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中八仙歌

2021-02-07 濤子藝術空間


     竹林七賢、飲中八仙是歷代文人、畫家創作的主題,竹林七賢展現的是魏晉風度,飲中八仙則是大唐盛世的一個縮影。

飲中八仙源於杜甫的《飲中八仙歌》,杜甫在這首詩歌中形象描繪了上至達官貴人、中至墨客文人、下至市井小人的八個人物代表。刻畫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這八個人物分別是:

詩人賀知章,飲中八仙年紀最長的,對李白有知遇之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是他的名句。

汝陽王李璡,當今皇上的侄子,封汝陽王。

左丞相李适之,也是皇親國戚,後被奸相李林甫迫害,罷相,自殺。

美少年崔宗之,官二代,他老爸官至宰相。

官員蘇晉,喜歡喝酒,又崇佛尚禮。

詩人李白,不用介紹,大家都知道。

草聖張旭,以狂草著稱於世,據傳張旭是從公孫大娘舞劍中悟得草書奧妙。

酒徒焦遂,焦遂只是個平頭百姓,據說有點口吃,但語出驚人。

 

《飲中八仙歌》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

道逢麴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

銜杯樂聖稱世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

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鬥酒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

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鬥方卓然,

高談雄辯驚四筵。

 

    賀知章喝多了,騎馬像乘船一樣,搖搖晃晃,眼花跌落入井中還能繼續酣睡。

    汝陽王李璡酒喝三鬥,仍然可以去覲見天子,路上遇到拉酒的馬車,不禁口水直流,恨不得跟皇上申請,把灑泉做為他的封地。

    左丞相李适之每天光喝酒就要花費萬錢,飲酒如巨鯨虹吸百川,他一心想逃離官場,只做一個喝酒的聖賢。

    崔宗之是官二代,高富帥,玉樹臨風,酒喝到量,白眼朝天,不可一世。

    蘇晉是位高官,平時喜歡吃齋念佛,參禪入定,但一見到酒就把佛門戒律都忘了。

    李白應召入宮,侍奉天子貴妃,吟詩作對,但常開小差到酒肆飲酒,酒醉輒睡在酒家,皇上和貴妃在沉香亭遊宴,叫他過去做詩,他說臣喝多了,上不了船。

    張旭是唐代的草聖,他的書法與公孫大娘的劍舞齊名,三杯過後,才有靈感,脫帽露頂,揮灑自如,如有神助。

    焦遂是他們的酒友,史書沒有記載,但也非平常人,五杯下肚,高談闊論,卓然不群,語驚四座。

 

這首詩歌的重點是李白和張旭,其它的人物都是陪襯。

李白自號「楚狂人」,一生與酒結緣,與酒有關的詩歌不計其數: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以及最有名的《將進酒》: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

李白是狂,張旭是顛。

據說張旭酒醉之後,披頭散髮,直接以頭髮蘸墨,以頭做筆,有點類似於現代的行為藝術。

張旭不但以書名世,而且以詩名世:

山光物態弄春暉,

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

入雲深處亦沾衣。

與張旭齊名的還有懷素,他們都是唐代的書法家,都被喻為「草聖」,懷素也嗜酒如命,古有「顛張醉素」之說,懷素在《自敘貼》中寫到:

以狂繼顛,誰曰不可。

醉來信手兩三行,

醒後卻書書不得。

對於張旭的書法,唐代的李白和宋代的米芾都頗有微詞:

王逸少,張伯英,

古來幾許浪得名,

張顛老死不足數,

我師此義不師古。

古來萬事貴天生,

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

米芾也曾與朋友論書:

