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鋪生意不好做,究竟是不是電商之過?

2020-12-26 老周說天下

最近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很多人都在罵電商,說電商導致實體店生意不好做,很多店鋪紛紛關閉,街上比以前冷清了許多,甚至說是電商打垮了實體經濟,老周並不這麼認為。

首先說明一點,實體店鋪並不代表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指的是農林牧漁和工業製造業,而街上的實體店鋪和電商一樣,同屬服務業。所以,說電商導致實體店鋪生意不好做,就是打垮了實體經濟的說法,站不住腳。再者說實體店鋪生意近幾年不景氣,現在有很多店鋪倒閉,真的是電商之過嗎?是電商的低價不公平競爭導致的嗎?當然不是!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現在的實體店鋪生意不景氣呢?我認為主要有四個原因:

第一,實體店鋪自己的經營問題

不否認電商的出現,讓很多人減少了去實體店購物,除了電商購物方便便宜以外,最主要的原因難道不是實體店自己的經營問題嗎?東西太貴,價格不透明,宰客行為,服務太差,退換貨無門,捫心自問,你們哪一個人沒經歷過?我自己還親身經歷過,去商城看了一雙鞋,因為講了價錢,打算第二天再買,結果老闆拉著我衣領要打我,說我拿他開涮。再對比一下電商的服務,我相信每個人今天的選擇都是遵從自己內心的。

第二,實體店鋪東西貴

對於實體店鋪來說,經銷商的層層加價,高昂的房租水電和員工工資,所以他的商品自然要以高價售賣。再加上有很多實體店鋪太貪心,宰客行為成為常態,進貨幾十元一件的衣服能賣到兩百,甚至500元。電商基本都是從廠家直接拿貨,且薄利多銷,最終得實惠的是我們消費者。

第三,實體店鋪房租高昂

網上也有很多人說,房租並不是導致實體店鋪倒閉的原因,他們的論點是,如果一個店鋪有生意,房租再高,他都會賺錢。呵呵,說的沒錯,且不說羊毛出在羊身上,就說如果一個店鋪生意不怎麼樣的時候呢,那這個時候高昂的房租是不是會壓垮這個店鋪呢?相信我們很多人都記得今年疫情期間,我們身邊街上大部分的店鋪正是在那個時候倒閉的,難道說一個店鋪暫時沒生意了他不能等疫情過去繼續經營嗎?投入了那麼多的心血,一定要選擇關門大吉?然而,疫情期間房租並沒有免除或降低,高昂的房租才是壓垮這些店鋪的最後一根稻草。

第四,我們大家真的沒錢消費了

第四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我們大家我們所有人真的沒錢消費了。扶養孩子,贍養父母,高房價,高物價,可以說現在你眼前所能看到的人,幾乎人人都背負著房貸車貸,每個月留下那一點錢,還要撫養孩子,贍養父母,還有各種應酬,如今的物價怎麼樣?大家心裡都有數。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唯有買網上的便宜物品,恐怕這也是我們無奈的選擇吧!

最後我想說,如果現在真的如你所願,國家出手取消電商,你們現在真的有錢去照顧實體店鋪的生意嗎?現在網上有那麼多便宜的物品,你們都不捨得買,你們真的會捨得去買店鋪裡貴得多的物品嗎?

