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多情與慈悲 不過是你生命裡短暫的煙火

2021-02-16 缺藝不可

我慈悲地執行著天地萬物

用一世的時光體諒時光

終究還是目光一切


▾  點擊收聽更多關於倉央嘉措的音樂  ▾ 

要問世間男子誰最多情,倉央嘉措絕對是第一個。

初讀倉央嘉措,還是在十多年前的課堂上。

那時候的老師說,他是人世間最美的情郎,是活佛,也是煙火。


然而一生慈悲,煙火了一世的倉央嘉措,渡了眾生,卻難渡自己。

24載的日月風塵,在他的筆下,變成了瑰麗詩行,照亮了藝術文壇的前額,擦亮了佛與法的煙火,卻怎麼也照不亮他蒼茫的一生。


關於倉央嘉措的故事,總是沾染太多神奇迷離的色彩。

這與他出生的地方——佛教聖地西藏,有很大關係。

在那個以釋迦牟尼為頂禮膜拜的佛教聖堂,十萬長頭跪拜叩首,對神靈五體匍匐等濃鬱的佛教文化的濡染下,讓倉央嘉措的故事,更具傳奇意義。


對一個從小就在佛教聖地包裹下出生並長大的轉世靈童來說,成為活佛喇嘛,後又被政權勢力奴役,淪為政治鬥爭的傀儡(清廷、藏地、蒙古三方政治鬥爭的犧牲品),這似乎是倉央嘉措一生的宿命。


而能住進布達拉宮,成為雪域高原上最高的王,接受著萬眾的景仰,這對倉央嘉措來說,本身幸運的同時又悲哀至極。


倉央嘉措後,再無世間最美情郎
他的到來,驚豔了時光

時光回溯到300多年前,1683年3月1日,伴隨著天空一道靈光閃現,一代情僧——倉央嘉措橫空出世,開始了他24年短暫又傳奇的人生之旅。

相傳倉央嘉措出生的那一天,據五世達賴的心中冥想,當時天空出現了7個太陽,並懸滿黃色靈光,甚是華麗的神袛,都在列隊歡迎這個未來活佛的降生。


和其它活佛喇嘛不一樣,倉央嘉措出生在普通的貧民家庭。因為當時五世達賴親信隱瞞五世達賴去世信息的緣故,倉央嘉措直到15歲,才被邀請進神聖的布達拉宮,做了活佛,並由此開始他一生的佛禮文化的洗滌和教育。


在住進布達拉宮之前,這短暫而漫長的15年淳樸底層的生活經歷,為倉央嘉措的童年時期,積攢了濃厚的人間氣息,也成就了倉央嘉措一生的慈悲心腸。但這15年民間生活的浪漫與自由,也成為了後來他在佛與法,佛與情之間無法切割的矛盾與突兀。


因此,很多人都會說,活佛倉央,慈悲如他,神聖如他,叛逆如他,多情如他,浪蕩也如他。

作為活佛,他尊貴而神秘

作為詩人,他平凡且多情

雖然身為活佛,但倉央嘉措的一生,卻過著與活佛身份不甚相符的生活,創下了「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傳奇佳話,一生都在追尋著他想要的愛情。

相傳,倉央嘉措一生愛過的女子,比較著名的有仁珍旺姆、達娃卓瑪、於瓊卓嘎(也稱瑪吉阿米)幾位。


仁珍旺姆和倉央嘉措從小青梅竹馬,是倉央嘉措第一位心動的女子。在倉央嘉措去讀經之前,也就是在住進布達拉宮成為六世達賴之前,深愛過的情人。

儘管這段十分真摯感情,給倉央嘉措的情感經歷帶來了許多美好的初體驗,但因為佛教禁止僧侶談情說愛,遠離女色等原因,倉央嘉措最後還是不得不忍痛放棄這段戀情,住進了布達拉宮。在走之前,他和仁珍旺姆連面都沒有見上,一段曠世戀情也因此結束了。


忍著和情人分離的痛苦,倉央嘉措揮筆寫下了那首催人淚下的詩句:

這麼多年

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

我放下過天地,放下過萬物

卻從未放下過你

即使身居佛教聖地高閣,內心放不下的,仍是倉央嘉措對仁珍旺姆愛的不舍。

達娃卓瑪是倉央嘉措入主布達拉宮之後認識的女子,因為厭倦了政治暗鬥,倉央嘉措開始留戀於詩酒街頭,並在晚上偷偷溜出去和卓瑪約會,兩人也由此陷入深深愛戀。



有一天晚上,天空下起了大雪,倉央嘉措按照往常一樣偷偷出去與卓瑪約會,只是這一次,他再也沒見到卓瑪。那一天晚上,雪下得很大,雪白得渺茫,沒有了花前月下,只剩未知路途的雨雪風霜。

