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影像講好警察故事

2021-02-08 新華網客戶端


  《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海報 資料圖片

  多部警務類紀實綜藝節目近期上線,獲得眾多關注,而且觀眾也打出較高網絡評分。節目直擊現實的熱點與痛點,直面警察工作的艱辛與殘酷,《星城衛士·守護解放西》以湖南省長沙市坡子街派出所民警為拍攝對象;《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作為《巡邏現場實錄2018》的升級版,繼續記錄上海基層派出所民警的工作實況……那麼這些節目能否讓觀眾真正了解警察的生活,理解「警察」二字背後的責任與擔當?

  用最真實的題材感動觀眾

  近年來,現實題材影視劇在大小熒幕不斷湧現,並廣受好評,但現實題材的綜藝節目卻寥寥無幾,以明星作為主要賣點的真人秀綜藝節目依舊呈現「霸屏」現狀。而最近湧現的幾部以普通警察為主要拍攝對象、節目內容來源於真實生活的警務類紀實綜藝節目,用普通一線警察的故事,為觀眾展示了一個全新視角下的中國警察工作實況。

  在以往警察題材的影視劇中,警察就是城市裡穿著制服、威武帥氣的精英形象代言人。但真實的世界裡沒有超級英雄,有的只是一群熱血忠誠、耐心細緻的人民警察,因為他們的付出才讓普通大眾得以歲月靜好。警察是和平年代流血最多、犧牲最大的職業群體,警察二字背後承載著無限重量。

  《致敬中國英雄(政法季)》的10期節目,跟蹤拍攝了10個政法界的英模,用明星的第三人視角參與政法英雄的實際工作,融入英雄的日常生活。曾參與震驚全國的山西「6.03」專案的山西省聞喜縣公安局局長張少華,與黑惡勢力鬥爭從不屈服,不害怕成為「烈士」的他卻對妻子的埋怨懷有愧疚;排爆英雄張保國曾在2005年的一次任務中被燒成重傷,落下了永久殘疾,他的每一次出警都讓妻子與女兒為他「提心弔膽」,但他依舊衝在排爆第一線,抱著犧牲的覺悟出徵;重慶打拐英雄樊勁松,工作18年,解救被拐人員400多名,一年在家的日子很少,大多數時間就睡在單位寢室,手機從不關機,隨時隨地準備接電話行動。演員任達華在節目中評價道,「他們所經歷的是沒有劇本的警察故事」,也正是這樣的真實,讓觀眾感受到溫暖,也讓更多人意識到如今安寧的生活是由無數堅守職責的他們支撐起來的。

  以接地氣的故事拉近警民距離

  除了《致敬中國英雄(政法季)》中的英雄人物,《星城衛士·守護解放西》和《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兩檔節目將視角轉向了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派出所民警,通過實時的紀錄追蹤,將普通民警的工作故事進行傳播,雖然都是小人物的平凡故事,但依舊受到了觀眾的追捧。

  在《星城衛士·守護解放西》中,有幫家長深夜尋找遺失孩子的暖心警察,有掌控全局、街頭追兇的硬漢警察,他們講法理,也不漠視人情。在面對自殺的青年時,他們說:「每一次挫折,都是對你的一次洗禮。」當群眾情緒激動時,他們會安慰:「我想站在你這邊,但法律不允許。」

  北京大學視聽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陸地表示,大眾傳統思維中傾向於認為警察是為了維護政府的利益而存在的,因此往往把警察和老百姓對立起來。陸地說:「通過《星城衛士·守護解放西》這樣一檔節目,觀眾看到了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警察形象和警察行業,實現了媒介和節目的『社會潤滑劑』功能。」節目通過派出所民警巡邏出警、糾紛調解、救助群眾、案件偵辦等日常工作,不僅展現警情複雜地帶的法、理、情、事,還全面捕捉了民警的個性特徵以及他們的興趣愛好,真實全面地展現了警服背後的個人形象和新時代的警察形象。

