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魏徵列傳》節選閱讀及答案翻譯

2020-12-23 k12教學資料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4題。(共20 分)

隱太子①聞其名,引直洗馬,甚禮之。徵見太宗勳業日隆,每勸建成早為之所。及敗,太宗使召之,謂曰:「汝離間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從徵言,必無今日之禍。」太宗素器之,引為詹事主簿。及踐祚,擢拜諫議大夫,封鉅鹿縣男,使安輯河北,許以便宜從事。徵至磁州,遇前宮千牛李志安、齊王護軍李思行錮送詣京師。徵謂副使李桐客曰:「吾等受命之日前宮齊府左右皆令赦原不問今復送思行此外誰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裡。且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寧可慮身,不可廢國家大計。今若釋遣思行,不問其罪,則信義所感,無遠不臻。古者,大夫出疆,苟利社稷,專之可也。況今日之行,許以便宜從事,主上既以國士見待,安可不以國士報之乎?」即釋遺思行等,仍以啟聞,太宗甚悅。

太宗新即位,勵精政道,數引徵入臥內,訪以得失。徵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與之言,未嘗不欣然納受。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無不言。太宗嘗勞之曰:「卿所陳諫,前後二百餘事,非卿至誠奉國,何能若是?」其年,遷尚書左丞。或有言徵阿黨親戚者,帝使御史大夫溫彥博案驗無狀,彥博奏曰:「徵為人臣,須存形跡,不能遠避嫌疑,遂招此謗。雖情在無私,亦有可責。」帝令彥博讓徵,且曰:「自今後不得不存形跡。」他日,徵入奏曰:「臣聞君臣協契,義同一體。

不存公道,唯事形跡,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則邦之興喪,或未可知。」帝瞿然改容曰:「吾已悔之。」徵再拜曰:「願陛下使臣為良臣,勿使臣為忠臣。」帝日:「忠、良有異乎?」徵曰:「良臣,稷、契、咎陶②是也。忠臣,龍逢、比幹③是也。良臣使身獲美名,君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忠臣身受誅夷,君陷大惡,家國並喪,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遠矣。」帝深納其言,賜絹五百匹。貞觀三年,遷秘書監,參預朝政。徵以喪亂之後,典章紛雜,奏引學者校定四部書。數年之間,秘府圖籍,粲然畢備。

(節選自《舊唐書·魏徵列傳》)

註:①隱太子:李建成②稷、契、咎陶:都是舜帝的臣子。③龍逄(關龍逄,被夏桀殺害)、比幹(被商紂挖心)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吾等受命之日/前宮/齊府左右皆令赦/原不問/今復送思行/此外誰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B.吾等受命之日/前宮/齊府左右/皆令赦原不問/今復送思行/此外誰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C.吾等受命之日/前宮/齊府左右皆令赦/原不問/今復送思行/此外誰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D.吾等受命之日/前宮/齊府左右/皆令赦原不問/今復送思行/此外誰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古代的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死後,朝廷會根據他們生前的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諡或諡號。隱太子李建成,諡號「隱」;齊桓公諡號「桓」;歐陽修,世稱歐陽文忠公,諡號「文忠」。

B.「祚」有皇位之意。「踐祚」特指皇帝登臨皇位,類似用語現象很多,例如:踐阼、踐極、踐統、踐位等等。"祚」還有福分之意,如「門衰祚薄」中「祚」即為此義。

C.擢,提升官職。其他如「遷」「陟」「加」等也指官職的提升;「拜」「除」「領」等表示任命、授予官職;「換」「徙」「轉」等表示官職的調動、改任。

D.尚書省,官僚機構名,由漢代皇帝的秘書機關尚書發展而來,是魏晉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機構,為中央政府最高權力機構之一,下轄吏、禮、兵、刑、戶、工等六部。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魏徵直言敢言。在唐初權力鬥爭中,李世民最終獲勝。李世民責備魏徵事先離間他們兄弟關係,魏徵卻坦言李建成失敗的原因就在於沒有聽從他的意見。

