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揭秘」,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野史奇談
(圖)朱元璋
▼點擊下方音頻主播魚公子為你講古▼
說起中國曆朝歷代,我覺得明朝有諸多讓人欽佩之處。朱元璋一建國就訂立了一項「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
那麼回首明朝歷史,還真是這樣。大漢朝,即使雄才大略的漢武大帝時期,也有過昭君出塞的和親之悲壯;大宋,一個檀淵之盟,記載了宋朝割地賠款換和平的悽涼。不過要是跟大清朝比起來,漢宋都是小巫見大巫了。人家大清籤訂的條約,那才是無數中學生的殤啊。因為,條約太多,數都數不過來!割地賠款,那是大清朝的鎮國之寶,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嘛。
那麼大唐總該行了吧。說起來,大唐的確很強盛,可文成公主去吐蕃算是什麼呢?
當然,每個朝代都有每個朝代的策略和難處。咱們也不能站著說話不腰疼。其他朝代的事情先不操心了,還是說說大明吧。
朱棣敢於把都城建到有著「苦海幽州」之稱的北京,就是在踐行其父「天子守國門」的承諾。不過說起朱元璋來,他建國初期還有一項制度是最值得敬重的,因為此項制度直接關係的是國計民生。
這就是朱元璋的糧長制度。
1.
什麼是糧長制度呢?糧長是個什麼官職啊?其實糧長不是體制內在編的官,也就是說,糧長並不拿國家俸祿,但他每年都可以見皇上一次。
朱元璋本身是一個放牛娃出身,還當過和尚和乞丐。
(圖)電視劇《拐個皇帝回現代》劇照
當和尚的時候他結識了明教重要首領彭瑩玉,也就是《倚天屠龍記》中「五散人」之一的彭和尚。朱元璋實際上還拜了彭瑩玉為師,要不怎麼後來朱元璋建立的王朝叫明朝呢,因為他本身就是明教的青年骨幹才俊呀。
當乞丐的時候他可也有一段傳奇經歷。有人說了,你是不是要說「珍珠翡翠白玉湯」呀?少來,我可不喝昂。其實,這段故事跟相聲中說得完全不一樣!
相聲中兩個乞丐,一個名叫常賢弟,一個姓來。這是以訛傳訛了。兩個乞丐中,其中一人正是女扮男裝的楚方玉!
楚方玉是誰呀?大家聽說過蘭溪會吧。蘭溪會的發起人包括:楚方玉、蘇坦妹、劉伯溫、宋濂、章溢、葉琛。
當然,此是後話了。因為這個時候的楚方玉真的是一個要飯的乞丐。也算不上什么女扮男裝,乞丐衣衫襤褸,哪裡還分什麼男女呢。
朱元璋在破廟裡差點餓死。幸好碰上了兩個小乞丐,其中一個就是楚方玉。楚方玉把自己捨不得吃的一碗泔水湯送給了朱元璋。裡面有一個酥炸豆腐丸子,有點爛菜葉和餿米飯粒子。朱元璋吃完,剛才還「防冷塗的蠟」的小臉,馬上就紅撲撲得「精神煥發」了。
此事讓朱元璋記憶深刻,他深切感受到糧食的重要性。他登基之前,曾下達了「高築牆,緩稱王,廣積糧」的口號。
朱元璋吃了這碗珍珠翡翠白玉湯之後,又繼續他的抗元大業去了。
那麼楚方玉呢,後來因為結識了宋濂等人,大家志同道合,成立了蘭溪會。而楚方玉與蘇坦妹,也成為這一帶著名的才女,二人並稱「江南蘇楚」。
後來,朱元璋的軍隊打到這裡,結果擄走了蘇坦妹。朱元璋知道此事之後,為了整肅軍紀,不分青紅皂白,居然把蘇坦妹給殺了。
(圖)朱元璋投軍
2.
蘇坦妹的死讓劉伯溫、宋濂等人十分震驚。更是讓楚方玉悲痛欲絕。
結果就在這個時刻,朱元璋念念不忘當年在破廟中救他的兩個乞丐恩人,下令尋找恩人,要好好報答。
此刻的楚方玉才知道,感情當年在破廟之中喝了自己一碗泔水湯的人,就是特麼的「暴君」朱元璋呀!