  《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節目組拍攝歷經6個月,蹲點了包括軌交在內的22個派出所,攝製組和巡邏民警一起早中晚三班倒,拍攝了748個巡邏案例和近200位一線巡邏民警的故事。通過節目的傳播,習慣將危機化無形的普通派出所民警,成了觀眾心裡的平凡英雄。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看來,「警務類紀實節目把普通人升級為影像英雄,體現了新時代中國警察『平凡而不平庸』的特質,打破了年輕人心中漫威電影鋼鐵俠、蜘蛛俠的超級英雄形象,將平凡人與英雄畫上了等號。把警察還原成了普通人,給人感覺英雄就在我們身邊,也有喜怒哀樂,也有家裡的各種矛盾需要解決,但當他們穿起那身警服後,便成了守衛安定的『城市英雄』」。

  讓紀實綜藝為傳播主流價值觀賦能

  《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星城衛士·守護解放西》兩部警務類紀實綜藝節目都有嗶哩嗶哩這個擁有中國最多年輕人聚集的視頻網站的身影。而無論是《致敬中國英雄(政法季)》彈幕裡的「致敬英雄」還是《星城衛士·守護解放西》滿屏飄過的「辛苦了,下周見」,體現的都是當代青年觀眾對節目內容的認可。

  將具有主流價值觀的警察紀實節目拍得富有「網感」,既符合了年輕觀眾的審美需求,也潛移默化地傳遞了法律知識。中國社會科學院中視節目創意研發基地副主任曲林評價《星城衛士·守護解放西》是當下普法節目當中最幽默的,是真人秀節目當中最奇葩的,是下飯綜藝當中最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是彈幕大軍中最有法制意識的。

  製作團隊的年輕化讓節目的整體風格活潑生動,不過分娛樂,也不死板嚴肅,在網感和正向中找到了平衡。人民日報社文藝部主任袁新文認為,「《星城衛士·守護解放西》把握好了溫度與尺度、特殊性與典型化和獵奇感與價值觀的關係。網感強化了正向能量的傳播,正向賦予了網感意義的基石。讓觀眾感受到基層警察不僅有執法的公權力,還有人格魅力。通過嗶哩嗶哩新媒體產生的共情共鳴,促進了價值觀節目和娛樂態的融合,也促進了中老年觀眾和年輕觀眾的契合」。

  此類具有主流價值引導功能的綜藝節目在年輕群體中受到的關注和好評,也為未來此類節目的創作者們提供了思路和靈感。長沙市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中廣天擇傳媒董事長曾雄對記者談道,「其實95後的年輕人,他們很關注軍人、警察,只不過以往沒有很好的內容提供」。與嗶哩嗶哩的合作實現了「年輕態正能量」的節目內涵,用年輕人喜歡的拍攝手法和故事講述方式進行內容製作,讓主流價值在具有「網感」的節目中被觀眾欣然接受,打通了正能量溝通的渠道。

  (本報記者 牛夢笛 本報通訊員 吉韻光)

