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後周承鈺(附 簡歷)指揮火箭發射,其負責的嫦娥五號連接器系統是...

2020-12-24 EDN電子設計技術

最近一周,#1996年出生的姑娘指揮火箭發射#連續上了熱搜,這位24歲的姑娘是何出身,有什麼過人的簡歷?其負責的太空飛行器連接器系統是什麼?5rNednc

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這一高光時刻獲得了全球的關注,但在發射現場,一抹靚影也同時吸引了媒體記者的注意,她就是文昌發射場最年輕的女指揮員——周承鈺。周承鈺,是嫦娥五號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也是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指揮員。5rNednc

5rNednc

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動力系統的隊伍裡,周承鈺是到目前為止換崗最為頻繁的一個人。過去兩年,她一共參加了5次測發任務,由於任務需要,她在每次任務中的定崗都不一樣:一級連接器配氣臺、二級連接器配氣臺、後端工作站、動力箭上、連接器指揮。5rNednc

周承鈺簡歷

目前,EDN了解到的周承鈺簡歷很簡單:5rNednc

土家族,生於1996年,身高1米58,來自貴州。2018年本科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現任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指揮員。5rNednc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周承鈺擔任嫦娥五號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5rNednc

據周承鈺母校國防科大報導:5rNednc

在此前的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測試任務中,周承鈺被定崗在位於臍帶塔15層的二級連接器配氣臺。通往15層的路,是傾角接近90°的180多級鋼鐵臺階,很多地方難以直立行走,必須手腳並用才能爬上去,用「天梯」來形容這段路並不為過。普通人單跑一趟都得冒一身汗,她要一天來回四趟,15層的工作空間狹窄到只能容納3個人,充滿高壓氣體流動的嘈雜聲,且沒有空調。這種工作環境,連一些男同志都不敢輕易嘗試,周承鈺卻在這裡埋頭幹了整整60天,成功把二級連接器配氣臺這個「邊緣崗位」打造成「黨員先鋒崗」, 順利完成長徵五號火箭的復飛之戰。此役後,她能啃硬骨頭的名聲響亮起來。5rNednc

在國防科大學的那些知識,相比換崗要了解的內容,前者艱澀高深得多,碰上要求嚴苛的教授,上課隨機點名提問,答不出來就扣平時成績的壓力一點不比現在小。期末考試時若碰上5天連考7場的「高強度」,那更是要通宵達旦複習,自習室裡深夜人滿為患的場景,長沙夏天嗡嗡嗡的毒蚊子,都是周承鈺的苦讀記憶。她做畢業設計時,孫明波教授曾給她定下的題目,她一看就覺得「好難,我能做出來嗎」?後來發現,教研室師兄師姐的課題都是緊跟前沿的新興研究,難度更高,孫教授給她的題目已經「很寬容」了。「經歷過更難的學習,就不覺得現在難。」5rNednc

嫦娥五號連接器系統

在本次「嫦娥五號」任務中,周承鈺擔任指揮的連接器系統,是發射場兩大系統——動力系統和加注系統的「紐帶」和「命門」。5rNednc

據文昌航天發射場科技人員介紹,連接器系統具有工作原理複雜,設備分布廣、協調接口多等特點,一不小心就會踩到「雷」整個連接器系統,一共30多個操作手,在任務開始時的液氮調試階段,每天需要在發射塔上下奔走,在塔上做測試。5rNednc

連接器微型化為嫦娥五號減重

無論是月球探測,還是深空探測任務,重量始終是制約行進腳步的主要難題之一。由於距離地球遠,任務時間長,為了攜帶更多的推進劑,探測器需要儘可能開展減重工作。「嫦娥五號」作為我國最複雜的太空飛行器之一,對重量的要求更是苛刻。這一次,「嫦娥五號」在減輕重量方面可是花了大力氣,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5rNednc

5rNednc

儘管經過一系列攻關,研製人員已經為電源系統的減重作出了很大貢獻,如從PCU到PCDU的升級,與傳統獨立單機相比,集成單機的重量較之前減輕了50%以上。5rNednc

如在太陽電池板的背面,研製人員將目光鎖定在了導線和電連接器等元器件上。在開展了大量的攻關工作後,為探測器減少了寶貴的重量。同時,根據嫦娥五號各個探測器不同的功率需求及月面工作狀況,特別優化了部分產品的設計形式。5rNednc

