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純字伯仁,京兆杜陵人也」閱讀答案及賞析翻譯

2020-12-28 k12教學資料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張純字伯仁,京兆杜陵人也。高祖父安世,宣帝時為大司馬衛將軍,封富平侯。純少襲爵士,哀、平間為侍中,王莽時至列卿。遭值篡偽,多亡爵士,純以敦謹守約,保全前封。

建武初,先來詣闕,故得復國。五年,拜太中大夫,使將潁川突騎安集荊、徐、楊部,督委輸,監諸將營。有司奏列侯非宗室不宜復國光武曰張純宿衛十有餘年其勿廢更封武始侯食富平之半。」

純在朝歷世,明習故事。建武初舊章多闕,每有疑議,輒以訪純。自郊廟婚冠喪紀禮儀義,多所正定。帝甚重之,以純兼虎賁中郎將,數被引見,一日或至數四。二十三年,代杜林為大司空。在位慕曹參之跡,務於無為,選闢掾史,皆知名大儒。明年,上穿陽渠,引洛水為漕,百姓得其利。

二十六年,詔純曰:「禘祫之祭,不行已久矣。『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宜據經典,詳為其制。」純奏曰:「《禮》,三年一祫,五年一禘。《春秋傳》曰:『大祫者何?合祭也。』禘祭以夏四月,夏者陽氣在上,陰氣在下,故正尊卑之義也。祫祭以冬十月,冬者五穀成孰,物備禮成,故合聚飲食也。斯典之廢,於茲八年,謂可如禮施行,以時定議。」定從之,自是禘、祫遂定。

時,南單于及烏桓來降,邊境無事,百姓新去兵革,家給人足。純以聖王之建闢雍,所以崇尊禮義,既富而教者也。乃案河間《古闢雍記》、孝武太山明堂制度,及平帝時議,欲具奏之。未及上,會博士桓榮上言宜立闢雍、明堂,章下三公、太常,而純議同榮,帝乃許之。

三十年,純奏上宜封禪,曰:「自古受命而帝,治世之隆,必有封禪,以告成功焉。臣伏見陛下受中興之命,平海內之亂,修復祖宗,撫存萬姓,天下曠然,鹹蒙更生,黎元安寧,夷狄慕義。《詩》云:『受天之祜,四方來賀。』宜及嘉時,繼孝武之業,以二月東巡狩,封於岱宗。明中興,勒功勳,復祖統,報天神,傳祚子孫,萬世之基也。」中元元年,帝乃東巡岱宗,以純視御史大夫從,並上元封舊儀及刻石文。三月,薨,諡曰節候。

(選自《後漢書·張曹鄭列傳》,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有司奏列侯/非宗室不宜復國/光武曰/張純宿衛/十有餘年/其勿廢更封/武始侯食富平之半

B.有司奏/列侯非宗室/不宜復國/光武曰/張純宿衛十有餘年/其勿廢/更封武始侯/食富平之半

C.有司奏列侯/非宗室不宜復國/光武曰/張純宿衛十有餘年/其勿廢/更封武始侯/食富平之半

D.有司奏/列侯非宗室/不宜復國/光武曰/張純宿衛/十有餘年其勿廢/更封/武始侯食富平之半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國,指國都,復國是指讓被驅逐的諸侯歸復君位。

B.五年,即建武五年,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

C.封禪,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封」一般指在泰山祭天,「禪」一般指在泰山下的梁父山祭地。

D.勒,雕刻。古人相信金石永固,故把記功文字刻在石上,以便流傳後世,彰顯功德。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純為人敦厚謹慎,曾歷朝為官。他歷任侍中、太中大夫、大司空等職,王莽篡權時,很多人失去封地,他保全了封地,還位至列卿。

