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樓 | 上海灘70%的老字號,都得開口叫它祖宗!

2021-02-07 上海去哪吃


有一家店,是黃浦人的驕傲

 它是統領上海半數老字號的餐飲巨無霸 

 它的月餅是中秋必備,從小吃到大 

 它還是滬上魔改青團第一家 

 捧出無數網紅店 

相信你已經猜到

它叫


我不是針對誰

我是說在座的各位

都對杏花樓的力量一無所知


不是虛張聲勢,不是誇大其詞,來看這張圖: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 boss,叫杏花樓集團


數一數,上海有近一半的著名餐飲老字號,都歸杏花樓管。他們的觸手伸向上海乃至全國各地,都是杏花樓在發號施令。


列幾家

見識下杏花樓系深厚的底蘊



還有新雅的粵菜,老正興的本幫菜,功德林的素齋,全都是上海灘元老級的餐飲金字招牌,你敢說從來沒有吃過嗎?


杏花樓集團前身,是公私合營背景下的黃浦區第二飲食公司,擁有一大批黃浦區老字號。上世紀 90 年代初,國企改革更名為「杏花樓」集團,後收購小紹興形成如今的老字號大聯盟。


杏花樓歷史足夠悠久

是名副其實的老字號老大哥

1851 年,那時上海依然是個小漁村,外灘仍舊是個灘,十裡洋場就是十裡草場。


1883 年,杏花樓從虹口遷到聞名遐邇的福州路(舊時稱四馬路),從當年一個小攤變成了樓房。李宗仁、杜月笙、黃金榮、陳毅等歷史名人,都是杏花樓的擁躉,在當時上海風光無二。


1930 年,由原本的「探花樓」改名為「杏花樓」。此時的杏花樓已是一座四層高的酒樓,可同時開宴近百桌,是當時上海最大的粵菜館。不久它又將以月餅,稱霸上海灘。




是的

肯定有青團


杏花樓的青團到底有多火,列幾個數字給你看!


1. 杏花樓鹹蛋黃肉鬆青團,一盒六個 50 塊,平均一個 8 塊。


2. 即便如此,平均排隊 3 小時。


3. 隊伍最長可達 50 米。


4. 最早 5 點就有人排隊。


5. 黃牛價格最高漲 10 倍,一盒 500 塊。


6. 如此火爆,一天可賣出 18w+ 只青團。


來張現場照片感受下。說實話,這張圖我們能吹好幾年!

為了這顆散發著「罪惡氣息」的青團,大爺大媽們放棄了清晨鍛鍊,年輕人們放棄了周末懶覺,早上五、六點就齊聚在杏花樓門前。


畢竟,春天不曬張杏花樓的青團,分分鐘在朋友圈打卡競賽中落敗,被小夥伴嘲笑埋汰。


 杏花樓的青團

到底有什麼好吃


來自海門的大紅袍

來看看經典的豆沙青團。選用來自海門的「大紅袍」紅豆,這種赤豆細粉質細膩,容易起沙,吃起來細緻綿密,香甜可口。


師傅個個都是人肉版電子秤

杏花樓的師傅個個都是人肉版「電子秤」,一個青團固定 50g ,餡料 30g 。師傅信手捏來,精確無比


這手速,絕了!


用料講究

鹹蛋黃是每天現敲的,肉鬆是上海立豐肉鬆太倉肉鬆混合,拉絲香甜兩開花。再用蔥油炒過,加入松仁,吃起來濃鬱醇香。哪能噶講究!


 不僅是鹹蛋黃肉鬆

杏花樓還有其他好吃的口味


而且青團的製作流程都是全公開,廚房有個超大的玻璃,隨意觀看,隨意拍照,見識師傅們精湛的手藝。


如此時髦接地氣,根本不像老字號!


但在月餅面前

青團實在不值一提

它才是連續 80 年網紅爆款


杏花樓月餅在上海的地位有多高——就看這個鐵盒子,上海寧熟悉伐,幾乎家家必備。吃完月餅都不會扔的,都是拿來放雜物,一代代人的回憶。


杏花樓的月餅始於 1928 年,不到十年時間便穩坐上海灘月餅界第一。而且你根本想像不到,杏花樓的月餅塞下了「全國」


用料都是全國最好的,別家複製不來!畢竟人家,是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等派頭,這等氣勢,也只有咱上海寧額杏花樓才能辦到!