草書若不入晉人格,輒徒成下品。

張顛俗子,變亂古法,驚諸凡夫,自有識者。

懷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時代壓之,不能高古。

這裡的張顛,指的就是張旭。

李白和米芾都十分推崇懷素,李白還專門做《草書歌行》來讚美懷素的書法。

這裡不再贅述,下期再寫懷素。

敬請期待。



附:濤子小草《飲中八仙歌》










  掃描圖中二維碼,關注濤子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飲中八仙
    《飲中八仙歌》是中國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
  • 你知道「飲中八仙」都是誰嗎?
    稱為「飲中八仙人」。杜甫詩興所至,寫成《飲中八仙歌》。此詩描繪生動,而「飲中八仙人」也成為一個經典題材,為後世畫家反覆繪製。讓我們看看杜甫是怎樣描述這幾個人的: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 【將進酒Bar】「飲中八仙」叱吒長安,李白排名僅第六
    杜甫聽聞,很是敬仰,他發揮天才般的想像力,撰寫出千古佳作《飲中八仙歌》。「飲中八仙」成為繼「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後,中國第三個文人詩酒集團。《飲中八仙歌》 來源:網絡杜甫在詩中生動地刻畫了8位狂客的嗜酒事跡,或倚馬萬言,或撫琴引吭,或揮毫狂草, 或口若懸河。他們帶著盛唐式的狂態,詩酒風流,無限豪邁,留給人們的似乎只有驚羨和讚嘆。
  • 傳說中的八仙還分上八仙、中八仙和下八仙?牛郎織女屬於哪八仙?
    這也是根據中華神話創作,背景是民間傳說中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簡稱八仙。關於八仙的故事,想必大家也有所耳聞,俗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便有所指。而他們分別是鐵拐李(李玄)、漢鍾離(鍾離權)、張果老、藍採和、何仙姑、呂洞賓(呂巖)、韓湘子、曹國舅(曹景休)。事實上,這是明代吳元泰的分法。更早的時候,還有漢代八仙,唐代八仙和宋元八仙,而且這8個神仙還不固定。
  • 酣暢淋漓,杜甫《飲中八仙歌》,醉八仙詩酒文化顯君子
    正如「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詩仙李白《將進酒》,可謂是將詩酒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此外,杜甫《飲中八仙歌》詮釋惟妙惟肖的醉八仙場景。一直覺得,唐人在詩酒文化的自信非我輩能深懂。杜甫,一個可以將醉酒之人神態展現生動萬分的,莫不是對生活有著細緻入微的觀察與思考。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 飲中八仙人
    字關鍵字 | 杜甫    飲中八仙歌提起古代的八仙傳說,一般有兩種常見的說法,一種是民間所傳道教的八個仙人,大約在明朝時確定為這八位:鐵拐李、鍾離權、張果老、藍採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還有一種醉八仙的說法,一般認為是源出《新唐書·列傳·卷一百二十七》中有關李白的記錄:白自知不為親近所容,益驁放不自脩,與知章、 李适之、汝陽王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酒八仙人」。但這種說法很有可能是源自杜甫的那首《飲中八仙歌》。天寶四年(745年),杜甫在齊魯和李白重逢,兩人又愉快地玩耍了一段時間,並互贈了詩篇,然後依依不捨地分開了。李白的風採給杜甫留下了極深印象。
  • 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牛郎織女屬於哪八仙?
    從明代《東遊記》中流傳下來的這八位神仙,在民間可謂是人氣極高了。但你不一定知道的是,單論「八仙」的話,在古代神話裡可有著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這樣的區分了。 同時,你想不到的是,牛郎和織女也都曾屬於八仙之一,這是不是和你所了解到的不太一樣?在我們記憶裡的,八仙好像並沒有這兩位的名號,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他們屬於哪八仙呢?快來一起看看吧。
  • 【唐詩鑑賞】0013 杜甫《飲中八仙歌》
    今天,為您奉上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以為助興。飲中八仙歌【唐】杜甫知章騎馬似乘船⑴,眼花落井水底眠⑵。汝陽三鬥始朝天⑶,道逢麴車口流涎⑷,恨不移封向酒泉⑸。左相日興費萬錢⑹,飲如長鯨吸百川⑺,銜杯樂聖稱避賢⑻。宗之瀟灑美少年⑼,舉觴白眼望青天⑽,皎如玉樹臨風前⑾。蘇晉長齋繡佛前⑿,醉中往往愛逃禪⒀。
  • 《飲中八仙歌》--唐·杜甫
    飲中八仙歌唐·杜甫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 杜甫的《飲中八仙歌》,為我們展示一幅醉八仙的飲酒場景