B.張純善於統兵,得光武帝重用。光武帝派他統率潁川精銳騎兵,安定了荊州、徐州、楊部,又讓他監督轉運事宜,並督查各將營。

C.張純為官清靜無為,休養安民。他以西漢曹參為榜樣,無為而治,任用名儒做掾史,並打通陽渠,引洛水為漕運,使百姓得到好處。

D.張純倡導尊崇禮義,教化百姓。他查考前代闢雍、明堂制度,並結合平帝時的一些討論,提議設立闢雍、明堂來教化百姓,得到皇上的批准。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純在朝歷世,明習故事。建武初舊章多闕,每有疑議,輒以訪純。

(2)斯典之廢,於茲八年,謂可如禮施行,以時定議。

(3)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閱讀答案:

10.B

11.A

12.D

13.(1)張純歷代在朝為官,熟知舊事。建武初年舊章程多殘缺,每當(大家)有疑問難以決斷,就去詢問張純。

(2)這項典禮廢棄,到現在(至此)已經八年,我認為可以按禮施行,按時(在合適的時候)定下決議。

(3)平時總說(經常說):沒有人了解我啊。如果有人了解你,那你打算怎樣做呢?

【分析】

10.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結合語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後要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誌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內容的變化等。判斷的時候,可以先找出斷句一致的地方,再利用斷句規則分辨斷句不一致的地方的正誤。

「有司奏」,是說「有官吏上奏說」,後面句子「列侯非宗室/不宜復國」是「有司奏」的賓語。可以排除A和C項;

「張純宿衛十有餘年」是說「張純擔任宿衛十多年」,「十有餘年」是「宿衛」的補語,中間不能斷開。可以排除D項。

此句的完整翻譯是「有官吏上奏說,列侯不是劉姓宗室不應恢復其爵位和封地。光武帝說:『張純擔任宿衛十多年,不能廢止,改封為武始侯,俸祿取富平侯的一半。』」。

故選B。

11.

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築的名稱、年號、諡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

A項,文中的「先來詣闕,故得復國」是說「他先到朝廷(支持新皇有功),因此得以恢復爵位和封地」,這裡的「復國」應該是「恢復爵位和封地」。

故選A。

12.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幹的要求,然後依據人名、地名、官名、時間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選項對應的語句,再與選項進行比較分析。

D項,「提議設立闢雍、明堂來教化百姓,得到皇上的批准」錯誤,原文是說「乃案河間《古闢雍記》、孝武太山明堂制度,及平帝時議,欲具奏之。未及上,會博士桓榮上言宜立闢雍、明堂,章下三公、太常,而純議同榮,帝乃許之」。

故選D。

13.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後,應先回歸文本,然後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語,再按照不同的句式進行調、換、刪,再採取對譯法,逐字進行翻譯。

第一句中,「明習」應理解為「熟知」;「故事」應理解為「舊事、前例」;「闕」應理解為「殘缺」;「輒」應理解為「於是、就」;「訪」,應理解為「詢問」。

第二句中,「斯典」應理解為「這項典禮」;「於茲」應理解為「到現在」;「如」應理解為「按照」;「以時」應理解為「按時」。

第三句中,「居」應理解為「平時」;「不吾知」是賓語前置句,應理解為「不知吾,沒有人了解我」;「或」應理解為「有人」;「何以」是賓語前置,應理解為「以何,打算怎樣做」。

【點睛】

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翻譯為沒有查處;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覆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張純字伯仁,是京兆杜陵人。高祖父張安世,宣帝時做大司馬衛將軍,被封為富平侯。張純少時承襲了爵位和封地,哀帝、平帝時做侍中,王莽時做到列卿。正遇王莽篡位,許多人失去了爵位和封地,而張純因為敦厚謹慎,遵守法制,得以保全前代的封號。

建武初年,他先到朝廷(支持新皇有功),因此得以恢復爵位和封地。建武五年,被授予太中大夫。朝廷派他統率潁川精銳騎兵,安定荊州、徐州、楊部,督促轉運,監督諸將營。有官吏上奏說,列侯不是劉姓宗室不應恢復其爵位和封地。光武帝說:「張純擔任宿衛十多年,不能廢止,改封為武始侯,俸祿取富平侯的一半。」