後來倉央嘉措才知道,和他密會的情人達娃卓瑪,已被人秘密處死。這一次,倉央嘉措的這段迷情愛戀,又一次成了永別。

連續被佛法牽制並且無限傷害的倉央嘉措,無限悲傷和沉痛。在這個時候,他寫下了「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的名句。也正因為這個,才有了後來的《問佛》。


我問佛:為什麼每次下雪,總是在我不經意的夜晚

佛說:不經意的時候,人們總是錯過真正的美麗

我問佛:為什麼總是在我悲傷的時候下雪

佛說:冬天就要過去,留點記憶


於瓊卓嘎是倉央嘉措的第三位愛人,又稱瑪吉阿米,是倉央嘉措失去了仁珍旺姆和達娃卓瑪以後,為了排解內心的悲傷,經常流落浪蕩在街頭酒館和不同女孩子沉醉痴迷時候認識的。

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又開始了他們的相遇,倉央嘉措又開始了新的戀情,但最終都以悲劇收場。


據了解,目前在拉薩的八廓街上,就有一家以瑪吉阿米為命名的餐廳,世界各地遊客來拉薩旅遊幾乎都會進入這家餐廳,也許是過來追隨倉央嘉措的痕跡,也許是人們為了追尋心中純潔的愛情,然後默念倉央嘉措為瑪吉阿米寫的那首《在那東山頂上》的唯美告白詩:「在那東方的山頂,升起潔白的月亮,瑪吉阿米的臉龐,漸漸浮現在我心上」。


我行遍世間所有的路

逆著時光行走,只為今生與你邂逅

多情如倉央,一生都在追尋愛與自由,為此,他在時光浮泛中行走,違逆佛法,抗拒權貴,只為追尋和普通凡人一樣的自由。但是這些愛情的花火,短暫的溫存過後,還是從未給倉央嘉措留下任何的幸福留存。

1706年,西藏政局動蕩,政治權鬥進入到了白熱化的較量階段,親手冊封倉央嘉措為六世達賴的桑結嘉措被殺死,倉央嘉措也被人以「沉溺酒色,不理教務,不是假達賴」的名義,稟奏康熙皇帝請求貶廢。

倉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畔不幸去世,結束了他短暫24年的人生旅途。



有人說,倉央嘉措就是一個傳奇,他的到來驚豔了時光,而關於他的故事,聽者嘆息,聞者悲慟。

他擁有一副慈悲的心腸,順著萬物的規章,渡了眾生,卻難渡自己。

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
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月,我轉過所有經輪,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紋
那一年,我磕長頭擁抱塵埃
不為朝佛,只為貼著了你的溫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萬大山
不為修來世,只為佑你平安喜樂那一刻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
不為乞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月,我轉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菩提樹下的虔誠,喚不回他對過往情人的承諾與思念,轉經筒下的千萬次旋轉,卻轉不出清規戒律對他的緊固和包圍。當了一生政治攜裹下傀儡的倉央,千年萬念不負如來不負卿,卻終還是負了如來也負了紅顏。

若能在一滴眼淚中閉關

便不再嚮往,這一生便不再枉生

時光一晃,已經過去了三百多年 ,關於倉央嘉措的傳奇,還有那些他所深愛過女子的故事,仍在民間流傳。

我們或許已經無法再重回三百年前,去尋找那個人滿腹詩情才華的世間最美情郎,但是正如一位評論家所說,倉央嘉措的特立獨行,他的出眾才華,已經超越了民族,超越了時空,已然成為我們整個世界近代的一筆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三百多年後,仍然有不少後來人,開始藉由倉央嘉措的情詩和故事,奔赴千裡,抵達西藏,撿拾他的片羽時光,仰望他那些關於情關於愛的風流浪蕩,以及對自由嚮往和對清規戒律反抗的歷史星河,去品讀他的「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詩句。

