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工作隊發起「微產業聯盟」助村民謀發展 建騎行驛站打造鄉村...

2021-01-18 荊楚網

青雲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付旭東(中)杜凡(右)與村民查看火龍果大棚

付旭東踏勘騎行線路

疫情突然來襲,黃陂青雲村的脫貧致富發展被迫按下暫停鍵,被村民用72個紅手印留住的武漢市公安局扶貧幹部的工作卻沒有暫停。多方聯繫從外地購置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還尋找配送公司幫忙賣出了近5萬斤蘿蔔。

今年3月,恢復駐村的工作隊帶動村裡復耕重啟,發起「微產業聯盟」,通過「資助+配套投入」方式調動村民積極性,農業專家在線教學,授人以漁。近日,58歲的杜凡創建了駐村工作隊的抖音號;村裡的騎行驛站掛牌,付旭東騎上單車踏勘騎行線路,青雲村的發展按下了快進鍵。

網上查找信息,蘿蔔賣出5萬斤

2019年4月初,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青雲村的72名村民在一封聯名請願書上蓋上紅手印,挽留參加駐村扶貧的民警。4月25日,武漢市公安局遵從村民意願,不僅讓杜凡、付旭東繼續紮根青雲村,還進一步充實扶貧工作隊力量,出臺包括開展對口幫扶、加強扶貧投入等在內的15條硬措施推進扶貧攻堅工作。

搭果園、建雞場、蓄魚池、湖北省首個村級快遞站落戶青雲……正當村民們在扶貧工作隊的帶領下擼起袖子加油幹時,突發的疫情讓發展被迫暫停。

為配合村域疫情防控,工作隊暫時放下了項目發展,儘管如此,隊員們的工作量絲毫沒有減少。

疫情前每周向外發出60多箱農產品的村快遞站暫停,村民種植的蘿蔔滯銷,打通物流渠道成了當務之急。 杜凡一面聯繫農業主管部門和扶貧辦,一面在網上查找配送公司的信息,終於將近5萬斤的蘿蔔成功外銷。

搭建微產業聯盟,專家在線答疑

貧困戶底子薄,「沒錢動不了,有點錢怕虧不敢動。」2019年,工作隊發起「致富帶頭人」計劃,組織村幹部和能人先行先試,有示範戶年收入達到10萬元,讓眼見為實的貧困戶紛紛跟緊了工作隊。

村民們培養起致富信心不容易,不能讓疫情這盆涼水澆滅了——推進復耕重啟發展中,為了進一步調動村民們特別是貧困戶的積極性,工作隊制定了專門針對貧困戶的「微產業發展計劃」,聯繫武漢市農科院提供種苗和技術支持。貧困戶以戶為單位申請,資助與投資配套捆綁,項目資助「一窩雞」「一棚苗」「一塘魚」,申請人投資準備相關配套設施,增加村民們的參與度,實現共同發展,共同致富。

工作隊將微產業戶組成微產業聯盟,2個多月內,已有15戶村民加入,其中9戶為貧困戶。

「雞叫聲聽著不對?」貧困戶熊飛在微產業聯盟群中提問,立即有市農科院的專家在群中答疑:有異物進入呼吸道的可能性比較大,可以將雞單獨放在一個位置,灌點糖水,單獨餵飼料……

疫情期間,原在武漢打零工的熊飛回鄉,決定留在村裡發展,拉上表哥加入微產業聯盟。

發起抖音騎上單車,把美麗青雲傳播出去

近兩天,村裡的一個廢舊廠房成了不少村民議論的熱門話題。原本閒置的廠房被重新翻修,有年輕人在廠房的外牆上噴上了自行車騎行的塗鴉,還掛上了「騎行驛站」的標識牌。

工作隊的付旭東和杜凡都有騎行愛好,還多次組織騎友到青雲村開展活動。

灄水河繞村而過風景美,地形高低錯落適合騎行。騎友們的評價說進了兩人的心坎裡。工作隊計劃將青雲打造成休閒採摘觀光村,發展節假日經濟。有了好的產業,好的農副產品,還要把人引進來,把貨賣出去。