研製人員也在蓄電池組的結構件佔比上「做起了文章」。因為「結構佔比越低,蓄電池組重量就越輕」,他們結合探測器的力、熱環境及壽命特點,通過多種手段,將鋰離子蓄電池組的結構佔比從傳統的25%降低至11.5%,大大降低了鋰離子蓄電池組的總重量。5rNednc

最終控制器減重50%!鋰離子蓄電池減重33.5%!太陽電池電路減重15%-20%!電源完美實現了為嫦娥五號探測器減重的目標。5rNednc

航空航天連接器系統

在當前新的軍事和航空航天發展驅動連接器和電纜設計的變化方面,高可靠性系統的先進電子設備正在改善軍事和航空設備,以迎接未來的重大挑戰。5rNednc
從數據圖像採集和分發的尖端傳感器開始,我們看到出現了廣泛的技術方法來應對這些挑戰。 對實時數據採集,更快的信號處理和中央操作指導傳輸等任務和態勢感知都有很大的需求。分配用於行動和反應以及數據控制和使用的時間已經非常關鍵,這導致電子設備和設計方法成為主要的障礙。 為了改進這些問題,新的電纜和連接器正在設計和實施,以滿足新的軍事和航空航天系統應用的特定需求。5rNednc

Omnetics堅固的線對板連接器

5rNednc

大容量存儲和可攜式乙太網系統是軍事航空航天行業發展最快的一些設備。 處理數據和處理信號的許多要求必須符合航空電子應用標準軟體接口(ARINC 653)。 該接口規範旨在確保航空和空間行業在實時作業系統(RTOS)標準中運行。 該標準在同一硬體上託管不同軟體級別的多個應用程式的能力也提供了通用性能,同時保持了較小的物理尺寸和較小的重量。 目前的研究重點是路由設備。5rNednc

航空連接器三大趨勢:高速、微型、自動化

軍工、航空航天等領域,對連接器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核心處理器計算能力的提高和模擬器件帶寬的提高,以及高速串行接口的普及,連接器需要應對更大帶寬和更高頻率的挑戰。與此同時,為了提升產品良率和可靠性,降低成本,連接器的自動化生產能力也顯得尤為重要。5rNednc

微型化5rNednc

以航天航空應用為例,據美國航天失效的故障率統計,40%的元器件的故障中,大約 20% -30%來自電連接器的失效。我國航天史上也發生過因電連接器失效而延誤發射的重大事件,因此,航空電連接器應把質量和可靠性置於第一重要的位置。5rNednc

5rNednc

航天電器公司表示,航天級連接器要求最高、最苛刻,而且一旦失效,造成的損失巨大,不可彌補。為此,航天級連接器產品鑑定試驗或周期試驗時,必需進行一系列的材料高真空、臭氧暴露、抗輻照、水解穩定性、撞擊、可燃性、氣味和毒性等可靠性篩選試驗。由於宇航環境的特殊性,並不是所有連接器都能用於宇航環境,也不是所有廠、所都能生產航天級連接器,對工廠的設備、工藝、管理水平及測試設備等要求非常嚴格。5rNednc

倍捷連接器亞洲區總經理徐夢嵐認為,針對惡劣環境的連接器,接頭、尾夾以及線束等性能就變得至關重要,光纖代替傳統材料能夠傳輸更多數據,且更加穩定。5rNednc

但與此同時,連接器如今最重要的技能展開趨向仍舊是小型化和輕量化,為完成重量輕、強度高的優點,許多連接器外殼複合質料均選用高強度工程塑料,再對外表舉行金屬化,替代原先的金屬製造外殼。5rNednc

徐夢嵐認為:「與其他工業級市場相仿,航空航天連接器的主要挑戰也在於尺寸、重量和傳輸速率,以及增加連接器外罩以及背部外殼複合材料的使用,從而降低重量並提升耐用性。」5rNednc

高速化5rNednc

連接器作為信號傳輸的一個重要連接設備,對信號傳輸質量和速度會產生極大影響,這就對連接器的高速化提出了更高要求。5rNednc

5rNednc

目前網絡數據傳輸速率已步入了千兆比特/秒,通訊模式也變成了全雙工、多任務的情況,這就要求航空連接器不僅要有高頻傳輸、快速聯網,還要實現微型配置和高密度。5rNednc

