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芳:嶽飛可以說是完美男人精神有現實意義

2021-02-10 精忠愛國商會

衣著典雅,台風穩健,神完氣足,一拍手中醒木,「話說……」的皆是彪炳千古的英雄豪傑、古典文學名著,表演風格如行雲流水,抑揚頓挫,鏗鏘起伏,那種語言的魅力和聲韻的美感,不知不覺將聽眾帶入特定的歷史氛圍中。

她便是當今評書界的領軍人物劉蘭芳。

三十多年前,她與愛人王印權合作的一部《嶽飛傳》,錄成長篇評書紅遍全國,百家電臺播出,多次再版,發行超過百萬。之後,又整理改編了評書《楊家將》、《紅樓夢》、《趙匡胤演義》、《一代儒將陳毅》等,均產生了廣泛社會影響。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分組書記、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多次獲國家級文藝大獎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三八紅旗手」等稱號。

在電視劇《精忠嶽飛》中,劉蘭芳不僅受聘為總顧問,而且粉墨登場,扮演一位宋代說書人,在劇情發展的每個節點,都出現在鏡頭前,提綱挈領,承上啟下,畫龍點睛。

近日在專訪時,劉蘭芳、王印權伉儷暢談了他們與嶽飛大半生的情緣,首度「觸電」的感受,對嶽飛精神現實意義的認識,以及與天津這塊曲藝熱土千絲萬縷的聯繫。

藝術源頭始於津夫妻雙雙闖碼頭


「您一說採訪,就勾起我們年輕時的美好回憶了,」王印權熱情地對記者表示,「用劉蘭芳的話說,在她的藝術生涯中,天津是個『鐵門檻』,不闖天津這個曲藝大碼頭,不過愛戲懂戲的天津觀眾這一關,就算不上出師;過了天津這一關,就走遍天下都不怕了!」

劉蘭芳伉儷與天津感情深厚有多種原因,最主要是他們共同的評書「師爺」趙玉峰,就從是天津走出去的。趙玉峰是西河大鼓東派創始人,河間人,新中國成立前在天津鳥市開了個「玉峰茶社」,他的徒弟有田派西河大鼓創始人、書畫家田蔭亭,其子田蘊章、田英章亦是當代書法名家。1959年,劉蘭芳調入鞍山曲藝團後,趙玉峰便成了她的評書教師。劉蘭芳每天黎明即起,到學校操場彎腰、折腿、翻躍、練詞,無不受到「師爺」的嚴格調教。而王印權也於1963年向趙玉峰學說評書《三俠五義》。劉蘭芳成名後不忘師恩,每每來津,都要到「師爺」家中探望。

尤令劉蘭芳難忘的是,1982年,她到天津演出,一下火車就被車站廣場上的環衛工人認出來了——「您是劉蘭芳吧?」「是我。」「您的《嶽飛傳》太好了,給我們說一段吧!」「好啊。」劉蘭芳毫不猶豫,當即在馬路上擺開架勢,為圍觀的群眾表演了一段《嶽飛傳》。

那次演出原定五場,場場爆滿,仍不能滿足觀眾要求,於是又加演兩場。劉蘭芳還多次專程來津,觀看小彩舞、王毓寶等藝術名家的演出。去年,天津文藝廣播重播《嶽飛傳》時,劉蘭芳應邀出席了在謙祥益文苑舉行的「《嶽飛傳》——劉蘭芳聽眾見面會」,並對天津曲藝新秀表演的評書《嶽飛傳》進行現場指導、點評。

很多人或許不知,1961年,劉蘭芳的愛人王印權曾在快板藝術大師李潤傑門下拜師求藝。時隔52年,談起當年在天津的拜師儀式,王印權仍歷歷在目。他向記者出示了一幅黑白老照片,並一一指出出席儀式的各位嘉賓,從天津市原副市長婁凝先,到曲藝名家張壽臣、郭榮啟、趙佩如、常連安、駱玉笙、蘇文茂、常寶霆、白全福……陣容強大,堪稱曲壇一大盛事。而他的一首小詩則表達了他求學若渴的心情和李潤傑的知遇之恩——

「高中畢業,奔赴海河。津門學藝,天高地闊。登瀛樓上,嘉賓幾桌。拜師儀式,群星閃爍。恩師如父,為人楷模。教我表演,帶我寫作。一招一式,認真嚴格。傾囊而贈,如琢如磨。傳道解惑,受益良多……」