B.魏徵忠誠奉國。魏徵受命安撫河北,剛到磁州,就遇到押解前東宮、齊王府的舊人入京的隊伍。魏徵說有關國家利益,明白了沒有不去做的,寧可自己承擔責任,也不能損害國家大計。因此,立刻上書呈報皇上,並釋放了被抓的前東宮、齊王府的舊人。

C.魏徵善於辭令。魏徵向唐太宗提出願做良臣、不做忠臣的請求,太宗驚問良臣、忠臣的區別。魏徵巧用典故,正反舉例進行說理。結果,唐太宗被魏徵深深地打動,並因此賜給他五百匹絹。

D.魏徵重視文化。由於隋末戰亂,書籍散佚和損毀較多。魏徵任秘書監之職後,他奏請組織儒生校輯圖書,結果,數年之間就使秘書府藏書精美又完備。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 分)

(1)古者,大夫出疆,苟利社稷,專之可也。

(2)太宗嘗勞之曰:「卿所陳諫,前後二百餘事,非卿至誠奉國,何能若是?」

14.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良臣、忠臣的特點。(3分)

閱讀答案:

10.D解析:吾等受命之日,前宮、齊府左右,皆令赦原不問。今復送思行,此外誰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裡。「皆令赦原不問」不能斷開,「赦原」都是赦免之意,故排除A、C。「徒遣使往,彼必不信」中「彼」強調那些人,而非出使的地方。故排除B。

11.C 「遷」,調動官職。常見的有三種情況:一是升遷,二是改任,相當於轉調.原職品級的官職,三是降職,即「左遷」。

12.B 「立刻上書呈報皇上,並釋放了被抓前東宮、齊王府的舊人」錯。從「即釋遣思行等,仍以啟聞」可知。

13(1)古時大夫出使,如果(只要)是對國家有利,就可以自己做主。(出疆,出使。原意猶出境。古代指離開某一封國疆土,前往他國。苟,假設,如果。專,專擅,自作主張。句意1分,三個重點詞各--分。)

(2)太宗曾經慰勞魏徵說:「您所陳述進諫的事,前後有二百多項,不是您至誠報效國家,怎麼能夠這樣?」(勞,慰勞。所陳諫,陳述進諫的事。何能,怎麼能夠。)

14.良臣:做對國家、對君王、對自己都有益的事。

忠臣:自身有美名,卻做了對國家、對君王、對自己都無益的事。

附翻譯

隱太子建成早己聽說魏徵的名氣,把他召為洗馬,非常恭敬他。魏徵見太宗屢建功勳,威望越來越高,常常勸建成早定對策。太子建成失敗後,太宗派人召見魏徵,對魏徵說:「你離間我兄弟關係,這是為什麼?」魏徵說:「太子如果聽從了我的意見,一定不會遭到今天的殺身之禍。」太宗平素就器重魏徵的敢於直言,於是任命他為詹事主簿。太宗即位後,提升魏徵為諫議大夫,封巨鹿縣男,派他安撫河北,授予他遇事可酌情處理的權力。魏徵到了磁州,遇到前東宮千牛李志安、齊王護軍李思行鎖在囚車中押解京師。魏徵對副使李桐客說:「我們動身時剛得到皇上的詔命,前東宮、齊王府的舊人都一律赦免不問。

現在又把李思行等押送京師,這樣做其他的人誰還再相信皇上的詔令而不疑慮呢?朝廷派我們安撫山東,人們一定不會相信,這豈不是差之毫厘、失之千裡,況且有關國家利益,明白了沒有不去做的,寧可自己承擔責任,也不能損害國家大計。現在如果釋放李思行他們,不再追究他們的罪責,那麼信義的感召就會遠達天下。古時大夫出使,只要是對國家有利,就可以自己做主。況且我們這次出使,皇上給予我們靈活行事的權力。皇上既然對我們以國士相待,我們怎能不以國士相報呢?」副使同意,立即釋放了李思行等人,並上書呈報皇上,太宗非常高興。