    酒文化,自從以來就是中國文學史上必不可少的話題,尤其是詩仙李白的一首《將進酒》,將勸酒詩發揮到極致,難怪李白說「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在眾多飲酒的詩篇中,杜甫的一首《飲中八仙歌》為我們展現了一副惟妙惟肖的醉八仙場景,讓我們看到大唐飲酒的盛況,也看出唐朝人的一種自信,杜甫將每個人的神態和醉酒後的狀態寫的生動至極,真是一位觀察細緻入微之人。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世賢。
  • 【簡友佳微】沉醉唐朝長安的宴飲……——讀杜甫詩《飲中八仙歌》
    以下作品——原創:黑龍江小龍女來源:黑龍江小龍女(ID:gh_41d6ed6c33fd) 沉醉唐朝長安的宴飲……——讀杜甫詩《飲中八仙歌》作為門客的杜甫,自然少不了汝陽郡王的一些宴飲場合。來往的客人中,有長安聞名的「酒中八仙」等文人雅士。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他們酒後的憨態、放曠便盡顯了。杜甫詩歌中的八仙飲酒場面,雖歷盡千年歲月,依然生動,依然栩栩如生。秉性豁達的賀知章,晚年更加縱誕,年八十餘,自號「四明狂客」。宴飲後,騎馬走在街上,仿佛船行水路,身子像起伏的波浪,在馬背上顛簸搖晃。
  • 論神仙酒局,還數這場醉「八仙」的長安酒會
    古人說「二士共談,必說妙法」,這一日「八仙相聚」,正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只見高朋滿座觥籌交錯。於是,就有了杜甫筆下的這一首《飲中八仙歌》。這「飲中八仙」分別是詩人賀知章、汝陽王李璡、左相李适之、美少年崔宗之、素食主義者蘇晉、詩仙李白、書法家張旭、辯論高手焦遂八人。
  • 八仙的傳說中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人就是把自己看的命太好了,以為別人命好,自己只要追求也能命好,其實根本不是這樣。成仙之路處處是過關、處處是考驗、處處是磨難過去的人,是講究「天命」的,遵從的是上天的安排,天意不可違啊。那八仙來說,他們的成仙之路處處是過關、處處是考驗、處處是磨難,天上的眾神都在注視著這群修道之人。他們的師父太上老君一直慈悲的看護和點化著自己的徒弟。
  • 風俗考|浦江亂彈中的「踏八仙」
    老戲舞臺上的「踏八仙」也應運而生,成為一種農耕文化流傳至今。  浦江民間演戲,無論演壽戲、雨戲或節日喜慶的戲,在加演和正本前一般都要「踏八仙」,向蒼天祈禱。國家級非遺浦江亂彈的「八仙」有《天官賜福八仙》《蟠桃八仙》《追桃八仙》《對花八仙》等四五種之多。還有一種是從徽戲裡移植過來的《文武八仙》。踏什麼「八仙」要跟據實際情況而定。
  • 【美女詩神】30.杜甫《飲中八仙歌》
    杜甫在天寶三載的時候在洛陽初遇李白,一見如故,從此兩人多次同遊,杜甫寫了很多詩贈給李白,例如他一連寫了兩首《贈李白》,留下了這樣的詩句:「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痛飲狂歌、飛揚跋扈刻畫李白的性格氣質簡直是入木三分!
  • 八仙神話故事中,八仙升仙后在天庭都掌管什麼職位?
    八仙是天庭中多才多藝的偶像實力組合,每次宴會表演的主力。
  • 杜甫的《飲中八仙歌》:用詩和酒勾畫出一幅盛世大唐的模樣
    想到了李白,會不會想到他「一飲三百杯」的酒神形象呢?「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這是余光中先生在《尋李白》裡寫的,足見詩與酒的密不可分了。再看看杜甫,他把唐朝最能喝酒的八個人寫成詩,把他們笑傲江湖,嗜酒如命的狀態描繪得惟妙惟肖,這詩寫得也真是沒誰了。《飲中八仙歌》(唐:杜甫)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 八仙代表著「男女老少富貴貧賤」!
    在民間傳說中,八仙分別代表著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由於八仙均為凡人得道,所以個性與百姓較為接近,晚近為道教中相當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國許多地方都有八仙宮,迎神賽會也都少不了八仙。俗稱八仙所持的檀板、扇子、洞簫、漁鼓、寶劍、葫蘆、荷花、花籃等八物為「八寶」,代表八仙之品。文藝作品中以八仙過海、八仙獻壽最為有名。
  • 林志高:酒八仙戒酒 | 會員新作
    自我參加農村教育工作以來,就聽到酒八仙的故事。何為「酒八仙」?同事們說,整天醉燻燻、無所事事的人,那叫「酒鬼」;醉酒後,尋釁鬧事、暴虐行兇的人,那叫"酒瘋子」。酒量超眾,醉而行為合法的人,才稱得上"酒八仙」。  在當地, 哪些人稱得上"酒八仙」,也沒人說得清楚,也許不局限八人,真人不露相,也許隱藏的很多。
  • 八仙中唯一的女性——何仙姑
    有太白金星、赤腳大仙,也有月中嫦娥,和一群花枝招展的仙女。同樣,道家八仙之中不只有喝酒的鐵拐李,儒雅的呂洞賓,也有一位女性——何仙姑。沒有女人的世界是不完整的。人間如此,仙界亦如此。比如有玉皇大帝,也有王母娘娘。天上,除了二十八宿、太白金星、赤腳大仙之類,還有月中嫦娥,和一群花枝招展的仙女。這樣的世界才不會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