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桂平供電局:排憂解難 助力貧困戶靠雙手脫貧致富

2020-12-28 金臺資訊

仲夏時節,凌晨5點,廣西桂平市石咀鎮治安村49歲的楊樹芬在廚房開始忙碌的一天,因為要在外勞作,所以一大早楊大嬸就準備好早飯。6時多,吃完早飯,她便收拾好農具,前往農田裡勞作,開啟農忙工作。

7月14日上午,南方電網廣西貴港桂平供電局石咀供電所黨員服務隊在黃燕梅同志的帶領下,走入貧困戶楊樹芬家中,了解貧困戶近期的生活情況和上半年農作物的收成,宣傳貧困戶免費用電政策,並且開展夏季用電高峰期安全用電檢查,主動為貧困戶排憂解難,志願幫助農忙工作,保障貧困戶不誤農時推進農業生產。

據了解,楊樹芬的丈夫在幾年前因故去世了,家庭的重擔全壓在她一人身上,不僅要做好母親的角色,還要肩負起父親養家餬口的責任。2016年,她在村幹部幫助下建檔立卡,一邊是年邁多病的兩老,一邊是四個沒有勞動能力的孩子,這種上有老下有小的境況讓她疲憊不已。石咀供電所支部作為楊樹芬的幫扶責任人,經常走訪她一家,了解生活情況,宣貫國家脫貧政策,幫助她拓寬脫貧道路,鼓勵她努力掙脫貧困的帽子。沒有特殊技能的她只能努力種植農作物,皇天不負有心人,她辛勤勞作,種植大片花生、水稻,為家裡增收,解決基本生活的經濟問題。每天都不敢放鬆的她,白天出去幹農活,晚上在家做手工活。她還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她認為即使當下家裡貧困也不能放棄孩子的教育,不能讓他們因為沒有文化沒有能力再次致貧。

「今年我們家種水稻、花生純收入有8000多元,再加上養牛,這上半年的收入就有一萬元了。」楊大嬸黝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2019年就摘掉低收入戶的「帽子」。

近兩年,楊樹芬的兩個女兒順利畢業,並找到了穩定的工作,減輕了她的負擔,她心裡的石頭落了一半。石咀供電所支部主動幫扶,協助她家的兩個老人辦理好新農合等,老人看病也能享受國家醫療政策,進一步減輕了她的負擔。

「毫不誇張地說,是黨的好政策改變了我家的生活。」楊樹芬感慨道。

石咀供電所支部時刻都關注著貧困戶的脫貧意志、脫貧信心,主動走訪幫扶,為貧困戶脫貧致富排憂解難,掃清障礙。

(石家喜 謝秋梅)

