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美食客道棧,又到與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每天帶你們走進不一樣美食世界和熟知更多的美食知識~
在我國種植香菇已有數百年的歷史,香菇是一種藥食同源的食品,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藥用價值和保健價值,被譽為「菇中王」!冬菇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菌類原料,具有獨特的清香,而且口感柔軟柔順,營養豐富,價格也很實惠,很受歡迎。
我家的炒青菜喜歡放兩個冬菇,做餃子餡的也喜歡放冬菇,燉湯的時候還是喜歡放冬菇。近來發現樓下賣菜的副食店裡的鮮香菇與超市裡經常賣的鮮香菇有一定的不同,口味也有一定的差異。之後我和一位從事生鮮批發的朋友了解到,原來香菇也有老嫩之分,香菇並不是越大越好,香菇的種類不同,香味也不一樣。
不知道平時買新鮮香菇時大家是如何選擇的,您有沒有對比過菌蓋的顏色?斟酌香菇的重量?菌蓋被面有無被紋?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挑選香菇的小竅門,用這種方法挑選出的香菇,味道鮮嫩,保存一周不壞。
看顏色,摸摸重量
鮮菇菌蓋上的顏色代表菌蓋上的水分含量,菌蓋上的顏色越深,水分含量越高。鮮香菇的菌蓋顏色應為棕色或淡白色,但我們經常在菜攤上看到深棕色的香菇,這表明這種香菇已經泡過水或不新鮮。
色澤拿不準的情況下,可以用手掂一下香菇的重量,如果兩個大小差不多的香菇,手感明顯較重,那也說明這個香菇的含水量較高,我們在選購香菇時應避免選用這種香菇。
不含水份的香菇,拿在手上,手感非常清爽,而且有一定的韌性,用手輕輕一捏,就會恢復原樣。用手捧著泡過水或不新鮮的香菇會有些發粘,摸一摸菌蓋還有潮溼的感覺,輕輕一碰菌蓋的邊緣就會破損,這是不新鮮香菇的特點。
一般而言,厚層的香菇味道要好於厚層的香菇,因為香菇隨著生長時間的延長,菌蓋越大,菌體越厚,厚度越薄,纖維也就越粗,所以我們選購香菇時要選擇手感乾爽,菌蓋厚的。
許多人認為越細的香菇根越好,其實這是不正確的,雖然切掉的部分較少,但根部越細的香菇一般生長時間也較長,菌蓋完全打開後,味道會稍老。
根部粗的不好,根部粗的好嗎?還不如,根部很粗的香菇,在生長過程中會被擠壓,造成畸形,或者是生長時間還沒到,就被採摘了,這種香菇的特點就是菌蓋沒有完全打開,味道比較差。粗根不僅佔了香菇的大部分重量,而且浪費較多,應避免購買這種香菇。
一種品相和口味極佳的香菇應具備的條件:顏色泛白,手感乾爽,無異味,菌蓋直徑約5-7釐米,開傘度約為整個菌蓋的1/2,根部短,粗細均勻。
市場上常見的香菇有兩種,一種是菌蓋平滑無花紋的香菇,另一種是菌蓋無規則無自然花紋的香菇,後綴的這種香菇也被稱為「花菇」。與香菇相比,花菇的香味和味道要好些,營養價值也高些,價格也比同類的香菇稍高一點,是一種很好的食用菌種。
今天的「美食客道棧」給大家分享的,就到這裡了,想要了解更多,關注我,讓大家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味,你的點讚、分享、收藏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