沙酒廠,今天,又聽了黔酒、國臺相關人員的科普,我以為,茅臺鎮的酒能吸引人,茅臺酒能醉人的還是它的文化與工藝。

黔酒股份有限公司的講解員周爾碧女士給我們介紹,醬香酒的釀造與原料、工藝、水、氣候等有密切的關係,真正的醬香酒的釀成,是一個文化凝結與釋放的過程。茅臺醬酒引以為傲的工藝被稱為一二九八七。這是一道堪稱自然與人與藝術完美結合的工藝。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周期兩次投糧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醬酒的釀造,是一個固態發酵的過程,在後四個環節,要經歷很長的時間與很精細的呵護。比如,兩次投糧,第一次投糧叫下沙,沙就是高粱,這次投糧必須經過潤沙、蒸煮、攤涼、加曲、入窖、發酵等六個工序。我以前在農村跟隨父親煮過包穀酒,一般來說,經過這六個工序就可以開始取酒了。但對於醬香白酒的製造來說,這第一次投糧的六個工序才是個開始,還需要第二次投糧,也就是在第一輪工序的基礎上,再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再重複第一輪的六個工序,目的是增加發酵時間,裹挾更多的微生物。

我這兩天聽了關於醬酒的介紹,覺得這個微生物在醬酒的生產中扮演著一個神秘的角色,而且,這個微生物要在海拔適宜、高溫潮溼的環境自然形成,也就是赤水河兩岸和茅臺、習水、赤水等地區特殊的氣候。這讓外行人難以理解其中的奧妙。或許,正是這些自然的因素主宰著茅臺醬香白酒的命運。

而後來的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相信讀者朋友們都能理解得了。但這後面的幾個過程加起來,則要花去一年的時間,這就是工序說道的一,這既是一心一意,也是九九歸一,醬香白酒的釀製,真是一個工序都不能減少的過程,難怪,茅臺鎮的對面山上,會取一個天釀的名字。

入夜,住在茅臺鎮,看著赤水河兩岸浸泡在酒的味覺裡,你忍不住要出去走一走,走進紅軍四渡赤水的記憶。這時,一個1915廣場會把你的足跡留在那裡。所謂1915,是茅臺鎮產的茅臺酒於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白酒博覽會上,摘得了金獎的王冠,因此,這個平平無奇的廣場,得到了這樣一個稱號,也成了一個沒有建築卻名揚茅臺的地標。當年,在中國積貧積弱的時候,茅臺得到了世界的認可,確實給中國人爭了光。

茅臺是醬香白酒的佳品,而且,還為中國革命的成功作出過貢獻,1935年3月15日至17日,中央紅軍三渡赤水的時候,茅臺酒不僅讓紅軍信心倍增,而且為那些在戰鬥中受傷的紅軍戰士療傷消毒,這是令人感動的紅色記憶。

我這裡所寫的茅臺,更多的是一個地名的概念。我走進茅臺鎮,覺得這裡是一個酒的集鎮,這個集鎮的商鋪,經營與吆喝的全是酒。據悉,白酒是仁懷的核心產業,仁懷98%的收入來自白酒,全市有白酒生產企業2900多家,成規模生產白酒的企業有80多家,品牌價值達700多億元。而且,因為白酒,帶動了仁懷的農業、工業和旅遊業,成為仁懷騰飛的催化劑。茅臺在這個產業的發展中,貢獻首當其衝,而且一直承擔著帶動仁懷經濟發展的重任。

除了特殊的氣候與環境,茅臺滿城的醬香與酒香,還得感謝三樣材料:高粱、水和小麥。小麥是制曲的原料。而赤水河的水是醬香美酒的河床,如果沒有赤水河水的滋潤,這條河邊不會有這樣多的美酒和企業。至於高粱,那種果粒飽滿的高粱,則是醬酒釀製的必備原料,特別是茅臺等白酒的醇香怡人,還有讓天下人為之瘋狂的白酒,離不開紅纓子高粱。

茅臺的醬香帶動了遵義乃至金沙等地紅纓子高粱產業的種植,更帶動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興起和貧困群眾的就業,白酒產業的興旺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奇兵的作用,就像紅軍長徵當年的四渡赤水,於輕描淡寫間完成了長徵的偉業。

我們從赤水河的兩岸穿行,感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磅礴力量。從五馬河採訪當地怎樣保護赤水河的典型做法回來,在從五馬鎮回茅臺的路上,看到老百姓的房前屋後,到處都是紅纓子高粱成熟的景象,豐收的景象,我很欣慰,這漫山遍野的紅纓子高粱,讓我聞到了茅臺鎮這塊甜密醉人的土地飄出的醬香。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是的,嗅過了茅臺鎮美酒的清香,見證了赤水河的乾淨清亮,市生態環境保護局楊科長給我調研的問題也似乎有了答案。