相關焦點

  • 桂平供電局優化營商環境2.0心系客戶 - 中國電力新聞網
    桂平供電局優化營商環境2.0心系客戶 來源: 時間:2020-09-28 15:11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謝秋梅 報導 「想不到現在報裝電錶變得方便啦!
  • 貴港桂平供電局:開展應急演練為「兩會」保供電增加砝碼
    人民網桂平5月19日電 為貫徹落實「兩會」保供電總體工作方案的工作部署,執行應急保障和應急處置各項措施,提高各級人員應急指揮和處置能力,提高全體員工崗位應急知識技能,5月18日上午,南方電網廣西貴港桂平供電局石咀供電所組織舉辦了以防風防汛、設備事故、人身傷亡事故、電力供應及客戶服務現場處置為主題的應急聯合演練活動
  • 貴港桂平供電局團委開展主題團日活動暨「青馬」講堂活動
    5月26日,南方電網廣西貴港桂平供電局團委開展「致青春 為家國」爭做黃文秀式好青年主題團日活動暨「青馬」講堂活動。活動邀請了桂平市人民醫院援鄂抗疫英雄代表甘彩英以及60多位青年團員參加本次團日活動。
  • 【我的脫貧故事】馬武朵:脫貧致富要靠自己的雙手
    【我的脫貧故事】馬武朵:脫貧致富要靠自己的雙手 2020-12-21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汪木安:用勤勞的雙手開闢脫貧致富道路
    短短的四年時間,他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讓一個極端貧困、陷入絕境的家庭快速脫貧,並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飲水思源,不忘黨恩。在紅旗村上月召開的屋場院子會上,汪木安說:「沒有黨和政府的好政策、駐村工作隊的鼓勵、幫助和支持,就沒有我這一家人今天的幸福生活。」他還經常與其他貧困戶到田間地頭探討種植技術,決心用自己的技術和經驗引領帶動大家一起發展種植業,共同脫貧致富。
  • 康定市俄達門巴村:貧困戶日澤脫貧致富的「逆襲」之路
    日澤是甘孜州康定市呷巴鄉俄達門巴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7年前,一家7口人僅靠飼養40多頭犛牛為生,始終掙扎在溫飽線上。近年來,在黨和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幫助和指引下,完善的社會保障築牢了日澤家的脫貧根基,飛速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為日澤家鋪就了脫貧路,犛牛奶產業、旅遊產業等特色產業的發展助推了日澤家的脫貧致富,到2019年日澤一家年收入已經超過20萬,日澤走上了人生的「逆襲」之路,成為了全村脫貧致富的榜樣。
  • 「我的脫貧故事」從貧困戶到護林員 我靠雙手摘掉了貧困帽丨獨山縣...
    我叫白萬恆,是獨山縣基長鎮基長社區拉儉組的貧困戶,今年42歲。一大早我像往常一樣,戴上護林員紅袖章,拿上鐮刀和水壺,向自己管轄的山林深處進發。白萬恆正在巡山我全家有6口人,母親患有慢性病,幾乎沒有勞動能力,家裡還有三個女兒還在上學,以前家中就靠我一個人務農維持生計。2014年,我家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儘管家庭貧困,但是我身體健康,勤勞能幹,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
  • 【脫貧攻堅面對面】秦秀霞:不等不靠奔向脫貧致富路
    【脫貧攻堅面對面】秦秀霞:不等不靠奔向脫貧致富路 2020-12-16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富山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產業化扶貧助力群眾脫貧致富
    ▌富山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產業化扶貧助力群眾脫貧致富富山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5年6月,是一家集種植、研發、銷售、電子商務為一體的現代農業企業,立足打造綠色環保無公害生態水果。合作社以土地或資金入股,提供就業崗位,培訓勞動技能,提供種苗農資、產品銷售服務等幫扶方式,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在富山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富山村示範基地裡,工人們正在忙著給沃柑修剪枝葉,一片忙碌的景象。村民黃蓋不僅入股了合作社,還成為了合作社的一名工人,並學習了種植技術,現在自己也種植了四十多畝沃柑,收入逐年上漲,實現了脫貧致富。
  • 湛江吳川供電局陳熙扶貧小夥子減膘記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李宇霞 報導  陳熙於2017年8月參加工作,現是湛江吳川供電局駐振文鎮山圩村的扶貧工作隊隊員。駐村後,肩負起使命和責任的他突然變得「不一樣了」,在短短的兩年多時間內,他從初出茅廬的年輕員工,變成了一個「什麼都懂」的基層團員骨幹。
  • 貴港青年原創MV《為你守護光明》,致敬最美「逆行者」!
