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于子駿行狀》閱讀答案及翻譯

2021-01-08 k12教學資料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鮮于子駿行狀

秦觀

公諱先,字子駿。公自少莊重不苟,力學有文,鄉黨異之。年二十登進士科,調京兆府櫟陽縣主簿。神宗初即位,詔中外直言闕失。公應詔言十六事,上愛其文,出以示御史中丞滕元發曰:「此文不減王陶。」除利州路轉運判官,執政有沮議者。上曰:「鮮于某有文學。」執政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有章疏在。」執政乃不敢言。

王荊公用事,公上疏言時政之失曰:「可為憂患者一,可為太息者二,其它逆治體而起人心者不可概舉。」西方議用兵,公以兵將未擇,關陝無年,未宜輕動。乃移書勸安撫使,宜如李牧守雁門故事,遠斥候,謹烽火,堅壁清野,使寇無所獲。密戒諸路選將訓兵,蓄銳俟時,須其可擊而圖之。安撫使不能用.師果無功。未幾慶州兵叛,關中震擾,巴峽以西皆警。成都守與部使者爭議發兵屯要處,書檄旁午於塗,公一皆止之,示以無事。蜀人遂安。公以劍廣形勢之地,當分權以制內外,今帥劍南者舉全蜀之權以畀之,非便;宜循唐制,成都、益昌各自置帥,以消奸雄窺伺之心。書累上,不報。

是時初作助役、青苗之法,詔諸路監司,各定所部役錢之數。轉運使李瑜欲以四十萬緡為額,公以利路民貧,用二十萬緡足矣,與瑜論不合,各具利害以聞。上是公議,謂判司農寺曾布曰:「鮮于某所定利路役書,可為諸路法。」遂罷瑜,而以公為轉運剮使,兼提舉常平農田水利差役事。」而青苗之法獨久之不行,執政怪焉,亟遣吏問狀。公曰:「詔書稱:願取即與。利路之民無願取者,豈可強與之邪?」十餘年,使者有欲變其法者,父老泣曰:「老運使之法何可變也!」蓋公之從子師中,嘗使利路,故民以老運使別之。公奉使九年,閬為名郡,方新法初行,諸路騷動,而公平心處之,鄉人無異議者。今翰林蘇公以謂「上不害法、中不傷民、下不廢親」為「三難」雲。

熙寧、元豐之間,士大夫騖於功利,更其素守者多矣。而公忠亮果斷,出於天性,數上書言天下事,鹹具利害。為政以經術自輔,所至有跡;其去,民追思之。

夏五月辛未,終於州寢,享年六十有九。

(選自《淮海集》,有刪改)

5.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關陝無年 年:太平

B.書檄旁午於塗 塗:道路

C.舉全蜀之權以畀之 畀:給與

D.士大夫騖於功利 騖:追求

6.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鮮于子駿為人耿直有文學才華,上書言事,受到君王提拔,得到朝中大臣的一致認可。

B.針對西部形勢,鮮于子駿建議各地積極準備,相機而動,但安撫使沒能採納他的建議。

C.慶州發生叛亂,蜀地一片慌亂,官員盲目發兵搶佔要害地,在鮮于子駿勸阻下才鎮定下來。

D.鮮于子駿用經術處理政務,所到之處都有良好的政績,因此他離任後,老百姓很思念他。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乃移書勸安撫使,宜如李牧守雁門故事,遠斥候,謹烽火,堅壁清野,使寇無所獲。

(2)蓋公之從子師中,嘗使利路,故民以老運使別之。

8.鮮于子駿「數上書言天下事,鹹具利害」,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第二段加以概括。

閱讀答案:

5.A錯誤。「年」,收成。「關陝無年」意思是:關陝地區沒有收成。

6.A項,「鮮于子駿為人耿直有文學才華,上書言事,受到君王提拔,得到朝中大臣的一致認可」說法錯誤。「得到朝中大臣的一致認可」錯誤,原文第一段有「除利州路轉運判官,執政有沮議者」,說明不是一致讚賞,有人對提拔他有反對意見。

7.(1)於是寫信去勸安撫使,應該按照李牧守雁門關的舊例,遠遠地派出斥候打探,謹慎地觀察烽火信號,加固城防,清理野外的物資,讓敵人沒有收穫。(2)原來鮮于子駿的侄子鮮于師中也曾經做過利路轉運使,所以百姓用「老運使」來區別鮮于子駿(和師中)。

8.政治方面:王安石掌權時,他上書舉出大量時政之失;軍事方面:他根據劍廣形勢,提出分權以制內外的策略。

譯文:

鮮于先,字子駿,閬州人。公自年少就性情莊重,刻苦學習有文採,同鄉的人都認為他和奇特。二十歲考中進士,調任京兆府櫟陽縣主簿。神宗剛即位,下詔讓朝廷的官員直言進諫自己的缺失之處。公應詔上書進言十六件事,皇上喜愛他的文採,拿給御史中丞滕元發看說:「此篇文章不輸王陶。」被任命擔任利州路轉運判官,參知政事反對。皇上說:「鮮于先有文採和學問。」參知政事說:「陛下您是怎麼知道的呢?」皇上說「他有文章奏疏在此。」參知政事就不敢說了。

王荊公當權,鮮于公上疏言時政的失誤之處,說:「變法的政策一是讓人憂患,二是讓人嘆息,其它違反治國的要旨而使人心浮動的不可勝舉。」西方討論治軍用兵,公以士兵和將領沒有選擇,關陝地區沒有收成為由,不應該輕舉妄動。於是寫信勸勉安撫使,應該按照李牧守雁門舊例,遠派偵察兵,謹慎地觀察烽火,加強工事,使堡壘堅固;將野外的糧食作物和重要物資清理收藏起來,使敵人一無所獲。秘密地訓誡各路將領選拔將領訓練士兵,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必須在可以攻打的時候在計劃出兵。安撫使沒有採納他的建議,出兵作戰果然沒有功勞。

不久慶州兵士叛亂。關中地區驚動不安,巴峽往西的地區都警戒。成都太守與監司因為發兵屯守要地而爭議不休,公文散了一地,公一個人就制止了這件事,表示沒有什麼事情,最終安定了下來。公認為劍廣是重要的形勢之地,中央政府與各省之間權力應當分開來治理朝廷內外的事,現在把全蜀地的權利都給率領劍南的人,不合適;應該遵循唐朝的制度,在成都、益昌各自設置將帥,來消除奸雄覬覦的心理。多次上書,皇上沒有回覆。

這個時候剛剛實行助役法和青苗法,下詔讓各路監司,各自商定助役緡錢數額。轉運使李瑜想要以四十萬緡作為額度,公因為利路百姓貧困,用二十萬緡的錢就足夠了,和李瑜意見不同,各自陳述上報皇帝知曉。皇上於是公議此事,對判司農寺曾布說:「鮮于某所定利路役書,可以作為各路的標準。」於是貶黜李瑜,任命公為轉運副使,兼任提舉常平農田水利差役事。而唯獨青苗法不被實行,參知政事感到奇怪,立即派遣官員詢問情況。公說:「詔書稱:願意借的就借。

利路的百姓不願借,怎能強迫呢」。十幾年後,使者有想要改變鮮于公制定的法度的人,鄉親們哭著說:「老運使的法度有什麼可變的呢!」原來鮮于子駿的侄子鮮于師中也曾經做過利路轉運使,所以百姓用「老運使"來區別鮮于子駿(和師中)。公奉命出使九年,閬州成為名郡,正是新法剛施行的時候,各路人馬動蕩不安,而公以平常心對待這件事,鄉人沒有不同的意見的。現在翰林蘇公認為他做到了「在上不損害法度、其次不損害百姓、最後不遠離親朋」的「三難」。

熙寧、元豐年間,士大夫追逐功利,改變一直堅守的志向的人很多。而公忠貞光明果敢決斷,都是出於本性,多次上書談論天下事,都詳細地指出其中的利害關係。處理政事用經學來輔助自己,所任職的地方有功績;他離開的時候,百姓都追念他。