有三種經典口味

全年吃得到


 往年還有四種口味

現在還不賣

得到季節才能吃到


更厲害的是,杏花樓代代相傳的一紙月餅配方,被保存在浦東發展銀行的保險庫裡。試問,上海還有哪個餐館有如此待遇?!


要知道在沒有網紅的年代,杏花樓的月餅就是第一網紅產品,至今依然稱霸著上海月餅市場的半壁江山


以及你別忘了

杏花樓可是一家很厲害的粵菜館


對啊,杏花樓一直是家粵菜館啊。哪怕它賣青團、糕團、月餅、本幫熟食,都改變不了它是一家豪華粵菜酒家的事實。


每天中午,杏花樓的二樓三樓餐廳依然高朋滿座。去吃了,是真的好吃!


 燒鵝  

 表皮酥脆,肉汁滿溢 

這道燒鵝是店裡名菜,回回想念,桌桌必點。



一切都非常標準,鵝皮油亮酥脆,一點都不軟踏踏。


翻過來看,皮下的脂肪肥而不膩,處理得充分到位,散發著濃鬱的鵝油香氣。


夾一塊肉肉,鵝皮與鵝肉分層明顯,嚼起來層次豐富,先是酥脆,再是鮮嫩多汁,肉汁滿溢,滿口生香!


配上店家特製的梅子醬,酸甜沁人,馥鬱芳香。拿出去比,一點都不輸給那些時髦流行的粵菜館子。


 叉燒酥  

 從小被安利的超級點心 

▲還有小紙條,有趣

從小就被媽媽安利,杏花樓的叉燒酥是上海一絕。後來真的吃了一次,從此一生推。


他們家的叉燒酥不僅擁有很好的酥皮,而且底部微微烤到焦脆,頗有鍋貼的風範。


裡面餡料十足,叉燒滾燙醇厚,有股只叫人流口水的濃鬱奶香,是加了黃油!吃完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一定要吃到底部的脆皮啊,脆脆的酥皮和香軟的叉燒餡料,剛柔並濟,分外撩人~就是,從小吃到大的味道啊。


 順德煎魚餅 

 煎到金黃,魚肉鮮香 

吃粵菜怎麼能繞開順德?這道煎魚餅用的是青鰱魚,加入馬蹄、蔥和紅椒粒,煎到金黃,魚肉香氣徹底釋放!


只吃一口就讓人驚嘆的味道,杏花樓用料真心實誠。魚肉緊實彈牙,沒有過多澱粉充數的紮實口感。鮮香的魚肉加上爽脆的馬蹄粒,是順德人的煙火氣!


 生滾魚片粥 

 味道同樣在線,魚片新鮮入味 

在杏花樓能吃到市井氣息的生滾粥,還蠻美妙的誒。上了整口鍋,打開鍋蓋,隨氤氳煙氣一起升起的,還有粥底的米香氣!


先拌一拌!粥熬得濃稠順滑,上面撒了生菜絲,下面還有好多結實的魚片,怎麼攪也不散的哦!


慢點吃,第一口滾燙無比,後面就是一路鮮香。嫩滑的魚片和濃稠的粥底,堪稱珠聯璧合,鮮到心坎裡。


 蔥油雞 

 雞肉極嫩,蔥油極香 

蔥油雞也是來這裡吃飯必點的,老大一隻雞腿切段,淋上蔥油。明明是道冷菜,卻散發著違反大自然法則的蔥油香!


秘訣是他們用的高湯,熬得極濃,又有蔥油在一旁幫襯。瞧這雞肉,均勻裹著濃厚的湯汁,名副其實的蔥「油」雞!


一定要從底部開始吃,那裡最香!雞肉自然處理得極嫩,每一塊都充分吸收了蔥油與高湯的香味,吃在嘴裡雞肉緩緩化開,說不出的美妙!


好想把這湯汁打包啊,怎麼能這麼香呢!


 油爆蝦 

 一口一勺不吐殼 

經典本幫菜。新鮮的河蝦在油裡只能待上十幾秒,立即撈起,保持蝦肉彈牙鮮甜,不老。


杏花樓選料又大又新鮮,蝦殼爆得薄脆,可以直接吃,根本不用吐殼。裡面的蝦肉卻仍是彈嫩無比,混合著醬香與蔥香,好吃到揚起了眉毛。


真的可以一口一勺,超香哦!


