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慶:譚盾愛慕我才做電影音樂

2021-01-17 大河網

  緋聞不斷 容貌不老 語言勁爆

  雖說「範爺」威武,但畢竟她們這代年輕女星不曾發表過什麼傳世名言,從這一點上講,劉曉慶才是中國幾代人記憶中無法淡忘的明星,那句「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至今為人樂道,配以她彪悍的人生,再品味,更感麻辣。

  今日(20日)21時20分,劉曉慶做客山東衛視《歌聲傳奇》,這位率真大膽的影視界大姐大盡享緋聞男友貼身服務,言語間常以「我已名揚四海」為引,提及姜文,仍不避諱,大方追憶往事,直言「是我第一個發現他有導演才華的」;面對整容質疑,從容淡定,從直言譚盾對她有過愛慕才愛上電影音樂,到自曝曾在梁家輝面前罷演,哭鬧要吃肉,絕對可謂是劉曉慶的「勁爆集錦」。

  彪悍動作 拍《火燒圓明園》時罷演

  彪悍語言 「我要吃肉、吃米飯」

  《歌聲傳奇》中鮮有未以個人音樂為特輯的嘉賓,而劉曉慶則是其中之一。用劉曉慶的話講,她們那一代演員,「曾承載電影復興的任務,拍了很多『第一』:第一部武打片、第一部古裝戲、第一部合拍片。」現在香港和內地合拍片早已屢見不鮮,劉曉慶回憶當年第一部合拍片《火燒圓明園》時,就顯示出其女王的氣勢。

  當時梁家輝根本不知道劉曉慶的名氣,劉曉慶笑言,「《火燒圓明園》是1983年拍的,梁家輝和我是第一次合作,那也是梁家輝的第一部電影。當時我們兩人語言不通,演對手戲說臺詞很吃力。梁家輝說完,把扇子停一下,給我個暗示,我說完,蘭花指比一下,回一個暗示。」

  不過,劉曉慶在梁家輝面前情緒最失控的一次發飆是為夥食,劉曉慶回憶,「當時內地和香港演員的夥食待遇不一樣,梁家輝、導演李翰祥和其他香港演員,是香港方面負責,我們是內地合拍公司負責。儘管我當時已經名揚四海,梁家輝是第一次拍片,可我每月工資是50塊錢,而且沒有片酬。我說出來香港演員都不相信,他們很驚訝,你那麼大的影后都沒錢?我說真的,不會比50塊工資多一分錢。那時候,我每頓飯是兩個饅頭加一塊鹹菜,鹹菜還是黑的,現場一兩萬的群眾演員都是如此;而香港演員中午開飯時,每人眼前有輛小餐車,雞鴨魚肉都有,還有米飯。我是重慶人,也喜歡吃米飯。我當時就哭起來了,我說我不演了,當時大部分都是我的戲,所有製片主任、導演和副導演都跑來哄我,如臨大敵,我就說『我要吃肉、吃米飯』,那時候我還很小,導演就說『快,拿肉來』,我就跟他們抗爭,不,我要全部內地演員都要吃肉和吃飯我才拍戲。」

  2

  精通音樂 琴唱雙全

  自我堅持 「我不會涉足樂壇」

  在影視圈風生水起的劉曉慶不僅演技爐火純青,在音樂上更是頗有造詣。眾所周知,劉曉慶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附中揚琴專業,輔修鋼琴和美聲。最近,劉曉慶主演的電影《37》中的歌曲就出自她本人之口。不過,對於唱歌,劉曉慶有著自己的堅持,「我一直堅持精良組合,而且每部影片一首,不過我自己不會涉足樂壇。」

  聊到音樂,劉曉慶還特別提到了中國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並爆料譚盾與電影結緣,竟是因為對自己的愛慕:「上世紀80年代,那時譚盾還在中央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從來沒寫過電影音樂。李翰祥因為要拍《火燒圓明園》,在聽了譚盾寫的交響樂《離騷》之後,就找到了這個年輕人。可是譚盾有自己的要求,『我很愛慕劉曉慶,聽說她正在承德拍戲,如果不去承德我寫不出這部電影的配樂來。』到了承德,譚盾見到了我,他在一瞬間差點忘記自己是來工作的。我還削了兩個蘋果給他吃,以前譚盾一直認為我以陽剛示人,就是這一刻他被我的溫柔給打動了。雖然由於工作的緣故,我們並沒有太多的交流,可是良好的環境加上極佳的心情,讓他創作出他在電影音樂道路上的試水之作《豔陽天》。譚盾出來第一件事就是放給我聽,我覺得非常非常好,建議李谷一唱,果然就請了李谷一。後來在很多晚會上,我也唱了這首歌。」

