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武:如何撐過暗淡無光的老年生活?

2020-12-28 澎湃新聞

北野武 魏小河流域

小河:北野武好像永遠都不會老,但他其實已經70多了。下面這篇文章,是他對於衰老,對於老年生活的看法。

選自新出版的《北野武的深夜物語》一書。

---

文/北野武

記憶力衰退,方向感失靈,走路東碰西撞;沒辦法像以前一樣打棒球;運動神經差了,智慧衰退了,所有反射神經都慢了,爆發力也弱了。

有人說老了並非都是壞事,反而會比年輕的時候更有耐心。但仔細想想,或許只是因為老了,反應變遲鈍才更有耐心,甚至不是更有耐心,而是連氣都懶得生了。

總之,我深深地體會到自己老了。

這個事實讓我有點煩躁,但我並不認為自己會去抗拒衰老,因為抗老真的沒好事。 與其浪費資源去抗老,不如積極認老,把劣勢全推到年紀頭上,事情做壞了,就雙手一攤說自己老了。仍然可以努力去把嫩妹,嫩妹生氣了就裝老年痴呆。

我打死都不會說自己還不輸給年輕人,就因為肯定會輸給年輕人,所以不會硬去挑戰,吵架要贏的訣竅就是挑軟柿子吃。

我要說的是別謊報自己的年紀,就是覺得自己的年紀很丟臉、凍齡之類的屁話就像光頭戴假髮,既然頭髮稀疏了就別想著植髮,直接剃光頭更好。

人最糟糕的就是捨不得,年紀大了又怎樣?

大就大啊。

我們要追求的並非凍齡,而是增齡,就像威士忌那樣愈陳愈香。說起來有點不切實際,但我真的認為人應該思考怎麼老得漂亮。

話說回來,人生並不像一年四季那樣分明,四十歲的相撲選手就算老,但五十歲的政客還會被稱為菜鳥。

很難確切區分多少歲算是老人,我們必須自己決定自己老了沒有。

固執會令人失去判斷力

但是,一般人很難看得清楚,因為我們都習慣執著於當下的自己。這點我倒是自覺超強。這點是哪點?就是狀況判斷力。這應該是我最強大的能力。

從年輕時講漫才(相聲)開始,我一發現自己的本領變差了就立刻罷手,完全不想繼續努力搞漫才。漫才就像運動,反射神經一遲鈍下來就玩不動。

其實,五六十歲的人還是可以說漫才的,但絕對贏不了年輕人。我不想堅持當個輸給別人的漫才家,所以很乾脆地放棄漫才,就因為我判斷狀況很迅速,轉換跑道也就輕鬆許多。我的人生就像等電車,坐到終點下車,可不想花時間等下一班快車,而是在快車上就已經開始想該在哪一站換車、哪個站已經有特快車等著,那麼一下月臺馬上就能跳上該搭的特快車。

所以,從開始說漫才之後,我就永遠都最喜歡當下的自己,從來沒想過當年的生活真好,當下永遠是我人 生的最高峰,所以老了也沒什麼好煩惱的。看來,我對事物並沒有特別固執,如果我執著於漫才,當時可能不 會放棄,但肯定也不會有現在的我。

我也一樣不執著於拍電影的工作。當然,拍電影是因為有趣,但心中總會有個冷靜的角落。當我拍著電影,感覺頭頂上總有另外一個我在看著我,所以我沒辦法全心去享受任何一件事情。真的,無論是做愛還是喝酒,我從來都沒有全心享受過,或許有一瞬間覺得很爽,可是下一秒就冷掉了。

這麼說可不是在裝酷。比方說,我前陣子碰到一個開法拉利的傢伙,他開得滿面春風,我罵他臭顯擺,可是心裡其實很羨慕,因為他看起來很享受。好久以前,我買了人生中第一輛保時捷,結果叫別人幫我開,我站在旁邊看。為什麼?賺大錢買了夢寐以求的保時捷是很不錯,但是自己開車就覺得很無趣,因為坐上駕駛座就看不到這輛保時捷了,不好玩。這代表我沒有辦法好好享受保時捷才會幹出這種事。