 水晶蝦仁  

 現剝的蝦仁,分外Q彈 

杏花樓的阿姨們現剝蝦仁,只用一點生粉和鹽上漿,充分保留食材原味。


而且他們的蝦仁每一顆都是標準均勻的大小,吃到嘴裡是無比的Q彈嫩滑,鮮味四溢。雖然是粵菜館,但本幫菜做得也是頂級水準呢!


很多人都吐槽老字號服務差、味道差,但在杏花樓這裡,沒有的,不存在的!看這些日常挑剔的上海爺叔阿姨們,每天照樣在杏花樓吃得開心!


青團月餅說到底只是一時風物,杏花樓的招牌永遠是它那爐火純青、富有積澱的功底手藝。樓下左拐小賣部,大爺大媽小青年常年排著隊,買杏花樓的熟食包子點心。在他們看來,杏花樓依然美味!


近 170 年,杏花樓不斷維持著自己超高的人氣,試問上海灘誰還能做到?




杏花樓自創立以來,一直走在時代前沿。除了口味創新,推出鹹蛋黃肉鬆青團以外,還做很多大事。


比如創立榮華雞 

叫板肯德基


有多少人還記得榮華雞?當年肯德基「入侵」上海,杏花樓集團旗下的榮華樓見招拆招,推出民族快餐品牌「榮華雞」與之抗衡,叫賣炸雞腿、蛋炒飯和羅宋湯等中式特色快餐。


榮華雞一經推出便火得不得了,不僅全國四處開店,還一度進軍新加坡。雖然 2000 年後逐漸不敵肯德基,但也是咱上海寧的驕傲。可惜年代久遠,都找不到當年炸雞腿的圖。


 老正興獲米其林一星 

堪稱老字號榮光


再次擊碎「老字號味道差」的偏見。2016 年米其林剛進入上海的第一年,老正興便斬獲一星。這是當年本幫菜館以及老字號中,唯一的一顆星星,堪稱老字號的榮光。


 蘋果CEO也來大壺春趕時髦 

體驗用 iPhone 掃碼點單


就連蘋果 CEO 庫克來上海,都趕了趟時髦,去了大壺春旗艦店吃生煎。


在那裡,庫克親自試用 iPhone 相機掃碼點單,驚呼這種體驗在美國都還不曾有過。大壺春是首家試驗蘋果手機掃碼點單的體驗點,時髦伐!


 五芳齋重磅重陽節廣告 

老字號都那麼會玩了


去年,五芳齋一則《重陽節廣告》刷爆朋友圈,你一定印象深刻。上世紀的粗糙畫面,配上新潮流行的文案,簡直圈粉無數。微博朋友圈驚呼:「老字號現在都那麼會玩了!」


 你說杏花樓系的老字號

潮不潮呀?