自幼結下嶽飛緣挑燈夜戰寫忠烈


劉蘭芳與嶽飛的緣分是自幼便結下的。

劉蘭芳出生在遼寧省遼陽市一個貧苦的藝人之家,姥姥、姥爺是中醫,媽媽是東北大鼓藝人,一家人雖經濟拮据,卻有一定的文化背景。

「從小媽媽就給我講嶽飛,講嶽母如何細沙當紙、柳枝當筆教嶽飛識字,講嶽母刺字、精忠報國的故事。上學後,老師也給我們講嶽飛。1959年夏末,老藝人楊呈田在遼陽演唱西河大鼓《精忠說嶽》,我時常跑到茶社去聽書。那時滿場書客都是成年人,唯獨我一個小姑娘在裡面聽書,而且場場不落,早來晚歸,引起了楊先生的注意,就問女掌柜,這是誰家的女孩兒,這麼痴迷聽書?女掌柜說,你不知道啊,她媽就是唱大鼓的!楊呈田是鞍山市曲藝團的,正在招收學員,第二天就到我家去了,讓我現場演唱了東北大鼓小段《憶真妃》。聽罷楊先生問我,願意跟我學說書嗎?那時候我們家生活困難,走一個孩子就少一個吃飯的,我於是就成了楊先生的徒弟……」談起當年聽嶽飛、學嶽飛、唱嶽飛的經歷,劉蘭芳記憶猶新、興奮依然。也正是在這裡,她遇到了「師爺」趙玉峰,被引上評書藝術之路。三年學徒出師,劉蘭芳先後到錦州、鶴崗、雞西等地交流演出,演的都是《嶽飛傳》。「文革」中,傳統題材不能演了,她就在鞍山電臺錄了六部新書,如《海島女民兵》、《閃閃的紅星》等。這段經歷其實也為她後來的成功做了鋪墊。

「1979年,我的命運發生轉折,我在電臺上表演了評書《嶽飛傳》,一下子在全國火了起來。所以說,我能有今天,實在是與嶽飛緣分不淺,沒少借嶽飛的光!」劉蘭芳笑言。

《嶽飛傳》共117回,60餘萬字,是劉蘭芳和王印權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耗時七個月整理編寫出來的。

當時,他們居住在一間只有十平方米的鬥室,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相對而坐,一邊翻閱宋史、清·錢彩《說嶽全傳》等歷史資料,一邊回憶師父傳授的評書《嶽飛傳》(手稿「文革」中已被燒毀)故事梗概,在老版評書《嶽飛傳》的基礎上,根據時代要求,加以「刪、改、補、移」。

所謂「刪」,即剔除老版中封建迷信和因果報應的成分;所謂「改」,即將無法迴避的情節進行合理改造,如將「天馬渡康王」改為「白馬渡康王」;所謂「補」,即把到當年徽欽二帝被囚的「五國城」和金兀朮老家會寧府實地考察的新發現補充進來;「移」即將兄弟劇種如呂劇《櫃中緣》中關於嶽雷的故事移植到評書中。

首次觸電很開心嶽飛精神有意義

在唐季禮監製、鞠覺亮執導、黃曉明等一眾大腕主演的史詩大劇《精忠嶽飛》中,劉蘭芳一身宋代說書人裝束,不時出現在鏡頭前,一拍醒木,「話說」嶽飛的抗金大業,不僅起到解說和連綴劇情的作用,更是亮出了劉蘭芳和她的《嶽飛傳》這個時代文化符號。

把史上最完美的英雄嶽飛搬上屏幕,是很多藝術家的夢想。例如唐季禮十年前就想拍嶽飛傳;成龍十分渴望飾演嶽飛,只因年齡偏老抱憾而去……而劉蘭芳也在五六年前便參加過嶽飛電視劇的籌拍工作,卻因題材的敏感性半途而廢。此次《精忠嶽飛》幾經打磨終獲通過,可謂眾多藝術家精誠合作、集體圓夢的過程。

