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在家長們的帶節奏,困在社會的精神焦慮,看後浪天才的翻車之殤

2020-12-28 咕嚕牛的春天

都說現在的孩子是一代不如一代,說這話的人們可能就要被打臉了,如今的後浪怕是要逆天了!

近日,昆明一名六年級的小學生,拿下了全國青少年科創賽的大獎。研究的方向是結腸癌。課題名稱叫《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

作為平民老百姓的我第一眼就被這個標題給閃瞎了,連忙求助於度娘,想弄清啥是C10orf67?

原來該名小天才叫陳靈石,發現了高原哺乳動物低氧適應受選擇的關鍵突變基因C10or67,並對這個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進行了解析。

網友們一邊高呼厲害,別人家孩子的同時,一邊也產生了許多質疑,紛紛擔起了監察委員的責任。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孩子果然是妥妥的天才。因為在孩子日記中記錄了弄不懂基因是什麼,還需要在網上搜,4天後孩子就學會了相關內容的研,學習能力之強,我輩望塵莫及!

直到後來越炒越大,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出來澄清,該學生是他系中研究員之子,曾發表過C10orf67基因研究的相關論文。發表者正是該學生的父親,相當於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送一點給了兒子用。

最後,其父陳勇彬承認其過度參與了項目書文本材料的編撰過程,當天,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通報,撤銷一等獎獎項,收回獎牌和證書。

這有多尷尬?

之前聽過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拆二代,現在這個「科二代」,真真又閃瞎了我這平民百姓的眼球。我只是疑惑,這個「近水樓臺先得月」還真能這麼操作啊。

據了解,高校自主招生一項對青科賽十分認可!

如果能夠在青科賽上獲獎,好處多多,最直接的就是高考可加20分。

更是有網友說自己憑藉該獎項拿到自主招生中降分30分的優待。

多考一分,幹掉千人,所以高考加30分會甩開多少人大家自行腦補一下。

在加分保送的巨大誘惑之下,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可謂是天才輩出。

由此不得不讓人想到獲獎清單上還有多少水分,是否存在父母和孩子分享研究成果的情況?

無獨有偶,浙江慈谿的16歲少女岑某諾。

據報導,這位名叫岑某諾的天才少女:

平均一天能寫300首詞牌

平均一天能寫2000首詩

平均一天能寫15000字小說

還在2年間出版了3本書

不僅如此,她還同時有著「記者」和多個「品牌創始人」的頭銜,兼任某新聞網站區域運營中心的負責人。

這些履歷又一次閃瞎了我這平民百姓的雙眼,讓我驚為天人。

引起網絡熱議的同時,從評論來看依然有些「翻車」。先是被查出其出版書籍的「中國人民出版社」(夠嚇人吧)系其父虛構,後又被查到其擔任區域負責人的某新聞網站在中國通信管理局裡查不到任何信息。

而面對質疑,小學生陳靈石翻車後,其父親不得已選擇了道歉相比,這位岑某諾的父親卻說:「她如果靜心寫詩,2000首沒有問題。但我們也沒有去突破,我想好好寫一天寫2500首、3000首也不一定。我在家看她寫作的,情況我都清楚。」

也就是說,在如果的情況下。

岑父還說:「沒有在說詞有多精湛多麼好,他們是以靈感即興發揮的,可能不加修飾,就是以電腦打字的方式,誰能打字更快一點。」

那我能不能理解為所謂的創作,實際比的是打字速度。

這麼胡編亂說,如果南宋高產量的大詩人陸遊聽到了,他老人家會不會詐屍!

其實「天才兒童」"天才少女」抄的最火就是蔣方舟和韓寒吧,在那個網絡還不通暢的年代,各種報導撲面而來,神乎其神,紛紛買書學習。

《打開天窗》是蔣方舟九歲時出版的作品,此後迅速成名,被媒體稱作「天才少女」。

母親為了讓她專心寫作,曾一度讓她退學,最後在班主任一再的挽留下,她成了學校唯一不用寫作業的孩子,同時也遭到了同學們的排擠。童年對於蔣方舟來說,如同噩夢。

為了滿足外界對她的設定與期待,她常常故意語出驚人,說一些奇怪的話。在各大媒體的鏡頭面前被迫表演,她也憑藉名氣遊走在各大綜藝節目當中。對於這一切,她形容自己就像個玩具。

