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在5月正式脫貧摘帽,而上海對雲南定點幫扶也將進入一個新的時期。上海基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趣頭條)黨委結合平臺特色,組建了一支由公司骨幹黨團員組成的青年突擊隊,到武定進行了實地調研和商談。雙方在現場達成了結對幫扶,迅速制定公益項目計劃,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合作社+種植戶』模式拓寬核桃銷路,促進傳統商貿流通模式轉型升級,營造出消費扶貧的濃厚氛圍,這一切為武定核桃種植農戶在脫貧致富的道路注入了新的動力。
趣頭條作為上海在線新經濟企業、網絡文化平臺代表之一,創新性地提出「遊戲+電商」扶貧的新模式,把武定縣的核桃融入平臺的小遊戲「趣種菜」中,極大降低了用戶參與門檻,同時通過裂變的方式讓更多人知道武定核桃,並加入到公益行動中來。同步,在趣頭條APP三農頻道上線「武定扶貧」專題,推廣以核桃為主的特產、景觀、人文等內容,同時在媒體平臺傳播武定核桃的脫貧故事。通過「趣種菜」的小遊戲,武定的薄皮核桃在合作社、平臺、用戶之間良性循環。據了解,佳核萬事興項目已幫助武定核桃實現近1億次曝光,賣出了超過13000斤核桃。
科技平臺助農,把實惠落到實處
雲南省武定縣白路中溝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劉翠林是當地村民口中的「勵志大叔」。多年前,他因為一場意外落下殘疾,成了村裡的貧困戶。後來劉大叔加入了當地的核桃種植合作社,憑藉專業的核桃種植技術,種出了品質優良的核桃,成為村裡脫貧致富的帶頭人。劉翠林所說的「佳核萬事興項目」,是上海一家名為趣頭條的網際網路公司,在上海嘉定區政府的指導下,推出了「網際網路+精準扶貧」項目,通過這一項目,不少像劉翠林這樣身處貧困地區的農戶,都得到了真正的實惠。
武定縣白路中溝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劉翠林
網際網路時代一場普通人親身參與的助農夢
楊霞於六年前退休,過著含飴弄孫的生活,日常喜歡在趣頭條APP上看資訊、刷視頻、玩小遊戲。她無意間進入了一場公益活動,幾乎每天都會定時定點「種核桃」,她也不斷號召身邊的好朋友一起參加這個遊戲。在完成播種、澆水、除蟲、分享自己的核桃樹等小任務後,他們會收穫「愛心」,而集齊5個「愛心」就能參與抽獎獲取1斤裝的武定薄皮核桃。
在「佳核萬事興」項目結束後,楊阿姨每天還是習慣性打開小遊戲頁面,但這時項目已經結束,種核桃小遊戲已經完成使命下架了,楊霞心裡有些失落,於是她聯繫趣頭條的工作人員,表示想親自去雲南武定的深山核桃林看一看。「佳和萬事興」項目青年突擊隊在了解到楊霞的情況後,備受鼓舞,馬上聯繫了武定縣白路中溝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安排了在8月中旬——今年新核桃收成的季節,邀請她前來武定核桃基地探訪。
楊霞在公益核桃林留影
創新公益模式,實現「指尖」助農
吳女士在項目在運行期間踴躍參加種核桃助農小遊戲,被選為「助農錦鯉」,獲得了1000斤核桃作為獎勵。熱心於公益的吳女士決定把這份幸運傳遞出去,最終委託主辦方把核桃捐贈給了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新鎮德川養護院。楊女士在參與種核桃小遊戲、品嘗到武定核桃之後,親自前往武定的核桃基地進行探訪,了解核桃種植生產的過程,號召身邊親友下單助農,是一位實實在在的「助農大使」。
吳女士(左二)捐贈愛心核桃
「佳核萬事興」公益助農項目運行期間,共計幫助武定核桃實現了近1億次曝光,平臺售出超過13000斤核桃,價值超過40萬元。超過100萬人為項目助力金幣,累計受益近1萬名村民,近萬名用戶通過種核桃、推廣核桃等行動,獲得了來自趣頭條採購的愛心核桃。這次佳核萬事興項目幫助合作社每公斤核桃增收2元,合作社中47戶種植戶實現助農增收16萬多元。
趣頭條作為上海市網際網路企業代表,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幫助貧困地區,在疫情影響下拓寬滯銷產品的銷路,減少損失、增加收入,切實地為鄉村產業發展起到助推作用。
扶貧工作需要形成長效機制,扶貧項目要做到精準且關注成效。趣頭條黨委表示,趣頭條將持續開展「趣助農」系列項目。
製作單位:上海基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趣頭條)黨委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