據了解,2017年12月,中航光電公司研製的10Gbps高速高密度I/O連接器順利通過部級鑑定,將廣泛應用於新一代綜合航電系統、火控系統、網絡交換系統等軍事設備。5rNednc

目前一些航空設備採用的光纖高速電路板連接器系統,其傳輸速率已經達到10G比特/秒。5rNednc

生產自動化5rNednc

生產自動化水平在保證航空電連接器及互連繫統相關產品精度和良品率、縮短交貨周期和降低人工成本上的重要性正在不斷提高。5rNednc

隨著軍工航天連接器及互連繫統相關產品向微型化持續發展,人工組裝、檢驗的可靠性已經逐漸不能滿足產品的質量需求。對於部分產品,必須要通過自動化組裝才能實現下遊行業所需的精密度。同時,自動化生產線可以實現長時間連續運轉,對產品的交貨周期掌握度高,降低了生產管理的複雜程度並提高了對客戶滿意度的保障。5rNednc

結語

96後當上嫦娥五號連接器系統指揮員,在有些人眼裡可能覺得指揮員就是喊個10、9、8...3、2、1那麼簡單,但是,航天領域沒有「簡單」二字,況且太空飛行器的連接器是一個高精尖的系統工程,也許周承鈺不是那個研發、鑽研技術的工程師,但她一定掌握了技術問題和處理方法。任何一個細小的失誤導致的損失可能都是巨大的,產生的後果也可能是災難性的。正如中國新聞網評所說:衝得上,拉得出,打得贏!這就是文昌航天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員的真實寫照。5rNednc

