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也被稱作「國際反家庭暴力日」。近年來,金華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整治打擊家暴行為,築牢預防家暴「防火牆」,取得了一定成效。
多部門聯合讓「家醜」不怕說出口
「近年來,家庭暴力投訴上升趨勢較為明顯,婦女受家庭暴力侵害已成為開發區各級婦聯面臨的一個突出的維權問題。」金華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蘇榮兵說,如今在開發區,清官不僅要斷,還要巧斷家務事。
據開發區政法辦統計,自2017年以來,婚姻家庭情感類糾紛警情呈上升趨勢。以三江街道為例,2019年因婚姻情感糾紛報警1157起,其中家庭糾紛為434起,而婚內家暴類警情高發,有245起之多,平均每月需處理20餘起,涉及200餘個家庭。
現實生活中,人們常把家庭暴力看成家務事,受害者不求助,鄰裡不方便問,居委會、村委會無法管,派出所很難受理的現象。開發區婦工委主任邱建群表示,開發區一直在尋求一個解決家庭暴力問題的根本途徑,而推出「睦家園」反家暴行動項目,通過執法、司法、社區、婦工委等部門全面參與的途徑解決是新的探索。
以往,公安部門接到家暴警情後往往以勸導、出具家暴告誡書告誡施暴人員為主,而被施暴一方從家庭和睦角度出發往往選擇原諒。有專家指出,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的區別。施暴者往往存在著觀念上、心理上的問題,需要給予全面的教育和改造。
針對家暴案件高發的態勢,今年以來,開發區婦工委聯合江南公安分局在三江街道開展「睦家園」聯合行動試點。江南公安部門在接到家暴警情並做出相應處理後,施行「一警情三推送」,將家暴警情向街道、社區、婦工委進行推送,在婦工委、街道和社區環節則側重對家暴問題進行全面分析,聯合司法、街道、社區和社會力量等,綜合司法調解、老娘舅等社會調解和心理諮詢、社會公益等方式,對施暴者進行全面的改造。
「簡單來說,就是派出所負責調查定性、司法所負責司法調解、社區負責公益積分,婦工委負責監督執行。每個流程都有專人負責,從各個方面對『睦家園』給予支持。」邱建群說,執法、司法、社區、婦工委等多方力量聯動,形成了維護婦兒權益的合力。
「社會諒解」讓施暴者謹慎出拳
「感謝公安機關再給我一次機會!」走出三江派出所的家庭心理援助諮詢室,莊先生(化名)發出這樣一句感嘆。在結婚後的十餘年裡,他第一次對家暴這個「家事」感到深刻的悔意和自責。
今年4月18日凌晨,三江派出所接到熱心市民報警,稱市民莊先生在家對其妻子「家暴」。接到報警後,民警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調解。經了解,雙方已不是第一次產生矛盾,莊先生此前因實施家暴行為,已被警方告誡過一次。民警在調查取證後,對其做出「擬行政拘留處罰決定」,並將此警情推送給「睦家園」反家暴聯盟進行處置。
第二日一早,莊先生拿著家暴類警情通報表找到了已經提前知曉相關情況的街道婦工委主任邵麗娜,從她那兒領到了一本《「睦家園」反家暴行動社會諒解備忘錄》。此後兩個月,莊先生在社區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妻子李女士也隨著莊先生一起接受「睦家圓」反家暴心理援助工作室的調解。
「接受了系統的培訓教育,以及參與到社會公益活動後,我領會到自身行為的嚴重性。通過心理訪談,我們能冷靜看待我們的感情和關係,並提出自己的期待。」莊先生夫妻倆均表示會冷靜面對今後的生活。
莊先生的改變,得益於開發區創造性的引入「社會諒解」概念,即發生家暴案件後,不僅對家庭成員產生了傷害,還產生了相應的社會行政成本,施暴者不僅要取得被施暴者的諒解,還應通過各種志願活動服務社會,取得社會的諒解。
家暴案件發生以後,派出所會對家暴違法行為調查定性,按再次報警、多次家暴、傷情嚴重、揚言報復等四類人員進行篩選,選擇合適的對象開具家暴警情通報表,由施暴人自願選擇接受社會幫助及社會教育。隨後,施暴者帶著家暴類警情通報表到街道婦工委報到,並通過參與一些社會公益活動獲取一定的積分,由街道辦事處開具社會諒解書。最後,施暴人帶著社會諒解書回到派出所可申請不作出拘留處罰。
「要獲得社會諒解主要通過法律考試、培訓學習、志願服務、司法調解、心理援助等途徑。完成相應科目獲取相應的公益積分,積分滿80分及以上,才能取得社會諒解書。」邵麗娜說,參加社會公益是整個項目的核心,不同的科目也有不同的負責人。
心理援助讓家庭成員走出陰影
「家暴也是一種心理疾病。」在「睦家圓」心理援助團隊負責人、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諮詢與治療專業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三江派出所民警張利看來,不僅家暴受害者需要心理援助,施暴者也同樣需要。
為破除施暴者與受害者自身的心理枷鎖,避免更多危害,今年4月,開發區組建了由7名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組成的志願者團隊,針對相關人員提供公益諮詢,為「問題家庭」開出心理學角度的解決藥方。「通過對家暴警情梳理,系統式家庭心理諮詢理念適用於家暴警情的處置,即以家庭為工作對象,以心理學專業知識幹預家庭互動、參與家庭矛盾化解,以期降低家暴復發率,維護社會穩定和諧。」張利說。
「通過老師們的心理援助,我選擇原諒老公,相信他以後會有改變。」在姜家社區居民楊先生的《社會諒解備忘錄》裡,妻子陳女士寫著這樣一句話。今年8月,夫妻二人因為瑣事發生爭吵,一怒之下楊先生動手打了陳女士,導致妻子身上有多處淤青。報警後,這起「家暴案」進入了「睦家圓」反家暴聯合專項行動流程,張利和其他心理諮詢師將第一時間介入,從家庭暴力的起因入手,積極調整楊先生夫妻二人的情緒。經過兩次心理援助,楊先生表示會學會克制情緒,冷靜科學處理家庭矛盾,陳女士最終也選擇了原諒丈夫。
「在『睦家園』反家暴聯合行動中,心理援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主要用於解決家暴家庭成員的心理問題,致力於更深層次解決家暴矛盾糾紛的發生。」邱建群表示,「睦家園」一系列流程讓施暴者自己跑起來,推動問題家庭正視矛盾,提高求助主動性和動力,打破「家醜不外揚」「施暴者低成本優勢」障礙,切入和擾動家庭整體系統改變,從而降低家暴類警情數量,維護社會治安穩定。
隨著「睦家園」反家暴聯合行動的持續推進,開發區已逐漸形成「婦聯+公安機關+司法機構+社會組織」反家暴聯動模式。浙江省婦聯副主席童麗君一行在金調研「睦家圓」反家暴聯合行動運行機制和流程之後,認為該項目在基層治理上對家暴家庭這種特殊群體軟硬兼施、堵疏結合,既從嚴懲治了違法行為,又給予當事人改變的機會,值得總結和推廣。
自「睦家園」反家暴聯合行動試點以來,開發區已經對14個家庭16位施暴者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改造,通過改造,施暴者紛紛表示家暴不可取,家和萬事興,今後一定會控制情緒,冷靜科學處理家庭矛盾,不再隨意施暴。目前為止,16名施暴者也未出現再次施暴情況。
值班主編:杜羽豐
【來源:浙江融媒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