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王彥章,字子明,鄆州壽張人也。少為軍卒,事梁太祖,為開封府押衙、左親從指揮使、行營先鋒馬軍使。彥章為人驍勇有力,持一鐵槍,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軍中號王鐵槍。
梁、晉爭天下為勁敵.晉軍攻破澶州,虜彥章妻子歸之太原,賜以第宅,供給甚備,間遣使者招彥章,彥章斬其使者以自絕。自梁失魏、博,與晉夾河而軍,彥章常為先鋒,而梁末帝昏亂,小人趙巖、張漢傑等用事,大臣宿將多被讒間,彥章雖為招討副使,而謀不見用。龍德三年夏。晉取鄆州。梁人大恐.宰相敬翔顧事急以繩內靴中入見末帝泣曰今強敵未滅陛下棄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乃引繩將自經。末帝使人止之,問所欲言.翔日:「事急矣,非彥章不可!」末帝乃召彥章為招討使。
彥章受命而出,馳兩日至滑州,置酒大會,陰遣人具舟於楊村,命甲士六百人皆持巨斧,載冶者,具鞴炭,乘流而下。彥章會飲,酒半,佯起更衣,引精兵數千,沿河以趨德勝。舟兵舉鎖燒斷之,因以巨斧斬浮橋,而彥章引兵急擊南城。浮橋斷,南城遂破。
唐兵攻兗州,末帝召彥章使守捉東路。彥章至遞坊,以兵少戰敗,與其牙兵百餘騎死戰。唐將夏魯奇素與彥章善,識其語音,曰:「王鐵槍也!」舉槊刺之,彥章傷重,馬踣,被擒。莊宗見之,曰:「爾常以孺子待我,今日服乎?」彥章對曰:「大事已去,非人力可為!」莊宗惻然,賜藥以封其創。彥章武人不知書,常為俚語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其於忠義,蓋天性也,莊宗愛其驍勇,欲全活之,使人慰諭彥章。彥章謝曰:「臣與陛下血戰十餘年,今兵敗力窮,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死不能報,豈有朝事梁而暮事晉,生何面目見天下之人乎!」莊宗又遣明宗往諭之,彥章病創,臥不能起,仰顧明宗,呼其小字曰:「汝非邈佶烈乎?我豈苟活者?」遂見殺,年六十一。晉高祖時,追贈彥章太師。 (節選自《新五代史·死節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宰相敬翔顧事急/以繩內靴中/入見末帝/泣曰/今強敵未滅/陛下棄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乃引繩將白經/
B.宰相敬翔顧事/急以繩內靴中/人見末帝/泣曰/今強敵未滅/陛下棄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乃引繩將白經/
C.宰相敬翔顧事/急以繩內靴中/人見末帝/泣曰/今強敵未滅/陛下棄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乃引繩將白經/
D.宰相敬翔顧事急/以繩內靴中/人見末帝/泣曰/今強敵未滅/陛下棄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乃引繩將白經/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指揮使,官名,五代始設。指揮是軍隊的編制單位,以馬軍四百人、步兵五百人為一指揮。最高長官是指揮使,下設副指揮使。
B.末帝,意即某朝最後的帝王,一般可以理解為亡國之君,與廢帝、少帝、先主、後主等稱號同為俗稱,不是諡號。
C.龍德,是帝王年號的名稱。帝號始於漢武帝,此後每個皇帝即位一般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一般都從次年初開始使用新年號。
D.小字,即表字。古人一誕生就起名,成人後則有字,古代男子二十歲,女子十五歲,另取一個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彥章為人驍悍勇猛。他因為能手持一桿鐵槍,騎馬奔馳衝殺,迅猛如飛而被稱為「王鐵槍」。歷經多次戰爭都能奮勇殺敵,後受傷被俘。
B.王彥章顧全大局。他雖是沒讀過書的武將,卻深明大義;宰相敬翔冒死推薦他擔任主帥,他雖遭到趙巖等人構陷但卻沒有計較,願意替國解難。