當《精忠嶽飛》劇組誠邀劉蘭芳擔任該劇總顧問,並在劇中飾演宋代說書人一角時,劉蘭芳很感興趣,欣然接受。因為她大半輩子都在說嶽,不敢說對嶽飛有多深研究,至少她的評書《嶽飛傳》家喻戶曉,在社會上有高度的認同感。所以她說,要是宣傳別的歷史人物就算了,宣傳嶽飛我義不容辭!不僅如此,電視劇《精忠嶽飛》開播後,她還與大兒子王巖在山東衛視主持了一個「劉蘭芳母子說嶽飛」節目,繪聲繪色地講述戲裡戲外的故事,帶有某種「揭秘」性質,很是吸引觀眾眼球。

當記者問劉蘭芳,您首次觸電當顧問,心理上有沒有壓力時,劉蘭芳笑道:「完全沒有,我對嶽飛太熟了,不客氣地說,連代碼都不用看,上場就拍,因為除了服裝不同外,其他的與我平時說書沒什麼兩樣!」至於出任「總顧問」,劉蘭芳表示:「電視劇是視覺藝術,評書是聽覺藝術,評書中,嶽飛一出場,說書人就要交代他穿什麼衣,戴什麼帽,使什麼槍,從外形上描繪一番,而到了電視劇中,觀眾看到的都是直觀的形象,一目了然,無須再饒舌了。」

對歷史劇,劉蘭芳說大家有一個共識「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只要不背離大的歷史脈絡,進行適當的藝術加工是允許的。

《精忠嶽飛》的播出,各方反饋多是積極正面的,對此,劉蘭芳表示很欣慰:「拍這樣一部大戲很不容易。我說書至今三十年了,尚無一部像樣的表現嶽飛的影視作品,所以遇到《精忠嶽飛》感到很慶幸。我覺得嶽飛的精神在今天還有現實意義。如他的精忠報國、忠孝雙全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他多次帶兵出徵,身先士卒,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他孝悌而廉潔,母親有病經久難愈,嶽飛親自給她餵藥,母親去世,嶽飛三天不吃不喝;他胸懷寬廣,唯一的弟弟被楊再興殺死,嶽飛活捉楊再興後卻不計前嫌,為抗金大業而重用他。他是愛國名將,又是詩人、書法家,可以說是個完美男人。『文官不貪財,武將不怕死,天下太平矣』,嶽飛的很多思想都是值得我們反思和借鑑的。」