    近日,南方電網廣西貴港供電局弧光樂隊網上集結,通過線上「雲錄製」,創作歌曲《為你守護光明》,用歌聲向所有奮鬥在一線的「最美逆行者」致敬,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蘇瑜:南方電網廣西貴港供電局港北供電分局 作詞過程: 撰寫歌詞的過程很順暢,很多詞句都是有感而發。
  • ​邦敢村來了脫貧致富的貼心人
    ,村民們紛紛湧向村委會,用洋溢著喜悅與幸福的笑臉迎接幫助他們脫貧致富的貼心人。授人以種 落地扶貧東河鄉邦敢村位於雲南省瀾滄縣北部,是瀾滄革命老區之一,東南隔芒帕河與謙六對望,西南與南嶺鄉接壤,西靠富邦鄉,北接上允鎮,東北與大山鄉毗鄰,山高坡陡,是一個典型的高山區。高山地區雖然土地貧瘠,但特別適合種植豆科類植物,用天然農家牲畜的糞便作為肥料助力豆科類植物生長,所結果實非常飽滿。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陳義重:靠勤勞脫貧致富 讓貧困成為歷史
    「我現在有自已的汽修店,有穩定的收入,家庭條件也慢慢好了起來,感謝政府、感謝幫扶單位,讓我真正通過自已的雙手擺脫貧困,成為家裡的頂梁柱。」萬年縣陳營鎮郊區村貧困戶陳義重不「等、靠、要」,決心穩紮穩打,用心做人、做事,靠勤勞脫貧致富,讓貧困成為歷史。
  • 紫金辣椒醬改良後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紫金辣椒醬是河源市紫金縣的「三寶」之一(另外「兩寶」分別是紫金鐵鍋和紫金竹殼茶),迄今已有200多年的生產製作歷史,一直以來,由於紫金椒醬口味單一,品牌樹立始終走不出市場;近年來,該縣紫城鎮藍坑村村民葉漢榮在傳統紫金辣椒醬的基礎上,通過產品改良,口味多元化,如今以「葉味田園」為品牌主打的紫金辣椒醬,現已脫穎而出,不僅產品「爬」上了珠三角市民的餐桌,而且還幫助當地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 「清心蓮子」成了引領脫貧致富的「金蓮子」
    作為紅色村的荷花鎮潘龍村近年來一直堅持「以黨建帶扶貧、以產業促脫貧」的工作方針,以「一村一品」產業為契機,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打造美麗鄉村,向現代化休閒觀光農業闊步邁進。潘龍村現有10個村民小組,636戶2839人,建檔立卡貧困戶50戶180人,2016年被列為廣東省省定貧困村。
  • 日喀則市梅朵村貧困戶達頓:依靠自己雙手致富
    達頓家裡有三口人,2015年底被列為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黨的特殊關心關懷下,2016年,達頓一家搬進了新房子,有了自己的草場。達頓說:「共產黨就跟父母關心愛護孩子一樣關愛我們,我們都是他的孩子,看到孩子的生活苦了,就給我們免費蓋房子、分房子。」
  • 小小饅頭店「蒸」出脫貧致富
    東北網11月24日訊(高詩宇 李福山 記者 那鵬翔 霍梟涵)齊齊哈爾市龍江縣黑崗鄉後興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李鳳英,不等不靠,憑著自己勤勞的雙手蒸出一籠籠雪白的饅頭走上了脫貧致富路。李鳳英。今年38歲的李鳳英,是龍江縣黑崗鄉後興山村的貧困戶。2015年4月的一天,李鳳英的孩子視力突然下降,「去北京的醫院才確診是晶體異位,左眼做了手術之後才恢復了視力。」李鳳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2016年,丈夫傅寶祥突然心臟主動脈破裂住進了醫院,短短的兩個月救治花掉了60多萬元,還是沒能留住丈夫的生命。沉重的家庭負擔落在李鳳英一個人的肩上。
  • 郵儲銀行扶貧小額信貸助力貧困戶踏上致富路
    為切實做好金融助力脫貧攻堅工作,郵儲銀行孟村縣支行始終致力於向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免抵押、免擔保、政府全額貼息的扶貧小額貸款,助力貧困戶發展生產、實現脫貧致富。因為養殖戶增多、銷售渠道閉塞、生產規模較小等因素,一家生活入不敷出,是縣裡重點扶持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之一。  與孟村縣政府合作推出「扶貧小額貸款」以來,該行第一時間對建檔立卡貧困戶、返貧戶開展詳細摸底調查,信貸客戶經理分組前往包聯各鄉鎮、村委進行工作對接,按照「一戶一策」,指導貧困戶完善產業發展規劃,積極動員其申請扶貧小額貸款。
  • 吉林磐石:大黑山村的脫貧致富路
    截至目前,村集體實現累計收入78萬元,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350元,35戶75人全部脫貧。和這場直播帶貨一樣,大黑山村近年來的扶貧事業開展得有聲有色。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開展,村裡逐漸改變了靠政策、靠幫扶、靠專項資金的思維模式,轉而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脫貧攻堅事業,不斷催生脫貧致富內生動力。
  • 自強夫妻的脫貧致富經
    2020-12-23 第09版:特別報導 大 | 中 |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