後來蔣方舟被特招進入清華大學,一畢業便成為《新周刊》副主編。

外界質疑她的「好運氣」都是因為她的名聲使然,而之前所寫文章可能是其母親尚愛蘭代筆完成的。

有一次,蔣方舟與母親議論某女星時,被母親反問:「那你呢,你有作品嗎?」蔣方舟一時語噎,這句話真正地刺痛了她。

蔣方舟一直厭倦「天才少女」的稱號,她從未想要當天才,但卻被逼著往天才的道路上走。已過三十的蔣方舟再也沒有像樣的作品,也不是什麼少女了。

於是,她逃到了東京,過了一段平靜的生活。在那裡,沒有人知道蔣方舟是誰,沒有人質疑她為什麼沒有新的作品,再沒有人對他評頭論足。

她在《東京一年》》中描述:「有生以來第一次,我度過了一段完全真空的生活,沒有目標與意義,每天一睜眼就是一大片需要填補的空白。」

蔣方舟早已看破了年少時的那場鬧劇,也學會了諂媚與迎合,就是那種討好型人格。

其實她在寫作上是有天賦的,但也絕對算不上天才。從她被逼迫寫作那一刻起,蔣方舟就成了最無辜的「天才」。

正如她自己所說:「所有天才兒童都是對於成人世界的一場獻媚。」

所幸她終究找回了自己——她本就可以不做天才。

弄虛作假不應當成為家長送給孩子的第一課!

在《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中有一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意思是:天下之大愛就是父母對孩子的那種愛,父母習慣為孩子做長遠打算,想給孩子謀一個好前程。

眾人口裡那句「十年寒窗苦讀,只盼金榜題名時」,

張愛玲那句「出名要趁早」,

在這個不斷製造、販賣焦慮的環境裡,有些家長仿佛滿眼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創業成功,年薪50W以上......有些家長們開始坐不住的亂帶節奏,社會的精神焦慮愈演愈烈,後浪們的翻車之殤難道不應該反思嗎?

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你拼學區房,拼名校,帶孩子輪流跑各大輔導班,砸鍋賣鐵,孩子進步了,成長了,那是你為人父母的掏心掏肺。

可是為了孩子的前途,你不應該弄虛作假,揠苗助長,甚至是替孩子成長。

為了孩子成績這座大山,為了你家孩子不被落水,你不惜抱著孩子通關,甚至代替孩子通關,同時還擠佔了別人家孩子的公平競爭的空間,這條路真的能走的長久嗎?

今天你替他通關拿第一名,他就是第一名了?

今天你把獎牌摘給他,他就是冠軍了?

純潔的孩子們,因一些家長們之間的攀比和焦慮種下了走捷徑和欺騙的種子,也滋生在一些孩子的心間,這種歪心思真的會有好的生活和前程嗎?。

只會讓你丟掉人格的行囊,賠上孩子更多的幸福吧。

臺灣作家龍應臺說:「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地推開父母,離他們越來越遠。」

有些路孩子必須一個人獨自慢慢地走,你是否能獨自一人走路呢?

