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艘200億大單!中國造船業逆勢擠下韓國,推出的四代LNG船有多強

2020-12-23 國器CountChine

2020年4月22日中國船舶工業在與韓國三大船企巨頭——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廠在長達一年的角逐中,正式拿下了來自中東卡達石油公司的船舶大單,價值高達200億人民幣的LNG船承建項目,這對於我國造船業來說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因為這不僅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LNG船訂單,也是海外承接的船舶訂單中規模最大的。不過這筆訂單對於韓國造船業來說,可謂是滿滿的危機信號。這給將近壟斷全球LNG船市場的韓國帶來的衝擊,讓2020年年度LNG船市場分配充滿了未知數。

出品|國器

除了中國拿下200億訂單外2020年全年LNG船市場規模將超過1500億

中國船舶企業開年第一季度來勢洶洶,接下的CGT船舶建造噸量為151萬,相當於韓國船企CGT的四倍之多。而在全球處於疫情的嚴峻局面下,被寄予厚望的卡達LNG船項目,是韓國扭轉局面的重要關口。縱觀2020年全球潛在的LNG船市場,已經大體確定的有卡達120艘以下、非洲南部國家莫三比克16艘和俄羅斯10艘的需求量,初步預計LNG船建造總量為106艘,總造價高達2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04億。而從全球LNG船市場競爭者來看,基本是中日韓三國船企「逐鹿中原」。

中國承建的卡達首批LNG船預計為16艘其單艘的造價高達12.7億

作為長途海運並存儲液化天然氣的重要船舶,LNG船因其超高難度的建造技術,也在造船業內堪稱頂尖的存在。本次訂單籤約項目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的滬東中華造船廠承擔,其為卡達LNG船計劃的首批訂單,預計總共有16艘LNG船單艘的造價為12.7億,而這批新船的建造周期也非常長,長達近5年的建造時間並預計在2025年之前交付完畢。先後與卡達石油公司進行了四次談判,經過一年的周旋中國船舶集團最終在與韓國船企,爭奪卡達下一代LNG船項目中取得初步領先。

此次向卡達推出的LNG船為全球領先的第四代LNG船升級版G4長輝

G4長輝系列LNG船——滬東中華造船廠此次向卡達石油公司推出的第四代LNG船,其採用全球LNG船最為前沿的優勢和特點,除了高達17.4萬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儲存空間外,G4長輝在高航速、低能耗和船舶處理系統的基礎上,因採用全新的設計理念使得整船裝載容量和能耗向前更進一步。從2008年首艘國產LNG在滬東中華造船廠誕生以來,在短短12年內中國國產LNG船就從第一代長青過渡到了第四代長興,而第四代升級版長輝的問世更是表明中國LNG船建造技術已達世界一流水平。

中國滬東中華在國內已研發出25萬方儲量LNG船與國外合作也同時展開

作為中國LNG船製造的龍頭企業,滬東造船廠已經成功研製出能在南北極進行破冰的ARC7極地LNG船,以及存儲量高達25萬立方米的新型LNG船,中國LNG船在技術和儲量上突破各個關口。不止步於國產自主研發,在國際合作上2020年4月2日滬東中華聯合歐洲老牌船企挪威船級社,力圖研製全球儲量最大的LNG船,其單船的儲量直接上升至27萬立方米。滬東中華除了在容量上謀求突破外,在長時間的建設周期上也在刷新記錄,於2019年11月7日交付的天樞星船僅用了1年9個月便建造完成。

全球LNG船近90%的市場份額仍被韓國船企掌握滬東中華肩上重任極為艱巨

在未來5年誰主導了LNG船市場,誰就能掌握全球造船業的話語權。隨著2020年美國、俄羅斯等天然氣輸出大國產能的逐漸增加,對於LNG船的需求量預計將從2025年的110多艘逐漸飆升至2035年的500多艘,其產值將佔據全球造船業的大部分份額。目前全球LNG船市場的近90%幾乎被韓國船企壟斷,也就意味著僅僅只有不到10%的訂單留給17個有技術建造LNG船的國家競爭,而其中滬東中華造船廠是中國唯一一家有能力與日韓7大造船廠角逐的企業。

中船集團和中船重工合併、國內六大船企同時發力劍指未來20年LNG船市場

也正因為如此在2019年11月份,在世界各國船舶集團進行合併和重組實力的趨勢中,分家近20年的中船集團和中船重工迎來了一個共同的家——中國船舶集團,高達8100億的資產和強悍的整體實力,將與合併的現代重工和大宇造船一決高下。不僅如此江南造船廠、上船和中船708所等六家船舶也同時在LNG船領域發力,其與英國聯合研製的GTT MARK 3 將全面提升中國船企的LNG技術實力。在技術上提升、成本上縮減和產業鏈上完善,國內國外合作兩面開花,後20年LNG船的全球市場,中國船企已蓄勢待發!

