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思特裡克蘭德和他的三個女人,三種婚姻觀

2020-12-22 葉一二Q

《月亮與六便士》裡的男主角思特裡克蘭德讓人印象深刻。

人到中年,無論是工作還是家庭都步入了正軌,生活也在蒸蒸日上,思特裡克蘭德卻在某一日辭掉了自己證券經紀人的工作,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這個生活了17年的家庭,離開了自己的妻兒。

他為的是追求他的夢想,對他而言一日不畫畫,就如溺水的人。對他的妻子阿美而言,當知道丈夫不告而別,她的第一反應是思特裡克蘭德肯定是跟著某個女人跑了。

思特裡克蘭德並沒有跟著女人私奔,然而他的女人緣卻是極好。他這一生有3個女人,都對他死心塌地,他對前兩個女人棄之如敝履。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探討的不僅是夢想與現實的抉擇,也探討過婚姻的一些真相,比如思特裡克蘭德和他的三個女人。

思特裡克蘭德和阿美:貌合神離的中年夫妻,人在心不在

阿美遇到思特裡克蘭德那年才20歲,思特裡克蘭德23歲,兩人一見投緣,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像這世間所有情侶那樣,他們是因為愛結為了夫妻,卻又在婚後長久的柴米油鹽裡漸漸忘記了愛是什麼。

阿美喜歡結交文人和藝術家,常常在家開宴會,思特裡克蘭德卻總是一言不發,表現出格格不入的氣場。

阿美眼中的思特裡克蘭德從來不是一個和藝術沾邊的男人,卻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比在場的任何一個藝術家都要熱愛藝術。

明明每日朝夕相處,阿美卻不知道丈夫在想什麼。

這是很多中年夫妻的常態,妻子把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丈夫把心思都放在了外界。

少年夫妻變成了老夫老妻,對枕邊人的關注度也就一天比一天低了。

有些早就心如死水的能安於這死氣沉沉的婚姻,有些始終蠢蠢欲動的便在隨時尋找第二春。

【我的前半生】裡的羅子君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幸福的女人,丈夫負責賺錢養家,自己負責貌美如花。她以為自己的婚姻牢不可破,卻沒想到婚姻破碎的速度比自己想像的快很多。

她認為不會出軌的丈夫卻出軌了,且出軌對象是一個又老又醜的女人。

很多女人都以為自己的婚姻上了保險,卻不知道人心最難思量。明明是夫妻,卻也有可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阿美從沒想到思特裡克蘭德會跟著自己的夢想私奔。

很多中年夫妻的婚姻不再走心,最後只剩傷心。

阿美直到思特裡克蘭德離開後才知道丈夫是深深愛著美術的,明明是同床共枕卻是同床異夢。

婚姻的保鮮期一過,蠢蠢欲動的心會越來越多。

畢竟,對婚姻天生就有責任感的人並不是那麼多。

一段婚姻想要長期維持美滿和諧,靠的往往是後期的走心。

思特裡克蘭德和勃朗什:只談性不談愛的感情是在玩火

自從思特裡克蘭德發現自己的真愛是美術,而不是女人後,他對女人的需求只集中在性需求,不再需要長期的婚姻關係。

有一種女人明明知道對方是怎樣不靠譜的男人,卻還是像吸了毒一般,再也戒不掉這個男人。

沒有遇到思特裡克蘭德的勃朗什有一段平靜而又溫馨的婚姻,但卻獨獨缺了愛,勃朗什並不愛其貌不揚的施特略夫,只是感恩他救了自己。

如果思特裡克蘭德沒有住進兩人的家,兩人的婚姻也能相安無事地維持表面的和諧。然而這個從來不走心只走腎的男人最終勾走了勃朗什的心。

讓她甘願放棄施特略夫對她的好,去伺候對她並不好的思特裡克蘭德。

思特裡克蘭德想要的只是性,勃朗什卻還想要愛。

她用盡一切辦法想要留在思特裡克蘭德身邊,然而思特裡克蘭德對她的無情,就如她對施特略夫一樣。

女人往往感性高於理性,男人往往理性高於感性。

她一心想要改變這個男人,將他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卻最終宣告失敗。

思特裡克蘭德絕情地拋棄了她,勃朗什選擇了自殺。

這段感情裡,思特裡克蘭德一直渣的明明白白,勃朗什卻以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那個。

