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礪心志的勵志句子:安能生「智」,定能生「慧」

2020-12-23 漠雨雲軒

人在情緒低落時、心情鬱悶時、內心壓力大時,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情緒調節方法,如訪友、旅行、跳舞、就餐、運動、唱歌、獨處等,都會給心靈鬆綁,都會讓自己的情緒暫時離開負能量,而等心情平靜後,再做「有意識」的認真思考選擇,這種做法,容易使人走上理智的道路。

「人在理智時」的思考是一種好的習慣,它首先是摒棄了感情層面的情感,進入理智中的理性思考;其次因為是在「放一放」後思考,能克服人在急躁、煩悶以及喜怒哀樂中產生的各種不良情緒或極端情緒,這在一定意義上是一種理性思考的方式。

理性思考是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並不等同於冷靜思維,雖然冷靜思維是理性思考的前提。理性思考是指人們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過程中的一種理性分析研究活動,它是人們認識事物、做出正確決策所必然經歷的艱苦而又複雜的腦力勞動過程。

有這樣一個故事:威利·卡瑞爾有一天到一家玻璃公司去安裝瓦斯清潔機。這是一種清潔瓦斯的新機器。在安裝的時候,卡瑞爾遇到了以前許多沒有料到的困難。後來經過一番努力,機器勉強可以使用了,但是卻遠遠沒有達到公司承諾的質量。卡瑞爾休息了一會,然後開始了拆、裝,裝、拆,最終,一遍一遍地,完美地將機器按要求安裝好。

事後,卡瑞爾說:「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做好,倘若遇到困難就要放棄,那最終什麼都幹不成。當然,人在遇到困難時,要克服畏懼情緒或浮躁心態,尤其要調整好自己的內心,不能產生怕麻煩、不願幹的心態,而應保持理性,頭腦冷靜,全神貫注,讓自己的大腦處於最佳的「緊張」狀態,這樣才能得到最理想的結果。我曾中間休息了一會,目的是讓自己放鬆下來,思考一下,然後再去安裝。」

雖然很多人不是天生的發明家,但是,每個人都具有無限的創造力以及超水平發揮的潛能。而專心是創造的基礎,專注是發揮潛能的最好助推劑。人要「心有定力」,要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著,要有排除幹擾、戰勝自我、遠離浮躁的堅強信心。

佛家講求修心,即面對任何事情時都要能保持一顆淡泊而專注的心,這就是所謂的「安」和「定」,佛家認為「安」和「定」能生「智」生「慧」。今天,我們可以把這句話中的「安」和「定」理解為給心靈鬆綁,生智生慧的前提條件。