夏五月辛未,在州裡逝世,享年六十九歲。

相關焦點

  • 《舊唐書·魏徵列傳》節選閱讀及答案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4題。(共20 分)隱太子①聞其名,引直洗馬,甚禮之。徵見太宗勳業日隆,每勸建成早為之所。及敗,太宗使召之,謂曰:「汝離間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從徵言,必無今日之禍。」太宗素器之,引為詹事主簿。及踐祚,擢拜諫議大夫,封鉅鹿縣男,使安輯河北,許以便宜從事。
  • 胡青牛,交友須謹慎,鮮于通,我們勸你善良
    鮮于通,倚天屠龍記裡華山派的掌門人,是我們今天文章裡要說的那個人。不知為何,金庸先生特別不看好華山派掌門人,嶽不群如此,鮮于通亦是如此。但倚天屠龍記不是這樣,沒有鮮于通,一點不影響光明頂上張無忌樹立自己的江湖地位,而多一個鮮于通,也只是令到對人物的塑造上錦上添花。然而就是這筆錦上添花,讓我們看到了笑傲江裡湖嶽不群的倒影曾經在江湖裡的影子。從金庸先生的成書時間來看,因為倚天屠龍記成書之時的七年後才有了笑傲江湖,所以我們應該說,鮮于通真真是嶽不群的一個縮影。
  • 「董昭字公仁,濟陰定陶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董昭字公仁,濟陰定陶人也。舉孝廉,除屢陶長、柏人令,袁紹以為參軍事。紹逆公孫瓚於界橋,鉅鹿太守李邵及郡冠蓋,以瓚兵強,皆欲屬瓚。紹聞之,使昭領鉅鹿。問:「御以何術?」對曰:「一人之微不能消眾謀欲誘致其心唱與同議及得其情乃當權以制之耳計在臨時未可得言。」
  • 「大將軍衛青者」閱讀答案及解析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宮義,完成下面小題。大將軍衛青者,宇仲卿。平陽人也。青同母姊衛子夫自平陽公主家得幸天子。元光五年,拜為車騎將軍,擊匈奴、出上谷。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中大夫公孫敖為騎將軍,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軍各萬騎。青至蘢城,斬首虜數百。騎將軍敖亡七千騎;衛尉廣為虜所得,得脫歸;賀亦無功。元朔元年春,衛夫人有男,立為皇后。
  • 《王彥章,字子明》閱讀答案及翻譯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王彥章,字子明,鄆州壽張人也。少為軍卒,事梁太祖,為開封府押衙、左親從指揮使、行營先鋒馬軍使。彥章為人驍勇有力,持一鐵槍,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軍中號王鐵槍。梁、晉爭天下為勁敵.晉軍攻破澶州,虜彥章妻子歸之太原,賜以第宅,供給甚備,間遣使者招彥章,彥章斬其使者以自絕。
  • 「張純字伯仁,京兆杜陵人也」閱讀答案及賞析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張純字伯仁,京兆杜陵人也。高祖父安世,宣帝時為大司馬衛將軍,封富平侯。純少襲爵士,哀、平間為侍中,王莽時至列卿。遭值篡偽,多亡爵士,純以敦謹守約,保全前封。建武初,先來詣闕,故得復國。五年,拜太中大夫,使將潁川突騎安集荊、徐、楊部,督委輸,監諸將營。
  • 《答司馬諫議書》《與王介甫書》閱讀練習及答案解析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一)蓋儒者所爭,尤在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徵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若是者不唯不忠於介甫亦不忠於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則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如光則不然,忝備交遊之末,不敢苟避譴怒、不為介甫一一陳之。
  • 「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共19分)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彬始生周歲,父母以百玩之具羅於席,觀其所取。彬左手持幹戈,右手持俎豆,斯須取一印,他無所視,人皆異之。五年,使吳越,致命訖即還。私覿①之禮一無所受吳越人以輕舟追遺之至於數四彬猶不受既而曰吾終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歸悉上送官。
  • 華山派掌門人,鮮于通、嶽不群、穆人清,武功高低如何?
    《倚天屠龍記》裡,華山派是六大門派之一,掌門人是「神機子」鮮于通。在《笑傲江湖》中,華山派是五嶽劍派之一,掌門人是「君子劍」嶽不群。而在《碧血劍》裡,華山派更是成了天下第一的門派,掌門人是「神劍仙猿」穆人清。那麼,這三位不同時期的華山派掌門人,他們的武功誰高誰低?
  • 2020年十二月大學英語4級作文翻譯閱讀聽力真題及答案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四六級作文>正文2020年十二月大學英語4級作文翻譯閱讀聽力真題及答案 2020-12-12 13:47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閱讀答案及翻譯解析