張純歷代在朝為官,對舊事很熟悉。建武初年,舊章程多有殘缺,每當(大家)有疑問難以決斷,就去詢問張純。從郊廟祭祀、婚、冠、喪禮等儀式環節,多由張純糾正制定。皇帝十分器重他,任命張純兼任虎賁中郎將,多次被接見,有時一天接見多次。建武二十三年代替杜林做大司空。他在位時,羨慕曹參的事跡,主張無為而治。選拔掾史,都是知名的大儒。第二年,把陽渠打通,引洛水為漕運,百姓得到好處。

建武二十六年,皇帝下詔給張純說:「禘祫的祭禮,好久沒有舉行了。古人說:『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應根據經典,詳細作出制度。」張純奏道:「《禮記》記載:三年一祭為祫,五年一祭為禘。《春秋傳》記載:『什麼是大祫?就是合祭。』禘祭在夏四月,夏天陽氣在上,陰氣在下,所以是昭穆尊卑的意思。祫禮是在冬天十月,冬季五穀成熟,物資充實完成祭禮,所以在一起聚會宴飲。這個典禮廢掉,到現在已經八年,我認為可以按照禮節施行,按時定下來。」皇帝聽從他的建議,從此禘、祫的祭祀就規定下來了。

當時南單于和烏桓來投降,邊境沒有戰事。百姓剛剛去掉兵器和甲冑,家家充裕富足。張純認為聖明君王建立學校,是用來提倡禮義,在富民的基礎上進行教育。於是查考河間《古闢雍記》、孝武太山明堂制度,以及平帝時的一些討論,想具體啟奏。沒有呈上去,恰逢博士桓榮上書建議立闢雍、明堂,奏章下達到三公、太常,而張純的意見正與桓榮相同,皇帝於是就同意了。

建武三十年,張純上奏應該舉行封禪大典,說:「自古受天命稱帝,天下太平,就會有封禪之禮,來向上天報告成功。老臣看到陛下您受命復興國家,平定天下之亂,修復祖宗大業,撫慰天下百姓,天下平靜,欣欣向榮,百姓安寧,蠻夷仰慕。《詩經》說:『受上天庇佑,四方來賀。』您應該趁著好時機,繼承孝武帝功業,在二月東巡狩獵,在岱宗行祭天之禮。表明國家復興,記下豐功偉績,光復祖先遺業,報告上天諸神,子孫帝位相傳,這是萬代的基業。」中元元年,皇帝便東巡泰山,將張純視同御史大夫隨行,呈上漢武帝元封元年登封泰山的禮儀和刻石文。三月,張純去世,諡號節侯。