其實,這已經有點病態。比方說,看到人家吃吃喝喝超開心,我也會很羨慕,我知道這東西好吃,可是吃起來一定沒有那個人那樣覺得好吃。就算我真的很想全心沉醉於某件事情,總還是有另外一個我來潑冷水。這並不讓我開心,也沒什麼好驕傲的。我很清楚自己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因為小時候的心靈創傷。

我媽非常討厭吵鬧的人,光是找朋友回家裡玩都會讓她不開心,而且要是吃飯的時候說東西好吃或不好吃,一定會被她罵得很慘。說不好吃當然會被罵,但是說好吃一樣會被罵。小時候,我的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就是咖喱,而我只要看到咖喱就高興得大呼小叫,我媽就會罵我沒教養。她認為去評斷食物好不好吃就是一種下流的行為,食物是通過殺生而來,怎麼可以因好吃而歡天喜地?她老是說有東西吃就該感恩。不僅如此,她對萬事萬物都不喜歡表達情緒,看我拿到壓歲錢高興都要罵。這才會養出我這樣的人。

有人說我媽的教育就像日本武家(武士家族)。她並沒有嚴謹到「至死方知武士道」的地步,但是她不斷 告訴我隨時要有慷慨赴死的心理準備,這或許是個很好的教育理念。不過,我覺得那只是因為家裡很窮,當時如果一餐吃了咖喱,就樂不可支,隔天吃不到就會倍感失落。人生有喜就有悲,開心的時候不放縱,難過的時候就比較輕鬆,這是苦日子所培養出來的智慧。我想現在很多小朋友不能體會到什麼叫作苦日子,每個人都豐衣足食,為所欲為。我媽的教育方針在這個年代也就落伍了。

直到最後一口氣,都是當下的我最棒

不管是不是落伍,我已經甩不掉這個心態,像最近流行的要多多表達情緒,難過的時候就該哭,這種說法我真的受不了。看著高中棒球隊的男生在甲子園打輸了球,就哭著挖土回去做紀念,忍不住想以前的男生才不會這樣就哭。

大家在電視上看到痛苦的罕見病兒童或者悲慘的獨居老人,難道哭一哭,捐出自己存錢罐裡的零錢,他們就會好?我覺得很膚淺,甚至很虛偽。

生活的苦痛現在成了電視上的真人秀,這麼說或許有點難聽,但畢竟我們是隔著電視熒幕去看,就算隔著電視看看別人人生的苦痛,也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

現代父母認為有的吃有的玩,享樂就是好人生,也這麼教導自己的小孩,說人生就是要追求夢想,想做什麼就儘量去做。

目前看來,這種教育方法讓大家都過得不錯,也就還好,畢竟社會富足多了,窮人的教育理念已經派不上用場了。但無論社會再怎麼富足,有些事情還是辦不到,因為人終究會老。

人老了要是手腳靈活也還好,人生七十才開始,多培養其他興趣也好。但是,當自己沒辦法照顧自己,人就會慌了手腳,發現原本在電視那一頭的人生苦痛突然跑到自己身上來了。人們從小學的就是生活要為所欲為,那要小孩來照顧老人的時候,怎麼能怪小孩拒絕?如果自己或小孩手上有錢,就像以前看電視那樣花錢解決就好,在五星級飯店水平的養老院裡等死就好。

不過,實際上大多數人沒有這個條件,所以社會才會為了照護老人和老人的養老金吵得沸沸揚揚。我說現在的老人問題,其實是想用錢解決照護老人的問題。以前並沒有什麼老人的養老金或看護制度,社會又比現在貧困很多,但老人問題根本不成問題。在那個貧困的年代裡,都是一個大家庭互相扶持著過生活,年輕人照顧老人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人生是博大精深的,甚至連《東北的神武們》(日本小說,作者深澤七郎,其中描述深山村落的習俗,把老母親背上山放著等死。後被改編成電影《楢山節考》)裡的情節都是人生的一環,人就是要感受到痛苦才會真心幫助他人。當時的社會不是灑狗血騙眼淚的肥皂劇,而是不折不扣的真實人生。每個人活著都有赴死的準備,也都明白人生就是充滿痛苦。現代的高齡人口問題,本質就在於年輕人根本沒有苦與死的體會,只知道人生要快樂享福,逃避會老、會死的事實。