現在,付旭東作為騎遊項目的負責人,隔三差五穿戴好裝備,騎上單車圍著村子踏勘:「山裡的路是騎行天堂,太陽再大也有樹蔭遮擋」,他興奮地介紹,目前村邊的騎行線路已規劃出七八條,下步還計劃建設農產品展示、住宿、車輛租賃等相關配套設施。

參與「騎行驛站」裝飾塗鴉的年輕人是付旭東的兒子,最近也成了杜凡的「老師」。杜凡向其請教視頻製作技術,並申請了工作組的抖音號。村裡的自然美景、村民參加產業培訓,都是視頻素材。

「學著做了七八條視頻,其中一條點擊量已經過萬了,」杜凡笑說,「要學的還有很多,為的就是讓我們的美麗青雲觸手可及!」

長江日報記者戴旻陽 通訊員楊槐柳 應後威

相關焦點

  • 臨高博賢村鄉村振興工作隊謀劃發展高效特色產業促增收
    海南日報記者 張文君 特約記者 劉彬宇  「這塊地種上榴槤蜜後就移交給村民,讓他們多一個種植產業,增加收入。」12月4日,在位於臨高縣調樓鎮博賢村的80畝榴槤蜜經果林基地,該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陳聖東說道。  過去,由於村民長年在此種植小葉桉,這80畝地出現土壤硬化、貧瘠等情況,變作撂荒地,成為村裡的發展「痛點」。
  • ...髒亂村」到「特色村」 丨江口縣民和鎮明地村駐村工作隊隊長鄒鍵
    一幢幢整齊的新房、一條條清潔的道路、一盞盞明亮的路燈,一張張幸福的笑臉......明地村,我和戰友們日夜戰鬥的地方,如今已發生巨大的變化。我叫鄒健,今年40歲,是江口縣民和鎮明地村駐村工作隊隊長。2017年9月,組織安排我到該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
  • 工作隊一撥接一撥 村民好日子一天賽一天
    助脫貧謀發展 擼起袖子加油幹省委組織部駐村幫扶工作隊是一支響應黨和國家號召,為貧困山區助脫貧、謀發展而發起的扶貧隊伍。到目前為止,工作隊已經輪換了三屆26人。目前正在駐村幫扶工作崗位上的12名隊員,都是從山西省委組織部機關精挑細選的精兵強將,定點對口幫扶永和縣閣底鄉閣底、東徵、石家灣、馬家灣等4個行政村。
  • 文昌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和村民...
    一座地處偏遠的古村,如何振興產業?5月12日傍晚,在文昌市文教鎮水吼村,69歲村民邢詒宏家迎來一群特殊的客人。大家在邢家老宅前的椰林下,展開了熱烈討論。「水吼村優良的生態環境大家有目共睹,這裡還有豐富的歷史人文和紅色文化資源,是著名的華僑之鄉。我們有基礎、有條件把村子發展好,對不對?」水吼村黨支部書記邢詒靜信心滿滿。
  • 戰貧堡壘丨雨城區望魚鎮大溪村駐村工作隊
    繪發展圖、修脫貧路夯實脫貧基礎黃昌運,「70」後第一書記;陳勇,「80」後駐村工作隊員;孔毅,「90」後駐村工作隊員。2017年4月以來,三人陸續從雨城區稅務局下派到望魚鎮大溪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剛接過幫扶任務時,大溪村沒有特色產業,村民們收入來源單一,主要靠務工。
  •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寫在新疆警察學院駐村工作隊...
    新疆警察學院駐村工作隊通過挖掘特色產業項目促進就業、打牢基層黨組織基礎、大力開展文化潤疆工程助力鄉村振興,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農村基層黨建篇  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求木之長,必固其本;欲流之遠,必竣其源。」
  • ...的貼心人——岑鞏縣天星鄉野牛山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潘伯超
    2018年8月,根據組織安排,到岑鞏縣天星鄉野牛山村擔任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群眾都說我是村裡的「貼心人」。野牛山村是三類貧困村,共轄10個村民組、5個自然寨,全村231戶927人、其中建檔立卡戶96戶375人。由於受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等因素制約,沒有支柱產業,群眾生活生產條件十分困難。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 清遠桃源片區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和特色產業
