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漢山城》賽德克巴萊 與 南漢山城
《南漢山城》給了另外一個出路。為了避免身死族滅的下場,選擇投降,三跪九叩,不得不承認,苟且偷生,也是需要勇氣的。拋棄所有的道德判斷和感情成分,投降,或者是反抗,這兩種策略,都隱藏在人類基因之中。人類基因能夠審時度勢,選A或B。這是智人得以一統江湖的重要原因了。如果不管不顧的一味反抗,智人是鬥不過老虎獅子的。很驕傲的大和民族,儘管神風特攻隊風行一時,後來到底也沒有選擇玉碎的戰略。
-
《南漢山城》兩個忠臣
十四日清軍大隊抵達安州,朝鮮國王逃到漢江南岸的南漢山城。二十九日皇太極南渡漢江,包圍了南漢山城。崇德二年(1637)正月二十二日,清軍在多爾袞率領下攻城城池,朝鮮仁祖抵抗未成、被迫投降。投降前夕,昏暗的避難行宮裡,崔明吉向仁祖呈上代寫的求和書。崔明吉:「殿下,以後回宮,不要拋棄尚憲。他是在這城內,唯一的忠臣。」仁祖:「愛卿也是寡人的忠臣。」
-
《南漢山城》南漢山城&工作:槍戰&動作片到「舌戰片」
畢竟從史實到小說,再從小說到電影,兩次改編之下,「故事」或許已經和真實的歷史漸行漸遠。更何況,歷史本身也並不公平公正——歷史敘事常常為政治、社會所左右,而與現實歷史有所偏差。相較於其他史實改編的電影,《南漢山城》沒有跑偏太多,至少,它沒有迷失自己的方向。大多數歷史類電影通常會強烈的去劃分敵我,以此來確立一個歷史的正統。
-
《南漢山城》生之路
生之路——觀《南漢山城》 《南漢山城》被譽為韓國2017年評分最高的電影,但它的知名度卻遠不如幾年前的同類歷史電影《鳴梁》。前一個星期我在尋找這部電影時發現,主流的網站都無法找到這部電影的片源,據我看的剪輯來推測,這極有可能是因為片中的主題是朝鮮反抗大清帝國的入侵之故。 我撇開敏感問題不談,就以朝鮮民族的角度,以這部電影本身的角度來淺談這部電影。
-
《南漢山城》一份歷史的厚重感
看電影,總有一些是看完之後無論如何都會讓我在之後的幾天中時不時想起的,《南漢山城》就是這樣一部好片。雖然我對朝鮮歷史上這次事件並不了解,也對片中主要演員不甚了解,但是片子的前10分鐘就讓我對故事的大背景和主要演員的性格有了極大的認識。隻身獨闖敵營的青衣崔鳴吉,無情殺害協助渡河的漁夫金尚憲。兩人性格立即顯露出來,雖然此時還不知道二人的政治主張,但是針鋒相對之勢立即就在後面朝堂議事中顯露出來。
-
從電影《南漢山城》看「丙子胡亂」
(當然現實題材的也很多佳作,譬如《黃海》)最近剛剛看完的《南漢山城》,則是把這股歷史片的潮流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它反映得是1636年,皇太極稱帝後不久率領清朝軍隊攻打朝鮮的事件。這是清政權第二次攻打朝鮮,因爆發於丙子年,故而又被稱為「丙子胡亂」。2011年有一部電影《最終兵器:弓》也反映了這段歷史,注重於兩軍戰士之間的對戰(樸海日參演了這兩部電影)。
-
電影《南漢山城》殺青 李炳憲金允石表感言
4月27日,據CJ娛樂方面消息,電影《南漢山城》經歷5個月的艱苦拍攝,於23日在江原道平昌順利殺青。
-
《南漢山城》:位卑未敢忘憂國?
「滿萬不可敵」的八旗鐵騎以摧枯拉朽之勢將朝鮮王室趕到了南漢山城,仁祖李倧在此避難47日,最終喪節受辱,此為朝鮮歷史上的晦暗一頁。同樣是「丙子胡亂」的題材,《南漢山城》會令人想起2011年的韓國年度票房冠軍《最終兵器:弓》,這兩部電影對於歷史細節與搏殺場面的打磨都頗具匠心。
-
值得一看得《南漢山城》
電影海報 《南漢山城清軍勢如破竹將朝鮮皇帝李倧和一眾大臣圍困於南漢山城。最後在城中朝鮮軍隊的鼓譟和清軍的威逼下,朝鮮君臣被迫籤訂降書。朝鮮臣屬滿洲,與原宗主國大明斷絕關係,並參與滿洲軍隊一起進攻中國。世子李溰、次子李淏送到瀋陽為人質,並斬首三名主戰派大學士尹集、吳達濟、洪翼漢的故事。
-
《南漢山城》主戰還是主和,哪個對?