不知道,出走了那麼多年的倉央,歸來是否依舊是少年的模樣,然後再重新回這紅塵世間,為我們再寫一句:與卿再世相逢日,玉樹臨風一少年。

【1】

蓮花開了
滿世界都是菩薩的微笑

圓滿的人生

有了無盡的愛在支撐

【2】
我一走
山就空了
所有的鳥都朝著相反的方向偏激
我被俗世隱瞞
轉身時又被自己撞倒
從此言行曖昧
對自身毫無把握
而一再遭受目擊的人
大都死於口頭禪
有的甚至死於美德
當那條唯捷徑省略了朝拜者
我便在一滴花露中瞬間徹悟

【3】
一個人在雪中彈琴
另一個人在雪中知音
我獨坐須彌山巔
將萬裡浮雲一眼看開

此外
便是不敢錯過死期的眾生
他們紛紛用石頭減輕自己的重量
他們使盡一生的力氣撒了一次謊

僅僅撒了一次謊
雪就停了
雪地上閃耀著幾顆
前世的櫻桃


倉央嘉措的詩還在日益清醒著,只是膜拜後的布達拉宮,冷殿巍峨,依舊在時光的歲月裡長久地沉默。

相關焦點

  • 倉央嘉措:不負如來不負卿,最真的「情詩」,領受最誠的慈悲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一個宗教領袖卻寫詩言情,這是毫無顧忌地以詩犯禁。倉央嘉措從以身犯禁到以詩犯禁,是困守佛身與追求自由的搏弈,無可奈何又痛苦掙扎。
  • 倉央嘉措這句話堪稱絕美,短短28個字寫盡痴情,至今流傳300多年
    今天小詩要和大家說的不是這一首見過不見,而是倉央嘉措更加經典,可以稱之為絕美的一首情詩,全詩短短28個字,卻寫盡了他一生痴情,也流傳了300多年。這首詩你一定見過: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他的每一首詞,似乎都是能夠直接穿透著的心,說出那些多情之人內心的想法和糾結之處,他被譽為「多情的兒郎」,也是不無道理的,在懂得這種情思的同時,又能用優美的語言將它表達出來,這大概也是倉央嘉措的最難能可貴之處。
  • 倉央嘉措十句情詩 忍住了看你卻忍不住想你
    事實上,現在不少倉央嘉措代表作,並非其本人所作,而是很多"託名之作"。今天,周刊君從幾本相對權威的書籍中選出十句"真作",以饗諸君。(如果你對倉央嘉措感興趣,我還想請你去看倉央嘉措情詩緣起歌舞劇,慢慢劃到頁底,必有驚喜。)
  • 倉央嘉措,倉央嘉措:你的情詩就是宗教
    倉央嘉措趕上了一段特殊的歷史情況,所以他被雪藏在家近14年。在正式成為六世達賴喇嘛時,倉央嘉措已經是情竇初開的小夥子,做了黃教的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對於種種清規戒律繁文縟節,難以適應。要倉央嘉措遠離世俗,不近女色,接受森嚴的教規,這對於倉央嘉措來說,很難。相傳,倉央嘉措在入選達賴前,在家鄉就有一位美貌聰明的意中人。他們終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馬,恩愛至深。
  • 納蘭容若太真,倉央嘉措太痴!
    生命正因為意料之外才充滿期待,太多的命中注定,何嘗不是種無奈。倉央嘉措說: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執著是一種深情,放下也是一種慈悲。低落時,去讀納蘭容若吧,你會讀透那一闋闋愛恨;失意時,去讀倉央嘉措吧,你會讀透那一首首沉浮。【版權聲明】來源於網絡,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大多數人認為倉央嘉措最經典,也是最讓人記憶深刻的,便是下面這首: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1,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2,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3,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閒事。
  • 倉央嘉措一句「不負如來不負卿」驚豔了時光,其實上半句更美
    倉央嘉措於公元1683年3月1日出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一個農戶家庭,那是康熙二十二年,但是其出生的第二年就被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為達賴的「轉世靈童」,他的命運也從此改變,公元1701年,倉央嘉措陷入拉藏汗和桑結嘉措的權利衝突之中,四年後被廢除了六世達賴的稱號,公元1706年在押解的途中圓寂,這時的他才23歲,他一生的傳奇皆因佛起,最後因情落,雖說短暫,卻也驚豔。
  • 倉央嘉措與納蘭容若,世間最美的相遇!
    因著這份熱愛,倉央嘉措成為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詩人,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詩歌,其中最為經典的是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歌》;納蘭容若的《納蘭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之地。縱觀納蘭性德的詞風,清新雋秀、哀感頑豔,頗近南唐後主。兩個身份特殊的少年,在他們各自短暫的一生中,為世間留下了一篇篇千古絕唱。