    閱讀答案:13.D14.A15.B16.故秉筆之士/恆偏勝獨得/而罕有兼者焉/厥有能而專美/命之曰藝成/雖古之文雅之盛世/不能並肩而生17.(1)但是缺少文採,本來就不足以使當代的人震動、給後世學子示範。(2)其餘的人各自探索一個方面,互相背道而馳,他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 「宋湜,字持正,京兆長安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宋湜,字持正,京兆長安人。曾祖擇,牟平令。祖贊,萬年令。父溫故,晉天福中進士,至左補闕;弟溫舒,亦進士,至職方員外郎,兄弟皆有時名。湜幼警悟,早孤,與兄泌勵志篤學,事母以孝聞。溫舒典耀州,湜侍行,代作箋奏,詞敏而麗。溫舒拊背曰:「此兒真國器,恨吾兄不及見也。」
  • 翻譯、法律文化與公共閱讀
    閱讀與翻譯,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偶然。一個人親近一本書,是一種機緣,由於喜愛這本書,進而產生翻譯願望,則是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它,並分享讀書的快樂。我的本職工作是法官,與翻譯結緣,完全出於偶然。2006年,因從事司法工作,又寫過一本小說,出版界一位朋友覺得我對「法律和文學」話題或有心得,約我翻譯一本名為《作為法律史學家的狄更斯》的小冊子。
  •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技巧精簡總結:寫作、聽力、閱讀理解、翻譯
    以前的文章,分別介紹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寫作、聽力理解、閱讀理解和翻譯,四個部分的答題技巧。這篇文章是對以前內容的總結,學長把一些考試答題技巧精簡整理出來,希望幫助同學們通過這次考試。第二:聽力理解答題技巧在聽力英語聽力考試中,有一些固定規則:女士優先、結果導向不順利、表述相近的兩個選項其中一個是答案、表述相反的兩個選項其中一個是答案……聽力理解做題需要掌握三個解題技巧,分別是:聽力預讀、聽到什麼選什麼、同義詞替換。
  • 「陳俊,字子昭,南陽西鄂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陳俊,字子昭,南陽西鄂人也。少為郡吏,更始立,以宗室劉嘉為太常將軍,俊為長史。光武徇河北,嘉遣書薦俊,光武以為安集掾。從擊銅馬於清陽,進至蒲陽,拜強弩將軍。與五校戰於安次,俊下馬,手接短兵,所向必破,追奔二十餘裡,斬其渠帥而還。光武望而嘆曰:「戰將盡如是,豈有憂哉!」五校引退入漁陽,所過虜掠。
  • 《聊齋志異·雹神》閱讀答案及解析翻譯(2020年連雲港市中考題)
    文言文閱讀(15分)雹神蒲松齡王公筠倉①蒞任楚中,擬登龍虎山謁天師。及湖,甫登舟,即有一人駕小艇來,使舟中人為通。公見之,貌修偉,懷中出天師刺②,曰:「聞騶從③將臨,先遣負弩④。」(2分)公訝其預知益神之誠意而往11.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6分)(1)其服役者,衣冠須鬣多不類常人,前使者亦侍其側。(2)此上帝玉敕,雹有額數,何能相徇?
  •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訓練(含答案)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訓練(含答案)   一.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至3題(12分)   先公(指歐陽修)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與蘆葦相似的草本植物)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使學為詩。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裡(街坊)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抄錄未畢,已能誦其書,以至晝夜忘寢食,唯讀書是務。
  • 「劉乃,字永夷,洺州廣平人」閱讀答案及解析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劉乃,字永夷,洺州廣平人。少聰穎志學,暗記《六經》,日數千言。及長,文章清雅,為當時推重。天寶中,舉進士,尋丁父艱,居喪以孝聞。既終制,從調選曹。乃常以文部選才未為盡善,遂致書於知銓舍人宋昱曰:「虞書稱知人則哲能官人則惠今夫文部既始之以掄材終之以授位是則知人官人斯為重任 近代主司,獨委一二小冢宰,察言於一幅之判,觀行於一揖之內,古今遲速,何不侔之甚哉!誠能先資以政事,次徵以文學,退觀其理家,進察其臨節,則厖鴻深沉之事,亦可以窺其門戶矣。」其載,補剡縣尉,改會稽尉。宣州觀察使殷日用奏為判官,宣慰使李季卿又以表薦,連授大理評事、兼監察御史。
  • 《鮑子都,鮑宜字子都》閱讀答案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鮑子都,鮑宜字子都,渤海高城人也。好學,明經,後為都尉、太守功曹,舉孝廉為郎,病去官,復為州從事。大司馬王商闢宣,薦為議郎,後以病去。哀帝初,大司空何武除宣為西曹掾,甚敬重焉,薦宣為諫大夫,遷豫州牧。歲餘,宣坐免。歸家數月,復徵為諫大夫。宜每居位,常上書諫爭,其言少文多實。
  • 鮮于通和王難姑二選一
    一開始我以為胡青牛是因為救了鮮于通,救了個狼心狗肺之人,才決定非明教中人不治的。鮮于通乃華山掌門,也是胡青牛的結義兄弟,更是胡青牛的妹夫。鮮于通一開始對一個苗家女子始亂終棄,後來胡青牛救了他。然後鮮于通又對胡青羊始亂終棄,胡青羊被拋棄後自盡。鮮于通這個人偏偏又詭計多端,智謀深遠,想殺他很難。不過最後鮮于通也有了報應,被何太衝夫婦一招「無聲無色」誤傷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