相關焦點

  • 「靜而能定,定而生慧」:靜不下來的人,也很難賺到錢
    「智」就是「急中生智」,事情很著急,你突然想到了一個解決方案,腦子轉的很快,這就是「智」。而「慧」的解釋呢,「靜而能定,定而生慧」,就是你遇到事情以後,先把自己的心靜下來,慢慢的思考,最後權衡利弊,給出了一個方案,這就是慧。
  • 中安共生提醒您:靜能生慧
    靜能生慧:在平靜安逸之中增長智慧、 佛家語:"靈臺清靜,靜能生慧,慧能生智。」 道家也說 "靜能生定,定能生慧 ." 儒家亦認為「靜能生慧」。《昭德新編》說:「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總之,儒家、佛家、道家都認為,「靜能生慧」,「靜能開悟」,「靜能正道」.靜,體現了一個人的成熟,一個人的修養,一個人的境界。
  • 李熙蓉:學能生慧,慧能生智,智則思辨
    昨天在看節目時左側大屏幕的一行字觸動到我:學能生慧,慧能生智,智則思辨,辨能明事理,知天下!天下萬事,莫不是從學習開始。我自己是一個學習的受益者。我曾經有過一段迷茫期,在17年底到19年懷老三到老三出生,我先生擔心我是高齡產婦,讓我在家好好養胎帶孩子。大學畢業後,我從來沒有這麼長的休息日子,之前一直都是在忙生意。
  • 乘風破浪的志臻丨動能生智,靜能生慧——志臻學子的晚自習藝術
    安靜的教室氛圍有利於同學們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有利於增強學生的自制力和學習自覺性,更能讓同學們形成互相督促學習的好習慣。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平靜自習,激情學習。自習課是安靜的,但是有老師的課堂又是熱鬧非凡的。
  • 新編法融禪師《心銘》山林子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詩
    )德慧自然 何須識見本無一法 焉論修煉往復無端 執妄波瀾中中平湖 朗月自現前後念夢 妄使迷宗德慧鑑境 了了分明德慧妄霾 諸法難通來去自然 何勞推窮生死妄相 造化一同欲得中淨 無心慧用縱橫慧照 智識微妙中中無智 智中法要坐守心靜
  • 略述總相智別相智種智之關係.般若慧之圓滿即一切種智
    可是這破參五六年的人聽到三十、二十年前破參,已經入初地證得法無我的人,在講增上慧學時,他又有些聽不懂了:什麼等無間緣、所緣緣,從來都沒聽過,結果聽不懂。可是這位少分證得法無我的人,他能懂得你在和人家講別相智的內容;你在和人講別相智時,那個證得總相智的人則有可能聽不懂,但是那位少分證得法無我的人在旁邊微笑看著你,跟你點點頭,也許他偶爾向那位證得總相智的人輕微的、讓他不知不覺的搖一下頭,意思是說:「他悟的還很淺,要趕快精進用功。」
  • 人生中的「智」與「慧」
    中華傳統文化是智與慧結合的文化。但是很多人學習傳統文化將智與慧割裂甚至對立起來,有些傳統文化機構甚至說,讀傳統文化經典書架上的其他書籍都可以丟了。道德經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經裡面只有一個地方提到「慧」這個字,「智慧出,有大偽」,而道德經裡面的「明」更接近「慧」。「慧」更多出現在佛學的經典中。
  • 【鑑證之旅-金牛店赴韓考察慧智媽咪】第二回:首爾超市看慧智!
    首爾的超市營業時間和遵義相當,十點開門迎客。我們直奔奶粉專櫃。如同韓國人在汽車電器上的選擇一樣,首爾超市的奶粉品牌很少,全是本土企業品牌。原來韓國超市為了保證公平競爭,對所有同類競品陳列都提供相同面積的面位。與國內,暢銷奶粉「霸佔」整個面位的情況完全不同。「哦,原來是這樣。」經過商場允許,一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奶粉經銷商紛紛捧著慧智媽咪,立此存照。不過,這群抱著慧智奶粉合影的快樂中國人,卻引來「表情嚴肅」的韓國購物大媽們側目而視。
  • 再讀「靜能生慧」,才知他真正的含義
    靜能生慧靜中藏了一個爭,夠中藏了一個多,貪中藏了一個貝,慧中藏了一個心。心上含有一個「彐」,這也是一個字,念「huì」,跟「慧」的讀音一樣,在古代這個字的意思是「掃帚」。心上藏了一把掃帚,寓意我們時常要用掃帚清掃自己的內心,清除心上的雜質,不被功名利祿蒙蔽了心。
  • 生慧湯,一個可生智慧的好方!
    僅益心中之血,卻不去填腎中之精,則血雖然足了,能救一時之善忘,卻因腎精幹涸,而不能補其所含的後天水谷之精(先天之精是父母給的),便達不到長年不痴。所以治療上必須補心,兼顧補腎。生慧湯,故名思義,生出智慧的湯。