  3

  不避緋聞 男助理貼身服務

  中意型男 「愛高鼻梁肌肉男」

  翻看劉曉慶的影視作品,會發現唐國強、陳寶國、張鐵林、陳道明等不少大腕都曾為她跑龍套演配角,而眾所周知,劉曉慶和姜文當年合作《芙蓉鎮》後傳有一段佳話,當主持人請她點評合作男星時,劉曉慶大方反問:「為什麼沒有說到梁家輝和陳佩斯?」言外之意,其他男星都只是「鋪墊」,隨後她直接點評姜文,「我和姜文合作了三部作品,演《芙蓉鎮》時我就看好他,《陽光燦爛的日子》是我最早告訴他『你可以做一個導演,你應該去做導演』,於是我就做監製,所以應該說,是我最早發現了姜文的導演才華。」

  提到劉曉慶的情感,有觀眾爆料,錄製當晚劉曉慶緋聞男友,小她20多歲的私人助理兼羽毛球教練易綱對劉曉慶的照顧十分用心,錄影開場前他仔細檢查著劉曉慶臺前的擺放物品;錄影三個小時,他一直坐在離劉曉慶最近的觀眾席上守護。易綱偶爾蹲到劉曉慶身邊耳語或遞水時,劉曉慶也毫不避諱鏡頭,表情自然淡定。同在一個羽毛球隊打球的付笛聲在視頻中爆料,劉曉慶擇友觀是「愛美,喜歡帥哥。喜歡高鼻梁、肌肉男,特別是鼻梁特別挺的男性。」對比這些特質,似乎易綱都具備。

  4

  扮老最難 不想演80歲

  回應整容 「那是光線原因」

  人們印象最深的還是劉曉慶在電視劇《武則天》中從16歲演到82歲的大跨度表演,不過回憶起這段經歷,劉曉慶倒是大倒苦水,「比如說尼姑裝,是一個發套,抹肥皂,臉上很多水泡;最困難是演老年,我和化妝師毛戈平商量『能不能把我化成一個沒有多少皺紋,一個保養得很好的老人?』但是打心眼裡我還是不想演,毛戈平說,『你要是不演,我就去拿刀殺你』。我還是比較怕他殺,想還是演吧。」

  早前在微博中,年近60的劉曉慶年輕貌美的照片遭到網友質疑其整容,對此劉曉慶大方表示,「當天是因為獲得十大經典品牌人物,組委會專門提前一天為我頒獎,髮型師就是在座的張傳騰先生,化妝是毛戈平。這張不太像我,由於光源角度神態動態的一瞬間,就被傳聞整容了。現在要鄭重解釋的是,我跟這張照片不太像。」一直處在輿論浪尖的劉曉慶表示,這些話題都不是自己有意為之,都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她還是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她的作品。