很少有像杏花樓這樣

一個百年老字號

既堅守傳統

又勇於創新


近 170 年來

它在上海的江湖地位無可撼動

並時刻保持一顆年輕的心態

與時俱進


杏花樓

黃浦因你而驕傲

上海因你而自豪

相關焦點

  • 杏花樓才是上海灘的終極大BOSS,99%的上海人不知道!
    這些名號響噹噹的老字號統統都是被杏花樓集團承包的!說起杏花樓,大家都知道是上海灘的老牌子啦!這兩年特別出名的網紅青團,也著實讓這家老字號,又在上海灘上火了一把!插播一句,杏花樓的鹹蛋黃肉鬆青團無論顏值或者口感都在魔都能夠數一數二的!黃河路上的杏花樓原為始創於1851年的「探花樓」,距今已有167年的歷史,當之無愧的上海老字號。因為名氣不夠大,老闆重新翻修,並在一位先生建議下改名「杏花樓」,店招牌來自清朝榜眼朱汝珍之手,一直保留至今。
  • 上海灘老字號還有出路嗎?選擇「狗帶」還是....從老半齋成「網紅」說起
    這家上海老字號得了個零分! 百年老店老半齋暫停營業有句講句上海人都知道的老字號都是味道還可以服務一塌糊塗的長期以來阿拉已經習慣成自然了人家日本媒體哪能會懂但是不能因為習慣就麻木這種服務態度是該改改了!實話實說、天天飲食等媒體都做過專訪,一家日本雜誌更是遠渡重洋前來討教。青豆泥是亞軍菜,很多MM都把它當甜品吃。冷菜手剝筍算是季軍,口感特別鮮嫩,爽的很。店裡的營業員阿姨態度是典型的「國企老字號」,只有一個還比較人性化,她會告訴你如果要吃到老師傅燒的菜是要中午去的,因為下午老師傅就下班了。
  • 上海灘百年酒樓
    在上海灘若要稱得上老字號,那至少是要走過百年歷史的。比如喬家柵的青團、沈大成的條頭糕、杏花樓的月餅、南翔饅頭店的小籠等等……這些老上海味道的點心都有我們熟悉的味道。除了這些老字號點心,今天,我們要來說說那幾家老字號飯店。
  • 「上海老字號指南之三」:海納百川的老味道,各大菜系的老字號
    因為是揚州老闆開辦的,自然是以經營淮揚菜為特色,主要名菜有水晶餚肉、煮乾絲、白汁鮰魚、清燉蟹粉獅子頭等,一直是上海灘最有名的淮揚菜飯店。而老半齋在上海最馳名的就是刀魚面了,確切說應該叫刀魚汁面。名字叫刀魚面,實際上是看不到刀魚的,刀魚的精華全部在湯汁之中,所以被譽為「最昂貴的光面」——現在的刀魚面三兩一碗,什麼澆頭都沒有,都要賣39元。普通的麵條經過刀魚汁的洗禮,頓時就堪稱一絕,湯水白而不混,鮮而不膩,濃稠但卻清亮,最大的特點就是鮮美無比。到底有多鮮——用上海話來說,是打耳光也不肯放的,一口下去眉毛都要鮮得掉落了。
  • 青團測評 ∣ 杏花樓被「粉」、沈大成出限定…三大老字號你站誰
    沒吃青團都不好意思放假…..作為上海老字號的沈大成,今年推出了一款春味禮盒,作為顏控的小食當然不能放過它!包裝看起來就很別致~在嘴裡Q彈軟糯der,不愧是老字號。杏花樓今年的腦迴路夠清奇,居然想到了在青團外皮上做文章!
  • 杏花樓鐵盒月餅上的「嫦娥姐姐」變樣了,五仁月餅升級為「超仁月餅」
    如今,奶茶文化在年輕人中大行其道,有種說法叫「年輕人都靠奶茶續命」。杏花樓今年推出了流心奶茶月餅,和網紅奶茶採用同一配方。經典圓形方印花設計,給人百年老字號的安心感。
  • 難以抗拒的上海老字號美味 100年啊!他們一直在誘惑著魔都人
    杏花樓創始於清朝鹹豐元年(1851年),以月餅馳名,是一家集食品、餐飲、旅遊、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食品餐飲企業。被譽為中國名牌產品、國家特級酒家、月餅蟬聯「國餅十佳」。老字號杏花樓售賣的廣式月餅,絕對是上海灘的老大,據說今年的銷量達到約4000萬隻,平攤下來,每個上海人吃到不止一隻。
  • 舌尖上的老字號
    一看到以人名做飯店名字或者某某記、某某坊就想當然認為是老店,它們都是「偽懷舊」的代表,還是需要明眼辨真假。老吃客們都知道,老字號要儘量挑吃中飯的時候去。一些老飯店的頭牌師傅都是上了歲數的,保留了早報導早下班的習慣,下午就要收勺走人的,所以能吃中飯就別等到晚飯。
  • 杏花樓:時間賦予的美味
    等到1996年,徐瓔俊從職校畢業,進入杏花樓上班。他恍然大悟,原來一切都是因果相扣的。童年的生活,家庭的氛圍,幾乎是一步一步把他送到爐灶前。他命中注定,要當一名廚師。1996年,也是福州路上的老牌飯店杏花樓改擴建成七開間門面、七層樓的豪華酒家的第二年。當時,杏花樓還建成了佔地7000平方米的現代化食品廠,走上了餐飲食品並舉發展的道路。