    此外,該村還對3條村小組公共環境進行整治提升、美麗亮化,對以汕昆高速桃源出口為起點,以村委會為中心點的2公裡路段道路兩側的危舊房屋進行拆除,沿途就地取材建設英石景觀、旅遊驛站等。如今的桃源片區,迎來了人居環境大蝶變,41條自然村已完成美麗鄉村建設。「路通了,村莊靚麗了,村民的美好生活值得期待。」
  • ...學校華麗變身:駐村工作隊「知識扶貧」打造多媒體課堂、空中教室
    郴州市宜章縣關溪鄉東源小學,37歲的王國志曾是這裡唯一的教師,身兼數職,既是語文老師,又是數學老師,還是音樂老師和體育老師,平時帶著8名學生在村小上課。2018年,湖南中煙扶貧工作隊進駐東源村,工作隊認為,擺脫貧困需要智慧,發展教育是擺脫窮困的重要途徑。如何發展教育?
  • 裡沙塘村鄉村振興工作隊帶領群眾建設美麗鄉村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本報記者 葉媛媛 通訊員 張博  如今,一提起鄉村振興工作隊,定安縣龍門鎮裡沙塘村的村民都會笑著豎起大拇指,為何?  帶著疑問,12月22日上午,海南日報記者走進裡沙塘村。一入村,只見這裡青山環繞,樹木蔥蘢,一條條平整寬闊的水泥村道,一路延伸到一棟棟小平房前,一幅生機盎然的鄉村畫卷正在這裡徐徐展開。
  • 湘鄉市山棗村:駐村幫扶工作隊來了,村子富了,日子甜了
    因為駐村幫扶工作隊來了,山棗村富了,吳立洪家的日子也甜了……做足「水」品牌山棗村原是省定貧困村,全村山地多、池塘多,村民養魚歷史久遠。2006年,山棗村8位村民自發成立漁業協會,謀求共同致富。但直至2008年漁業協會升級為江花養魚合作社、成員增加至102人,村民仍然保留自養自銷的習慣,沒有形成規模發展。2015年起,湘鄉市、山棗鎮向山棗村派出駐村幫扶工作隊,立足該村水資源豐富的優勢,以江花養魚專業合作社為依託,全力落實「一鎮一品、一村一業」產業發展規劃。如何將山棗村百年漁業做強做大做出品牌?
  • 黑龍江省稅務局駐富裕縣紹文鄉紹文村扶貧工作隊小楊書記的扶貧日記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裴振萍 申震)當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一支支特別的隊伍迅速組建,他們就是紮根鄉村的駐村扶貧工作隊。他們不畏艱苦,克服困難,想方設法拔去老百姓的窮根兒。在富裕縣紹文鄉紹文村就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工作充滿活力又不乏經驗,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韌勁兒,帶動全村建檔立卡戶脫貧致富。這支隊伍就是黑龍江省稅務局駐富裕縣紹文鄉紹文村扶貧工作隊。隊伍的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楊利維因為年紀不大,村裡人都親切地叫他小楊書記。他手裡有一個日記本,裡面記錄著扶貧工作的點點滴滴。
  • 幹部學習會·我的駐村故事|打出黨建「組合拳」,工作隊這樣為幫
    自10月11日,省派「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隊煙臺萊州市總隊到位以來,工作隊全員緊緊牽住農村黨建這個牛鼻子,聚焦基層組織力的提升,推進重點幫扶村莊鄉村振興的事業發展。抓好黨員培訓,提升思想認識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的「結」不解開,整治的手腳就難以伸展,發展的局面就難以打開。謀發展、促振興,黨員是關鍵,認識要先行。
  • 【脫貧攻堅面對面】城關鎮沙溝岔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真心幫 精準扶...
    【脫貧攻堅面對面】城關鎮沙溝岔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真心幫 精準扶 村民奔小康 2020-12-24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省腫瘤醫院駐涼山州普格縣採洛洛博村扶貧工作隊