撰文/杜仲華

編輯/精忠愛國商會秘書處

相關焦點

  • 「為人民服務 為百姓說書」——這是劉蘭芳一生的堅守|文脈頌中華
    每次見到劉蘭芳老師,小藝總會情不自禁想起曾經百聽不厭的《嶽飛傳》等經典評書作品,那可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呢!劉蘭芳一生踐行著屬於她的評書藝術之路,說演古今之間,以滿懷的熱情為觀眾送去歡樂。今天就請大家跟隨小藝,一起來聽一聽劉蘭芳的故事吧~劉蘭芳:一張嘴說演古今 一生情服務觀眾
  • 晨報記者獨家專訪 劉蘭芳耿蓮鳳暢聊淄博
    文/記者 劉海棠 圖/記者 王兵 孫銀峰 邢薪濤 通訊員 張春玲 1月9日晚,淄博藝術中心大劇院迎來兩位重量級藝術家——著名評書大師劉蘭芳、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耿蓮鳳。她們為淄博的觀眾獻上了經典評書《嶽飛傳》選段、經典歌曲《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祖國一片新面貌》。
  • 電影《塞上暖陽》點映禮在威舉行,劉蘭芳現場數「三緣」
    我姨母教我說《封神榜》,平時我就跑出去聽書。」劉蘭芳先生介紹,如此說說唱唱,有了基礎,15歲時進入鞍山曲藝團,已能獨立表演東北大鼓,這也成為她學評書表演的功底基礎。「說評書,剛開始學徒時不能改小說,當時小說改出來的玩意兒沒人聽。我們說評書,當時學的都是老藝人幾百年留下來的精華,所有的藝術都沒有說書人歷史悠久,說書有千年歷史。
  • 帥哥黃曉明沒讓「嶽飛」活起來,憑弔嶽王廟讓「嶽王」動起來
    被稱為史上最帥嶽飛的扮演者黃曉明,演繹的電視連續劇《嶽飛》,沒獲成功,令喜歡嶽飛的人們大失所望。而說評書《嶽飛傳》的曲藝大家劉蘭芳,卻因說嶽飛揚名神州大地,當年是萬人空巷的。嶽飛坐像上方,有一巨大匾牌,上是嶽飛所寫「還我河山」四個大字,氣勢磅礴。展現嶽飛一生為國為民,以收復失地,迎二聖還鄉的為追求目標。他的追求影響當權者的切身利益,被害死風坡亭就不足為奇了。進入嶽飛墓道,兩側有六個石像,二石馬,石虎石羊,象徵著死者生前衛士。嶽飛墓前樹立著「宋嶽鄂王墓」的石碑,四周用護欄保護,石欄兩邊寫有「正邪自古同冰炭,毀譽於今判偽真」的對聯,值得玩味。
  • 嶽飛背上刻的是「盡忠報國」 唐季禮:古人錯了
    我小時候,聽爺爺講嶽飛傳,他一直都說的是精忠報國啊。」  本報讀者黃先生看完這段片花後也說:「我媽說,以前電視不普及,工人們中午開飯,大家蹲在太陽底下,一邊聽高音喇叭播放的評書《嶽飛傳》,一邊閒聊津津有味,說的可一直都是『精忠報國,勿忘國恥』啊!」  網友考據  是「盡忠」!
  • 淺談《酋長的男人》的現實意義
    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網劇《酋長的男人》,我想說這是一部飽含現代先進思想的愛情電視劇。其中包含了很多現代的思想和理念,究其原因,導演和編劇應該是想借這部電視劇來影響和影射一些東西。第一個是女性主義思想。近年來,隨著女性意識的逐漸復甦,女性主義意識也隨之不斷壯大。女性主義是指一個主要以女性經驗為來源與動機的社會理論與政治運動。
  • 《八佰》的趙雲夢,三毛的嶽飛夢,真相併不重要,精神才是關鍵
    我喜歡《八佰》裡的那一小段的夢境,都說夢想照進現實,那是的夢想是結束現實吧你就看遊戲裡面吧,那些一擲千金的人,很多是事業有成的老闆級人物,我想他們追求的不單純是遊戲了,而是那種統領千軍萬馬的高高在上,一身極品裝備萬人敵的快感。包括現實中的很多情景,都能體現出這點,所以我片面的認為大多數人有一個戰場夢。當然,這或許是現在一片和平的環境下吃飽了撐的。扯遠了。
  • 《精忠嶽飛》:嶽飛為何被移除課本?還取消「民族英雄」的稱號?
    提起嶽飛,大家對他已經不再陌生,他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將,他生於北宋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經歷過「靖康之恥」的嶽飛,有抗金之志,他還把抗金作為一生的一項偉大事業,三次參軍,十年北伐收復鄭州,洛陽等地,他率領的嶽家軍與大大小小的金兵戰鬥數百次,所向披靡!
  • 慶陽香包繡制技藝傳承人劉蘭芳:巧手繡出幸福新生活
    匯聚了數十位民俗專家的建議,劉蘭芳的香包變樣了,從布料、香料、造型到文化元素符號等各方面都有了突破,銷量也大幅提高。漸漸的,劉蘭芳和她的慶陽香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2012年,劉蘭芳建起了慶陽香包繡制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招收周邊鄉鎮的婦女們學習香包繡制。 「繡娘」麗麗就是劉蘭芳招來的。