相關焦點

  • 如何用影像講好警察故事?用最真實的題材感動觀眾
    而最近湧現的幾部以普通警察為主要拍攝對象、節目內容來源於真實生活的警務類紀實綜藝節目,用普通一線警察的故事,為觀眾展示了一個全新視角下的中國警察工作實況。  在以往警察題材的影視劇中,警察就是城市裡穿著制服、威武帥氣的精英形象代言人。但真實的世界裡沒有超級英雄,有的只是一群熱血忠誠、耐心細緻的人民警察,因為他們的付出才讓普通大眾得以歲月靜好。
  • 【我們的2019】沈燕:用鏡頭和文字講好警察故事
    【我們的2019】沈燕:用鏡頭和文字講好警察故事 2019-12-31 1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講好中國故事 記錄美好時代——「紀實影像的國際傳播」論壇側記
    如何利用紀錄片在國際上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nbsp&nbsp&nbsp&nbsp10月28日下午,「紀實影像的國際傳播」論壇在嘉峪關舉辦。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乘虎,國家地理品牌內容及頻道總監王雁,五洲傳播中心影視製作中心主任王媛媛等參會嘉賓圍繞上述話題展開分享交流。
  • 電影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好電影,從好故事開始。爛故事拍出爛電影數不勝數,爛故事拍出好電影卻鳳毛麟角。同時,好故事拍出的爛電影比比皆是,好電影卻大多都有一個好故事。劇本的好壞很大部分決定了故事的好壞,導演的發揮決定了另外的部分。 故事的來源包括原創、改編甚至真實世界,但是普通觀眾不能看到劇本,無法區別編劇和導演各自對故事的影響。
  • 管虎《冬至》:好故事是如何講爛的
    看完全劇之後感覺有點可惜,本來是一個極富吸引力、極深刻的故事,由於拖沓的節奏和邏輯的硬傷,變成了一個虎頭蛇尾中不足的中流劇作。《冬至》的故事金線非常清晰。陳一平(陳道明飾)和戴嘉(陳瑾飾)本是一對普通的南方夫婦,在物慾社會和內心貪念的雙重驅使之下,一步步走向墮落,最終家破人亡。清晰的故事線讓觀眾時刻有跡可循。
  • 《講好中國故事的影像書寫——安徽紀錄片創作的回顧與展望》紀錄...
    為緊跟融媒體時代紀錄片傳播趨勢,有效提高紀錄片創作質量,11月6日上午9時,由安徽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安徽廣聯紀錄片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的《講好中國故事的影像書寫
  • 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中國臺灣的編劇、作家許榮哲寫過《故事課1、2》兩本書。比起講道理,講故事更容易說服人,而且對象不分大人和孩子。講故事當然需要技巧和方法,所以作者開篇就說:講故事不是天賦,而是一個人人都能學會的事情。平心而論,筆者並不認同這個論斷。
  • 榜樣的力量 | 白天培:緊跟網絡步伐 講好警察故事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警察警旗授旗儀式上的重要訓詞精神,深入推進「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教育引導廣大公安民警深刻領悟重要訓詞的重大意義,自覺用訓詞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平安中原持續開展《榜樣的力量
  • 「網際網路+」時代下 如何用「影視動畫」講好中國故事
    與此同時,如何做強影視動畫、講好中國故事成為教育界面臨的一大挑戰,對於高職院校更是如此。    作為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的「王牌專業」,一直在探索影視動畫如何促進地方產業?如何促進師生成長?如何具有輻射帶動作用?如何用好「網際網路+」背景下的專業建構,來講述好中國故事?
  • 專家學者聚蘭州 探討如何用電影講好甘肅故事
    甘肅電影高峰論壇在蘭州舉辦中國甘肅網12月6日訊(本網記者 宋芳科)12月4日下午,甘肅電影高峰論壇在蘭州舉辦,甘肅省文聯副主席、蘭州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汪小平,甘肅省電影家協會主席徐兆壽等專家學者以及電影業內人士圍繞如何用電影講好甘肅故事展開探討
