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北京交通大學實驗室爆炸的新聞幾乎佔據了所有媒體的頭條,引發廣大網友的關注與熱議。大家都在為在爆炸中不幸遇難的三名學生感到惋惜與哀痛的同時,引發這場事故背後的原因也一直受到大家的關注。
在最開始的新聞報導中稱,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境工程系的學生在學校東校區2號樓環境工程實驗室,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實驗期間,實驗現場發生爆炸,最終造成了這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
垃圾滲濾液是指來源於垃圾填埋場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進入填埋場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層的飽和持水量,並經歷垃圾層和覆土層而形成的一種高濃度的汙染大的有機廢水。垃圾滲濾液有垃圾焚燒廠的滲濾液,以及垃圾填埋場的滲濾液。它本身不會燃燒,也不會爆炸。
事故發生後,消防部門立即調派了8個消防中隊、30部消防車來處理這場爆炸。
根據家屬拿到遇難學生事發前幾日與同學的聊天記錄來看,3名學生的導師李某在實驗室裡堆放了大量的易燃易爆炸危險化學品,其中包括30桶鎂粉、40袋水泥(每袋25kg)、28袋磷酸鈉、8桶催化劑、以及6桶磷酸鈉。這讓其門下的學生感到非常害怕,他們向李某提出過意見,但李某卻回應「吃點鎂粉是好的」。
然而,在爆炸前一天,也就是12月25日,實驗室其中一名同學以周邊居民的名義,拔打了北京市環保舉報熱線12369,並向北京海澱區環保局舉報,可是卻並無下文。此前,他們還一起吐槽稱,要是這個項目停下了,就要舉報導師李某。
因此,有遇難學生的家屬質疑,實驗室中堆積的大量易燃易爆危險品才是這次爆炸的根本原因。他們希望學校給出合理的解釋,說明實驗室裡為何存放這麼多危險品,校方是否知曉,李某在做什麼項目等等。但學校目前暫無回應。根據案情的官方通報表示,此次爆炸事故的原因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爆炸前一天,學生曾舉報過實驗室裡有危險,說明他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他們希望通過尋求外界的幫助來減弱甚至「消除」危險,但是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我們都無從知曉,只是現在後悔也已經來不及了。三個年輕的生命失去了,以後也還會有其他人要做實驗搞科研,但是實驗室裡的安全問題值得人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