太宗剛繼承皇位,勵精圖治,改革治國之道,多次把魏徵召到臥室裡,詢問治國施政的得失。魏徵很有治理國家的才幹,性情又剛正不阿,從不退縮屈服,太宗與他談論,總是欣然接受他的意見。魏徵也為遇到賞識自己的君主而喜不自勝,就殫精竭慮為他服務,知道的事全部說出來,毫不隱瞞。太宗曾經慰勞魏徵說:」您所陳述進諫的事,前後有二百多項,不是您誠心誠意報效國家,怎麼能夠這樣?」那年,太宗又升任他為尚書左丞。有人誹謗魏徵包庇自己的親戚,太宗派御史大夫溫彥博去調查此案,結果查無實據,溫彥博向太宗奏道:「魏徵作為一個臣子,應該使自己的行為顯明,他不能遠避嫌疑,以致招來這些誹謗。

雖然沒有私情,也應當受到責備。」太宗命溫彥博去責備魏徵,並說:「從今以後,行為不得不存痕跡。」幾天後,魏徵入朝上奏太宗說:「我聽說君臣一心,道義上如同一個整體。置國家大事於不顧,只追求行為顯露痕跡,如果君臣上下都共同遵循這條道路,那麼國家的興衰就難以預料了。」太宗大驚失色說:」我已經悔悟這件事了。」魏徵又跪下說「願陛下讓臣做良臣,不要讓臣做忠臣。」太宗說:「忠臣、良臣有不同的地方嗎?」魏徵說:「良臣是稷、契、咎陶那樣的人,忠臣是龍逢、比幹那樣的人。良臣使自身獲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的稱號,子孫世代相傳,福祿無邊。忠臣自身遭禍被殺,君主陷於愚昧、兇暴的境地,國破家亡,只得到一個忠臣的空名。從這說來,忠臣、良臣相差就遠了。」太宗被魏徵深深地打動,賜給魏徵五百匹絹。

貞觀二年(628),魏徵升任秘書監,參預朝政。魏徵因為感到國家經歷了喪亂之後,圖籍散失,制度、法令紛亂繁雜,奏報朝廷組織學者校定四部書。幾年之間,秘府中收藏的書籍,精要而又完備。