  • 《你是兇手》好的故事如何講爛
    在看這電影之前我是不知道這是翻拍的,所有的感受匯集成一路話:可惜了一個好故事,這故事原本可以更動人故事的胚子是很好的,但是劇本不紮實,很多細節處理得不好,其實已經不能叫做細節,應該說很多部分都沒處理好。
  • 我們的節日|走進校園 講好新時代警察故事
    1月5日,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即將到來之際,貴陽市公安局「我們的節日」新時代警察故事巡迴宣講團走進觀山湖區北京師範大學貴陽附屬中學,給莘莘學子帶來了新時代貴陽公安的好聲音、好故事
  • 身邊的榜樣 感人的故事 ——「西寧公安講警察故事第四季」走進...
    身邊的榜樣 感人的故事 ——「西寧公安講警察故事第四季」走進南川、甘河公安分局 2020-06-06 04:4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你真的會講睡前故事嗎?深度解析如何講好故事
    結束了一天工作的父母和玩耍了一天的孩子,在精力疲憊的狀態下,如何保證睡前故事的內容質量和精彩程度,這就需要父母用心去提高對睡前故事的認知度和掌握睡前故事的講讀技巧。故事中語言文字的組織既然是「講」睡前故事,那麼就需要父母用語言表達來呈現,在故事過程中的語言組織是講好「睡前故事」關鍵所在。
  • 用芭蕾講好中國故事
    從10月24日晚開始, 《過年》經過了12天11場的連續演出,讓近3萬名「芭蕾故鄉」的觀眾陶醉在中國版《胡桃夾子》的瑰麗,更在「中國故事」、「中國情感」中感受著中國文化的親和與多彩,實現了借用西方芭蕾語彙表達中國意境、中國審美、中國情感,講述中國故事。 法國第一大報《費加羅報》在文化版刊文認為,中國版《胡桃夾子》將故事背景設置在中國的新年——春節之中。
  • ...學院學子獲「講好中國故事」國際影像傳播大賽高校組最佳紀錄片獎
    藝術與傳媒學院學子獲「講好中國故事」國際影像傳播大賽高校組最佳紀錄片獎 來源:藝術與傳媒學院   時間:2020-08-10  瀏覽:
  • 電影史特輯(一):沒有聲音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從1904年開始,電影製作逐漸轉向講故事,同時影片變得更長,系列鏡頭成為必然。這時,電影製作者面對的基本問題,是觀眾無法理解許多電影中的因果和時空關係。如果剪輯導致地點突然變換,觀眾也許無法弄明白新的動作在哪裡發生。一個演員煞費苦心的動作也許無法傳達出關鍵情節的含義。
  • 「講好中國故事的影像書寫」——安徽紀錄片創作的回顧與展望研討...
    11月7日,由安徽省文聯和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的「講好中國故事的影像書寫」——安徽紀錄片創作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合肥舉行。    與會專家從徽派紀錄片的敘事方式、影像技術、拍攝模式、題材內容等方面回顧了半世紀以來徽派紀錄片的發展歷程,總結了徽派紀錄片創作團隊不斷壯大、題材內容不斷豐富、作品質量不斷提升的變化,充分肯定徽派紀錄片堅持平民視角、忠於社會現實的創作態度,一致認為徽派紀錄片經過多年發展,已形成獨有的特質,並對徽派紀錄片承擔文化使命、開拓國際視野寄予殷切期待。
  • 圖像,是「會講故事」的三稜鏡 | 專訪視覺影像藝術家向振華
    當我有了創作概念,就會用兩三年的時間去準備這個主題,最後用兩三個月完成創作後,再進入下一個主題的創作。」圖像藝術,是「會講故事」的三稜鏡向振華把藝術創作比喻成當平面的照片經過後期技術製作、並納入他整體作品後,就會成為一面「會講故事」的三稜鏡。「光通過晶體會折射出七彩的顏色,這是光的本質。而一個客觀意象經過藝術家主觀拆解後,通過多媒體等形式重新呈現在人們面前,並能夠引起人們對於這一客觀意象的二次審視,這是我對創作方式的理解。」向振華說。
  • 警察故事
    吃過晚飯,我和我爸看《警察故事》的錄像帶。      這盤錄像帶和平常的不一樣,因為一上來不是故事片,而是有個人坐在鏡頭前說話。記得他穿了件淡黃色的夾克衫或者襯衣,很輕鬆的坐在椅子裡向觀眾問好。他作了自我介紹,也很高興大家能來看他的電影,還說原來的電影如何,這部電影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