相關焦點

  • 投入7000萬日元,日本擬建造2艘醫院船!中國拿下全球6成新船訂單
    來源:金十數據由於疫情影響,日本需要收治大量病人,該國醫院病床可能會出現短缺,這時候日本第一艘醫院船的建造就提上了日程。但這一醫院船建造的背後,卻是日本造船業的式微,而中國船企近日獲得了一個超200億元人民幣的超級大單。
  • 【推薦】三重因素導致LNG新船訂單滯漲(上)
    VesselsValue稱,這2艘新訂單來自於日本K Line公司,計劃在滬東中華造船廠建造2艘8萬方中型LNG運輸船,據報導每艘船價1.2億美元。克拉克森預計,17.4萬立方米LNG船的船價為1.86億美元,與2019年的平均價格持平,但高於2018年的1.82億美元。
  • 選擇中國還是韓國?
    歐洲船東看好韓國造船企業?中國船企剛剛拿下6艘李奉鎮認為,歐洲航運公司可能加快訂造新船特別是貨櫃船的步伐,這對韓國造船企業來說也是一個利好因素。同時,中國與韓國競爭歐洲貨櫃船訂單的可能性也在下降,原因在於,儘管中國的造船廠曾以更低的建造單價壓制韓國的造船廠,承接了歐洲船東的超大型貨櫃船訂單,但是,中國承接的貨櫃船未能按時交付。
  • 造船業新三國演義
    造船市場風雲突變,中國散貨船遇冷,韓國遭遇海工夢魘,日本訂單悄然逆襲,三國造船排名正在激變。據悉,今年上半年,在全球造船業不景氣、新船訂單腰斬的情況下,韓國船企表現強勁,獲得大量新船訂單,擊敗競爭對手中國和日本,成功登上闊別三年的全球新船訂單榜首,而日本與中國,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2015年7月3日,克拉克森發布最新統計數據。
  • 韓國三大船企三天拿下近三百億人民幣大單; 12月23日,現代重工集團...
    韓國三大船企三天拿下近三百億人民幣大單;12月23日,現代重工集團、三星重工業和大宇造船海洋三家韓國造船巨頭近三天拿下大批液化天然氣船(LNG)和貨櫃船大單,總規模達5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4.5億元)。報導稱,三家船企自21日起共承攬30艘船舶,訂單總額超過5.1萬億韓元。
  • 中國虎口奪食搶到巨額造船訂單,打破韓國30年壟斷
    然而事實上,在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被075二號艦吸引的時候,一件同樣意義巨大的造船業新聞卻鮮為人知,那就是「卡達石油——中國船舶集團LNG船建造項目籤約儀式」。據悉,中塔兩國籤署的LNG船建造合同的價值高達200億元。之所以說此事意義巨大,要從兩個方面來講,先來看技術方面。
  • 中國新船接單量超過韓國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不確定性的雙重影響下,全球造船業處於近30年來的大蕭條階段,各國造船企業手持訂單都出現大幅下降。 而從工信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船接單量超過韓國,時隔兩年重新奪回接單量全球第一。 這份最新出爐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和韓國的新船接單量佔全球份額的比例分別為48.8%和41.4%。
  • 孟加拉國大意了:買回1艘韓國護衛艦,結果只用半年就退貨!
    20世紀80年代起,韓國憑藉著歐美去工業化的浪潮積極發展本國造船業,時至今日韓國造船業在國際民用船舶市場上依然佔據很大份額。可是要提起軍用艦艇的話,韓國在這方面就要遜色很多了,而且留給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不靠譜。為什麼這麼說呢?有個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
  • 中國船廠遭巨大虧損:130億「毒訂單」被無故取消,最終負債破產
    甚至早在公元前2500年,中國就已經製造出來了今日船的原型。而在洋務運動當中,東南沿海的幾個造船廠曾經為我國的經濟復甦帶來一線生機。在新中國建立之後,我國更是重造了造船工業體系,從七十年代末開始,造船工業開始迅速發展。而根據全球最權威航運造船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按照全國造船業三大指標,在2017年中國已經位居世界第一,領先傳統的造船業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
