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途多舛的葉世克紀念碑(上)

2021-01-18 青島晚報電子報
命途多舛的葉世克紀念碑(上)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1.09 星期一

    矗立在青島市太平路與青島路交會處海岸線上的葉世克紀念碑,可謂時乖命蹇,跨度長達一個甲子,日德青島之戰、青島主權回歸、日本二次佔領青島、青島抗戰勝利,這些重大事件均曾在葉世克紀念碑上留有印記。
葉世克紀念碑。
青島接收紀念日慶典活動通知。
從葉世克紀念碑到「日本佔領青島紀念碑」
    1901年1月27日,膠澳租借地第二任總督葉世克病逝。為表彰這位「最嚴峻時刻的堅強有力而且遠見卓識的領袖人物」的殖民「業績」,在膠澳總督府支持下,膠澳租借地德國商民聚會議定,聯手出資在威廉皇帝路(今太平路)口海岸線處,為葉世克建造紀念塔一座。 1903年3月,錐形的葉世克紀念塔建成。
    對於葉世克的殖民「業績」和早逝,《膠澳發展備忘錄》(1900年10月至1901年10月)如是記述:
    ……在1900年動亂的那段困難日子裡,他不顧自己虛弱的身體狀況,全力以赴的工作,這無疑加速了他生命的終結。因此,我們在此要牢記他的崇高功績……為了表達對他的敬意,決定為他樹碑,這件事已著手進行。實際上,他已經給自己樹立了一座永恆的紀念碑……
    《青島通鑑》載,葉世克紀念碑位於市政廣場南端,面向青島灣,共三層,用大理石砌造,碑座和碑體呈對稱的六邊形,碑體外環六根立柱,高丈餘,為青島前海一景。
    現存一些史料對葉世克紀念碑有著更詳細的介紹:這是一座底部呈六角形的白塔式全花崗巖建築,通高約16米。塔身中下部石制的迴廊形成一個碑亭,塔身鑲嵌有十二塊精心打制的銅牌,詳細地記敘了德國佔領膠州灣的過程、《膠澳租借條約》和葉世克畫像、生平及「功績」。
    造型新穎奇特的葉世克紀念碑自建成後,就成為青島沿海的一處特殊風景。
    在收集史料時,意外地查到了英國人F·帕默 M·克裡格所著的《青島(1898—1910)》,其在長文中生動詳細地描述了葉世克紀念碑:「在亨利希王子旅館(今棧橋王子飯店)和德華銀行(該建築猶在)之間、總督府辦公大樓下面的威廉皇帝路口頂端,矗立著錐形的葉世克紀念碑,它落座於海岸的一塊不大的突出地面上,四周花園環繞,在此可以眺望阿爾康納島(今小青島)和島上的小燈塔,也可遠眺葉世克角。 」
    而在德佔青島期間,德人發行的膠澳租借地明信片中,就有葉世克紀念碑的綽約風姿。
    葉世克紀念碑被德人瞻仰、被遊人觀覽的命運,在日德青島之戰的槍炮聲中終止。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陷入歐洲戰場,無力顧及在中國的勢力範圍。對青島覬覦已久的日本認為這是「天佑良機」,在聯盟英國的支持下,悍然對德宣戰。
    日德青島之戰,自9月2日日軍從山東龍口登陸始,至11月7日德軍在信號山懸掛白旗投降止,歷時兩月餘。
    日軍佔領青島後,以勝利者的姿態上演了兩齣「大戲」:一是將德國末任(第四任)總督邁耶·瓦爾代克以戰俘身份帶離青島,押往設於東京本願寺的戰俘營;二是將葉世克紀念碑碑身的銅牌拆除,並對紀念碑進行改建,記錄日本佔領青島的「功績」。
    因這一變故,葉世克紀念碑易名「大日本帝國佔領青島紀念碑」。
「接收紀念亭」記錄青島主權回歸
    1922年12月10日,青島日本守備軍司令部(原膠澳總督府),青島行政權接收儀式暨接收慶典舉行。日本將「德國舊膠州租借地」歸還中國,青島主權回歸。
    1923年秋,為慶祝「璧返珠還,物依舊主」一周年,膠澳商埠督辦公署撥款整修前海沿線,決定改建葉世克紀念碑,與擴建後大體呈半圓形的平臺建築組成「青島接收紀念亭」。
    因為是主權回歸第一年,為使慶典莊重、熱烈,1923年11月30日,膠澳商埠督辦公署組織召開了紀念接收膠澳一周年籌備會議,對本埠政、學、軍、警、農、工、商各界齊動員。以下這份邀請函,系商埠公署發給青島地方檢察廳——
    逕啟者 查十二月十日為接收膠澳紀念日,所有本埠政、學、軍、警、農、工、商各界自應同伸慶祝,以志不忘,現定於本月三十日下午四時在本署會議室會商籌備慶祝事宜。除分別通知外,相應函達查照,並希屆時蒞臨為荷!