明知沒有希望,卻偏偏要為自己捏造希望,明知對方只要性,卻還妄想加上愛。

人最怕一廂情願,還要自我感動,最終還是敗給了自己的痴心妄想。

思特裡克蘭德和愛瑪:一段感情的長久往往需要理解和付出

遇到愛瑪之前的思特裡克蘭德從未想過此生自己會有再婚的可能。他固執,自私,偏激,能容忍他的女人是如此之少。

然而他還是遇到了可以容忍他的愛瑪,一個十七歲的小姑娘,願意跟著一貧如洗的他生活在沒有人煙的荒島,忍受長久的寂寞。

思特裡克蘭德常常沒有空搭理愛瑪,他愛畫畫,愛到了極點。

然而愛瑪眼中的丈夫是光芒四射的,他才華橫溢,白天看著他作畫也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晚上兩個人可以吹著島上的涼風,聽著蛙叫,聽著蟬鳴,看星星看月亮。

這樣的日子愛瑪再過五十年也不厭倦,她不需要壓抑自己的性格去包容這段婚姻,包容這個怪癖的男人。

她容易滿足,容易快樂,正是她無私的付出,讓思特裡克蘭德冰冷的心也有了回暖的跡象。

思特裡克蘭德得了麻風病後一心想讓愛瑪走,不想傳染給她。愛瑪卻堅持不走,這一刻的思特裡克蘭德為了這段感情流淚了。

有那麼一瞬間,思特裡克蘭德的意志動搖了,他的淚水溢出了眼眶,順著臉頰流下來。可不一會兒他的臉色又浮現出了他慣常的那一嘲諷的笑容。

縱然思特裡克蘭德不想承認自己恢復了人類的情感,然而他的眼淚出賣了他。和愛瑪在島上生活的這幾年是思特裡克蘭德人生最快樂的日子,他可以做著喜歡的事情,陪著喜歡的人。

面對患了麻風病的思特裡克蘭德,愛瑪不離不棄,陪著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刻。

愛瑪用自己長久的無私的付出和理解成全了這段感情,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思特裡克蘭德。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幾段感情,最終卻只能和一個人相守,或者孤獨終老。

