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氣球》是一部只有34分鐘的短片。然而它卻榮獲了第29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第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2007年導演侯孝賢拍攝的榮獲第60屆坎城電影節 一種關注單元 一種關注大獎(提名)的電影《紅氣球之旅》,也是為了向該片導演致敬。《飛屋環遊記》裡面也能看到該片的影子。可見這部拍攝於1956年的短片在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紅氣球》是1956年法國導演艾爾伯特•拉摩裡斯(Albert Lamorisse)拍攝的短片。該片以法國巴黎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孤獨又喜歡遊蕩的小男孩帕斯克(導演艾爾伯特•拉摩裡斯的兒子飾演)和一隻紅色氣球之間的趣事。帕斯克在上學路上無意間發現了紅氣球,紅氣球就像一個頑皮淘氣又形影不離的朋友一樣充滿靈性,陪伴著他上學放學,看風景逛市場淋雨,去教堂,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快樂。然而一群嫉妒擁有紅氣球的壞孩子卻用彈弓打破了它,正當帕斯克難過的看著最後被一腳踩癟的紅氣球時,全巴黎的所有氣球從四面八方飛向帕斯克,當帕斯克抓著許多五顏六色的氣球飛向天空自由翱翔時,他的臉上又有了笑容。
片中那隻充滿靈性的紅氣球,在不同的人看來象徵的意義也不同。在我看來它象徵著朋友,它的出現填補了小男孩對於友情和陪伴的心理需求。那份純真的友誼對一個人的成長甚至人生幸福至關重要。
從《紅氣球》看人們對友情和陪伴的心理需求
提起友誼,大家基本都有話說,因為俗話說"誰還沒幾個朋友」。那麼朋友對我們來說到底有什麼用呢?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則只是一片繁華的沙漠。——培根
片中的小男孩帕斯克一直獨自上學放學,瘦小的身影在巴黎高高矮矮的黑灰色房子和人群的襯託下顯得更加孤單寂寞。那隻紅氣球出現後,他們一起上學放學,玩捉迷藏,看火車經過,逛舊貨市場,就像形影不離的朋友一樣,小男孩的世界仿佛也被點亮了。
人,天生害怕孤獨。因此,我們需要陪伴,需要友誼,需要知己。
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誼掛在口頭上,他們並不為了友誼而相互要求一點什麼,而是彼此為對方做一切辦得到的事。——別林斯基
小男孩帕斯克在雨天寧願自己淋雨也要不斷向路人借傘為氣球擋雨,兩次從那群試圖毀壞氣球的壞孩子手中努力搶奪氣球。而氣球也在小男孩被校長關禁閉後一直尾隨煩了校長一整天,直到校長放出了小男孩。最後當紅氣球被踩癟以後,全巴黎的氣球都聚集過來,帶著小男孩飛向天空。
朋友就是在你受欺負有困難時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護你周全的那個人。
孤獨是人的宿命,愛和友誼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將它撫慰。——周國平
小男孩帕斯克在片中很少笑,看起來孤獨憂鬱,可是紅氣球的出現,讓他的臉上多了不少笑容。朋友正是在孤獨壓抑的環境裡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的那束光,指引我們通向陽光的方向。
真正純淨的友誼,就是你和他之間相互的慰藉。相互支撐著走過人生,經歷風雨和黑夜。只是同行,僅是陪伴。友誼給雙方勇氣,信心和安慰,它讓我們的人生在困境中不那麼艱難,在迷茫時不那麼掙扎。
從《紅氣球》看人們對友情和陪伴的心理需求
人生艱難,我們一生都需要像紅氣球一樣的朋友來互相作伴,慰籍內心。那麼我們該如何維持優化自己的朋友圈呢?
朋友也是相互吸引的,我們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各方面實力,才能吸引志趣相投的人成為朋友。也才有機會認識比自己更厲害的人,大家有更多共同話題,互相學習。
現在社交簡單便捷,我們的朋友圈範圍也在極速擴展。但是我們要明白,朋友不在多,而在精。朋友圈就像工作一樣,也需要定期復盤和更新。因為我們的時間精力有限,除了家人,工作還有個人興趣都需要兼顧,對於那些長久不聯繫以後也不會有交集的朋友,及時剝離出自己的朋友圈。
我們這一生,每個階段都會遇到不同的朋友,大部分只能互相作伴走一程,然後便各奔東西,逐漸退出了彼此的生活圈。真正的知己可貴,能陪我們過一輩子的知己更是少之又少。這是一種現實也是一種無奈,好多時候我們只能將其珍藏於心底,偶爾回想起來仍然會感到溫暖。但是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珍惜每一個階段出現的朋友,相互幫扶者走過人生每一階段。
從《紅氣球》看人們對友情和陪伴的心理需求
生活不易,無論我們身處人生哪一階段,困境還是順境,我們都應該守護好我們的那個紅氣球,因為它總會給我們帶來溫暖和希望。同時也希望我們能夠像紅氣球一樣,溫暖他人。
從《紅氣球》看人們對友情和陪伴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