當然,總有一天要付出代價。我認為這輩子直到最後一口氣,都是當下的自己最棒,而且最後一口氣吞下去了還有個最大的樂趣等著,那就是死後的世界。到底有沒有靈魂?有沒有神明?那時候,我將能夠解決人生最大的疑問。搞不好最後只是肉體與心靈分解成分子,回歸虛無,這樣雖然算不上有了任何答案,但至少我在死前都能活得很開心。

我想自己能有這種心態,還是要感謝我老媽。

- 感謝關注 -

魏小河

(讀書、電影、生活)

微博 | @魏小河

B站 | 魏小河

公眾號 | 魏小河流域

豆瓣 | 魏小河

原標題:《​北野武:如何撐過暗淡無光的老年生活?》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知識窗》斜槓老年北野武
    2018年,北野武71歲。這位殿堂級的導演竟然賣起了衣服。他可不是玩玩,而是正經地推出自己的時裝品牌「北野藍」,銷售T恤、西裝外套、包袋、帽子等一系列產品,並且親自拍攝賣家秀為中年大碼代言,逗趣、搞怪至極。北野武已經不是第一次令人瞠目結舌了。
  • 在電影院看膠片北野武,在電影院聽久石讓-2019歲末北京花火之旅
    ~北野武~幾乎獨自撐起了日本電影90s整整十年的北野武,他的電影基本都喜歡,無論是《那年夏天寧靜的海》還是《花火》,還有《菊次郎的夏天》 ,故事都很簡單,人物也很簡單,但北野武卻可以獨具匠心的給這簡單添加了神奇的催化劑,聾子砸女友家窗玻璃、問題少年的歸化衝浪,一根筋刑警的惡作劇(扔棒球和最後撕風箏)等,這樣的細節還有很多,北野武之所以是北野武,之所以可以獨撐日本電影的整整十年,不是沒有科學道理的。
  • 一代猛人北野武是如何煉成的?
    恰到好處的父子距離,使北野武可以理性的表現著父親的缺點,也得意洋洋的渲染著這個小人物身上潛藏的人性光輝。 正所謂,沒有缺點的好人是無聊的;而菊次郎這樣善良又懦弱、搞笑又混蛋的小人物,充滿矛盾,才讓人覺得有趣、真實。 這位糗事不斷的父親還給北野武提供無數喜劇靈感,在說「漫才」的那段時間裡,北野武經常把父親做過的蠢事,編成段子供觀眾欣賞。
  • 無家可歸的北野武
    電影中的小男孩叫正男,男孩的經歷仿佛也在映射著北野武,從小目睹著家庭暴力,看著父親對母親拳打腳踢,還夾雜著祖母的無限唏噓,而小小的北野武只能呆坐在隔壁房間的角落。這樣的經歷,讓北野武電影中那種暗淡無光的眼神和不屬於孩子表情的愁容,映射出童年裡的自己。
  • 《北野武的小酒館》 ——像北野武一樣痛快活著
    但這都是劇中的北野武,現實中的北野武如何呢?這本《北野武的小酒館》就展示了一個活得比劇中人物更灑脫的北野武。這裡的小酒館,是北野武平時常去的一家小酒館,老闆在每一節都會提供一點他眼中的北野武的形象。但本書的主體範圍還是北野武的自述,有點自傳的意味。本書剛開始,北野武就談到了如何活著的問題。
  • 北野武:生活兇猛,可我依然選擇滾燙的人生
    北野武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還有年邁的祖母,一家七口擠在兩個逼仄的房間裡,只用一個亮度不足的燈泡照明,年幼的北野武常常餓到胃抽痛。「生活在這個年代裡的人,總是低著頭走路的。總是低著頭,總是貪生怕死。」渾身刺青的油漆工父親,跟當地黑幫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平時沉默寡言,卻經常在醉酒後半夜對著妻子拳打腳踢,印象裡的父母永遠都在吵架。
  • 72歲北野武愛上小18歲情人,賠給髮妻200億,網友:這很北野武!