畢竟,遇到感情很簡單,遇到可以長久陪自己走下去的人很難。

相關焦點

  • 《月亮與六便士》:雙性戀作家毛姆是否真的貶低女性?
    《月亮與六便士》被稱之為文藝青年的夢想之書,作者毛姆被譽為是「20世紀最會講故事的天才故事家」,這本書自1919年出版以來,被翻譯為62種文字,暢銷於110個國家,並多次被改編為電影和舞臺劇。而令人不解的是,他的眼裡只有畫畫,沒有愛情,甚至近乎薄情。「愛情對我來說是多餘的東西,我沒有時間去和女人戀愛。」除了「要月亮還是六便士」的主題之外,這本書另一個亮點便是思特裡克蘭德的三段情史折射的女性觀,這也是本書評論裡廣受爭議的地方。更有甚者,認為毛姆對女性群體是帶有偏見和鄙視的。
  • 《月亮與六便士》:一本值得你用心去閱讀的好書,強烈推薦
    但《月亮和六便士》所討論的問題更為深刻與極端。六便士象徵著世俗,包括事業、愛情、家庭、婚姻、道德約束等。對於思特裡克蘭德來說還包括那些所謂的普世價值,甚至人性;而月亮則代表了「詩和遠方」,也就是理想,是人生存在的價值或本來面目。除此以外的一切,說白了就是「眼前的苟且」,就是「人生的枷鎖」。我們的生命,如盧梭說過的那樣:「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 《月亮與六便士》:何妨彎腰撿六便士,再抬頭描摹月亮
    月亮代表著我們的信仰與追求,六便士則是世俗的生活,為了天上的月亮,我們就必須像他們一樣捨棄地上的六便士嗎?帶著這樣的疑問,下面將從斷臂式取捨是否可取,月亮與六便士是否可以共存及如何共存這三個方面對這本書進行剖析,以便我們能更深入了解月亮與六便士的取捨問題。
  • 悅讀|「月亮」的選擇與「六便士」的選擇|餘啟紅專欄
    讀完《月亮與六便士》,我陷入了沉思。為什麼一個描述在40歲時放棄「六便士」、選擇仰望「月亮」追求夢想的藝術家生活的小說,會成為當時的暢銷書,並歷經100多年依然不衰?我想這大抵是因為在浮躁的社會裡,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看到了抬頭仰望月亮、追逐理想的珍貴。得到眾多人的關注,書就會暢銷,得到不同時期的人的關注,書就會長銷。
  • 《月亮與六便士》:你願意為了月亮放棄六便士嗎?
    花了八天時間,終於看完《月亮與六便士》。掩卷而思,問了自己一個問題:你願意為了月亮放棄六便士嗎?月亮,指的是遙不可及的理想。
  • 《月亮與六便士》:從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角度,深析人生3大終極問題
    從這些回答中,我們就能了解到一個人的目標和行為模式,從而能讀懂這個人。毛姆筆下的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德,也是如此。02【職業問題】夢想和現實並非是水火不相容的。為夢想而不顧現實是魯莽的,為眼前苟且而丟棄夢想是愚蠢的。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月亮」與「六便士"是一種隱喻。「月亮」象徵的是一種夢想。
  • 在滿是六便士的地上,你會抬頭去看皎潔的月光嗎?
    思特裡克蘭德原本擁有穩定的事業和幸福的家庭,可中年的他卻忽然拋棄一切,選擇獨自一人追求自己所愛的繪畫。看到妻離子散的家庭,他是令人可恨的。獨居創作的時候,思特裡克蘭德遇到了他最大的恩人——施特略夫。施特略夫同為畫家。他賞識思特裡克蘭德的繪畫天賦,當所有人都認為思特裡克蘭德是瘋子的時候,他卻說他一定是個偉大的畫家。
  • 《月亮和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月光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書——《月亮和六便士》,講的就是一個關於夢想和生活之間,如何抉擇的故事。書名中的月亮和六便士,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他們是另有所指。月亮象徵著崇高的理想追求和美妙的精神境界,而六便士作為小面額的貨幣,則代表著世俗的得失成敗。
  • 《月亮與六便士》:婚姻裡最可怕的敵人不是小三,是男人的夢想
    02以上是《月亮與六便士》裡的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已婚男人,為了畫畫的夢想而拋棄一切的傳奇人生。丈夫離家出走以後,沒有工作的阿美要養活自己,還要養活兩個十幾歲的孩子,家裡只剩下幾百塊錢。很多人都說:沒有丈夫她根本活不下去。然而,事實卻超乎了人們的意料,阿美開始自己做一些小生意,最後變成了一個十足的女強人。那斯特裡呢?斯特裡的故事就一言難盡了。
  • 舞臺劇《月亮和六便士》即將上演
    今年9月,根據毛姆小說改編的舞臺劇《月亮和六便士》將重返美琪大戲院與上海的觀眾見面。觀眾將在劇場中,跟隨著主人公的歷程,完成一次與理想的對話。 他的執著,他的犧牲,他的狂熱與冷漠,譜就了一曲跌宕起伏的人性之歌。《月亮和六便士》上一輪的巡演,在觀眾中反響熱烈。舞臺劇在儘可能尊重、再現原作的基礎上,以當代劇場的表現方式,對這一經典故事進行了重現。首輪演出後,有劇評人如此評價,「舞臺劇《月亮與六便士》之所以能帶給觀眾震撼,並不只是因為毛姆擅長說故事。作品的震撼一定是源於對意義和價值的追求,而非對故事的追求。