相關焦點

  • 張純——漢朝大臣——張氏名人
    張純(?—56年),字伯仁,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市)人。東漢大臣,西漢大司馬張安世五世孫,侍中張放之子。
  • 「宋湜,字持正,京兆長安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宋湜,字持正,京兆長安人。曾祖擇,牟平令。祖贊,萬年令。父溫故,晉天福中進士,至左補闕;弟溫舒,亦進士,至職方員外郎,兄弟皆有時名。湜幼警悟,早孤,與兄泌勵志篤學,事母以孝聞。溫舒典耀州,湜侍行,代作箋奏,詞敏而麗。溫舒拊背曰:「此兒真國器,恨吾兄不及見也。」
  • 《紅樓夢》顏色詞翻譯的對比賞析 | 名家賞析
    讓我們一起賞析顏色詞翻譯差異,共同探索一下吧!《紅樓夢》的服飾描寫可以算是處於中國文學的巔峰了,每一處的描寫都很細緻。第三回中,有一句服飾的描寫很有意思,即「臺磯之上,坐著幾個穿紅著綠的丫頭,一見他們來了,便忙都笑迎上來」,句中出現了「紅」與「綠」這兩個基礎顏色詞,但是翻譯上卻有所不同。
  • 春望原文及翻譯 春望賞析
    春望原文及翻譯 春望賞析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惠州京兆聯科技 無源銅纜組件 無源高速線纜專業生產廠
    原標題:惠州京兆聯科技無源銅纜組件無源高速線纜專業生產廠通信電纜是由多根互相絕緣的導線或導體絞成的纜心和保護纜心不受潮與機械損害的外層護套所構成的通信線路。通信電纜傳輸頻帶較寬,通信容量較大,受外界幹擾小,但不易檢修,可傳輸電話、電報、數據和圖像等。
  • 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閱讀答案及翻譯解析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言暢而意美 勞苦而功高如此B.文之難兼 固一世之雄也C.少以篇什著聲於時 不賂者以賂者喪D.凡我從事於文者 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
  • 僅唐代任宰相者超11人!
    杜國,位居現在的陝西長安,即漢代的杜陵。後來,杜國滅,杜姓子孫出奔,杜姓自此問世。 杜姓歷史悠久,名人輩出。自周代以來,見於史冊者就有三百五十二人。政客無數,僅唐代,杜姓任宰相者就有十一人。       鳳棲之名,源自漢朝,即當時長安城南杜姓族人聚居的杜陵地區「鳳棲原」之謂也。據唐代譜牒姓氏專著《元和姓篡》所述,唐代杜氏有十四望即:京兆、襄陽、洹水、濮陽、中山、陝郡、安德、扶風、郾師、成都、河東、齊郡、禮泉、河南。泉州鳳棲杜氏,以京兆為郡,乃唐杜之後,在族系源流上,屬京兆杜陵派。現宗祠坐北朝南,北依龍興,南望清源,得風藏水。
  • 《舊唐書·魏徵列傳》節選閱讀及答案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4題。(共20 分)隱太子①聞其名,引直洗馬,甚禮之。徵見太宗勳業日隆,每勸建成早為之所。及敗,太宗使召之,謂曰:「汝離間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從徵言,必無今日之禍。」太宗素器之,引為詹事主簿。及踐祚,擢拜諫議大夫,封鉅鹿縣男,使安輯河北,許以便宜從事。
  • 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在京頒出
    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在京頒出 高凱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高凱)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日前在北京頒出,該獎項由俄羅斯出版與大眾傳媒署翻譯研究院和首都師範大學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共同設立,旨在促進俄羅斯文學在中國的翻譯和傳播
  • 「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共19分)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彬始生周歲,父母以百玩之具羅於席,觀其所取。彬左手持幹戈,右手持俎豆,斯須取一印,他無所視,人皆異之。五年,使吳越,致命訖即還。私覿①之禮一無所受吳越人以輕舟追遺之至於數四彬猶不受既而曰吾終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歸悉上送官。