  • 曲藝大師劉蘭芳、軍旅歌手齊聚!為菏澤人奉上文藝盛宴!
    中國曲藝大師劉蘭芳,來自北京的著名軍旅歌手燕妮、侯曉晴、金磊鑫、付佳佳、姚闖和本地歌手張慧、馬方、朱春玲、琦琦、陶磊等同臺獻藝,共同演繹文化盛宴。活動現場本次活動由定陶區文聯和菏澤日報新媒體中心聯合舉辦,菏澤中景置業有限公司承辦,定陶區音樂家協會、定陶區兩夾弦劇團協辦。
  • 爸爸》精神力量強大,但現實意義不夠
    因為,只要你看過這部電影,你就會有一種體會:這世界上,好好學習算並不是最難的事,其他的成功之路需要你付出的,很可能遠比學習文化知識辛苦。就像電影中的吉塔姐妹,被自己的父親帶上摔跤這條路,小小年紀,就開始經受摔打磨練,要早起不能偷懶,要忌口不能隨便吃好吃的,要放棄女孩子的生活,只能像男孩子一樣訓練。這樣早早剝奪了童年的快樂,孩子們又有幾個會心甘情願接受?
  • 論屈原的獨醒精神及其時代意義
    「無求與蘇世」都浸透在屈原「獨立不遷」的堅守中,使之臻於更堅實、更完美的境地。一個人只有胸懷坦蕩,不圖私利,「天為容,道為貌,不屈己,不幹人」,才能真正做到頂天立地、保持獨立的人格。反之,也就如洪興祖所說:「凡與世遷徙者,皆有求也。吾之志舉世莫得而傾之者,無求於彼故也」(《楚辭補註》) 而屈原卻如此堅守他的獨醒,這當然會讓他陷入孤獨,但他不怕孤獨,決不為投合世俗而改變自己的態度。
  • 李玟聽完《滿江紅》,激動問道:嶽飛是誰?可以幫我寫歌嗎?
    詩詞是我們民族的瑰寶,古今中外無數的名臣將相都留下了不朽的詩篇,其中嶽飛的《滿江紅》就是入獄前創作,一首《滿江紅》也是表達出嶽飛空有一腔壯志,卻難以實現理想,是壯志未酬的無奈,「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更是說出了他的悲壯之心、這首詩和嶽飛的名字柳傳至今,但是前段時間就發生了「烏龍」事件。
  • ​精忠嶽飛:鵬舉天下
    嶽飛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農耕之家,父親嶽和早故,留下他和母親姚氏,還有幾個年幼弟妹,在兵荒馬亂的年頭裡相依為命。 長兄如父,原本嶽飛應該挑起的是這個家的擔子,侍奉娘親,攜育手足,娶妻生子,延續香火。日子雖然平淡,也能有個溫飽。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聖人說的總不會有錯吧? 是沒錯,但有些事一碼歸一碼,不是這麼個道理。
  • 魯迅和嶽飛被移除了課本,是因為什麼?專家是怎麼解釋的
    所以教科書刪減和增加一些內容是十分正常的事,但是嶽飛和魯迅從教科書中被刪去,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一、嶽飛嶽飛是我國歷史上優秀的愛國將領。愛國自古以來就是我們民族優良的文化傳統,從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到現在國家遭遇災難時,國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都體現了國民身上的愛國之情。
  • 完美男人是變態,看完有被爽到
    這些劇迎合國人的少女心,不斷鼓吹世上有完美男人。你敢等,他就敢來。然而現實告訴我們,如果男人很完美,如同白天遇到鬼。不得不承認,這幾年有些韓劇,已經在給這類少女A片式韓劇祛魅了。上半年,《夫妻的世界》女主智鬥渣男老公,對完美男人說呸。而今天要推薦的這部韓劇,可謂完美男人的終結者,少女心的噩夢。
  • 完美男人是變態,看完有被爽到
    這些劇迎合國人的少女心,不斷鼓吹世上有完美男人。你敢等,他就敢來。上半年,《夫妻的世界》女主智鬥渣男老公,對完美男人說呸。而今天要推薦的這部韓劇,可謂完美男人的終結者,少女心的噩夢。恍惚姐認為,小胖是個有一說一的好孩子,不會說謊。她也相信眼鏡男是個好爸爸,不會傷害孩子。總而言之,我們家庭幸福,婚姻完美,沒有任何問題。
  • 體味雷鋒精神的現實意義
    我們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不然渾渾噩噩過一輩子真的就是一場空。誰都有壓力,只有有的人壓力很大而已,有的人更懂得偽裝而已。有壓力那是證明我們還在突破,還在承擔,還在成長,我們相信未來希望還很大,我們還沒有放棄自己對生活的追求。
  • 滿江紅的背後,不僅僅是嶽飛收復失土的記錄,更是嶽飛的赤子之心
    說起宋朝的名將,大家可能印象最深的名將中就有嶽飛。嶽飛在生前收復的領土,在他死後幾乎都被元朝吞併了,但是,嶽飛寫的詩,卻流傳至今,而且還不少。就像這一首。在十月份,金朝傀儡,偽齊皇帝劉豫,率領軍隊攻佔了南宋的襄陽、唐、鄧、隨、郢諸州府和信陽軍,這幾塊地方有多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