    這是駐村幫扶隊的最大願望。這也是村民們的願望。為了實現這個願望,當地村民在駐村幫扶隊的帶領下逐漸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致富路。「如何鞏固提升脫貧攻堅質量和成色,防止貧困戶因病、因學致貧,助推農村經濟發展是駐村幫扶隊面臨的首要問題。」為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發展當地特色產業,幫扶隊從村級治理、基層黨建、集體經濟、四好創建等方面入手,不斷夯實基礎,抓實扶貧項目落地發展,著力推動本村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發展。
  • 曾記畔村駐村第一書記張華:做優特色產業 帶動村民致富
    「這兩天得抓緊把小雜糧加工廠實施方案報上去,這個項目關係到村民的增收致富。」張華告訴記者,曾記畔村歷來有種植小雜糧的傳統,因為土壤和氣候的原因,這裡生產的蕎麥等小雜糧品質優良,但傳統粗放的加工方式並未給農戶帶來好收益。為了進一步提升小雜糧產品的附加值,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增收,同時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村裡從自治區農業農村部門爭取到一筆50萬元的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扶持資金。
  • ...我被大家親切笑稱為「駐村釘子戶」|息烽縣鹿窩鎮大石頭村駐村...
    在上洪馬村3年多的駐村期間,我與工作隊一起,認真摸排村裡困難群眾,協助開展好貧困戶評定,積極宣傳黨和政府各項幫扶政策,幫助困難群眾謀思路、想點子、找路子,幫助10餘戶困難群眾理清發家路子實現了脫貧致富。
  • 麻城市三河口鎮金盤地村能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側記
    一同參加工程建設質量監督的市住建局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鄧永紅、隊員閔輝顯、丁鋒三個人也一個勁地稱頌。最後還是隊長鄧永紅道出了該村藉助鄉村振興戰略、借力能人家鄉情結、盤活村級基礎建設、講節儉樹新風、抓產業助脫貧的內核所在。
  • 職業中學駐村工作隊駐東韓村第一書記訪談
    饒陽電視臺記者來到了東韓村,現場了解一下職業中學駐村工作隊的駐村幫扶工作是如何開展的。職業中學駐東韓村工作隊李二彪告訴記者:東韓村地理位置偏僻,是典型的農業村,原貧困人口較多,在各級政府和工作隊的共同努力下,通過扶貧政策的大力支持,村基礎設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村內主街道、環村道路、進村道路全部進行了硬化,主街道兩側全部進行了綠化、亮化,為村民新建了文化活動中心,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並於2017年達到了脫貧標準,順利脫貧,2018年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 我們的全村福丨承德圍場海字村:產業發展 助力脫貧致富
    曾經,海字村基礎設施落後,經濟結構單一,村裡謀發展,既缺乏工業基礎,也沒有信息渠道。如今,通過產業「造血生肌」,貧困人口全部高質量脫貧,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在小康路上正闊步前行。海字村村民合影。曾經基礎設施落後,經濟結構單一,村裡謀發展,既缺乏工業基礎,也沒有信息渠道。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是種玉米、養殖牛羊和外出務工,過去是河北省深度貧困村之一。近年來,海字村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暢通「種、養、制、遊」發展路徑,塑鄉風、抓產業、強治理、促宜居,打出了一套扶志扶智、脫貧防貧、鄉村振興的組合拳,探索出一條抓黨建、保脫貧、促振興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