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父母問,怎樣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其實我一直強調,想像並不是憑空而生的,想像也要有材料做基礎!想像對材料的運用方式有變形、遷移、亞加等等。那麼,想像的材斜可以從哪裡來?這些對材料的運用方式又該怎樣進行呢?我給大家推薦一本繪本—《我爸爸》,這次,讓我們從這個繪本出發,看看如何開發出激發孩子想像力的方法。
這裡找先插入一句:我們讀一本繪本,不一定要從頭讀到尾,可以有不同的頤序,尤其是像《我爸爸》這樣內容本身就比較發散的書,書中的每一頁或每一個對頁的內容都相對獨立即打亂順序讀,也完全沒問題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豐新整合。對於這本繪本,我給大家整合的角度是根據想像的料進行分類,再遷移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展開聯想。具體可以分為以下不同的類別:
動物類:在《我爸爸》這本繪本中,動物類的佔比非常大,我猜一個原因是,孩子往往從小就會看動物卡片,去動物園,對動物比較熟悉。一般來講,孩子對熟悉的題材,能用得起來,用得好。比如在這本繪本中,描寫爸苣摧長遊泳,就說他像一條魚;描寫爸爸很有力量,就說他像黑猩。還有一些想像跟文化賦予動物的含義有關,比如描巧爸爸很聰明,就說飽像貓頭廑。
從這個思路出發,我們可以先讓孩子列出認識的動物(也可以藉助動物卡片)。先說出這種動物的特點(可以說不止一個),然後試若把動物跟現實中的人聯繫起來—不一定是身邊的人,也可以是能想到的所有人,再拓展一下,把動物的特點跟人物的特點關聯起來然後就可以想像一下,如果這個人物變身為動物的話,會是什麼樣的;或者這種動物變身為人的話,又會是什麼樣的,還可以把現實中發生的事或書本中的故事替換成動物主人公,想想會怎麼樣日常物品日常物品的佔比在這本繪本中也比較高,也是可以利用的素材。平時我們也會引導孩子去認識身邊的事物,其中大部分是直接可以看到、觸碰到的,比如家中的各種東西,還有少量可能是通過圖片、照片看到的對於這些事物,孩子容易關注到它就會看動物卡片、去動物園,對動物比較熟悉。一般來講,孩子對熟恐的題材能用得起來用得好。比如在這本繪本中,描寫爸芭長遊泳,就說他像一條魚;描寫爸爸很有力量,就說他像黑猩強,還有一些想像跟文化賦予動物的含義有關,比如描寫爸爸很聰明,就說他像貓頭度從這個思路出發,我們可以先讓孩子列出認識的動物(也可以藉助動物卡片)。先說出這種動物的特點(可以說不止一個),然後試若把動物跟現實中的人聯繫起來一不一定是身邊的人,也可以是能想到的所有人,再拓展一下,把動物的特點跟人的特點關聯起來。
然後就可以想像一下,如果這個人物變身為動物的話,會是什麼樣的;或者這種動物變身為人的話,又會是什麼樣的,還可以把現實中發生的事或書本中的故事替換成動物主人公,想想會怎麼樣。
日常物品類:日常物品的佔比在這本繪本中也比較高,也是可以利用的素材。平時我們也會引導孩子去認識身邊的事物,其中大部分是直接可以看到、觸碰到的,比如家中的各種東西,還有少量可能是通過圖片、照片看到的。對於這些事物,孩子容易關注到它們的樣子,如果是可以觸碰的,可能還會感受到它們的觸感、氣味等等。