這次楚方玉真要女扮男裝了。因為朱元璋就以為當年的小乞丐是個男的呢。
楚方玉見到朱元璋,經過一番嚴格詢問,最終朱元璋確定,這個乞丐就是當年破廟中救了自己的恩人!
朱元璋就問:恩人,後來你去了哪裡呀?
此刻,楚方玉才慢慢說出自己的故事來。她是如何結識的宋濂、劉伯溫等高人,如何結識的蘇坦妹等。也道破了自己女扮男裝的身份。
朱元璋恍然大悟。原來自己錯殺的女子,居然就是自己一心仰慕的「江南蘇楚」之一的蘇坦妹呀!
後悔已經晚了。朱元璋為自己立了罪己碑。
通過楚方玉的從中說合,劉伯溫、宋濂等人也原諒了朱元璋誤殺蘇坦妹的過失,不久就都投到朱元璋麾下。
朱元璋得劉伯溫、宋濂,如劉邦得到張良與蕭何。大家相見恨晚,徹夜促膝長談。
宋濂說,民以食為天呀。要想社會安定,首先要讓百姓能吃飽飯,所以糧食很重要。
朱元璋說,老宋說得對。
(圖)朱元璋
於是,大家一合計,如何掌握百姓的溫飽問題呢?此事不能依靠當地官員。因為層層上報,信息早就失真了。必須在各村選一個糧長,讓他們可以直接上報朝廷!
就這樣,糧長制度開始實行了。
3.
應當說,糧長制度實行初期是卓有成效的。
因為糧長不是真正的官,所以只是一個名譽。開始時候,大家選出的糧長一般由納糧大戶人家擔任。誰是糧長,就證明誰的日子好過,誰給國家繳納的公糧多,誰就光榮。所以糧長更多時候,成為一種榮耀的象徵了。
開始時候,那些大戶人家都搶著當糧長。大家想啊,過年過節,敲鑼打鼓的上京城去送糧,還能受到朱元璋的檢閱和接見,這是多大的榮光啊。
可是時間一長,那些大戶人家就不願意幹這個差事了。因為,每年都是這個事,反正該宣傳的已經宣傳了,該得到的榮譽已經得到了。新鮮感過去了,大家就開始算計了。這一路上多辛苦啊,還要搭功夫搭人力物力的,不上算啊。
於是,大戶人家就把糧長讓給那些窮人去當了。
可窮人跟富人不一樣。沒錢沒人沒實力,當個糧長上京送糧,還要到處求人說好話,難辦呢。
後來朱元璋知道這事之後,糧長不能誰想當就當,誰想不當就不當,太隨意了吧。
本來說,糧長制度的初衷是全體村民選舉。可如今,大家覺得糧長這個官只有責任沒有油水,都不願意幹了。怎麼辦呢?朱元璋一看,那就別選舉了,直接由朝廷任命吧。
就這樣,糧長由全民選舉制改成了朝廷指定製。
其實指定製開始時候也挺好的。畢竟村裡有許多素質高的村民的確不為名不為利,願意為百姓做點實事和好事。所以指派的糧長幹的也是很不錯的。
朝廷看這些糧長們也挺辛苦的,於是就把其中幹得不錯的一些糧長直接給轉入朝廷官職了。這下子可是不得了了,本來,糧長只是一個不在編的幹部,這一有了轉正的機會了,可就成了一個肥缺了。於是,一些村民挖空了心思想混個糧長噹噹。
想當糧長怎麼辦呢?就要和當地的父母官們搞好關係呀。於是,貪腐就滋生了。
糧長,最初是到中央跟皇帝匯報當地百姓疾苦的。後來,就成了一些村霸進入體制的跳板了。幾乎各村的糧長都由村裡的地痞惡霸擔任了。這批人當糧長的目的就是為了多認識幾個官員,能有機會見到皇上好升官發財。至此,糧長原有的職責已經名存實亡了。
一直到了嘉靖年間,張居正出任宰相的時候,他發現了這個糧長制度的弊端。於是改革實行了「一條鞭法」。他規定,各村所有的糧長,以後全部由裡正兼任。至此,烏煙瘴氣的糧長爭奪戰總算告一段落了。
*作者:風林秀,魚羊秘史籤約作者。一個詩意地棲息在歷史與文學名著時空中不能自拔的寫手。以國學為衣,以神話為馬,與雲之君兮為友,與日月相伴,賞天地大美,混一世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