  • 人生如夢,我們枕著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
    紙短情長丨言之有詩第 379 期「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需要擁有一個詩意的世界」。
  • 《月亮與六便士》另類解讀|女人越付出全部,越得不到幸福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的經典小說。這部小說主旨在於參考著名印象派畫家高更的人生經歷,呈現了普世觀和藝術天性的激烈衝突。但對佔據全文女性描寫三分之二篇幅的女主勃朗什來說,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她背叛了自己的丈夫,追隨男主,最後落得被拋棄,悲慘自殺的結果。
  •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西西弗斯與巨石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西西弗斯與巨石 2016年06月08日 08:02 來源:文藝報 作者:文澤爾 字號 內容摘要:當時的毛姆45歲,正值創作巔峰期,《月亮與六便士》是他在全盛期寫下的傑作,亦是其作家生涯的最重要代表作
  • 《一本好書》月亮與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趙立新黃維德)一理想與現實。在中年的時候更有體會,年輕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是被選中的的,與眾不同的,成長後你就會發現自己所有的經歷是普通的。我們在擺動的過程斯特裡我必須畫畫!!毛姆艾米/我和他真的完了。我為什麼給他自由?女人的悲哀。絕望的被拋棄,如果為了女人離開,她還可以比賽。
  • 《月亮與六便士》:原諒我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人生從來沒有對錯
    沒有夢想的人是失去靈魂的,當一個人,願意為自己的夢想放棄自己原來安逸的生活,那他一定很勇敢。《月亮與六便士》中描述到「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月亮與六便士》出版於1919年,至今恰好100年的時間了。歷經百年時間考驗,依然受到許許多多讀者的喜愛,我想這就是經典之作的力量,好書常讀常新,每次總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和啟發。
  • 《月亮和六便士》:在迷惘中試圖理解
    《月亮和六便士》雖然是一百年前的作品,但卻一直有著經久不衰的現實價值,這也是它暢銷至今的原因。書名中的月亮和六便士,它的寓意是:月亮高高在上,是我們的理想。六便士是當時英國金額最少的錢,象徵著我們的生活。
  • 《月亮與六便士》:我們用盡全力,做好自己,是最了不起的才華
    題記:不是他抬頭看到了月亮,而是他高懸在空,是那明月。1.《月亮與六便士》之斯朱蘭職場之路:從安穩無趣的證券經紀人,到救贖路上的魔鬼畫家先介紹一下主人公:在一個世俗、一心想在文藝圈立足的妻子眼裡,丈夫斯朱蘭確實有點拿不出手,忠厚、老實、樸實、無趣。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月亮和六便士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我想許巍的歌詞用來形容《月亮和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德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在分享《月亮和六便士》之前,必須要介紹一下這本書的作者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 《月亮與六便士》:一個中年男性的人性救贖
    最求月亮的人最求月亮的人如果荒誕不經的故事出自英國小說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是個在倫敦做事的證券經紀人,他有一個富裕和美滿的家庭:妻子漂亮,愛慕虛榮,兩個孩子健康快樂
  • 《月亮和六便士》卡司公布 | 第二輪卡司大曝光
    執迷不悟的傻子冷酷無情的負心漢為的只是不負心中的熱情與理想——《月亮和六便士》那就是《月亮和六便士》第二輪卡司正式公布這次加入了不少的新血新血到底會帶來什麼新景象呢?卡司之間又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一起密切期待吧!!我們也會緊密報導的!!現在!這一瞬間!right now!卡司要公布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