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2日中國船舶工業在與韓國三大船企巨頭——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廠在長達一年的角逐中,正式拿下了來自中東卡達石油公司的船舶大單,價值高達200億人民幣的LNG船承建項目,這對於我國造船業來說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因為這不僅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LNG船訂單,也是海外承接的船舶訂單中規模最大的。不過這筆訂單對於韓國造船業來說,可謂是滿滿的危機信號。這給將近壟斷全球LNG船市場的韓國帶來的衝擊,讓2020年年度LNG船市場分配充滿了未知數。
出品|國器
除了中國拿下200億訂單外2020年全年LNG船市場規模將超過1500億
中國船舶企業開年第一季度來勢洶洶,接下的CGT船舶建造噸量為151萬,相當於韓國船企CGT的四倍之多。而在全球處於疫情的嚴峻局面下,被寄予厚望的卡達LNG船項目,是韓國扭轉局面的重要關口。縱觀2020年全球潛在的LNG船市場,已經大體確定的有卡達120艘以下、非洲南部國家莫三比克16艘和俄羅斯10艘的需求量,初步預計LNG船建造總量為106艘,總造價高達2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04億。而從全球LNG船市場競爭者來看,基本是中日韓三國船企「逐鹿中原」。
中國承建的卡達首批LNG船預計為16艘其單艘的造價高達12.7億
作為長途海運並存儲液化天然氣的重要船舶,LNG船因其超高難度的建造技術,也在造船業內堪稱頂尖的存在。本次訂單籤約項目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的滬東中華造船廠承擔,其為卡達LNG船計劃的首批訂單,預計總共有16艘LNG船單艘的造價為12.7億,而這批新船的建造周期也非常長,長達近5年的建造時間並預計在2025年之前交付完畢。先後與卡達石油公司進行了四次談判,經過一年的周旋中國船舶集團最終在與韓國船企,爭奪卡達下一代LNG船項目中取得初步領先。
此次向卡達推出的LNG船為全球領先的第四代LNG船升級版G4長輝
G4長輝系列LNG船——滬東中華造船廠此次向卡達石油公司推出的第四代LNG船,其採用全球LNG船最為前沿的優勢和特點,除了高達17.4萬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儲存空間外,G4長輝在高航速、低能耗和船舶處理系統的基礎上,因採用全新的設計理念使得整船裝載容量和能耗向前更進一步。從2008年首艘國產LNG在滬東中華造船廠誕生以來,在短短12年內中國國產LNG船就從第一代長青過渡到了第四代長興,而第四代升級版長輝的問世更是表明中國LNG船建造技術已達世界一流水平。
中國滬東中華在國內已研發出25萬方儲量LNG船與國外合作也同時展開
作為中國LNG船製造的龍頭企業,滬東造船廠已經成功研製出能在南北極進行破冰的ARC7極地LNG船,以及存儲量高達25萬立方米的新型LNG船,中國LNG船在技術和儲量上突破各個關口。不止步於國產自主研發,在國際合作上2020年4月2日滬東中華聯合歐洲老牌船企挪威船級社,力圖研製全球儲量最大的LNG船,其單船的儲量直接上升至27萬立方米。滬東中華除了在容量上謀求突破外,在長時間的建設周期上也在刷新記錄,於2019年11月7日交付的天樞星船僅用了1年9個月便建造完成。
全球LNG船近90%的市場份額仍被韓國船企掌握滬東中華肩上重任極為艱巨
在未來5年誰主導了LNG船市場,誰就能掌握全球造船業的話語權。隨著2020年美國、俄羅斯等天然氣輸出大國產能的逐漸增加,對於LNG船的需求量預計將從2025年的110多艘逐漸飆升至2035年的500多艘,其產值將佔據全球造船業的大部分份額。目前全球LNG船市場的近90%幾乎被韓國船企壟斷,也就意味著僅僅只有不到10%的訂單留給17個有技術建造LNG船的國家競爭,而其中滬東中華造船廠是中國唯一一家有能力與日韓7大造船廠角逐的企業。
中船集團和中船重工合併、國內六大船企同時發力劍指未來20年LNG船市場
也正因為如此在2019年11月份,在世界各國船舶集團進行合併和重組實力的趨勢中,分家近20年的中船集團和中船重工迎來了一個共同的家——中國船舶集團,高達8100億的資產和強悍的整體實力,將與合併的現代重工和大宇造船一決高下。不僅如此江南造船廠、上船和中船708所等六家船舶也同時在LNG船領域發力,其與英國聯合研製的GTT MARK 3 將全面提升中國船企的LNG技術實力。在技術上提升、成本上縮減和產業鏈上完善,國內國外合作兩面開花,後20年LNG船的全球市場,中國船企已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