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為什麼提倡吃素?

2021-01-18 尚思修善學佛

提到佛教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一群「不食人間煙火」的和尚。那麼佛教為什麼要提倡吃素呢?這是佛陀的慈悲心在裡面,佛教的本義就是「眾生平等」每個生命都有生存的權利。為什麼這麼說呢?天地孕育了萬物,是萬物的父母,那麼我們和萬物一樣都是天地的子女,本就不該互相殘殺,可是很多人認為自己是萬物之靈,飛禽走獸本來就是供人食用的,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金剛經·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上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了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因為這些所謂的其他眾生,都是因為本身業力所牽才生為異類的。

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

為什麼「肉」字裡面兩個人字?

兩個人字一個是露頭的人,就是指我們這一世成人的人;另外一個沒出頭人,是指「未來人」就是被我們吃掉的眾生,就是我們現在人吃掉了未來人。知道為什麼有六道輪迴了嗎?知道為什麼生生世世相續不斷了嗎?就是因為吃肉的緣故,「吃他一口肉,欠他萬萬千」。

多可愛的生命啊!

為什麼科學的方面建議吃「冷鮮肉」?因為這些牛、馬、豬、狗、雞、鴨、魚等,在被殺的時候心裡充滿了悲、怒、怨、恨,這些思想會變成毒素到肉裡去,吃了這樣的肉,時間長了人就會得病。既然這些動物有思想,我們為什麼還要殺它們呢?

看看這麼懵懂的小牛,你忍心吃它們嗎!

有很多人拿濟公的「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給自己找藉口,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他後面還有兩句:「世人若學我,必然墜魔道」。再說濟公是阿羅漢轉世,他有神通在,他能吃進死的去,吐出活的來。你有這個本事嗎?我們凡夫俗子怎麼能和阿羅漢相比呢!

業力所牽,投胎畜生,它們也是生命

眾生無量劫以來在六道中輪迴,若以一劫而論 ,我們就有無數父母眷屬,想想這些你還認為殺害它們是天經地義的嗎?你還忍心吃它們的肉嗎?

吃肉就要殺生,這個與佛教的五戒中的不殺生相矛盾,佛教當然不希望看到眾生被殺。「要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半夜屠門聲」。根據因果關係,佛教認為世界上的戰爭就是殺生妄業造成的,因為殺生太多,才造成了世界上太多的戾氣,才有了紛爭。

它們也渴望生存

我們學佛就是為了斷除自己的貪嗔痴,斷除生死,我們如果再去吃眾生肉,顯然是背道而馳的,與我們的心念不相應。有的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就借佛曾經說過的可以吃「三淨肉」來給自己找藉口,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如果你有了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在放縱自己。孟子說:「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意思是說,君子對於禽獸草木萬物,愛惜它,卻不用仁德對待它。對於百姓,用仁德對待他們卻不親愛他們。君子應該由親愛自己的親人進而擴展為愛惜萬物。《孟子·梁惠王》說:「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君子對於禽獸 見到活的就不忍看到它們死亡,聽到它們死時哀鳴的聲音,便不忍心再吃它們的肉,所以君子遠離廚房這種地方。看看聖人之心,是多麼切合佛意啊!

我們學佛了就要有慈悲心和憐憫之心,有了這樣的心就不會再吃眾生之肉了!