所以奉勸你們,反對電商壟斷可以,但是不要反對電商,電商和快遞物流無線通信一樣,是現代社會進步的必然產物。

相關焦點

  • 線下生意不好做,究竟是敗給了誰?
    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尤其是線下實體店的生意更是如此。那麼越來越多的線下實體店,「關門大吉」到底是敗給了誰?我們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電商,實體店會不會非常繁榮呢?答案是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蕭條。我國人均消費接近3萬元,這得需要多少實體店鋪才能夠承擔這樣的重任?從這個角度看,實體店是敗給了電商,電商讓更多的消費者拉到了線上,線下自認冷清,不過我們要知道是即使是線上,電商背後也有龐大的物流和倉儲系統,他們的運作和實體店鋪是一樣的。甚至有些電商同樣也保留了實體店鋪,比如蘇寧和國外,還有的電商也開始考慮部署實體店鋪。
  • 實體店鋪的路在何方?
    ,沒法對比質量,很多消費者只看價格,實體店都是經銷批發商,不可能虧錢做生意的,這一點沒法比,實體店鋪房租高的嚇人,成本自然就高,沒有價格的優勢,二是現在消費群體大部分是年輕人,天天抱著手機,很方便的拍下送貨到門,不滿意隨時退貨,這點實體店也沒優勢。
  • 零食店鋪生意不好,可能是經營方法錯誤!
    不要有「生意不好」的念頭 生意不好是有氣場的,只有消除「生意不好」的氣場,店鋪才能很好的發展。 生意不好的對手是自己 大多數實體店鋪的老闆習慣調查競爭對手,發現競爭對手一些好的方面就開始模仿,結果大家越來越相似,把對手的「好東西」據為已有,有時非但起不到好的效果,有可能只會越來越差進而慢慢的失去本店特有的特色。
  • 大家都喊實體店生意不好做,為什麼空房轉讓後很快有新店家接?
    大家都喊實體店生意不好做,為什麼空房轉讓後很快有新店家接?近幾年,大家反映實體店生意是越來越難做了,大家把這一原因歸根於電商的出現,殊不知近幾年電商行業的日子也不好過。就在近些年,大家走在大街小巷會看到很多實體店鋪轉讓,或空房出租等字樣。
  • 網購潮來襲 暢捷通好生意帶實體企業玩轉「線上生意」
    原標題:網購潮來襲,暢捷通好生意帶實體企業玩轉「線上生意」   節前北京、天津和河北省陸續下調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響應等級。
  • 實體生意難做,「罪魁禍首」並非是電商,商家:問題在於「它」!
    如今,很大一部分人基本上不去實體店,除非他們需要購買品牌商品,因為害怕在網上買到假貨,或者在購買水果和蔬菜時會去實體商店,否則其他情況他們基本不去實體店。這表明幾乎每個人都認同在線購物的方式。在電子商務興起之後,超過一半的實體店客戶被慢慢帶走。現在,許多實體店的老闆都覺得生意越來越難。也確實難做,現在大多數實體店都已經關門了。
  • 獨家起底吊牌之王南極電商:賣吊牌的生意究竟有多屌
    華東政法大學畢業的張玉祥顯然是個敏銳的商人,在嘗到賣吊牌生意的甜頭後,在這條道路上一路狂奔,在2015年借殼上市登陸A股後更是狂飆猛進。南極電商2019年度財報顯示,南極電商所有的生產和銷售都由供應商、經銷商負責,合作經銷商總數達到了4513家,授權店鋪達到了5800家,當之無愧的吊牌之王。你別說,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一股沾沾自喜。
  • 電商之殤——稅收來了,街邊店鋪能活嗎?
    很多人把街邊店鋪的興旺,寄托在電商收稅的情勢下,估計只有少數人看得明白,未來的生意好壞,只在自己,不在對手。電商稅收政策正在穩步推進,不免又引起了路邊店老闆的一陣騷動,認為電商收稅了,價格高了,客流就會回歸店鋪,鬍子哥勸各位,還是涼水洗臉清醒一下,電商搶奪客流,早已經不單純是價格問題了。價格低確實是電商的一大利器,可是我們實體店鋪更應該看到,為啥對方可以價格低,價格低顧客獲得實惠,不是更好嗎?
  • 大量實體店迎來「倒閉潮」,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啊!
    我國的實體店生意是越來越不好做了,縱觀那些曾經在國內火得一塌糊塗的各種品牌服裝店,比如貴人鳥、德爾惠、真維斯、拉夏貝爾等等,都因為生意不景氣而深陷困境,如今已經物是人非。不知從何時起,很多實體店的老闆都抱怨,近年來的生意不好做了。
  • 被逼迫在角落裡的實體零售店鋪,要看到對手弱點借彼之矛攻伐之
    #怎麼做好實體店鋪運營在13.2%的有過不滿意網絡購物經歷的用戶中,52.3% 的人是因為商品與圖片不符。產品品質問題也容易引起用戶的不滿,在有過不滿意網絡購物經歷的用戶中,有25%的用戶是因為商品是仿冒的, 22.7%的網民遇到了偽劣和殘損物品。物流問題也是造成用戶不滿意的原因之一 ,有 21.2%的不滿意用戶是因為送貨時間太長,15.7%的用戶認為快遞人員服務態度不好,10.8%的用戶認為運費過高。
  • 童裝店生意不好,你知道原因是什麼嗎?