  • 跨界牽手故宮 「老字號」煥發新活力
    跨界合作,讓百年老字號煥發出新活力。繼牽手可口可樂之後,杏花樓又首度聯手故宮,推出國潮範的月餅,並開始嘗試文創產品。玉堂富貴、富貴長春,這一方一圓兩個禮盒就是故宮和杏花樓合作的作品,設計靈感都來源於乾隆時期的《繡富貴長春圖軸》。
  • 上海人最熟悉的杏花樓月餅盒變了?嫦娥姐姐成網紅臉!還是精修圖
    有一樣東西上海人家家戶戶都有不是老古董卻勝似老古董那就是——月餅盒! 尤其是杏花樓的鐵皮月餅盒 上頭印著經典的嫦娥姐姐 陪伴我們從小到大真是太親切啦~
  • 杏花樓+可口可樂:當纖維月餅遇到纖維可樂,就像在對的時間碰到對的人
    早在一年前,杏花樓就開始研究如何將膳食纖維融入月餅中。杏花樓作為百年老字號,從來就沒有停下過創新的腳步。不斷地將傳統食品創新成時尚美味,就像一個「網紅製造機」,創意源源不斷,為這些隨時可能淡出人們視線的傳統食物注入新的生命力。
  • 餐飲百年老字號,「老」的究竟是什麼?
    天津狗不理、十八街麻花,北京全聚德、上海杏花樓……這一串耳熟能詳的店鋪背後都有個霸氣的名字——中華老字號。但近日,老字號卻因一件事兒把名聲給搞臭了,成功把沉寂已久的餐飲老字號重新拉回大眾視野,揭開其頻遭詬病的冰山一角。倚老賣老、不思進取、姿態傲慢……曾經匠心獨運、名滿天下的老字號如今到底怎麼了?
  • 有一種帥叫許文強,有一種熱血叫上海灘
    西服,風衣,禮帽,帶著流蘇的白圍巾,踟躇在風中的背影,微微掀起的衣襟,夾在修長手指間的半支香菸……1980年香港無線出品的《上海灘》裡走出一個許文強,迷倒了多少人。《上海灘》,以民國年間的上海為背景,把上海幫會內的人物情仇展現得淋漓盡致,劇中,許文強和馮程程之間的愛情故事也叫人難以忘懷。
  • 有滋有味|網紅時代的上海老字號
    這些老字號中超過百年的不在少數,吳良材301年、童涵春堂237年、杏花樓169年、邵萬生168年、老鳳祥162年、正廣和155年、三陽南貨店150年、朵雲軒120年等等,個頂個是名副其實的老字號。在百年滄桑發展中,這些老字號始終紮根上海,既浸潤在城市的文化之中,又塑造著城市的精神,成為了這座城市裡響噹噹的名片。老字號們很老,卻並不「舊」。
  • CBNData:中華餐飲老字號城市創新報告(附下載)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一塊招牌,就是一段傳奇」,比起普通的美食,老字號更能展露一座城市的風土人情,大到歷史傳承,小到弄堂街邊,萬千食客的味蕾記憶沉澱在一塊招牌之中,才成就了它。老字號的「老」由時間見證,歷經歲月未曾褪色的才能稱之為老字號,在時代更迭的潮流中,每個美食老字號都有維持老而不衰、歷久彌新的獨特運行法則。
  • 美心半島星巴克杏花樓,網紅月餅哪個值得買?這篇真·良心測評告訴你
    不打廣告不推廣良心測評很主觀不喜繞道麼麼扎~_(:з」∠)_臨近中秋各大品牌月餅又開始來啊買我啊~~的花式騷動了起來除了香港餅王半島美心、上海老字號杏花樓沈大成深藏玄機的裝飾然鵝當天的雨下得肥腸大於是門口的裝飾被躲雨的遊人完美遮蔽。
  • 親嘗親測26隻老字號粽子,端午食粽只需這一篇!就是粽意你,2016最全魔都粽子指南(下)
    今天咱們就轉戰看看老字號們的表現!雖然都說真空包裝的粽子抵不上新鮮出品,但老字號勝在門店多產量大渠道廣,電商也能買得到,味道不會太離譜,關鍵還是解饞方便。而且你別說,今年的老字號粽子們哦,居然驚喜也不少!文末按圖索驥端午食粽清單特別奉上,伸手黨一定愛!
  • 「雲上老字號」如此吆喝
    上海著名商業文化地標豫園商城嘗試以直播形式「煥新」老字號。  章吉泉是杏花樓食品餐飲股份有限公司餐飲部技術副總監,他還有一個名字叫作「網紅爸爸」,這個名字來源於章吉泉發明了家喻戶曉的「網紅青團」——蛋黃肉鬆青團,從一個埋頭做點心的中式麵點師到一個熱情洋溢的「主播」,章吉泉角色切換自如。  「作為一個麵點師,以往我沒有機會直接接觸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