相關焦點

  • 《史記 管晏列傳》節選 翻譯講解
    視頻:《史記  管晏列傳》節選 講解 重點詞語翻譯: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
  • 李世民為什麼要毀掉魏徵的墓碑?看似和諧的君臣,隱藏著大秘密
    在魏徵去世後,李世民更是傷心不已,直接廢朝五日,悼念魏徵。此外李世民還率領文武百官參加魏徵的葬禮,並且親自為魏徵寫下了碑文。然而沒有過多久,李世民就厭惡起已經離世的魏徵,不僅取消了衡山公主與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約,甚至還推倒了魏徵的墓碑。那麼李世民為什麼突然就厭惡起魏徵了呢?
  • .— 《舊唐書·魏徵傳》
    — 《舊唐書·魏徵傳》★ from 10 native(near) speakers of English (Vaulmore, Akoto, Maurice, Michael, Jen, Shan, Richard, Samir, Brandon, Rose)● from 10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s(張碩,梁穎萍
  • 李世民的嫡女出嫁,長孫皇后卻重賞魏徵,學者:長孫皇后真聰明
    舉兩個例子,《舊唐書·杜如晦傳》記載:及事捷,與房玄齡功等,擢拜太子左庶子,俄遷兵部尚書,進封蔡國公,賜實封千三百戶。李世民在平定天下時,身邊有兩大智囊,分別是房玄齡和杜如晦。這兩人直接幫李世民策劃了玄武門之變,可謂居功至偉。李世民登基時,封賞眾臣時,封杜如晦為蔡國公,食邑一千三百戶。
  • 「大將軍衛青者」閱讀答案及解析翻譯
    (摘編自《史記·衛青霍去病列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天子曰匈奴逆天理/亂人倫暴長虐老以盜竊為務/行詐諸蠻夷/造謀藉兵/數為邊害/故興師/遣將以徵厥罪/B.天子曰/匈奴逆天/理亂人倫/暴長虐老/以盜竊為務/行詐諸蠻夷
  • 《王彥章,字子明》閱讀答案及翻譯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王彥章,字子明,鄆州壽張人也。少為軍卒,事梁太祖,為開封府押衙、左親從指揮使、行營先鋒馬軍使。彥章為人驍勇有力,持一鐵槍,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軍中號王鐵槍。梁、晉爭天下為勁敵.晉軍攻破澶州,虜彥章妻子歸之太原,賜以第宅,供給甚備,間遣使者招彥章,彥章斬其使者以自絕。
  • 【閱讀材料】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第一章節選
    這部小說是羅琳的處女作,被翻譯成近70種語言。阿拉伯語版的小說語法難度適中,對已經掌握基本語法並懂得如何使用字典的同學來說,是非常好的提高詞彙量的閱讀材料。 【節選】يعمل السيد درسلىمديرا لشركة جروننج للنسيج.. وهو رجل ضخم بدين.. لاتكاد رقبتهتظهر من بين كتفيه.. مع أن له شاربا كبيرا جدا..
  • 「陳俊,字子昭,南陽西鄂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陳俊,字子昭,南陽西鄂人也。少為郡吏,更始立,以宗室劉嘉為太常將軍,俊為長史。光武徇河北,嘉遣書薦俊,光武以為安集掾。從擊銅馬於清陽,進至蒲陽,拜強弩將軍。與五校戰於安次,俊下馬,手接短兵,所向必破,追奔二十餘裡,斬其渠帥而還。光武望而嘆曰:「戰將盡如是,豈有憂哉!」五校引退入漁陽,所過虜掠。
  • 魏徵本來是李建成的人,後投靠李世民,為何沒人說他變節
    而早在很久之前的唐朝,魏徵本來是太子李建成的人,可玄武門之變後,他卻選擇投靠了李世民。魏徵在為李建成效力時,曾不止一次建議他將李世民的兵權奪過來,還建議早點除掉李世民。只是李建成一直猶豫,才錯失了機會,反而讓李世民將他除掉了。之後,李世民重用魏徵,後者助其開創了「貞觀之治」。
  • 一代名相魏徵,死後卻極其悽慘,連墓碑都被唐太宗砸了
    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 這句話想必大家都聽過。這是唐朝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一代名相魏徵去世時,唐太宗李世民在萬分悲痛中說的一句話。 唐太宗與魏徵的故事堪稱千古美談,兩人是老闆與員工齊心協力開創不朽業績的典型代表。可以說,沒有魏徵的貞觀朝,是不完整的,至少是不耀眼的。得到魏徵,是唐太宗一生的幸運。
  • 魏徵之後再無魏徵