C.王彥章精於用兵之道。擔任招討使後,快速到達滑州;採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用酒宴麻痺敵軍,以幾千兵力攻破南城。
D.王彥章品性剛烈。晉軍以妻兒要挾,他斬殺來使來表明決絕的態度;莊宗、明宗輪番勸降,他堅決不從,最後因為不屈服而被殺。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晉軍攻破澶州,虜彥章妻子歸之太原,賜以第宅,供給甚備。
(2)莊宗愛其驍勇,欲全活之,使人慰諭彥章。
14.文章評價王彥章「其於忠義,蓋天性也」,哪些事可以看出他的「忠義」?(3分)
閱讀答案:
10.D(原文:宰相敬翔顧事急,以繩內靴中,人見末帝,泣日:「今強敵未滅,陛下棄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乃引繩將白經。)
11.D(小字是小名,乳名,不是字。比如後唐莊宗李存勖小名就叫「亞子」。)
12.B(無中生有,文章內容只是說「小人趙巖、張漢傑等用事,大臣宿將多被讒間」,並沒有說趙巖等人構陷他。)
13.參考答案:(1)譯文:晉軍攻佔了澶州,俘虜了王彥章的妻子和兒女並帶回太原,賜給他
們宅邸,提供的東西很齊備。
評分細則:4分。「歸之」「供給」「賜以第宅」及句意各1分。字詞落實,句子通順即可。
(2)譯文:莊宗喜歡他驍勇善戰,想要保全他讓他活下來,派人安撫勸說王彥章。 評分細則:4分。「全」「活」「慰諭」及句意各一分。
14.參考答案:①為了不受晉軍威脅,不顧妻子兒女的安危,斬殺使者,表明忠心。
②末帝時期雖不被看重,但是國難當頭時,挺身而出,顧全大全。
③面對莊宗,明宗多次招降,毫不動搖。
④常對人說「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並最終以死明志。
評分細則:3分。每點1分,任意答三點給滿分,大意對即可。
【參考譯文】王彥章字子明,鄆州壽張人。年輕時當兵,侍奉梁太祖,擔任開封府押衙、左親從指揮使、行營先鋒馬軍使。王彥章為人驍悍勇猛有力,手持一桿鐵槍,騎馬奔馳衝殺,迅猛如飛,而沒有別的人能舉起他的鐵槍,軍中稱他為王鐵槍。
晉軍攻破渲州,俘獲王彥章的妻子兒女帶回太原,賜給他們住宅,供給的東西很齊備,秘密派使臣招降王彥章,王彥章斬殺使臣自絕後路。自從梁國失去魏、博兩地,與晉軍沿著黃河兩岸駐軍。而梁末帝昏庸荒亂,小人趙巖、張漢傑等專權,大臣老將多遭受讒言離間,王彥章雖任招討副使,而謀略不被採用。龍德三年夏,晉攻佔鄆州,梁人十分恐懼,宰相敬翔眼看事情危急,把繩子藏在靴中,進宮見梁末帝,哭泣著說:「如今強敵還沒有消滅,陛下忽視我的意見,我不受重用,不如去死!」於是拿出繩子準備自縊。梁末帝讓人制止他,問他想說什麼。敬翔說:「事情危急了,非王彥章不行!」梁末帝於是召王彥章任摺討使。
王彥章接受任命出徵,飛馳兩天趕到滑州,擺酒大宴,暗中派人在楊村準備戰船。命令六百身穿鎧甲的士兵都手持大斧,載上鍛鐵的工匠。帶上鼓風器和柴炭,順水而下。王彥章聚集眾人飲酒,酒喝到一半,假裝起身更衣,率領幾千精兵,沿河奔赴德勝口,船中的士兵挑起鐵鎖把它燒斷,趁勢用大斧砍斷浮橋,而王彥章率兵猛攻南城,浮橋已斷,南城於是被攻破。
唐兵攻打兗州,末帝徵召彥章命他率少量人馬駐守注東路,王彥章到了遞訪,因兵少而戰敗,退守中都,與一百對親衛騎兵抵死作戰。夏魯奇向來與王彥章交好,聽出了他的口音,說:「這是王鐵槍啊!」舉起長矛刺殺他,王彥章被重傷,馬也跌倒在地,於是被活捉。莊宗見到他,說:「你總是像對待小孩子一樣對我,今天服氣了嗎?」王彥章說:「有利的形勢已經喪失,不是個人能夠挽回的。」莊宗很感動,賜給傷藥醫治傷口。
彥章是個武人沒有讀過書,經常用民間俗話對人說:「豹死留皮,人死留名。」莊宗敬愛他驍勇善戰,想保全他的性命,派人撫慰勸說王彥章。彥章推辭說:「我與陛下血戰了十多年,如今兵敗被俘走投無路,不處死我還等什麼?況且我深受梁國的恩惠,不死就無法報答,哪有早上為梁效力而晚上又為晉效力的道理,這樣我活著有何面目見天下人呢?」莊宗又派遣明宗前往探望勸解,彥章受傷嚴重,躺在床上,不能起來,抬頭看著明宗,叫著他的小名說:「你不是那個邈佶烈嗎?我難道是會苟活的人?」於是彥章被殺,享年六十一歲。晉高祖時,追贈彥章為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