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線上頒獎儀式在湖北十堰圓滿召開
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之非遺線上頒獎儀式於2020年11月19號在湖北十堰圓滿召開,政府相關主管部門領導北京文化旅遊平臺合作地區的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負責人、各合作地區文旅局、新聞媒體也都到場參與其中。
-
線上線下全面展示豐富文化遺產
新疆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 線上線下全面展示豐富文化遺產 2020年06月16日 09:35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王瑟 字號 內容摘要:當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義無反顧
-----《誰來拯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追蹤報導之二 (記者:劉軍羅永松報導) 2020年12月8日,記者專訪了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執行會長丁偉華,經神州瞭望、中華網等全國六十多家主流媒體報導和轉載,在全國形成了新聞熱點,引起了三亞市委宣傳部,三亞市旅文局等有關領導的關注,都向丁偉華會長了解情況
-
汕尾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您知多少?
在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戲曲、消費習俗、歲時節令、民間信仰等幾大類中有31個項目已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13個項目入選省級;滾地金龍、陸豐皮影戲等5個項目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汕尾漁歌等四個項目,已申報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些民間藝術有的是全省唯一的,有的甚至是全國唯一的民間藝術。這裡我們介紹我市部分文化項目,以饗讀者。
-
娛眼看2020|線上演出元年VS 無法取代的現場滿足感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演出行業帶來了嚴重的衝擊和影響,也給行業帶來了新的轉型契機:「雲演出」在技術、平臺、政策等方面都獲得了突破性的發展,2020年可謂「線上演出元年」。
-
從布袋戲發展看數字媒體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應用
將傳統布袋戲發揚光大並薪火相傳,必須仰賴於新時期企業的現代化模式下的產業化運營,不能再遵循傳統的「戲班」模式演出。運用現代數字媒體傳播技術,將傳統戲曲擴大運營成一個巨大的產業鏈,只有如此,布袋戲才能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不斷增強自身活力,順應市場化的需求。
-
高雅藝術「插上翅膀」 線上線下雙軌演出成新業態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原本熱鬧的音樂廳關門,倒逼著大家尋求突破,把音樂會從線下轉到線上進行,成了相對最務實的選擇。 最先行動起來的是國家大劇院,開創了線上線下雙軌運行的演出新業態。4月11日,國家大劇院「春天在線」線上音樂會上演了首場演出,截至12月底,「春天在線」「聲如夏花」「華彩秋韻」「冬日之約」四大線上系列演出累計播出42場,在線總點擊量超過12億次。
-
海南十大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南除了我們熟悉的陽光、沙灘、海水之外,還有許多令人稱奇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到目前為止,海南省已基本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搜集各類資源線索10萬多條,建檔2千多個。
-
東北非物質文化遺產~記憶中的東北大秧歌和二人轉
每到一處秧歌隊就會給那家拜年,說著吉利的話,主家會拿出煙糖茶來招待,臨走時塞給秧歌隊負責人一個紅包表示感謝!東北大糖葫蘆2006年5月20日,秧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時主家多給了賞錢,還會有二人轉可以看。
-
你知道合陽21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都有什麼?
合陽跳戲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省級非遺項目合陽縣坊鎮東北角黃河崖畔東雷村每年正月都要在在村裡三官廟前鬧社火,祭祀天、地、水三官神靈,以求平安。上鑼鼓是該村社火最具特色的組成部分,以「狂、蠻、怪、狠」聞名,極具粗獷古樸的美感。上鑼鼓表演時,場地四周燃起篝火,群眾高擎火把,舞者赤膊袒胸。
-
線上春節活動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題系列講座19—27場
今日推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題系列講座19—27場被評為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才,江蘇省「五個一批 」人才培養對象,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出任南京申辦2014年青奧會特別大使。
-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優秀實踐案例發布
省文化和旅遊廳開展了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案例徵集活動,各地、各單位共推薦77個優秀實踐案例,經專家評審,確定「河洛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保護實踐」等16個項目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優秀實踐案例,於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進行了發布。
-
廣東「線上+線下」刺激文旅消費
在全社會共同抗擊疫情的背景下,為擴大文旅內需、刺激文旅消費、繁榮文旅市場,活動採取「線上+線下」的方式開展:「線上」整合各大電商平臺和媒體資源,在東家平臺開設「首屆非遺購物節」廣東美好生活非遺館,展示銷售全省各地非遺產品,並在遺產日正式開館;「線下」採取「1+10」模式,除丹霞山主會場之外,在韶關10個縣(市、區)設置分會場,選點均設在當地文化地標和旅遊景區,展示地方文化、風土人情和特色物產等,丹霞山主會場還設有非遺產品展示展銷區
-
迷途旅遊網&王星記·百年非遺扇藝體驗遊,非物質文化遺產.王星記
《八仙過海》杭州王星記扇業銷售網點拓展於國內各大城市,並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經營,國內外市場並舉,遠銷東南亞、歐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杭州王星記扇業已成為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行業中技藝、銷售、文化領先的龍頭企業,並於中國新興旅遊平臺迷途旅遊網展開合作,藉此快速擴大國內市場份額;並通過英文版MipTour(迷普渡旅行網)擴大全球影響力和銷售額!
-
探索線上線下雙軌運行的演出新業態
2020年由於疫情防控需要,雖然線下藝術節取消,但是線上藝術節不能缺席。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轉至線上,採用12小時不間斷直播的方式舉辦「線上藝術節」。據悉,通過5G傳輸技術,12小時「線上藝術節」在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央視網等共計30餘家網絡平臺高清呈現。12小時的連續直播,這在大劇院和表演藝術行業都是罕見的。
-
——「文旅龍江」訪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滿族服飾製作技藝」傳承...
「文旅龍江」專訪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滿族服飾製作技藝」傳承人賈淑娟 「讓這些既熱愛生活又沒有基礎的『學員們』,在家裡跟著我們的視頻,學習滿族服飾的簡易製作方法,不但響應政府呼籲市民在家自我隔離的號召,還能傳承我們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能讓這些『學員』們在自家『炕頭上』就能創造社會價值,這絕對是幾全齊美的事情
-
正定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
2015年入選石家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繩編藝術歷史悠久,與布藝、刺繡等民間工藝一樣博大精深。原始社會時,我們的祖先就嘗試著用植物的藤編製成繩子,用來捆綁東西,最早的編織應該從這裡說起。「結繩記事」的方法——在繩子上打一個結,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經過長時間的使用,繩編的樣式變的多樣化了。到了後來,人們有了紙和筆,不再需要結繩記事了。
-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項目名單公示 耒陽壇下銅鑼入選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24日訊(通訊員 羅燕 資一帆)日前,文化和旅遊部網站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共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耒陽市申報的壇下鄉銅鑼傳統製作技藝民族樂器製作技藝擴展項目入選。目前進入公示階段。
-
騰訊脫口秀、愛奇藝演唱會、優酷相聲,視頻網站如何把線下演出帶到...
優酷深鑽德雲社相聲,騰訊視頻偏愛脫口秀,愛奇藝把線下演唱會搬到線上,芒果tv把廣播做成了一檔節目。 截至到今年,優酷已經和德雲社形成了長達四年的戰略合作,德雲社每一年線下的開箱、封箱、慶典等活動,都在優酷平臺獨家發布,成為了優酷VIP長期穩定的賣點。
-
本溪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正式線上亮相(二)
本溪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正式線上亮相(二) 2020-06-14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