    而魏徵呢,主要負責元寶藏的來往信件,一次李密在審閱文件的時候,看到了元寶藏的書信,覺得觀點條理清晰、切中要害,就打算認識下這個武陽郡丞,一番交流才發現,幕後主筆的是魏徵。後來魏徵得到李密賞識,成為他的幕僚。2、在武陽郡,在元寶藏的手下,還誕生了另一位名人,屬於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好官,青天大老爺,他的名字叫魏德深。
  • 解讀《管晏列傳》【節選】
    讓我們帶著問題繼續往下閱讀: "已而"也是一個十分有趣的詞。鮑叔牙和管仲是怎麼認識公子小白和公子糾的呢?他們就是靠努力嗎?所以,這裡"賢"的意思需要重新定義一下。"賢"其實指的是做事賢,換句話說,是管仲有治國理政,幫助君主"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能力。鮑叔牙正是看中了管仲的這種能力,所以要利用管仲。鮑叔牙不缺錢,所以他成為了管仲的經濟來源。
  • 「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共19分)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彬始生周歲,父母以百玩之具羅於席,觀其所取。彬左手持幹戈,右手持俎豆,斯須取一印,他無所視,人皆異之。五年,使吳越,致命訖即還。私覿①之禮一無所受吳越人以輕舟追遺之至於數四彬猶不受既而曰吾終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歸悉上送官。
  • 魏徵:魏徵到底有多少重身份
    信裡處處能體現出魏徵對崔判官的仰慕之情。崔判官還在大唐為官時,魏徵沒少去請教他。崔判官每次的諄諄教誨,魏徵都還記憶猶新。毫無疑問,崔判官就是教魏徵算卦的師父。如果魏徵真的是「推算最明」。那麼崔判官也肯定是算卦高手。
  • 「董昭字公仁,濟陰定陶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董昭字公仁,濟陰定陶人也。舉孝廉,除屢陶長、柏人令,袁紹以為參軍事。紹逆公孫瓚於界橋,鉅鹿太守李邵及郡冠蓋,以瓚兵強,皆欲屬瓚。紹聞之,使昭領鉅鹿。問:「御以何術?」對曰:「一人之微不能消眾謀欲誘致其心唱與同議及得其情乃當權以制之耳計在臨時未可得言。」
  • 「張純字伯仁,京兆杜陵人也」閱讀答案及賞析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張純字伯仁,京兆杜陵人也。高祖父安世,宣帝時為大司馬衛將軍,封富平侯。純少襲爵士,哀、平間為侍中,王莽時至列卿。遭值篡偽,多亡爵士,純以敦謹守約,保全前封。建武初,先來詣闕,故得復國。五年,拜太中大夫,使將潁川突騎安集荊、徐、楊部,督委輸,監諸將營。
  • 孝歌歌詞:《魏徵斬老龍》
    倒行布雨犯天命,明日午時問斬刑;斬龍臺上來審訊,奉命監斬是魏徵。6、龍王一聽慌了神,口中告饒叫先生,我今可有救星份。你今逞強闖禍根,奉命監斬是魏徵;要想活命我不能,去求唐王李世民。7、唐王龍床熟睡醒,忽然夢見老龍君,苦苦哀求喊救命。
  • 魏徵叛主,憑啥獲得文人第一諡號「文正」?司馬光:他真的配
    貞觀三年,李世民剛繼位不久,他要應對北面的突厥,內部又要處理朝野對他殺兄弒弟的罵名,為此他只能懷柔李建成舊臣,魏徵作為李建成集團的佼佼者,是主要懷柔對象。但榮譽可以給,給實權又不放心,所以對魏徵既要用又要防,最終太宗給魏徵秘書監的職位,同時加「參知政事」銜,讓一個圖書館館長成了有資格登堂入室的重臣。魏徵對李世民的心思心知肚明,所以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取得皇帝信任。
  •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一.列傳一百四十一
    嘗謂翻譯者多有訛謬, 故就西域,廣求異本以參驗之。貞觀初,隨商人往遊西域。玄奘既辯博出群,所在 必為講釋論難,蕃人遠近鹹尊伏之。在西域十七年,經百餘國,悉解其國之語,仍 採其山川謠俗,土地所有,撰《西域記》十二卷。貞觀十九年,歸至京師。太宗見 之,大悅,與之談論。於是詔將梵本六百五十七部於弘福寺翻譯,仍敕右僕射房玄 齡、太子左庶子許敬宗,廣召碩學沙門五十餘人,相助整比。
  • 四年級語文上冊,課內閱讀專項練習題,一至四單元課文節選
    課內閱讀是語文考試閱讀部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閱讀能力較差的同學來說,課內閱讀部分相對來說難度稍低,只要牢牢掌握重點課文中需要學會的內容即可。所以針對課文內容的閱讀訓練就比較重要。這份課內閱讀練習題主要節選前四單元一些重要課文的片段,各位同學可以認真練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