讓我們祈禱世界更美好

相關焦點

  • 佛教提倡吃素,基於以下四大理由!
    文:惟賢長老素食與人體的健康有極密切的關係,但它並非起源於佛教,也非佛教徒單獨提倡。從古到今,世界許多哲學家、科學家、文學家等都提倡素食。如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以及畢達哥拉斯都強烈倡導素食。後世佛教弟子,身體力行,其品格清淨高尚,其行為淑世善民,化強暴者囂悍之氣,使世界人類傾向和平,已成為佛教獨特的優良傳統。 釋迦牟尼佛為太子時,一次樹下觀農,見農夫犁土,掘出蚯蚓,鳥兒飛來啄食,引起他對眾生互相殘殺、弱肉強食的悲思;印度吠檀多派崇拜梵天,每年以大批牲畜宰殺祭祀,一直為釋迦所反對;釋迦在說法時,於大乘的《楞嚴》、《華嚴》、《楞伽》等諸經中,處處提倡禁絕肉食。
  • 中國大乘佛教僧人提倡素食的由來
    中國大乘佛教提倡素食的由來往往有人一旦說自己吃素,馬上就會讓人聯想到是不是信佛了,究其原因是人們對素食概念的混淆造成的。確切的講素食是對五穀雜糧的泛稱,中國古時的方士餐風飲露,中醫治病都提倡素食。而素齋才是遠離葷腥的漢地佛教飲食傳統,它與素食的根本不同在於其中還有五辛的忌諱,五辛即:蔥、韭菜、大蒜,小蒜(一種類似韭菜的野生蒜,根莖均可食)、興渠(此物只有印度有,中國並無)。
  • 成為佛教徒 一定要吃素嗎
    (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從目前教界來看,漢傳佛教吃素,藏傳佛教吃肉,南傳佛教則是有肉吃肉,有素吃素。其中,有客觀上的原因。南傳佛教是乞食,施主給什麼就吃什麼。藏傳佛教地區,過去因為蔬菜匱乏,只能吃肉,因此有所開許,不過現在情況又不同了。漢傳佛教特別提倡素食,主要是基於佛教的慈悲精神。關於這個問題,《梵網經》、《楞伽經》、《楞嚴經》及《涅槃經》等大乘經典中都有明確規定。
  • 劉德華不僅吃素,連白米飯都不吃!吃素會對身體更好嗎?
    在一次劉德華接受魯豫採訪時提到自己不僅吃素,連白米飯都不吃。魯豫:你吃素幾年了?劉德華:我吃素六年了。有支持吃素的,有反對吃素的,我們來看看他們的觀點:吃素真的只是一個習慣,吃素習慣了以後聞到肉味兒真的很噁心,不管是什麼肉,常年吃肉的肯定沒有這種感覺,我就曾經親身經歷過,因為佛教也曾經在我心裡幾乎佔據了全部,但是後來發現他並不能解決我心中的疑惑所以逐漸放棄了,還因為佛教來自印度,所以心理上難免產生了一點芥蒂,因為佛教倡導的生活方式很印度,那種苦行修身化緣的方式也很像現在的某些印度人生活方式
  • 吃素的不只有佛教徒:更多中國人擁抱素食生活
    這一點在鳳凰網佛教發起的「佛誕吃素積福報」活動中,也可以得到印證。2019年佛誕節前夕,鳳凰網佛教頻道推出特別策劃「佛誕吃素積福報」,面向全球出發「佛誕吃素」的倡議。截止5月13日,已有23000多人直接參與活動。
  • 聖嚴法師說,不要求佛教徒必須吃素,但絕不能殺生
    佛教徒的吃葷吃素與是否殺生,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比如說,某個佛教徒,一直恪守吃素的守則,從不吃葷,但殺心常有,並不忌諱殺生,那他還是佛教徒麼?當然不是!很多人誤解了殺生與吃葷吃素的關係。佛教徒絕對不能殺生,這是準確無誤的,這也是不可更改的,這是死命令。
  • 吃素到底有多好?政協委員們有話說!
    比如,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副校長徐景坤,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將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建議在公務接待中提倡全面素食。素食是大乘佛教的特色,如能實行素食,那是最好的事。妙蓮老和尚曾開示吃素的六大好處,覺悟君摘錄如下:01、素食少病又健康我們佛家吃飯,完全都是素食,釋迦佛就這樣提倡。現代人畢竟比以前的人更聰明,也知道素食的好。醫學界有位瑞士籍的醫學博士,寫了一本書,叫做《為什麼要素食》。他以醫學的觀點強調人要是長期吃素,就沒什麼大病,就算是有大病也容易好。
  • 惟賢長老:佛教對中國素食傳統的深遠影響
    梁武帝會合當時京都的僧尼1448人,延請法師宣講斷酒肉經文,並於佛前宣誓斷食酒肉,由於梁武帝的提倡,在其管轄的江南境內使用政治力量推行,從江南到江北,乃至全中國的寺院都逐漸受其影響。 隋文帝楊堅登位,大力提倡佛教,每興建法會,必沐浴齋戒,誡臣民不食葷腥。隋煬帝楊廣,於智者大師前頂禮受菩薩戒時,亦發誓秉承受持菩薩慈悲護生之戒行。
  • 佛教對吃肉的正確看法
    佛教關於吃肉的觀點。1,不吃肉是不是佛教強行要求。
  • 太虛法師提倡的佛教革新,也是對禪宗優良傳統的發揚
    總的來說,太虛大師提倡的佛教革新出於他審時度勢,自覺地適應時代的要求。但追溯得更遠些,即把近代佛教革新放在中國佛教演變的長期歷史進程中考察,那也可以說,這是以禪宗為代表的印度佛教中國化、入世化趨向的進一步發展。
  • 星雲大師:吃素的真正意義