    籌備會後,青島總商會狠抓落實,致函青島農林事務所,索要松枝扎制牌樓以示慶祝。或許是索要松枝的不止一家單位,農林事務所復函總商會時並為松樹求情:「此次慶賀本埠接收紀念,貴會函索松枝業已照數奉上,茲查陽曆年節為期已近,該項松枝務祈保留,以備應用,以免屆時再行採取致傷樹木。 」
    從青島市檔案館所存的 「1923年12月8日,膠澳督辦公署下發舉行接收膠澳紀念慶祝典禮的函」中獲知,膠澳商埠督辦公署還重新製作了紀念碑銅牌,擬鑲嵌在接收紀念亭中。
    逕啟者 本年十二月十日正午十二時為接收膠澳一周年紀念之期。定於是日十二時在本公署行慶祝典禮並敬制紀念銅牌鑲嵌本公署前海岸石碑亭內,永垂久遠。本埠機關團體暨各學校應於是日掛旗燈。在公人員暨學校一律放假一日,已誌慶祝。
    青島市檔案館館藏資料載,青島接收紀念亭碑上刻有《膠澳接收紀念碑銘》,銘文4字為韻,計112韻。碑銘作者是曾任青島接收行政委員會、青島接收公產委員會主任委員,青島行政接收副主任兼代委員長的王大楨(湖南醴陵人,字芃生,後以字行)。
    在地方執政者看來,青島主權順利回歸是一揚眉吐氣、值得永垂久遠的大事件,為此,1924年,膠澳商埠督辦公署確定的「12個節假日紀念日放假事」中,「接收膠澳紀念日」赫然在列,排名第八。
    12月6日,膠澳商埠督辦公署就膠澳接收紀念日舉行慶典之事致函相關部門——
    逕啟者 本月十日系膠澳接收紀念日,凡我商民理宜同伸慶祝,除令警廳布告商民一律懸旗慶祝外,相應函請於是日午前十鍾齊集公署舉行慶祝典禮,以志紀念而伸祝忱。
    接到督辦公署函件後,青島總商會迅速通知「各商於是日一律懸掛國旗,張燈結彩,以伸慶賀而志紀念」,並將布置情況呈文膠澳商埠督辦公署,督署「甚為贊成」。
    慶典日近,松樹接踵遭殃。7日,膠澳商埠督辦公署港政局致函農林事務所:「敝局擬扎松枝牌樓數座,約需松枝三車,相應函請貴所查照予採伐,仍祈發來後領取為荷。 」
    當一項活動發展成為「政府總動員、商民齊參與」時,其蘊含的商機就會被挖掘出來。本埠報館中,精明的《中國青島報》率先行動——拉商家贊助,出版膠澳接收紀念冊。1925年青島主權回歸日,該報推出紀念冊隨報發行,小有斬獲。1926年11月4日,該報再度出手,社長、發行人伊筱農親自上陣,忽悠企業出錢製作紀念冊。
    「逢五一小慶」。1927年12月5日,膠澳防守司令部、膠澳商埠局、海軍司令部等三部門聯袂致函青島地方檢察廳等單位:
    查本月十日為膠澳接收五周年紀念日,茲準於是日上午九鍾在商埠局會議室會齊,十鍾舉行慶祝典禮,十一鍾在商埠局接待外賓。特此奉聞,即希查照,屆時蒞臨為荷。
    青島市檔案館內存有膠澳接收五周年紀念日慶祝禮節秩序單:
    地點 膠澳商埠局
    時間 12月10日上午9時在商埠局會議室會齊,茶點;10時各界齊集,行禮(行禮時均著大禮服或常禮服或制服);11時接待各國領事、各外賓(著禮服)。
    慶祝秩序 1.振鈴開會,2.奏國樂,3.學生唱國歌,4.向國旗行三鞠躬禮,5.奏樂,6.主席演說,7.大呼中華民國萬歲、山東萬歲、膠澳商埠萬歲,8.奏樂,9.拍照,10.振鈴散會。
    1928年12月10日,膠澳商埠局組織膠澳接收六周年紀念活動,為烘託氣氛和增強普通民眾參與性,主辦方增設提燈遊行環節,但不和諧的一幕發生了:有一兩名身份不明者,混進提燈遊行隊伍,散發傳單,後被維持秩序的軍警制止。15日,膠澳商埠局下令教育局要求各校嚴加管束學生。