  實習記者 張寧

相關焦點

  • 【獨家】李安「好基友」譚盾:做自由的巫師
    武俠三部曲是譚盾為電影《臥虎藏龍》(2000)、《英雄》(2002)、《夜宴》(2006)所做的配樂,實現了武俠電影配樂的自主性與影像互補性的完美結合。10月25日,譚盾在國家大劇院又一次演繹了這部作品。「我是盡了心血的。」如今再回去聽《臥虎藏龍》的音樂,譚盾說他依然能被感動。那部作品為他帶來了巨大的聲名。
  • 譚盾:電影和音樂的組合就像男女之事
    假設電影裡沒有了男人和女人,那還有人會看嗎?譚盾為什麼我要寫電影音樂?自從看了日本導演黑澤明的《亂》,我發現電影和音樂都是相通的:音樂可以成為影像——而印象,也可以成為音樂。所以有時候我們聽著音樂會想到電影畫面,看電影的時候同樣也會想到音樂。
  • 觀音的感悟——直覺譚盾視覺音樂
    年因歌劇《馬可波羅》,獲得格萊美作曲大獎,譚盾對世界樂壇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他的音樂跨越了古典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音樂界限,2001年譚盾為電影《臥虎藏龍》,所創作的音樂,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獎」,這讓更多音樂圈之外的中國人,知道了「譚盾」的名字。
  • 譚盾與遊戲音樂,一場從符號到意義的「實驗」
    確認合作後,團隊成員接到譚盾從紐約發來的十幾條60秒微信語音。之前鮮有接觸遊戲的譚盾,向這些年輕人細心「請教」了關於《王者榮耀》的理念、特質。與以往的電影音樂和更個人化的嚴肅音樂創作不同,經歷過無數「大場面「的譚盾,在這次的創作裡變得更加慎重。
  • 把聲音拍成電影-譚盾的女人秘訣
    ,將一手採集的原始傳統民間音樂素材與電影畫面完美打通,通過科技與傳統的對話尋找一種新的聲音表達觀念。▲譚盾與僅存的幾位女書傳人譚盾回憶關於《地圖》的創作淵源:那年冬天我從北京回老家湖南採風。在土家族的一個村子裡,我遇到一位能用石頭敲出音樂的老人。
  • 譚盾|最會玩音樂的「瘋子」告訴我們人生一定要有夢
    譚盾,中國音樂人、作曲家、指揮家。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畢業,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畢業。他是全球最有代表性的當代音樂家之一,他獲得了全世界幾乎所有重要的音樂大獎: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葛萊美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專輯獎,格文美爾作曲大獎,俄羅斯蕭士塔高維奇音樂獎,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等。他的履歷自帶光環。
  • 江青|我與青年譚盾一起創作的日子
    過了一段時間,院裡知道譚盾已將第一場音樂做完並錄了小樣,我也將第一場拉了個大框架出來,所以要我做個匯報聯排,現在回顧起來,其實就是「安全檢查」。那天除了舞院領導之外也請了一些院外的舞蹈專家如戴愛蓮、賈作光等老前輩來審查。李翰祥導演正在北京籌拍電影《葉赫那拉》(後影片改名為《垂簾聽政》),他有錄像機也被我大材小用拉來幫忙錄像。
  • 譚盾,一個大時代下的瘋子
    這晚,譚盾和國家交響樂團一起,演出武俠四部曲《臥虎·英雄·夜宴·復活》。譚盾和李安共同認為:歌劇是原始的電影,電影是未來的歌劇。 譚盾與李安的第一次聚會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紐約。那時的紐約,陳逸飛、陳凱歌、譚盾、李安……華人精英薈萃。「馮小剛在那拍《北京人在紐約》,張藝謀也是紐約常客,他最喜歡吃紐約的蕎麥麵,每次都叫兩碗。」
  • 俠之樂 海之聲 譚盾之藥 譚盾大手筆串起青島「珠鏈」「音藥周...
    此次譚盾青島之行,選擇的點都有獨特的意義。周一晚間1907電影博物館的演出,他除了把電影《水》《紙》、音樂《水樂》帶到青島,還邀請了來自15個國家的音樂家演繹《武漢十二鑼》,這也是他為疫情下的武漢創作的新作品。周二,譚盾選在八大關演繹蒙古養生音樂,特邀馬頭琴藝術家、長調歌唱家獻藝,配以「音藥」主題演講。
  • 譚盾:大音希聲達天下
    李安一直和譚盾聊音樂,譚盾形容自己是「下層街頭流浪的中國阿炳」,李安則是「在街頭流浪的中國阿炳」,後來李安想做一部武俠片,他想探索「俠」內心深處的空間到底有多大,他會和譚盾聊如何用音樂表達這個空間,有時候從下午聊到晚上,連燈都忘了開。這部武俠片就是《臥虎藏龍》。譚盾和李安想要尋找的不是傳統港臺武術片那種外表的音效,而是內心深處的撞擊,京劇裡的打擊樂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 城事|《敦煌·慈悲頌》首次登陸蘭州 音樂大師譚盾以音樂點亮傳統...
    城事|《敦煌·慈悲頌》首次登陸蘭州 音樂大師譚盾以音樂點亮傳統文化 2020-12-25 1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譚盾:「從《武俠三部曲》到《敦煌·慈悲頌》,是我的心路歷程」