    對於西方素食文化,據我所知,在美國有一個市區只準賣素的不準賣葷的,他們也不是佛教信徒,全然是基於健康的立場而推廣吃素。  佛教雖然是最早倡導素食,但是最初佛陀時代並非素食,因為當時是靠「沿途託缽」的方式乞食,信徒給甚麼就吃甚麼。  中國佛教之所以提倡吃素的原因有二:  儒家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 佛教徒食素:學佛是否必須吃素嗎?這是一項爭論不休的問題!
    佛教徒食素:學佛是否必須吃素嗎?這是一項爭論不休的問題!學佛是否必須吃素嗎?這是一項爭論不休的問題。正反兩面的持論者,各有見地,互不相服。那麼,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陀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今天的人又該如何看待源自古印度的這一信仰與飲食的抉擇問題呢?
  • 吃素的九大好處,你知道多少?
    佛教微博&微佛教--平臺創辦於2011年。吃素,業障就會少一些。當然,業障有很多方面,有的人雖然食肉,但是他心態好,修養好,其他方面的貪慾也不是特別多,這樣的人業障輕。「你看他不吃素,業障還輕一點;這個吃素的,業障還重呢」,我們是從單項來比較,素食比非素食的業障輕;但是綜合來比,因為人各有長處,可能這個吃素的人哪一方面不抵人家沒有吃素的,所以才顯得總體不一樣。第八,素食,長養慈悲心。
  • 祭祀、儒學、佛道教,唐朝為何流行齋戒「吃素」,全員「素食主義」?
    唐朝舉國上下熱衷齋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佛教的傳入帶來了新的宗教觀念,其中就包括齋戒修行。當然還有自先秦以來儒家思想和本土道教提倡「以素養壽」觀念的影響,多方作用下,形成了唐朝全民齋戒的熱潮,經久不衰。2、佛家慈悲為懷,反對殺生,因此提倡素食佛說,「慈悲為懷」,又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殺生是佛教的大忌,所以禁殺生也成為佛教八戒之首,是信徒們必須遵守的一點。既然禁止殺生,吃素和齋戒便成為佛教人的生活日常。
  • 【說妙法藏】吃素與吃齋的區別
    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天子王臣在祭祀之前就有齋戒的傳統。齋戒包含了齋和戒兩個方面。「齋」來源於「齊」,主要是「整齊」,如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戒主要是指戒遊樂,比如不與妻妾同寢,減少娛樂活動等。後以此指稱相似的宗教禮儀。在佛教中,清除心的不淨叫做「齋」,禁止身的過非叫做「戒」,齋戒就是守戒以杜絕一切嗜欲的意思。
  • 為什麼明星富豪大都吃素信佛?
    陳曉東——自幼受家人薰陶篤信佛教,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使以後,在世界各地見過很多悲劇,而生活富裕的人又不懂得珍惜福分幫助貧困,其後在佛教找到慰藉,對佛理領悟更深。」呂頌賢——吃素已長達十年之久,皈依印靜法師,法號頓聖。拍戲之餘他會在家念經、持戒。郭富城——2001年皈依佛門。他的媽媽及親戚很多都信佛。
  • 漲知識:佛教若干詞彙常識(菩提心、無常、八苦、十善……)
    根據佛教的理論,我們的婆娑世界本來就是苦的。要想脫離這苦海,得到安樂,首先得要破執,而破執就要明白什麼是「無常」,什麼是「無我」。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一般常見的佛教詞彙的常識吧。皈依法是將釋迦牟尼佛為利益眾生而傳承下來的八萬四千法門,全部作為自己修學的方法和道路,包括漢傳、藏傳以及南傳佛教的所有教法,除此以外不尋求其他的方法和道路。皈依僧是指將釋迦牟尼佛教法下的出家人作為自己修行路上的道友,除此以外不尋求其他的道友。
  • 詹姆斯‧卡麥隆夫婦提倡吃素拯救地球!
    他已理解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是奉獻,然而他也認知如果我們成就或所擁有的是建立在其他生物的資源消耗以及衝擊到人類和地球的健康,那就不是我們所該著重的事。吃素讓身體健康,對動物解放踏出一步,也是我們真正對於守護地球、管理地球最有力量的事情之一。最近卡麥隆導演在CNN的節目中表示,我們的農作物約60%製作成動物所食的飼料是非常沒有效率的,吃素比吃肉更能減低約1/3的碳足跡,並改變地球的恆溫效應。
  • 學佛,你要吃素嗎?
    作為實現這種目標的努力之一,本文即主要依據藏傳佛教的有關教義,再結合現代醫學、營養學、倫理學等學科的發展實際與理論基礎,同時也參照吃素與吃肉在傳統價值領域內的衝突歷史,在這些內容的基礎上,簡略宣說食肉之過患與素食之功德,以期大眾能意識到清淨飲食對人類社會所可能及應當具有的積極、重要意義。
  • 為什麼明星選擇吃素?
    先來四大天王的張學友:張學友吃素吃上癮,對山珍海味毫不垂涎,打算長期茹素讓身體繼續環保。張學友很有成就感的告訴人家吃素的好處,比如,流汗不會臭、精神好、皮膚也變好了。原來她吃素。吃素好處很多,不僅可以清瘦一下,還可以徹底改變體質,連帶皮膚也可以變好。這樣大約7個月瘦了5公斤。吃素減肥雖然要有足夠的耐心,但這種慢慢消瘦的方法絕對比快速減肥舒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