    訓令稱,「本埠六周年接收紀念舉行提燈會原為提倡愛國,乃竟有一二不肖之徒,乘機滋事,散發傳單,意圖煽亂,若非警隊嚴加制止,幾釀事變。毖後懲前,不得不重申誥誡,合亟令仰該局迅將轉飭各校校長,此後對於青年學子務須嚴加管束,俾其潛心學業,不得幹預外務,以期整飭學風,端正士習有厚望焉。 」
    1929年4月15日,隨著北伐勝利,南京國民政府接收青島,膠澳商埠局更名青島接收專員公署,7月2日,青島接收專員公署改為青島特別市政府。雖然時局動蕩,政權更迭,市政機關兩度易名,但本年度仍循例舉辦了青島主權回歸紀念慶典。 撰稿 劉宗偉

-

相關焦點

  • 《列寧格勒英雄保衛者紀念碑》
    在大型紀念綜合體《列寧格勒英雄保衛者紀念碑》中,有這樣一塊彈痕累累的焦黑花崗巖,銘牌上篆刻著這樣的話語:願這石頭像人一樣堅強。  900天圍城,60餘萬人因飢餓死亡,沒有一個人投降。
  • 這些仿佛來自外星的紀念碑,矗立於浸滿鮮血的巴爾幹半島上
    由於地理位置較為偏僻,波加裡奇的根據地得以在敵人多次的進攻中倖存,為了保護這片區域,上百名遊擊隊戰士在這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紀念碑上有一塊牌匾寫著:這裡埋葬著來自更廣泛地區的據保守估計,僅在 Čamića Brdo 這片區域上,總共有700餘名無辜民眾因自己疑是共產黨員而被屠殺。
  •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怎樣雕造的
    擔綱雕刻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石刻工主要來自素有「雕刻之鄉」美譽的河北曲陽。 曲陽石雕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元,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曲陽當地出產漢白玉,曲陽人祖祖輩輩和石頭打交道,練就了打磨石頭的好手藝。元朝時期著名雕刻大師楊瓊雕刻的「一獅一鼎」被元世祖忽必烈稱為絕藝。清末時曲陽石匠雕刻的「仙鶴」「幹枝梅」曾在巴拿馬國際藝術博覽會上榮獲二等獎。
  • 《紀念碑谷2》製作人Adrienne Law:紀念碑谷2-超乎想像的誕生
    2-超乎想像的誕生」為主題講述了《紀念碑谷2》的研發過程和一些心得體會。在今年6月份蘋果的WWDC大會上最終發布之前,我們秘密研發了15個月的時間。就像名字那樣,《紀念碑谷2》是一款續作,但是我們在2014年做第一代的時候完全沒有想過要做續集,所以當時我們開始了一個叫做《Land’s End》的VR遊戲,用戶們可以憑藉他們的本能來操作遊戲。
  • 《美國紀念碑谷》獨角龍-協助拍攝
    美國紀念碑谷【第1幅圖】此作品由武漢攝影愛好者紀先生在著名的廣州地區拍攝美國紀念碑谷【第2幅圖】此作品由長沙攝影愛好者須先生在著名的保定地區拍攝美國紀念碑谷【第3幅圖】此作品由東營攝影愛好者鄂先生在著名的泉州地區拍攝
  • 大英博物館,大火紀念碑,厄爾布魯士
    大家好,我是譚卉桐,今天給大家說說《大英博物館》《大火紀念碑》《厄爾布魯士山》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歷史可追溯到二三百年前的喬治二世國王的醫生漢斯·斯隆爵士。大火紀念碑1666年9月2日至5日,英國首都倫敦發生一場大火,由一間麵包房焙烘麵包而引起,共燒毀1.3萬幢房屋,倫教城4/5的建築被毀。火災後,議會通過法律,所有新建築必須是磚石結構,禁止再用木料造屋。1677年,在倫敦市大火起始地附近的布丁巷,建立了一座大火紀念碑,由著名建築師克里斯多福·雷恩設計,採用波克蘭石的多麗克式柱形建築。