相關焦點

  • 鄭爽帶貨直播首秀翻車?究竟是鄭爽的錯?還是直播帶貨節奏的問題
    8月21日,鄭爽直播帶貨首秀正式開始,一開始還挺好的,結果後來鄭爽情緒失控,導致直播中斷。背後原因究竟如何呢?現在網上有兩種聲音,一種是指責鄭爽沒有契約精神,情商太低,一種是支持鄭爽堅持做自己,不隨波逐流。我們一起看一下網上的這兩種聲音。
  • 羅冠軍事件反轉 看社會熱點如何正確吃瓜避免被帶節奏?
    事件尾聲,截至9月4日,羅冠軍發了一系列澄清文章之後,梁穎默默清空了微博,唯獨留下一眾最初站隊梁穎的網友和大V們,要麼撤回觀點噤聲,要麼改口跟風吃瓜,大有「真相出來之前錯的是男人,真相出來之後錯的是社會」的正義聲援使者之勢。
  • 團隊換血、退網、屢次翻車,頭部帶貨主播的焦慮和瓶頸
    ,他們的焦慮也到達了巔峰。「頂流」李佳琦被指狀態下滑,其團隊也被外界猜測是否已經被全部挖走,快手「帶貨一哥」辛巴在4月退網,其旗下徒弟及藝人挑起了大梁。而羅永浩,雖不缺流量和關注,但其團隊的專業性仍然不足以與之匹配,在直播中屢次翻車。在這場CEO、網紅、明星紛紛投身其中的帶貨直播浪潮中,頭部主播們需要時刻警惕,守住擂臺。
  • 直播帶貨之殤
    直播帶貨之盛技術的變革和消費習慣的變化倒逼人們的消費行為發生改變,再加上移動網際網路、供應鏈的等因素的全面發展,孕育出強有力的直播帶貨風口。2019年被稱為電商直播的元年,在帶貨這行,起初名氣最大的就是李佳琪,作為男人賣口紅這個點兒由於巨大的反差,非常吸睛,再加上極具洗腦性質的「買它,買它,買它!」以及優異的成交數據,使得李佳琪迅速走紅,成為直播帶貨界的口紅一哥。自此開始,直播帶貨徹底進入大眾視線。爾後,直播帶貨一姐也進入了人們視線。
  • 老師說帶一條小魚來觀察,結果,家長們「鬧翻了」!
    糊塗大王:這是故意惡搞拍的圖片,還是真的父母不太知情而買錯了? 王磊:直覺不太真實,還是有些質疑這張圖片的真實性,會有這樣給自己孩子帶這樣魚的父母嗎?小孩子不懂,大人也會出這樣的笑話嘛,不太理解。 花妖小離:那條魚明顯感覺已經掛掉了…我估計家長沒反應過來。
  • 這屆家長「太難了」 ! 《見字如面》直擊「中國式家長焦慮」
    ◆被微信群綁架的家長互相轉嫁焦慮,折射出整個社會「成功太單一化」輔導孩子作業時情緒失控的相關短視頻成為熱門背後,是當下家長群體焦慮的真實寫照。被微信群綁架的家長們,互相轉嫁焦慮,而競爭沒有天花板,孩子們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從上學時,老師說的「你們是我帶過的最差的一屆學生」,到後來長大後,成了老師口中「帶過的最差的一屆家長」。這封信還為你一一解鎖老師常用語背後的真正含義。「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要把孩子當作大人來平等對待」「請家長督促孩子完成」等,通過格十三的獨特解讀,讓家長們恍然大悟之後,驚出一身冷汗。
  • 這屆家長「太難了」!《見字如面》直擊「中國式家長焦慮」
    少年愁,說到底是家長替少年在愁,海一天為輔導孩子作業發愁,何冰拿不準主意要不要給兒子講愛情,寧靜讀完給問題女兒的信後不由感嘆當年……這一期節目可謂乾貨滿滿,子女可以從中找到打開諸多困惑的鑰匙,父母則能解鎖與子女溝通方式的密碼。
  • 空巢,中國家庭最大的焦慮
    後來延伸為子女離開後,父母獨自在家的寂寞狀態。但近些年來,空巢已不僅僅針對於老人。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陷入空巢,甚至一些外表陽光看起來無憂無慮的孩子,都處於空巢——他們不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就在身邊,但他們依舊孤獨。課業繁重、競爭激烈以及未來的迷茫,他們的困難並不少,他們的生活也不輕鬆。
  • 上海少女援交:當事人之痛 社會之殤
    [核心提示]一群未滿18歲的花季少女為追捧奢侈品賣淫是當事人之痛,也是社會之殤,為避免更多的花季少女誤入歧途,除了加強未成年監護之外,最好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重新構建家庭、社會以及學校三方面的倫理道德教育,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
  • 《親愛的小課桌》:一檔與教育焦慮和平對話的綜藝
    近期,郎朗在一檔親子綜藝《親愛的小課桌》中擔任飛行嘉賓,輔導孩子們寫作業。有網友扒他在節目中表現得溫和可親,與其父郎國任秉持的「虎爸」教育截然不同。關於兩代人不同的教育理念,在節目播出後引發熱議。  如今的家長普遍都有教育焦慮,關於各種教育觀的比較與碰撞早已是家長們老生常談的話題。
  • 央視晨耕老師擔任總策劃、編劇的影視劇《婚之殤》即將上映