    今天又有#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而衝上熱榜第一,一代鞋王達芙妮竟然淪落到這種地步,真的是太慘了。服裝行業進入寒冬以來,今年是最慘的一年,而且很多的服裝實體店都在吐槽店鋪沒有生意,難道我們真的只能放棄了嗎?放棄那是不可能放棄的了,只能迎難而上不然,現在這種環境找工作也很難,還不如努力經營好自己的店鋪呢。
  • 到處「旺鋪轉讓」,實體店鋪依然有未來?
    這些年來,不管是個體的實體店商家,還是一些品牌旗下的實體店鋪都出現了運營難的情況,甚至有很多知名的品牌,被迫關閉了線下的實體店全面轉戰線上營銷。談及到這種現象大多數線下的實體店的老闆都會將其歸咎到電商上面。因為現在電商行業的爆發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消費者更加願意在網上購物而不是到線下實體店購物了。
  • 跟電商鬥還是加入它們?
    電商如洪水猛獸,摧枯拉朽般席捲了各種傳統行業,遠在西北邊陲的新疆也未能倖免。服裝店、百貨店、乾果特產店慘嚎聲一片。生意不好,但是房租水電費家用開支一個也不能少,何去何從?大家很迷茫。很多人開了半輩子的店鋪,從未想過要另謀出路,但目前的現實讓很多店鋪經營不下去了,或轉讓或關閉,這都是無奈的選擇。很多人也做過掙扎,比如降價或者打折,參考網絡上的售價給自己的商品定價;還有用會員制、積分卡等方式吸引消費者。奈何電商太厲害,品種多,物流快,運營成本低,導致實體店幹不過網店。
  • 位置不佳的20平小店鋪,可以做什麼生意?
    一個城市內有千千萬萬的店鋪,但是能夠真正意義上佔據「地利」和「人和」的「旺鋪」可謂是少之又少。 許多商鋪或面積有限,二三十平米的空間,能夠帶來的商業想像十分局限,而有的商鋪則地段不佳,或位於交通死角,或困於建築之間,難以「嶄露頭角」。
  • 狗肉火鍋店生意怎樣,火鍋店生意不好是怎麼回事,夢見自己開火鍋店生意不好?
    端午節家電促銷活動方案,搞活動布置汽車,下雨天開張做小吃生意不好! 加油站五一活動促銷方案,賣電動車送啤酒怎麼搞活動方案,淨水器做很好愛瑪特! 健身行業促銷推廣方案,京東便利店搞活動方案,10月份生意不好嗎! 紅木活動方案促銷,搞活動向派出所報備的函,代購生意不好做了! 淘氣堡五一促銷方案,聯通寬帶元旦搞活動,唉天天燒香拜佛生意也不好!
  • 疫情過後找店鋪做實體經營應該是好機會
    所以街上很難看到那種人潮的狀況,特別是深圳這裡更無奈,到處都在挖路,使得路難走,人更不願意來了,生意更是雪上加霜!既然這個情況這麼明顯,慘不忍睹,為何說找店鋪做實體會是一個機會?我們再來看大街上的商店,一條街隨便就可以看到各種招租、轉讓的告示。
  • 為什麼在日本是實體店幹掉電商,在中國卻是電商幹掉實體
    2、「陣亡」名單頻現大品牌 其實,不止街邊小店出現關門潮,位於商圈中的百麗、達芙妮、美特斯邦威、李寧、真維斯等品牌店鋪也都在迅速縮減門店。 相比中國的電商的熱火朝天的場面,日本顯得冷清很多。
  • 更學教育:電商創業與實體開店創業哪個更好?
    其實可以選擇實體創業或者是電商創業的,二者相比較,實體創業成本是比較高的,很多創業者在這兒就望而卻步了。與其這樣,為什麼不選擇電商創業呢?電商創業比較簡單,開店成本也比較低。說到創業,會有許多人會覺得需要花費許多人力物力財力去完成一個目標,比如有的實體創業者會選擇賣衣服,就會去實地考察門店和貨源,選擇好了之後還要裝修店鋪、進貨等等,在這些環節中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就會影響到銷量,從而導致衣服賣不出去,最後也交不起房租,最終倒閉,實體開店硬性要求比較多,風險也比較大,小編是不建議大家輕易嘗試的。
  • 做跨境電商Shopee蝦皮賺不到錢嗎?想做蝦皮店群又不好操作?
    大家是不是被這個標題吸引進來的,想做跨境電商Shopee蝦皮怕賺不到錢,還想做蝦皮店群模式又怕不好操作,是不是一瞬間感覺頭好大,無從下手呀。那今天坐下來好好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看能否產生共鳴。對於我這個已經接觸兩年的「老油條」來說,我並不覺得shopee蝦皮難做,你之所以利潤低其實是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的,我來分析下你看是不是。
  •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購買功能服裝首選實體店鋪
    為追蹤功能服裝產品的質量狀況,科學引導指導消費,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消費者協會對電商平臺和實體店銷售的功能服裝開展了商品比較試驗。本次比較試驗樣品從電商平臺及實體店隨機購買,其中電商平臺購買30件,實體店購買20件,共50件。購買價格從229元到3200元不等。比較試驗購買的樣品主要是衝鋒衣或類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