  •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慧日禪寺進入結夏安居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慧日禪寺進入結夏安居元照律師云:形心攝靜曰安,要期在住曰居,隨時警勵曰策,三業運善曰修。2020年5月8日,農曆四月十六,慧日禪寺進入結夏安居第一天。僧侶受具足戒後經一個結夏安居,出家又多一歲,這是出家人計算戒臘,以定長幼次序之法。大乘經典中所結集的言教,大都是佛陀在結夏安居時講述的修行法門及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結夏安居也被稱為佛教叢林節日之首。結夏安居的緣由根據律藏記載,佛制僧人安居的因緣有三:一、夏時遊行,踩殺蟲草;二、疲弊道路,漂失衣物;三、貽世譏嫌,壞眾敬信。
  • 德慧智攜手陝西府谷共建全國道德文化示範鎮
    德慧智攜手陝西府谷共建全國道德文化示範鎮 「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繩……」,5月4日,府谷縣五千餘人齊誦經典獻給黃帝4732歲誕辰,獻給黃河母親
  • 勵志正能量句子:曲線人生,走彎路才是人生的常態
    #勵志正能量生命中沒有一點兒彎路,無論是身體機能,還是心志都會退化,時間久了,就會失去應對挫折和苦難的能力,最終會走上滅亡的道路。所以,彎路其實是上蒼賜予我們的最好的禮物,失敗也是一樣,我們不應該拒絕,而應該欣然接受。
  • 荀慧生:聽自己唱片的感想
    這部分唱片,其中錄製最早的,是在一九二三年,當時我用的還是「白牡丹」的藝名,而自一九二五年以後,所錄製的唱片就改用我的原名荀慧生了。16歲時之荀慧生一九二五年,我一共錄製了四張唱片。聽這個時期的唱片,在發音、用氣上,還能聽到一些老唱法的特點——每句唱中,開頭和中間換氣,最後一個字音發出來很「衝」。這是受了當時老先生的影響。
  • 《一體大同歌》山林子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詩
    《一體大同歌》山林子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詩
  • 溥儀的親侄女愛新覺羅慧生,為什麼會在日本一座山裡殉情自殺呢?
    有一次,慧生生病了,在家裡休息,大久保武道到慧生家請求探望慧生。本來就不贊成他們交往的慧生母親,拒絕了他的要求。執著的武道提出,如果不讓他見到慧生,他死也不會回去。於是,大久保武道便一動不動地,在慧生家的接待室中坐了整整一天!看到這一幕,三少突然就想起了上個世紀90年代,天才詩人顧城在追求謝燁時,也幹過同樣的事。
  • 參禪之法妙無窮,定身息心智慧生!
    禪定一行,最為神妙,能發起自性的無漏智慧。一切妙用,萬德萬行,乃至神通光明,皆從禪定生。故三乘人慾求聖道,必須修禪,離此無門,離此無路。但禪有深淺、內外、大小,三乘各異。如來禪、祖師禪,必須心無所著,方可參究妙悟。  修禪之法,在形式上必須靜坐,諸佛菩薩,三乘聖者,沒有不通過靜坐修禪而悟道解脫的。
  • 夢想勵志語錄簡短的_青春追夢的勵志句子
    關於夢想的勵志語怎麼說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夢想勵志語錄簡短的,歡迎大家來參閱。  夢想勵志語錄簡短的  1、如果失去夢想,人類將會怎樣?  2、夢想家的缺點是害怕命運。  3、夢想家命長,實幹家壽短。  4、如意算盤,不一定符合事實。
  • 受苦的心志
    就像大衛的三個勇士,本來可以跟著大衛過日子,可是因為大衛要喝伯利恆城門旁井裡的水,他們就冒著險闖過非利士人的營盤去打水 (撒下廿三14-17)。所以受苦是揀選的,而不是規定的。受苦是我們自己在神面前挑選的。我們為著侍奉神的緣故,甘願受苦。按著神的定規,有許多的苦是 不必受的,但是因著侍奉神的緣故,甘心揀選一條與普通人不同的路,這就是有一個受苦的心志。
  • 夏至:蟬始鳴、半夏生,夜半微涼,祝君好夢
    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較清涼。夏夜苦熱登西樓唐·柳宗元苦熱中夜起,登樓獨褰衣。山澤凝暑氣,星漢湛光輝。火晶燥露滋,野靜停風威。探湯汲陰井,煬灶開重扉。憑闌久彷徨,流汗不可揮。莫辯亭毒意,仰訴璿與璣。諒非姑射子,靜勝安能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