  • 紀念碑谷原來抄了這些作品!
    為何《紀念碑谷》可以做到這個高度,美學和遊戲性兼備?Ustwo的首席設計師Ken Wong講述了《紀念碑谷》的藝術設計過程,《紀念碑谷》的風格源自他對建築的愛好。為了構建視覺上的美感,開發團隊去了世界上許多地方,尋找美麗和獨特的建築。」
  • 豐碑永恆——人民英雄紀念碑落成的故事
    「五一」前全部竣工,首都青年們積極參加工地上的義務勞動。紀念碑的碑文,要表現這幾個時代的事跡,一句話是不能包括的。為使不同歷史時期都能夠在碑文上表現出來,於是,形成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 隱藏在著名紀念碑裡的秘密實驗室
    說起倫敦大火紀念碑相信不少去過英國的人都知道它。但是不少人卻不知道這座紀念碑其實原來還是一個隱藏的實驗室,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座聞名世界的紀念碑之中不為人知的一些歷史。它高達61米,為古羅馬風格的多利安式。
  • 紅色印跡 上王崗戰鬥紀念碑:見證新四軍以少勝多輝煌戰績
    甬派《寧波黨史地方志》專題推出「紅色印跡」系列報導,本期介紹的是上王崗戰鬥紀念碑—— 上王崗戰鬥紀念碑 上王崗戰鬥紀念碑位於餘姚市梨洲街道上王崗村。1987年,餘姚市政府撥款立碑以示紀念。
  • 先烈石達開紀念碑原裝絕版民國老照片
    1966年8月,串聯到貴縣的梧州紅衛兵將先烈石達開紀念碑基座及碑身四周的歷史名人題詞聯句均給予搗毀鑿平,先烈石達開紀念碑從此成為「無字碑」,一直至今。 2015年2月,市文化部門在原址對紀念碑進行重新匡正,但碑體的相關題字未進行修復,未能補刻修復的原因很多,缺乏先烈石達開紀念碑原版照片(特別是民國時期的原貌老照片)無疑是不可忽視的原因,缺失的碑體文字成為這座9.5米高的民國紀念碑的「失去的靈魂」。
  • 鐫刻在紀念碑上的名字
    在這裡,歐豪飾演的逃兵端午和弟弟小湖北,親眼看到被俘虜的叔叔老葫蘆被日軍以殘忍的手段殺死,掛在旗杆上示眾。「我就是想來看看上海什麼樣……」「我以為我們就是被派來打掃戰場的……」生長在鄉下的青年,原本對戰爭一無所知。他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不知道自己也會死於戰場。他只是跟著叔叔,帶著弟弟來上海開開眼。「我娘還在等我回家……」他想活著回去,帶著弟弟和家人繼續活下去。
  • 人民英雄紀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是哪位領導人寫的
    人民英雄紀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是哪位領導人寫的 2020-09-28
  • 月球上存在一個紀念碑?誰做的?相關月球,你不知道的秘密
    該紀念碑被稱為隕落的太空人。那麼它是如何到達月球的?誰做的?誰把它帶到那裡的?別著急,讓我們慢慢了解。 1971年8月1日,大衛·斯科特在月球表面上的任務接近尾聲,此時他秘密地將太空人雕塑和紀念牌匾放在乾燥通道的月球地面上。