    近日,當代書法墨玄學派導師、中國中央電視臺7套農業節目策劃、編導、中央電視臺《特產中國》欄目總策劃、總編導副主任、《淮海兵站》總導演、中國藝術家協會會員晨耕老師擔任總策劃、編劇的影視劇《婚之殤》即將上映,知名媒體人、華聲晨報記者王桂波擔任劇組藝術顧問、監製。
  • 止戰之殤---
    《止戰之殤》是一首周杰倫以反戰為主題立意的,具有高度藝術性和人文關懷的經典作品。
  • 張彩虹:家長焦慮背後的真正原因
    家長很擔心的問:女兒在房間到底幹什麼我也不知道,學習也不學,我感覺很焦慮,總擔心孩子開學會跟不上。這位家長表現的結果是焦慮和擔心,但是背後的真正原因,還是因為她對孩子的不信任。等事情過去後,家長又心裡壓抑的很難受,就帶著孩子去做了韋氏測試,測試的結果是孩子智商在115中上線上。面對這位家長的行為,我沒有對其行為糾錯,也沒有埋怨指責老師,而是幫助家長把她做的事分析清楚,讓她知道自己無意識的認知和行為,可能已經對孩子已經造成很大的傷害,並後續應該怎麼補救。
  • 中國媽媽「焦慮指數」報告發布,這些地方的媽媽最焦慮……
    我們都知道母親們的辛勞,但對於母親們真實的內心世界,卻知之甚少。近日,UC大數據發布了《中國媽媽「焦慮指數」報告》,80後媽媽已經成為最焦慮的群體,而全職媽媽比從事媒體等行業的媽媽更容易焦慮。 報告顯示,媽媽焦慮指數排名前十的城市均為一二線城市。
  • 青春期哪些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礙讓家長頭痛?
    這種狀態當然會讓家長們倍感欣慰。然而,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強烈的自尊心,所以很容易產生強烈的挫折感。因此,他們煩惱日益增多,隨之而來就可能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精神或心理方面的疾病。那麼,青春期哪些精神或心理疾病讓家長頭痛?
  • 一年級入學3個月,回頭看幼小銜接時的焦慮,終究是錯付了
    我越來越發現,上學前老母親的那些焦慮,終究都錯付了。小學一年級是孩子進入學校教育的開端,作為家長也是格外重視,小焦慮還是有的。拼音真的是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多拼多讀,容易錯的就多拼。讀課文,讀繪本,組詞造句,孩子學拼音的那段時間,在家裡說話都是帶拼讀的。我曾經犯過一個錯誤,差點毀了孩子閱讀的習慣。為了讓孩子練拼音,我曾經要求他必須自己讀有拼音的繪本,結果就是,人家直接不看繪本了。
  • 職場霸凌不止實乃國家社會人民之殤
    文|何啟真當今社會的職場霸凌現象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和萬惡的舊社會「半夜雞叫」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成了一大嚴重的社會普遍問題。職場霸凌讓社會變得不是以能力成績為上,而是溜須拍馬吃喝送禮上位。對人才是傷害,對企業是損失,對社會風氣造成極壞影響。職場霸凌不止,實乃國家社會人民之殤。
  • 「再不開學,我就要瘋了」,推遲開學期間,家長如何避免教育焦慮
    但是即便沒有和她一樣的舉動,其他的家長就沒有這些焦慮了嗎?顯然不是。回想一下延遲開學後,在這個漫長的假期裡,你訓斥孩子的時間是不是更多了,頻率是不是更高了,原本可愛的小天使是不是怎麼看怎麼像個惡魔了?相比於精神分析學派來說,行為主義學派(behavioral psychology)對於焦慮有著另一個角度解釋。他們認為:焦慮來源於學習。一種刺激或情景引起了焦慮的體驗之後,今後的類似刺激或情景都將再次激起焦慮。
  • 請嘗試和孩子放慢節奏去生活
    她沮喪地說,「我不得不承認,孩子們平日裡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快一點!』」但她覺得自己不得不這麼做。她有3個孩子,分別為3歲/6歲/11歲,她堅信這種凡事求快的規則是有必要的——一旦生活節奏慢下來,就很有可能被別的孩子超越。她說:「儘管我也感受到這種節奏並不合理,它不僅會剝奪我們應有的正常生活,也與孩子的天性背道而馳。」 家長催歸催,可孩子依然快不起來。
  • 鄭爽直播翻車,祭奠無處安放的契約精神
    是的,爽妹子再次通過一波迷之操作把自己抬上了熱搜頭條。,直播至後半段時出現情緒崩潰,懟跑合作的兩個主播。好好碼字,說一說經濟社會內在的原則:契約精神。就是有一個已經成形的遊戲規則,按規定的原則來交往處事,不出現規則以外的不和諧舉動。直播帶貨作為一場商業活動,高產出是遊戲必備的規則,也就是賣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