    1月8日晚,由譚盾指揮,作為珠海華發中演大劇院開年首場演出的《敦煌·慈悲頌》在珠海奏響。這也是2021年珠海迎來的首位「音樂大咖」。從歌劇《秦始皇》到電影《臥虎藏龍》,從《水樂》到《網際網路交響曲》,譚盾創作了諸多經典,也曾斬獲格萊美音樂獎、奧斯卡金像獎等諸多獎項。而對於《敦煌·慈悲頌》,譚盾稱之為「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敦煌·慈悲頌》取材於絲綢之路上敦煌壁畫中的故事。
  • 《愛慕》·電影音樂新聞發布會在烏魯木齊召開
    網易娛樂7月31日報導  2015年7月17日,新疆富布斯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與北京燦海雲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推出以「SOHO之音,愛慕之星,我要出唱片」為主題的平民音樂平臺正式啟動屆時由公司總裁、新生代的導演和作詞家賀然先生親自作詞,音樂人孫越強譜曲、音樂人趙翔編曲的《從那以後》、《過往的人》、《那時》等一系列原創音樂也將一一浮出水面。據了解,此次活動最終發行的音樂將作為《愛慕》電影的插曲,《愛慕》是富布斯影業聯合北京燦海雲天文化傳媒「七電下天山」項目的首部院線電影,影片總投資6千萬,預計在今年8月中旬開拍。
  • 譚盾「開講」水樂堂 左耳巴赫,右耳禪鍾
    「湖南道士會用紙來做音樂,而現在很多地方卻只剩下燒紙錢一種聲音了。」我讀大學一年級時,為她寫了第一部《牡丹亭》電子崑曲,用的是北京僅有的一臺電子合成器,楊老師每天晚上給我買一碗陽春麵,吃了八碗陽春麵我就把這個音樂做出來了!」 許多年後,譚盾將他年輕時的夢想移植到水樂堂,在它旁邊搭建園林做了個實景牡丹亭,「裡頭演員全是年輕人。」
  • 「不老妖姬」劉曉慶:越過男人河,才發現唯獨這兩個刺激
    青年劉曉慶1975年,23歲的劉曉慶被八一電影廠看中,做了演員。到了1982年拍攝電影《心靈深處》時,她的第一段「刺激」感情開始了。陳國軍剛做演員,正是年輕帥氣的時候。劉曉慶也是風華正茂、風韻十足之時。乾柴烈火,互相愛慕,兩人很快就從電影裡的夫妻發展到現實的情侶關係。
  • 國際著名作曲家譚盾攜音樂巨製奏響蘭州
    國際著名作曲家譚盾攜音樂巨製奏響蘭州每日甘肅網蘭州12月24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 蘇家英)由國際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創作的音樂巨製《敦煌·慈悲頌》將於本月26日、27日晚在蘭州音樂廳上演目前,譚盾已抵達蘭州排練。今天中午,譚盾在蘭州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分享了《敦煌·慈悲頌》的點點滴滴。這臺演出是2020年蘭州市文化旅遊消費惠民演出的「重頭戲」之一,由蘭州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蘭州大劇院承辦,這也是《敦煌·慈悲頌》首次登陸蘭州。譚盾認為,「蘭州作為古絲路文化重鎮,該曲在此處奏響,是真正回了家、返了鄉。」
  • 65歲劉曉慶拍電影似少女,她的4段婚姻才是驚世駭俗
    但是,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註定不會長久,劉曉慶事後坦然,「我討厭婚姻生活,我討厭男人。」實際上,她討厭的,只是王立這個人。結婚第四天早上,劉曉慶就離開新婚丈夫去拍電影了,拍完《小花》、《婚禮》、《瞧這一家子》三部影片回到北京後,已經是一年之後。此時的她,已成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 譚盾:「如果每個人都喜歡藝術,這個國家會充滿人性.」
    「音樂是一種世界性語言,來自不同文化背景、講不同語言、懷抱不同夢想的人都能夠通過音樂來彼此溝通與理解。」譚盾說。李安憑藉這部影片獲得華語電影歷史上第一部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獎項,而譚盾不僅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還摘得了葛萊美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專輯獎。二人在藝術上的追求不謀而合,同時也都經歷過紐約辛苦而充實的日子。馮小剛說,紐約是天堂,紐約也是地獄。「但對我來說,紐約很神奇,它像是一個夢想者的天堂,一個實驗藝術者的樂園。
  • 譚盾玩「陶樂」 製造《大地之聲》
    譚盾玩「陶樂」   自著名的「水樂」成功之後,世界級的音樂家譚盾又從長沙潼關、江西景德鎮、河北唐山、廣東佛山、陝西富平和臺灣鶯歌六大陶都「淘」來上百件「樂器」,製造出一曲古樸與新奇交織的《大地之聲》  9月20日至23日,一場世界頂級音樂盛事——瑞士琉森音樂節即將首次降臨中國,入駐國家大劇院。
  • 劉曉慶:我的男人,我的路
    當時,劉曉慶在成都軍區話劇團裡跑跑龍套,做一朵小花,小草。天賦異稟,充滿激情的劉曉慶,不甘如此墮落。那時,北京很多的電影製片廠多次借調劉曉慶,劇團不放,一直未能成行。要想成功進入北京,劉曉慶唯一的方法就是婚姻。很不幸,解放軍總政治部歌劇團的小提琴手王立成了劉曉慶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