    本文由最有愛的公眾號 Pinterest 原創出品 (ID:pintchina) 這幾天,
  • 當久石讓遇上北野武的電影:《菊次郎的夏天》觸及每個人心中那個叫自己的孩子
    久石讓和北野武一共合作過8部電影,分別是《那年夏天,寧靜的海》(1991)、《小奏鳴曲》(1993)、《性愛狂想曲》(1995)、《壞孩子的天空》(1996)、《花火》(1997)、《菊次郎的夏天》(1999)、《大佬》(2000
  • 《花火》北野武,一個可愛的「壞人」,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
    ​他的繪畫作品色彩鮮豔,自成一派,魔幻主義突出,神秘而幽默。內容荒誕又具象,介乎與真實與夢境之間,具有莫名的神秘吸引力,儘管頗受市場歡迎,但除了少量送給好友外,大多數作品北野武都用來欣賞療傷。北野武小時候最深刻的記憶就是吃不飽飯。成名後的北野武,樂於助人,出手大方,對朋友情真義重,做事的原則是不麻煩別人,能用錢搞定的事情,絕不欠人情。他說,所謂友誼,其實就是對他人的關懷。北野武出生貧民窟,自幼在父母的棍棒下長大,三教九流的見識,為他日後在電影界登上高峰積累了大量生活素材,這也是他演繹社會底層入木三分的原因所在。
  • 年少不懂北野武,那年夏天那片海
    電影裡,為了讓第一次領教生活殘酷的孩子振作起來,菊次郎強拉旅途中遇到的路人在海邊沙灘上舉辦了一場妙趣橫生的表演。北野武和母親北野武從小怕死,但他怕的不是死亡本身,害怕的是既沉悶又無聊的生活。當時最時髦的聊天話題是存在主義、薩特、波伏娃,但北野武唯一能聊的是本田汽車的引擎如何如何。成名後賺了大錢,北野武第一件事就是去買保時捷。坐在車裡,他卻苦惱:這不就看不到自己的保時捷了?於是,他讓朋友開著自己的保時捷,自己打的跟在後面看。
  • 考古 | 年少不懂北野武,那年夏天那片海
    有部電影,你即使沒看過,也聽過無數次:這些年來,我在咖啡廳、婚禮、運動會等等你可以想像到的各種地方、各種場合聽到過各種版本的《sunmmer》,最詭異的一次,是發現電視臺的法制節目還用來做背景音樂。久石讓和北野武一共合作過8部電影,兩人的合作就像「菊與刀」多年以後重看《菊次郎的夏天》,有一種挖「彩蛋」的感覺。
  • 讀《北野武的小酒館》,了解日本繼黑澤明之後的又一位大師北野武
    那麼,貧苦家庭出身的北野武,好不容易讀完理工科大學,年輕時一心想死卻又不敢死,28歲開始說漫才,最後是如何走嚮導演道路並大獲成功的呢?1.北野武的奮鬥史在《北野武的小酒館》這本書中,北野武開篇談到了生死問題。像普羅大眾一樣,年輕時的北野武也經歷過迷茫時期,發現人生毫無希望,想死又不敢死,覺得如果就這麼死了,人們不會知道這個世上曾經有個叫北野武的人來過。
  •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的鐵漢柔情
    他為了滿足口腹之慾,有一次,還偷偷地把北野武姐姐養的雞給殺掉了,並且燉成了雞湯。身為父親,卻沒有承擔過父親的一丁點責任。行為舉止,就像一個還未長大的孩子,永遠只想著自己,從來沒有考慮過別人的感受。這樣的父親,其實就是電影裡菊次郎的原型。
  • 顛覆 北野武
    1920年一群逃難到日本大阪的朝鮮人的艱苦生活,北野武扮演的主人公金俊平是一個經受了各種磨難,卻仍然性烈如火甚至非常殘暴的男人。從多種側面描畫了生活在日本的朝鮮人的掙扎與奮鬥。身處他鄉的朝鮮族人以及後裔,雖然生活的辛苦和環境的變遷都令他們疲憊,但是他們身上流著的血讓他們沒有忘記自己的「根」。