今日推薦

原標題:《感恩紅色·走進赤水(28) | 赤水行記之:茅臺醬香!》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47) | 赤水行記之:四渡赤水!
    在行進過程中,出了點小插曲,畢節日報的劉燎主任有急事,高大濤記者因小孩生病,均沒有參與「感恩紅色·走進赤水」三省四市媒體赤水行生態文明建設(遵義段)的集中採訪,而是派王韻、張媛媛二位美女記者參加。但劉燎主任堅決不放棄對赤水河的擁抱與眷念,當他處理完家裡的急事,於今天上午義無反顧地趕赴古藺縣太平鎮,與大部隊會合。
  •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38) | 金沙,接力護好赤水河!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38) | 金沙,接力護好赤水河!1941年設縣,以境內「金寶屯」「沙溪壩」首字為名,取義於古人「披沙揀金」之語,喻細心挑選、去粗取精之意。赤水河流過畢節市七星關後進入金沙縣,然後進入遵義市的仁懷市。金沙縣對赤水河的保護效果直接決定著下遊茅臺、國臺、習水、郎酒等名酒的品質和產值。
  • 赤水河:中國美酒河,一條最美的河谷旅遊公路連接茅臺和赤水
    明清時期,赤水河的鹽運、木材運輸繁榮,推動了兩岸經濟的繁榮,於是在赤水河之上出現了許多的城鎮,保存到今天的還有茅臺古鎮、土城古鎮、復興古鎮、丙安古鎮、大同古鎮等。赤水老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茅臺古鎮。清朝乾隆年間,貴州總督張廣泗開鑿赤水河道,於是赤水河的川鹽入黔興起。茅臺這裡是赤水河航運的終點,稱「仁岸」,是川鹽入黔四大口岸之一。
  • 精品自駕路書|沿著赤水河谷公路,看紅色記憶與世界自然遺產交織
    除了遍布紅色記憶,貴州還擁有世界自然遺產——「中國丹霞」的赤水丹霞部分。貴州赤水丹霞國家地質公園是全國面積最大的丹霞地貌。 而貴州的「紅色」與「綠色」,在一條旅遊公路的串聯下融合在了一起,便是此條自駕線路的核心組成部分——赤水河谷旅遊公路。這是全國第一條河谷旅遊公路,第一條服務完善的快慢綜合交通旅遊廊道。
  • 紅軍「一渡赤水」的習水土城鎮原本屬於赤水
    土城鎮作為歷史文化名鎮,早在公元前111年——西漢元鼎六年,就曾在此設平夷縣,轄如今赤、習、仁三縣,可謂歷史之悠久,而早在7000多年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土城鎮得益於長江流域之赤水河支流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藉助厚重的巴蜀文化的歷史傳承,加之航道、鹽運文化和長徵文化的濃墨重彩,讓這個黔北古鎮神秘而又輝煌。
  • 丁勇:與茅臺同根同源的醬香傳承
    李興發是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人,出生於1930年,是貴州茅臺酒三種典型體——「醬香、窖底、醇甜」的發現者、一代勾兌大師、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技術顧問、茅臺酒廠原技術副廠長、茅臺酒廠終生名譽廠長,中國共產黨茅臺酒廠委員會委員、
  • 茅臺、珍酒等醬香酒共謀發展 打造世界級醬香核心產區
    ,由茅臺、郎酒、習酒、國臺、珍酒、勁牌、釣魚臺(排名不分先後)聯合舉辦「同心同向 聚勢前行——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籤署儀式」,共同發起並籤署「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向世界展示中國醬香白酒凝聚的力量。
  • 紅色故事不斷講下去丨3省4市媒體赤水行實錄(54)
    古藺是紅軍四渡赤水的主要徵戰地,四渡赤水戰役歷時72天,在古藺境內就轉戰54天,其間三進三出,兩渡赤水河。紅軍在古藺取得了「二郎背水戰、太平阻擊戰、鎮龍山奔襲戰、打雲莊」等系列戰鬥的勝利。赤水河畔:紅色故事不斷講下去來到四渡赤水太平渡紀念館,在講解員楊平的精彩講述下,我們再次聆聽了「四渡赤水」的故事。四渡赤水戰役是軍事史上的著名戰例。
  • 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習水縣土城古鎮
    遵義習水縣的土城古鎮,是一個因航運而興的古鎮,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土城。古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到達的第一時間就去參觀四渡赤水紀念館。四渡赤水紀念館的正門。這裡門票是免費的,憑身份證登記領取就可以。紀念館舊址為二層中西合璧式建築。分為戰史陳列和輔助陳列兩部分陳列進行。
  • 直飛茅臺鎮,自帶酒香、赤水河畔小鎮慢生活,打卡黃果樹瀑布