  • 革命紀念碑廣場設計_2020年革命紀念碑廣場設計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革命紀念碑廣場設計專題為您提供革命紀念碑廣場設計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革命紀念碑廣場設計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辛亥革命博物館建築造型新穎、獨特,複雜程度高,在實施過程中不斷研究創新,克服系列困難,完整的實現建築創意。  面對紅樓的北面局部內收,與U字形的紅樓形體在空間上形成圍合、在形式上產生對話關係,體現百年前後歷史的呼應與對位。
  • 而他轉身繼續向紀念碑谷走去
    The first digital zoom into Monument Valley隨後,我看見了紀念碑谷。雖然對航線缺乏了解,也沒有看過衛星圖,但我看見了紀念碑。Juan River and Comb Ridge在上圖中,右上為Comb Ridge, 左下為橫跨猶他——亞利桑那州界的紀念碑谷,橫貫中部的是聖胡安河,它向西匯入科羅拉多河。163和191都會是我的路。
  • 彼得·艾森曼談'猶太人受害者紀念碑',迷失的'異域'
    他的作品包括康沃爾郡的第六宮,哥倫布的韋克斯納藝術中心,柏林的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和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的加利西亞文化之城等。起初我並不確定自己是否真正想要開始這個項目,因為它在各種意義上都太巨大了。地處柏林中央,牽扯到政黨,猶太社會也並不想要一個紀念館。他們更傾向於能夠代表猶太民族的星星或字母。我並不想採用這些,我想要的是一個他者的領域,人們在當中可以了解到作為猶太人身在德國意味著他人,而在時間和空間上成為他者又是什麼體驗。我們是這樣構思這片領域的,與純粹的大屠殺標誌無關。
  • 你玩通關紀念碑谷卻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 點擊上方「足記」關注更有趣的世界☑ 對 遊戲向來無感的繪裡醬迷上了一款複雜深邃孤獨唯美的遊戲,安利給朋友們
  • 紀念碑谷 2:現象級神作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AppStory
    這種安排無疑會令玩家悵然若失,卻也成就了紀念碑谷 2 的超高人氣。見紀念碑谷團隊的時候,是在一個布置溫馨的小房間,遊戲總監 Dan Gray 臉上帶著輕鬆的笑容——紀念碑谷 2 如期成功上線,在 WWDC 上進行了一次短暫的亮相。在採訪前,我已經到達了第五章,而遊戲總監 Dan Gray 看到則說:紀念碑谷 2 一共有 14 個關卡,耗費 15 個月完成,比起紀念碑谷少了 4 個關卡。
  • 獨具匠心之美:《紀念碑谷》創作背後的故事
    當初開發《紀念碑谷》的時候,Ustwo 絕對不會想到這款總投入只有 140 萬美金的作品能夠收穫超過 580 萬美金。此前官方還公布了一幅有意思的數據總結,截至 2014 年底,《紀念碑谷》已經售出超過 240 萬套,並且已經有一半的玩家通關,四分之一的玩家購買了更新包,這鐵一般的事實說明了遊戲的粘度相當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