  • 花火 北野武遇到久石讓
    隱藏在隨意的粗魯背後的才是男人的堅忍和柔情,北野武似乎故意要以反差來突出這樣的事實——一個髒字滿口、待人蠻橫的警官內心的柔軟地才更令人動容。當枝幹日漸清晰,我們才仿佛理解了之前所有的困惑,突發性暴力,長久的不語,萎靡的身影,不變的表情,山田白襯衣黑外套的軀殼裡壓制著如此多如此多的難,生活的壓力全在身體裡積蓄,優秀的警官已近迷失。當著一層也看明白,我們終於理解了的卻是山田和妻子無言的溫情,山田回家後與妻子玩七巧板的場景最令我動容。對於即將到來的離別的恐慌,對於生活壓力的忍耐,對於同事殉職的自責這一刻都被溶解。
  • 北野武自稱吃過女人的虧,但七十三歲高齡,仍要離婚娶老情人
    北野武的處女作《兇暴的男人》,便是他自導自演的,當時的導演因為個人問題,無法執導,北野武只好趕鴨子上架,拿起了攝影機,沒想到大獲成功,並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在成為導演之前,北野武就是一個演員,他演過大量影片,扮演過各種各樣的角色。有些表演,就是即興而發,卻往往是點晴之筆,連一向要求嚴格的大島諸導演對北野武都讚不絕口。
  •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啊,你就是北野武
    年少時喜歡北野武的一切片子,北野武就是一個有文化的流氓,生活中的混蛋。北野武說:我知道。但是不否認北野武真的能讓你又哭又笑,還不知道說什麼好。菊次郎的夏天聽說要在國內電影院上映了,但我更喜歡年少時窩在家裡的沙發裡,拉上床簾,看電視裡青色的麥浪滾滾,看北野武致敬著童年致敬著自己的父親,久石讓的音樂一直環繞,還有比這更美好的青春回憶嗎?
  • 把生活過成段子的男人——北野武
    兩人不歡而散,被羞辱的北野武發誓再也不回家。但沒過多久,母親就打來電話,讓北野武定期給她打錢。這下可把北野武得意壞了。他心想,母親的清高終究還是抵不過自己的金錢暴力。師父得知北野武叛變時,氣得放下狠話,說他能火才怪。北野武的漫才之路確實開局不順,在又跳了三次槽後職業生涯才迎來了轉機。品嘗過失敗和貧窮的北野武再沒什麼好怕的,他開始試探起了觀眾的底線,結果效果出奇的好。嘗到甜頭的北野武開始變本加厲,不斷挑戰著大眾的認知,各種禁忌和葷段子信手拈來。
  • 當北野武遇到壇蜜
    01北野武2008年自導自演了一部名為《阿基裡斯與龜》的電影,女主角是樋口可南子。20年前的1989年,樋口可南子曾主演《座頭市》,電影由勝新太郎自導自演,是26部&34;系列電影的終章。田中絹代曾於1952年主演由溝口健二導演的《西鶴一代女》,人物越到老年演得越好,蕭瑟悽苦、強顏歡笑,幾近完美。1975年,她憑藉電影《望鄉》獲第2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女演員,兩年後,臨終的田中絹代對小林正樹導演說:「雖然眼睛看不見了,但還有電影可拍吧?」。
  • 29年了,再看北野武的《那年夏天,寧靜的海》,我仍悵然若失
    因此說北野武不負黑澤明託付的重任,絲毫不為過。,也沒有通過綿綿不絕的情話絮語來吸引觀眾,與眾不同的北野武運用了靜默。北野武借這兩個小夥子的人物設置,將全篇哀愁的情緒衝淡了,使影片顯得相對更加活潑,充分的體現了北野武幽默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