    茅臺酒赫赫有名,許多人卻不知道,茅臺鎮坐落於涓涓的赤水河畔,近處是鬱鬱蔥蔥的河濱,遠處是綿延起伏的群山。曾被評為年度中國十大品質休閒基地之一。國酒門東側的小山上,有一個世界上最大的、7層樓高的茅臺酒瓶,瓶內有螺旋樓梯可登高環眺。這個酒瓶被譽為「天下第一瓶」。
  • 玩轉赤水河谷音樂季!40位眾星雲集赤水河谷!
    因為他們是來自Modernsky Museum 策劃的藝術項目——《流浪到赤水》的一部分。Modernsky Museum 首次將當代藝術策展放在赤水音樂季,試圖將過去、現在、未來在赤水河邊重疊交錯。 藝術行動三:音畫自由即興在赤水要塞創意市集旁,有一個紅色星球降落,像一個流浪者的居所。
  • 紅軍長徵遺址:婁山關、四渡赤水遊記
    還是名酒茅臺呢?當地人說,這兩天下雨,所以渾濁,要不下雨,是很清澈的。問題是,貴州是有名的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總是下雨,這條河不就總是赤色的嗎?這個問題同樣到最後也沒弄明白。聽說「四渡赤水紀念館」在鎮子的西頭,我們加快腳步,從東趕到西,到紀念館門口已是下午4點。紀念館4點半關門,有幾個工作人員在門口衝洗地板,快要關門了。我們趕緊進去。
  • 千億郎酒起航醬酒產能擴充,汪俊林:郎酒要再來一次四渡赤水
    對此,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表示,吳家溝生態釀酒區重大技改升級,一步新增一個百億醬香郎酒,使郎酒醬酒產能、儲能、勢能站到了行業最前列。作為郎酒百年發展史上的關鍵工程,郎酒將從吳家溝再出發,再來一次四渡赤水,加速實現郎酒三大目標。
  • 茅臺郎酒共襄盛舉,全球最貴河谷升級世界雄心
    財報顯示,貴州茅臺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收244.05億元,同比增長12.76%;淨利潤130.93億元,同比增長16.69%。 茅臺持續創造奇蹟的同時,證監會官網已經掛出赤水河谷的第二大企業,也是中國第二大醬香白酒企業郎酒的上市招股書;茅臺鎮的另一大醬香酒國臺酒業,也已衝向A股。
  • 「品茅臺醬香」函谷關老子文化詩聯大賽揭曉
    「品茅臺醬香·賞聯心詩意」函谷關老子文化詩詞楹聯大賽獲獎作品紛來客,閱滄桑歷史,大道之源。 黃遠飛海南省海口漢宮春·遊茅臺鎮感題水抱山環,守千年古鎮,漢韻唐風。飛甍黛瓦朱戶,刻鳳雕龍。斜陽青旆,問誰家,正釀香濃。想子尹,一時俊彥,憑欄寄傲傾盅。天賜茅臺福地,望遙岑潤翠,蜀黍鋪紅。當年赤水四渡,酒壯英雄。風流人物,看今朝,再立新功。歌一曲,泛舟醉月,良辰莫使樽空。
  • 赤水:打造紅綠輝映示範帶
    赤水市將紅色旅遊資源和生態旅遊資源整合統籌發展,著力打造一條以紅帶綠、紅綠輝映的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赤水段示範帶。 赤水紅軍烈士陵園 按照實施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人才提升六個基礎要求,該市建設赤水長徵精神展示
  • 獨竹成舟渡赤水
    這只是赤水河邊一群普通的人,他們之所以能踏著一根竹子就渡河,全是因為他們有一門赤水河絕技:獨竹漂。相傳達摩祖師渡江時,是在江岸折了一根蘆葦,立在蘆葦上過江的,所以有了「一葦渡江」之說。獨竹漂就是把蘆葦換成了竹子,任何學過獨竹漂的人都可以用一根竹子漂流渡河,這不是神話。在赤水河,拿根木頭拿根竹子就能如履平地在有水上走來走去,唱著山歌,做做伏地挺身什麼的,這太常見了。
  • 赤水取景拍攝的電視劇《夜天子》點擊量破2000萬,大赤水上鏡更美!
    ▎赤水大瀑布遊玩攻略中國第一瀑、世界丹霞第一瀑,世界自然遺產地核心景區之一。地址:兩河口鄉,距赤水城區38公裡。漫步四洞溝,清涼之意頓生,充斥入眼的全是綠色,步道兩旁都是竹子,溪水潺潺。舉目白雲悠悠,側耳樹葉簌簌,低首水草油油,這放緩的節奏恰是風清涼,心靜生涼。
  • 在赤水拍的這部電視劇已經播放2157.5萬次!赤水簡直太美了!
    四洞溝,美得無可救藥漫步四洞溝,清涼之意頓生充斥入眼的全是綠色步道兩旁都是竹子,溪水潺潺舉目白雲悠悠,側耳樹葉簌簌低首水草油油這放緩的節奏恰是風清涼「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這是佛光巖最真實的寫照這裡是中國侏羅紀、白堊紀丹霞地貌發育最好出露最齊、特色最典型的景段景段分佛光巖和五柱峰兩部分佛光巖似一面紅色無字天書
  • 赤水將迎來大發展:赤水機場、瀘遵高鐵、渝赤敘高速、赤水二橋…
    初步確定在赤水設立長期、天島湖、旺隆、仁友溪、孔灘橋5個互通站點。據國道G546線改建工程項目辦副主任鄭六齡介紹,納溪至赤水段公路經過白節大旺竹海、白節雲溪溫泉、九支鎖口水庫,以及貴州赤水、習水的風景區。利用公路改建的契機,將在大旺竹海和鎖口水庫分別建設兩個觀景平臺,供遊人觀賞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