  • 中美醫療船對比,美國2艘醫療船,中國有多少?三艘現役,2艘在建
    這幾天國內社交媒體上有一個假新聞大行其道,那就是聲稱美國海軍已經動員了10艘大型醫療船前往紐約進行抗疫行動。但實際上,現在美國海軍也只有2艘大型醫療船,「仁慈」號和「舒適」號,其中一艘還不處於工作狀態,需要過些時日才能進行工作。
  • 韓國強勢崛起,中國走出關鍵一步
    但是從自note7「炸機門」之後,三星智慧型手機產業開始下滑,據機構估算,「炸機門」對三星造成了170億美元的營收損失。 據韓國科技信息通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韓國手機出口額同比減少23.2%,為146.1億美元,是近16年來的最低水平。
  • 從模仿追隨到領先世界,中國又拿下第一名!西方不願看到的事發生
    據韓國KBS電視臺12月9日報導,對於今年11月當月,全世界新接單量164萬修正總噸中,韓國船舶公司承攬了全世界市場的60%左右,其次是中國企業。自今年7月以來,韓國造船業已經連續5個月超過了中國,但是,中國在今年的總榜上仍然超越了韓國。自2017年起中國就一直處在全球造船業領先地位,此後4四年,中國一直穩坐世界最大造船集團的寶座。
  • 抓住行情,ONE訂造6艘超大型船,韓國5家船公司組成新聯盟!
    ONE訂造6艘超大型船日前船公司都紛紛宣布要造新船,航運巨頭赫伯羅特也已經確定要訂造6艘超大型船,ONE也確定要擴大船隊了。據悉,Ocean Network Express(ONE)已與Shoei Kisen Kaisha達成了為期15年的長期租船合同,其中包括6艘新的超大型貨櫃船(ULCS),每艘的運力均超過24,000TEU,是世界上最大的船級。
  • 中國海軍有16艘補給艦,僅12艘能海上補給,和美海軍差距很大
    所以,今天本文不打算聊戰鬥裝備,而來聊聊後勤裝備,尤其是中國海軍的後勤裝備,比如中國海軍現役的16艘補給艦。    目前最大的901型綜合補給艦  中國海軍現在一共擁有16艘各式各樣的補給艦,既有外購後改造的,也有自行設計和建造的。其中901型綜合補給艦有2艘,為965「呼倫湖」艦和967「查幹湖」艦。
  • 中國船廠建造為中國LNG船隊再添新「星」
    商船三井、中遠海運、英國勞氏船級社、中國船級社、中船商業、GTT公司等各方近百名貴客列入典禮。「天權星」輪總長295米,船寬45米,型深26.25米,航速19.5節,是環球第四代XDF雙燃料推動17.4萬方LNG船。
  • 衛星石化的船?GTT獲韓國兩大船企4艘VLEC訂單
    法國LNG圍護系統專家GTT公司日前獲得了一份合同,將為4艘預留LNG貨物的98000立方米乙烷運輸船(VLEC)設計貨物艙。 據GTT介紹,這批正在建造的超大型乙烷運輸船總計4艘,由韓國現代重工和三星重工各建造2艘,船東目前仍處於保密階段。這些新船預計將於2022年二季度交付。 據了解,新船的設計為多種氣體運輸船,即運輸乙烷以及其它幾種類型的氣體,比如丙烯、LPG和乙烯。
  • 韓向英交付第2艘潮汐級補給艦 噸位不及中國901型艦
    根據「今日海軍」新聞網站報導,8月3日,由韓國大宇造船廠為英國皇家海軍建造的海軍補給艦「急潮」號(RFA Tiderace)已經從韓國玉浦出發,開始航行駛向英國。「急潮」號是由韓國為皇家海軍建造的4艘補給艦「潮汐級」軍艦中的第2艘。
  • 優衣庫韓國最大門店下月關門,與中國市場逆勢擴張形成鮮明對比
    優衣庫選擇與韓國樂天控股的fr.L韓國株式會社合作,把優衣庫引進韓國。萬萬沒想到,從16年後的今天來看,優衣庫並沒有如願以償,因為種種原因,正在敗走韓國市場。 其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因韓日貿易爭端引發韓國民眾抵制日本產品,另一方面是新冠疫情的沉重打擊,總結起來就一個詞:虧損。 優衣庫在2005年進入韓國市場後,門店迅速擴張,巔峰時一度接近200家門店,但是從2019年韓日發生貿易爭端後,優衣庫在韓國市場就按下了暫停鍵。
  • 快接單,交新船!新年大船集團展現中國造船良好狀態!
    這三份訂單分別是:與遼寧金輪遠洋漁業有限責任公司籤訂2艘52米超低溫金槍魚延繩釣船設計建造合同;與瓊海航跡海洋環境保護科技有限公司籤訂1艘43米漁業捕撈輔助船設計建造合同;與大連連潤遠洋漁業有限公司籤訂2艘YTD50型艉滑道冷凍拖網漁船設計建造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