 5rNednc

作者/責編:Challey5rNednc

更多技術方面的交流可以加作者微信(同名)。5rNednc

相關焦點

  • 1996年出生的姑娘指揮火箭發射上熱搜 周承鈺照片個人資料介紹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這一高光時刻獲得了全球的關注,但在發射現場,一抹靚影也同時吸 引了媒體記者的注意,她就是文昌發射場最年輕的女指揮員——周承鈺。
  • 1996年出生的姑娘指揮火箭發射 年齡最小卻是大姐大 出了名的硬角色
    近日,#24歲女孩成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衝上新浪微博熱搜榜,火爆全網。她叫周承鈺,「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三小時後,圓滿完成任務的她興奮地發了一條朋友圈:「連接器完美脫落,連接器家族牛!預祝嫦娥五號順利返回!」
  • 【我與國家一起前行】「火箭少女」周承鈺:心向宇宙 負重前行
    今天的【我與國家一起前行】,我們就來認識一位90後「火箭少女」周承鈺。她年紀雖小,卻被同事們稱為「大姐」,她是文昌航天發射場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指揮員。  大家好,我叫周承鈺,今年24歲,在嫦娥五號任務中擔任連接器系統指揮員。大家可以看一下這片鬱鬱蔥蔥的地方,就是我們文昌航天發射場。在我的後方就是101工位,也就是這一次嫦娥五號起飛的地方。
  • 她是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
    嫦娥五號探測器11月24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發射現場,一名95後小姑娘格外引人注意。她就是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員,同時也是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周承鈺。出生於1996年的周承鈺,是一名來自貴州土家族的姑娘,在單位將近80人的隊伍裡,她是年齡最小的幾個人之一。  雖然年輕,但在工作上,她卻敢於大膽嘗試,勇於突破自我。
  • 長徵五號火箭驗證發射軌道 已做好嫦娥五號發射準備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今天(11月17日)上午,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經過此前發射任務的磨合,長徵五號進行了改進和完善。在前期總裝、測試等系列工作完成後,目前長徵五號已經為即將執行的嫦娥五號任務做好了準備。
  • 火箭成功發射!帶你揭秘嫦娥任務背後的「嫦娥女神」
    長五送「嫦五」,嫦娥送「嫦娥」。在文昌發射場,女「嫦娥」還有很多,她們嚴謹細實、理想堅定,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航天發射任務,讓我們為她們點讚,為她們喝彩。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升空。
  • 成功託舉「嫦娥五號」飛天的江蘇力量
    徐州人李汶瀚:嫦娥五號任務的總管家    「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對我們是極大的鼓舞。我們期待未來執行載人登月任務!」來自徐州銅山的大小夥李汶瀚,在接受採訪時難掩喜悅。    「我在嫦娥五號任務中,承擔總調度員的工作,主要負責制定火箭測試計劃,協調各參加任務的單位,統籌各方力量資源,大家都叫我『總管家』。」
  • 「嫦娥五號」啟程奔月挖土,任務背後的「嫦娥女神」有誰?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以「嫦娥」命名的探月工程背後,有著許多女性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獻的身影。
  • 辛苦了,嫦娥「五妹」,歡迎回家
    曾多次擔任01指揮員的80後青年胡旭東,是嫦娥五號任務整個發射系統的「大管家」,負責協調整個發射任務流程和進程狀態控制。胡旭東對待工作,從來都是高標準、嚴要求。他常說:「航天人的夢想很近,抬頭就能看到;航天人的夢想也很遠,需要長久跋涉才能到達。」文昌航天發射場最年輕的女指揮員,是95後姑娘周承鈺。
  • 嫦娥五號任務北京總調度劉建剛:為我國首次月面發射「發號施令」
    一次航天任務裡出現兩次發射起飛,在我國航天史上是第一次,對於嫦娥五號任務北京總調度劉建剛來說,當上月面發射場的「0號」指揮員也是第一次。 ,而月球發射火箭的場景和實施流程,在嫦娥五號任務之前卻從未有之。
  • ...嫦娥五號任務北京總調度劉建剛: 為我國首次月面發射「發號施令」
    大洋網訊 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在月面點火,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順利將攜帶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一次航天任務裡出現兩次發射起飛,在我國航天史上是第一次,而對於嫦娥五號任務北京總調度劉建剛來說,當上月面發射場的「0號」指揮員也是第一次。
  • 他們是託舉「嫦娥」的青春力量
    那一年,如今文昌航天發射場上嫦娥五號任務中最年輕的指揮員周承鈺,還是一位未滿10歲的小女孩;如今運載「嫦娥」升空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支持系統型號主管孫振蓮,才剛剛踏進北京理工大學的校園……  作為今日嫦娥五號任務中堅力量的「80後」「90後」航天人,那時還坐在天南海北的不同課堂裡。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將會與一份遙遠而偉大的事業纏繞在一起。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降落在哪裡?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一次「重量級」發射舉世矚目。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時間:2020-11-24 12: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智東西11月24日消息,剛剛,北京時間凌晨4時30分21秒806,我國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
  • 央視關注貴州「火箭少女」周承鈺:心向宇宙,負重前行
    央視關注貴州「火箭少女」周承鈺:心向宇宙,負重前行 2021-01-0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榮威iMAX8作為保障用車助力中國航天發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榮威iMAX8作為本次「嫦娥五號任務火箭發射保障用車」,助力中國航天,順利完成各項既定保障任務並見證嫦娥五號「奔月」的歷史性時刻!
  • 辛苦了,嫦娥「五妹」,歡迎回家!
    曾多次擔任01指揮員的80後青年胡旭東,是嫦娥五號任務整個發射系統的「大管家」,負責協調整個發射任務流程和進程狀態控制。胡旭東對待工作,從來都是高標準、嚴要求。他常說:「航天人的夢想很近,抬頭就能看到;航天人的夢想也很遠,需要長久跋涉才能到達。」文昌航天發射場最年輕的女指揮員,是95後姑娘周承鈺。
  • 【虎嗅早報】長徵五號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網絡直播打賞...
    話不多說,趕緊跟隨虎嗅早報,來看看有哪些大事兒值得關注,先來看看今日科技新聞:長徵五號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新華社【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 解放軍報探月特刊|託舉"嫦娥"的青春力量 平均年齡33歲
    那一年,如今文昌航天發射場上嫦娥五號任務中最年輕的指揮員周承鈺,還是一位未滿10歲的小女孩;如今運載「嫦娥」升空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支持系統型號主管孫振蓮,才剛剛踏進北京理工大學的校園……作為今日嫦娥五號任務中堅力量的「80後」「90後」航天人,那時還坐在天南海北的不同課堂裡。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將會與一份遙遠而偉大的事業纏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