比如書中說爸爸很高大(這是指體形),就說他像一座房子(這是從形狀的角度來說,房子給人的感覺真的很高、很大);說爸爸很柔和(這是指跟孩子相處的狀態)就說他好像自己的泰迪熊玩偶(這是從觸感的角度來說);還有一個很可愛的想像說爸籤的頭髮好像掃帶(這也是從外形的角度說的)。
從這個思路出發,我們也可以先讓孩子列出他所知道的事物,也可以倡助卡片讓孩子指認。對於比較小的孩子可以做個簡單的頭腦風暴,自由地列出一些;對於稍大一些的孩子,還可以教他進行分類思考,比如先列房裡的事物,再列書房裡的事物,或者先列家中的事物,再列家以外的事物,等等。這不僅可以讓孩子學習分類,還能幫助他發現更多事物。
然後,我們和孩子一起分析每種事物的特點,想像它能與哪個人物關聯起來(可以有不止一個)。在列事物特點時,還可以分不同的角度:視覺(比如外形特點)、觸覺、覺,還有聽覺上的,如果這種事物會發出特定的聲音,能拿來做關聯的觸發點就更多了。
比較有意思的一點是,繪本中還有一種想像是把日常物品做了變形:把晾衣繩想像成馬戲團的鋼絲,想像爸爸穩穩地走在上頭。這時想像很有畫而感一就像圖而裡屬示的那樣,晾衣繩上夾若的彩色襪子和努力保持平衢的爸爸,正好構成有趣的對晰。我們也可以和孩子拓展想像下,比如把書櫃想像成魔法社區,書裡面的主人公每天都會出來見面、喝茶。
人物類:在《找爸爸》這本繪本中,說爸唱起歌來,就像歌唱家那樣;而跳起舞來,就像舞蹈演員那樣。這些想像是讓一個現實的人跟不同職業類型的人物在發生關聯。這個練習可以先從拓展孩子熟悉生活中的各種人物類型開始。孩子防員、鱉察、醫生、護士廚師等等,而且也比較容易聯想,比如在生病時照顧我的媽媽就像護士一樣細心犯錯時批評我的爸爸則像察一樣此外,我們還可以幫孩子拓展對更多人物類型的認識,比如在其他繪本中找找運動員、船員、郵遞員等人物的職業特點;:出門、旅行時注意觀察、收集不同類型的人,了解他們的除了在不同人物之間展開自由聯想,還可以引導孩了把不同類型的人物跟之前想像過的那些動物、事物建立關聯,這樣聯想的維度就又拓限了。
童話元素類:這一類元素特別有意思,在《我爸爸》中出現過這樣一次:描述爸爸什麼都不怕—就連壞壞的大灰狼都不怕。仔細看那頁畫面,門外的大樹下都躲若誰呢?有小紅帽,還有三隻小豬,這不就是《小紅帽》以及《三隻小豬》這兩個童話故事裡的人我們都會給孩子講經典童話故事,那些故事裡的元素(比如經典人物)也可以作為想像的材料。再拓展一下,只要是我們跟孩子共同讀過的繪本,其中的元素都可以拿出來,作為材料使用。這樣,孩子的材料範圍就又增加了。
我們也可以引導孩子去使用這一類的想像材料,這就不一定是對人的想像,比如從家到幼兒園的這段路,可以跟童話中或繪本裡的唧個場景對應呢?而家附近的小公園,像是曾經讀到過或在插畫中右到過的哪個地方?還可以試試右把不同的至話、繪本中的元素也關聯起來,就像這本繪本把小紅帕和三隻小豬放在了一起,這是因為他們都跟大灰狼有關。
自然元素類:在這本繪本中,還說到爸爸能跳得像月亮那麼高。月亮,是一種白然事物,類似的事物有星星、雲朵、雨還有無形的,比如風等;父母還可以導孩子列舉出很多。這些事物中有一部分跟廣的世界關聯在一起所能引發的想像也會更「大」一些就像說爸爸能跳得像月亮那麼高,是帶有誇張色彩的想像,這個想像實際上就把爸爸與夜空、大的世界關聯起來了其實我們平時也會說,他的聲音大得就像打雷;他很溫和,就像和風細雨。這種感受上的遷移,也是很有意思的想像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