被班長推薦了一部韓國電影《南漢山城》講的是清軍攻打朝鮮,朝鮮的大臣分成主和派和主戰派。看之前我一直很好奇,主戰和主和到底哪個是對的呢?一開始是主站佔上風,軍隊被圍困,糧草都不夠,馬匹餓死,戰士凍死,不停打敗仗,派出去求援的人也差點被援軍殺死,因為援軍也想獨活。終於主和派投降之後,活是活下來了,屈辱也就開始了。
-
《南漢山城》反民族主義
1、老人給金尚憲帶完路,拒絕了一起去南漢山城的美意,等清兵來了,他還要給清兵帶路。對老百姓來說,無論是朝鮮國王還是清兵都是一個意思,無非是換了一批人騎在他們腦袋上拉屎。並且往往自己人更壞,給朝鮮的王帶路,老人連一碗粥的賞賜都沒要到,清兵來了或許還會要好一點。對生存都成問題的老百姓,談大義和民族氣節什麼的是可笑的。
-
《南漢山城 》儒家思想的電影
南漢山城 2017導演: 黃東赫編劇: 黃東赫 / 金薰主演: 李秉憲 / 金允石 / 樸海日 / 高修 / 樸熙順
-
《南漢山城》——歷史教會了我們什麼?
《南漢山城》——歷史教會了我們什麼?雖然很少看韓國電影,但比較幸運的是,看過的每一部都可謂經典,印象很深刻的有拷問人性的喪屍片《釜山行》、質問政府的劇情片《計程車司機》…到這兒,《南漢山城》所演繹的是一部在歷史上為奇恥大辱的戰爭片——1636年丙子之役時朝鮮國王仁組及眾臣被清軍圍困在南漢山城四十七天的故事。
-
《南漢山城》南漢山城——私利與公義的扭打
之前就發現韓國的歷史片有獨到之處,尤其像之前的《鳴梁海戰》《思悼》等給人印象深刻,而《南漢山城》一出,感覺不僅是韓國歷史片的新高度,也是世界歷史片的新高度。電影難得之處在於直面歷史,我們很多觀眾一看韓國歷史片,尤其是涉及清王朝的,都會來句「我大清」,好像自己姓愛新覺羅、鈕鈷祿一樣。這樣,在心態上就輸了。
-
《南漢山城》:秋風寶劍孤臣淚
在這種情況下,看到黃東赫導演的新作《南漢山城》,突然就感嘆不已。不迴避敵人的強大,不醜化對手的面目,不吹噓自己有蓋世神功,冷靜呈現所有做過的努力和堅守,也敢於直面曾經屈膝下跪的恥辱,並且正視國家在「或戰或和」的痛苦抉擇中遭受的兩難處境。在那座漫天飛雪的南漢山城,朝鮮君臣度過了史上最寒冷的47天,最終開城投降。
-
韓國電影《南漢山城》所沒提到黑歷史
清軍勢如破竹直抵漢城,將朝鮮國王李倧和一眾大臣圍困於南漢山城。最後在城中朝鮮軍隊的鼓譟和清軍的威逼下,朝鮮君臣被迫籤訂降書。朝鮮臣屬滿洲,與原宗主國大明斷絕關係,並參與滿洲軍隊一起進攻中國。世子李溰、次子李淏送到瀋陽為人質,並斬首三名主戰派大學士尹集、吳達濟、洪翼漢的故事。
-
《南漢山城》:做漢奸是要勇氣的
《南漢山城》是一部韓國的電影。故事發生在中國的明末清初那個時間段。
-
《南漢山城》社稷與蒼生
以前看電影總想著能懂得某個深刻的道理,但看完南漢山城,我無法想像自己處在那樣一個歷史環境下,會做怎樣的抉擇。能把民族屈辱的歷史給現代人展示出來,讓人們再次思考審視,是相當不容易的。 崔明吉心裡裝的是天下蒼生,金尚憲信仰的是仁義禮智,很難說誰對誰錯。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兩個是惺惺相惜的。而他們的對立面正是電影裡著重刻畫的道學先生和投機派,後者葬送了一個又一個王朝。
-
《南漢山城》即便為人民服務,也是不情不願的贖罪
這部電影裡,「為人民服務」不是浮皮潦草的一句口號,不再只為了包裝和正當化當權派的行徑,是不能不這樣做,縱然心不甘情不願。進一步說,即便是為人民服務,也可能是對百姓贖罪,為之前已做的,也為之後將要做的。《南漢山城》的魅力=史觀的魅力,至於鼠尾辮和滿語等則是加分項,頗受關注的主戰主和的精彩思辨也必須放在更大的語境下。好電影,得三觀正。
-
韓國歷史片的新高度——《南漢山城》
而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部電影也是今年最受矚目的一部歷史大作——《南漢山城》。但是這部歷史片為什麼說是韓國歷史片的新高度呢?因為這部戰爭片和一般戰爭電影不同講述的是一個戰敗的故事,講述的是一段屈辱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