  • 「劉乃,字永夷,洺州廣平人」閱讀答案及解析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劉乃,字永夷,洺州廣平人。少聰穎志學,暗記《六經》,日數千言。及長,文章清雅,為當時推重。天寶中,舉進士,尋丁父艱,居喪以孝聞。既終制,從調選曹。德宗還京,聞乃之忠烈,追贈禮部尚書。(選自《舊唐書劉乃傳》)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 虞書稱/知人則哲能/官人則惠/今夫文部/既始之以掄材/終之以授位/則知人/官人斯為重任/B.
  • 《閒居初夏午睡起》拼音版原文、翻譯、賞析與閱讀答案
    【賞析】 宋詩與唐詩相較,無論力度和氣魄都小得多了。唐詩中那裘馬輕狂的浩歌,多被庭院深深的詠嘆所取代;那金戈鐵馬的豪邁場面,多為閒暇自適的生活描寫所淹沒。楊萬裡這首小詩也算是一個例子。這首詩是宋孝宗乾道二年 (1166),楊萬裡在家閒居時所寫。當時主戰派領袖張浚被罷去相位,主和派佔了上風。宋孝宗向金人賠款割地,與金主以叔侄相稱。無數愛國志士無不為之扼腕。
  • 「大將軍衛青者」閱讀答案及解析翻譯
    13.把文中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右賢王驚,夜逃,獨與其愛妾一人壯騎數百馳,潰圍北去。(2)前將軍故胡人,降為翕侯,見急,遂將其餘騎可八百,奔降單于。閱讀答案:10.C11.D12.C13.(1)右賢王大驚,連夜逃跑,獨自同他的一個愛妾和幾百個精壯的騎兵,急馳突圍,向北而去。
  • 翻譯、法律文化與公共閱讀
    閱讀與翻譯,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偶然。一個人親近一本書,是一種機緣,由於喜愛這本書,進而產生翻譯願望,則是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它,並分享讀書的快樂。我的本職工作是法官,與翻譯結緣,完全出於偶然。2006年,因從事司法工作,又寫過一本小說,出版界一位朋友覺得我對「法律和文學」話題或有心得,約我翻譯一本名為《作為法律史學家的狄更斯》的小冊子。
  • 《王彥章,字子明》閱讀答案及翻譯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王彥章,字子明,鄆州壽張人也。少為軍卒,事梁太祖,為開封府押衙、左親從指揮使、行營先鋒馬軍使。彥章為人驍勇有力,持一鐵槍,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軍中號王鐵槍。梁、晉爭天下為勁敵.晉軍攻破澶州,虜彥章妻子歸之太原,賜以第宅,供給甚備,間遣使者招彥章,彥章斬其使者以自絕。
  • 《三國演義》英文翻譯之章節賞析
    我後來找到一個很好的派遣寂寞的方法,那就是閱讀英文版中國古典名著。我找到的《三國演義》英文版是美國漢學家摩斯•羅伯斯翻譯的《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這個文題的翻譯我持保留意見)。作者興致勃勃地宣稱,此譯本比原著還好,原因:1 附有與《三國志》、《資治通鑑》等歷史典籍的對比說明;2 附有三國地圖;3 電子版讀者閱讀時可留言討論。
  • 宇紅點評|樹皮媽媽家的閱讀空間賞析
    小桃子家的閱讀空間賞析wendy家的閱讀空間賞析錚媽家的閱讀空間賞析盛果媽媽家的閱讀空間賞析sunny家的閱讀空間賞析肉肉家的閱讀空間賞析>美桐媽媽家的閱讀空間賞析辛巴麻麻家的閱讀空間賞析有有麻麻家的閱讀空間案例賞析依依媽家的閱讀空間案例賞析
  • 《觀潮》全文及翻譯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面者,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髮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溼,以此誇能.
  • 「陳俊,字子昭,南陽西鄂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陳俊,字子昭,南陽西鄂人也。少為郡吏,更始立,以宗室劉嘉為太常將軍,俊為長史。光武徇河北,嘉遣書薦俊,光武以為安集掾。從擊銅馬於清陽,進至蒲陽,拜強弩將軍。與五校戰於安次,俊下馬,手接短兵,所向必破,追奔二十餘裡,斬其渠帥而還。光武望而嘆曰:「戰將盡如是,豈有憂哉!」五校引退入漁陽,所過虜掠。
  • 「董昭字公仁,濟陰定陶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董昭字公仁,濟陰定陶人也。舉孝廉,除屢陶長、柏人令,袁紹以為參軍事。紹逆公孫瓚於界橋,鉅鹿太守李邵及郡冠蓋,以瓚兵強,皆欲屬瓚。紹聞之,使昭領鉅鹿。問:「御以何術?」對曰:「一人之微不能消眾謀欲誘致其心唱與同議及得其情乃當權以制之耳計在臨時未可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