  • 倉央嘉措的內心世界:浮華萬千,他與何人為伴?
    事實上,她害羞的原因恰好證明她在乎你,害羞有的時候就是想要。很多人都是分開了,就不再聯繫。倉央嘉措心中的愛是無法割捨的,無助的分離是悲傷的一天。就像這首詩,這是一首很無奈的詩。怎麼教?怎麼會?戀人怎麼能分開?你難道不覺得這首詩很美嗎?
  • 倉央嘉措詩集經典句子精選
    跨鶴高飛意壯哉,雲霄一羽雪皚皚。 此行莫恨天涯遠,咫尺理塘歸去來。 ——倉央嘉措 《道歌》  ★這佛光閃閃的高原,三步兩步便是天堂,卻仍有那麼多人,因心事過重,而走不動。 ——倉央嘉措  ★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 這佛光閃閃的高原 三步兩步便是天堂 卻仍有那麼多人 因心事過重而走不動 ——倉央嘉措  ★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
  • 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看倉央嘉措的傳奇過往
    倉央嘉措的一生充滿了神秘的傳奇色彩,起承轉合,波瀾壯闊,既有宗教的神聖、愛情的悽美,又有政治的枷鎖、命運的無常。或許他本就不屬於這裡,只是意外闖入這俗世,意外留下了感動後世男女的情與詩。流浪在拉薩街頭的倉央嘉措,便是世間最美的情郎。他的這3首情詩,是否也讓你熱淚盈眶?1.《十誡詩》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 唐僧和倉央嘉措同為聖僧,一個為理想而放棄愛,一個為愛棄理想
    不過後來出了很多電影,悟空跟紫霞仙子有了萬年之約,唐僧也對女兒國的國王動了真情,只不過到底是受身份束縛和職責所拘,不得不放棄。倉央嘉措同為聖僧活佛,跟唐僧一樣,因著身份的枷鎖,他一生都在紅塵和聖僧之間掙扎。
  •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
    網上流傳的倉央嘉措最著名的那句詩:「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意思是: 如果動情了,就負了如來(佛法);如果不動情,就辜負了「她」(愛情)。可以看出倉央嘉措是一位比較奇葩多情的佛教門徒。他的一生十分短暫,圓寂時僅二十四歲。雖然在政治上受到壓制,形同傀儡;但是在文學上卻成就斐然。
  • 倉央嘉措詩集經典句子大全
    --倉央嘉措   【2】: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 --倉央嘉措   【3】: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 --倉央嘉措
  • 倉央嘉措—詩集經典句子精選
    ——倉央嘉措2、 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 ——倉央嘉措3、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4、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 ——倉央嘉措5、 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閒事。
  • 倉央嘉措的絕美情詩,短短28字,卻寫盡了一生的深情
    說到倉央嘉措可能大家不是特被熟悉這個人的名字,但是我想大家一定是知道前段時間非常流行的一句話: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這就是倉央嘉措,他14歲被帶進皇宮,身不由己,他是達賴喇嘛,確又是一個心理充滿了愛的傀儡王。
  • 倉央嘉措四首詩,不負如來不負卿
    嚮往人間煙火的他不熱衷權貴,追求自由卻身不由己。其實想想,他當時不過是一個青少年,其追求也完全符合正常年輕人的心理發展,只是現實容不下他,即使沒有實權,不鬥不爭。  世間只有一位倉央嘉措,卻有無數深情。
  • 言情素材——倉央嘉措
    但對倉央嘉措來說,是大逆不道,絕對不允許的,他是格魯派喇嘛,是個活佛,是眾僧的領袖、楷模,不可以有著塵世間的兒女情感。念及佛法,倉央嘉措內心也充滿著激烈的矛盾鬥爭,他曾寫過一首十分影響深遠的詩:「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在向佛與愛情之間,他既不想負如來,更不想負卿。
  • 淺談倉央嘉措情詩
    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與瑪吉阿米的更傳神自恐多情損梵行倉央嘉措《問佛》這首《問佛》相信一定美到不少人,句句說到心坎裡。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世人眼中的活佛,也是痴情的僧人。
  • 倉央嘉措:布達拉宮憂鬱的王,拉薩最美的情郎
    倉央嘉措傳奇人生的代名詞。如今,替西藏人民賜福的六世達賴喇嘛已不在人間300多年,但他的故事和美麗的情詩一直流在世人的心間,遠遠流傳。1683年倉央嘉措誕生。1685年,桑結確定倉央嘉措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