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很多人都在罵電商,說電商導致實體店生意不好做,很多店鋪紛紛關閉,街上比以前冷清了許多,甚至說是電商打垮了實體經濟,老周並不這麼認為。
首先說明一點,實體店鋪並不代表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指的是農林牧漁和工業製造業,而街上的實體店鋪和電商一樣,同屬服務業。所以,說電商導致實體店鋪生意不好做,就是打垮了實體經濟的說法,站不住腳。再者說實體店鋪生意近幾年不景氣,現在有很多店鋪倒閉,真的是電商之過嗎?是電商的低價不公平競爭導致的嗎?當然不是!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現在的實體店鋪生意不景氣呢?我認為主要有四個原因:
第一,實體店鋪自己的經營問題
不否認電商的出現,讓很多人減少了去實體店購物,除了電商購物方便便宜以外,最主要的原因難道不是實體店自己的經營問題嗎?東西太貴,價格不透明,宰客行為,服務太差,退換貨無門,捫心自問,你們哪一個人沒經歷過?我自己還親身經歷過,去商城看了一雙鞋,因為講了價錢,打算第二天再買,結果老闆拉著我衣領要打我,說我拿他開涮。再對比一下電商的服務,我相信每個人今天的選擇都是遵從自己內心的。
第二,實體店鋪東西貴
對於實體店鋪來說,經銷商的層層加價,高昂的房租水電和員工工資,所以他的商品自然要以高價售賣。再加上有很多實體店鋪太貪心,宰客行為成為常態,進貨幾十元一件的衣服能賣到兩百,甚至500元。電商基本都是從廠家直接拿貨,且薄利多銷,最終得實惠的是我們消費者。
第三,實體店鋪房租高昂
網上也有很多人說,房租並不是導致實體店鋪倒閉的原因,他們的論點是,如果一個店鋪有生意,房租再高,他都會賺錢。呵呵,說的沒錯,且不說羊毛出在羊身上,就說如果一個店鋪生意不怎麼樣的時候呢,那這個時候高昂的房租是不是會壓垮這個店鋪呢?相信我們很多人都記得今年疫情期間,我們身邊街上大部分的店鋪正是在那個時候倒閉的,難道說一個店鋪暫時沒生意了他不能等疫情過去繼續經營嗎?投入了那麼多的心血,一定要選擇關門大吉?然而,疫情期間房租並沒有免除或降低,高昂的房租才是壓垮這些店鋪的最後一根稻草。
第四,我們大家真的沒錢消費了
第四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我們大家我們所有人真的沒錢消費了。扶養孩子,贍養父母,高房價,高物價,可以說現在你眼前所能看到的人,幾乎人人都背負著房貸車貸,每個月留下那一點錢,還要撫養孩子,贍養父母,還有各種應酬,如今的物價怎麼樣?大家心裡都有數。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唯有買網上的便宜物品,恐怕這也是我們無奈的選擇吧!
最後我想說,如果現在真的如你所願,國家出手取消電商,你們現在真的有錢去照顧實體店鋪的生意嗎?現在網上有那麼多便宜的物品,你們都不捨得買,你們真的會捨得去買店鋪裡貴得多的物品嗎?
所以奉勸你們,反對電商壟斷可以,但是不要反對電商,電商和快遞物流無線通信一樣,是現代社會進步的必然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