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廚筆記】我去上分子料理課了

2021-02-16 嫣然小廚

前陣子剛剛寫了著名的分子料理——巴塞隆納的鬥牛犬餐廳,上周末回廣州,居然就趕上一場分子料理課程。

從前菜、主菜到甜品,一道道現場做,或者動手,或者觀摩,一邊做一邊吃,自然比坐在那裡等人端好上桌有趣得多。


講課的是何海暉師傅。何生早年在香港入廚行,跟著外國廚師了解了分子料理,這十年間,幾乎是用了所有的精力做分子料理的培訓推廣,在中國分子料理界可謂桃李遍地。

大部分同學是廣州人,有頭髮花白的阿伯阿婆,也有身光頸靚叻仔叻女。廣州這城這點絕佳,多時髦的玩意兒,也並不使勁端著,多高級的餐廳,也有人衣著隨意地上去。阿伯要求用粵語講課,貌似在座只得我一個「撈妹」。樂得測試我6級粵語聽力水平有沒有下降,趕緊點頭應承。

膠囊、液氮、低溫、泡沫——分子料理的四大必殺技,居然一次過體驗了個遍。

膠囊篇

伊比利亞火腿配哈密瓜魚子醬

蜜瓜配火腿是西班牙名菜,蜜瓜的甜給火腿的鹹香帶來豐富的層次。這道伊比利亞火腿配哈密瓜魚子醬據說是鬥牛犬餐廳的成名作之一,看上去晶瑩剔透的金黃色魚子醬,咬開來卻是濃濃的蜜瓜味道。

老師交給每人一個一分為二的塑料盒,一邊是鈣水,另一邊是清水,還發了一個有滴管的小瓶,裡頭裝的是加了海藻成分的密瓜汁。只要把密瓜汁一滴一滴滴入鈣水,果汁入水的剎那,就凝結成魚子般的顆粒了。


確實是個細緻活,有同學太心急,一下子滋出一大股,落水變麵條了。貼近水面勻速滴落,滴的過程中不斷移動手腕,讓後來的魚子避免跟前一滴撞車,很快金色魚子就布滿盒底了。



兩分鐘左右,用漏勺把魚子撈起來,用紙巾吸乾水分,就可以裝到魚子醬盒子裡了。裝滿一盒,上頭擺好火腿,禮成。配上吃魚子的貝殼勺子,美輪美奐。

泰式芒果蝦球

這一道算反向膠囊,準備好的水盒裡,一邊是海藻水,一邊是清水。左手一把大不鏽鋼勺,先盛三分之一的海藻水,然後把芒果漿擠進去,大概蛋黃大小。


趁著芒果沒完全凝結,用鑷子夾起一粒泰式調味蝦粒。埋進蛋黃裡。


再倒一點芒果漿封口,然後把這粒「蛋黃」到進海藻水中,靜置兩分鐘凝固,撈出來放進清水裡,然後撈起裝盤。


看上去明明是一粒生雞蛋黃,入口,薄薄的膠囊爆開,芒果醬的濃香在口腔中爆開來,微酸微甜微辣的蝦粒包裹在裡頭,是泰國酸辣味,一半是熟悉,一半是陌生。

泡沫篇



加拿大生帶子刺身配西柚芥末冰沙

從加拿大空運而來的刺身級帶子切片,像一朵妖豔的曼陀羅開在盤子裡。以西柚果粒做花蕊,上邊堆好一坨芥末醬油泡沫。

自己做蛋糕打發奶泡時,總是要手快,就怕久了消泡。可是分子料理拿來調味的泡沫,總是特別堅挺,這回算是窺到了此間的秘密——原來芥末醬油了添加了大豆卵磷脂。這是大豆油通過蒸發而分離出來的物質,用高速攪拌器攪拌含有大豆卵磷脂的液體可以產生結構穩定的泡沫。

我得說,跟吃日料蘸芥末醬油沒啥太大的差別,這麼做純粹是為了好看。

低溫篇

水燒開了100度,烤箱溫度200度,油燒熱了三四百度,幾千年來,人大多數時候都是在這樣的溫度下烹飪食物,低溫烹飪走了相反的方向,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日本人煮溫泉蛋的啟發。

以45度慢煮三文魚,或者以67度慢煮溫泉蛋,都需要藉助一個可以精準溫控的水箱。


一直覺得三文魚最好是生吃,大多數西餐廳做的烤三文魚實在是又粗又硬,白白辜負了這魚天生的肥嫩。這一道低溫三文魚,乍看上去是全熟的樣子,但真真叫入口即化,配上火龍果泡沫和馬恩芥末醬調味,比生吃更加迷人。


黑魚子醬溫泉蛋有機蔬菜沙拉:精準溫控的煮雞蛋,蛋白出於凝固臨界點,蛋黃如奶酪般粘稠。

液氮篇

經過高壓,氮氣就可以維持零下200度,以液體形態保存,這樣低的溫度,會讓很多東西的形狀發生變化。比如,做楊枝甘露總是要剝西柚粒,還真是個費工夫的事情。用液氮,西柚瞬間冷凍變脆,輕輕一砸,果粒分崩離析。


這一回,何師傅用液氮給我們做了芒果雪芭。芒果打成果漿,並不添加其他任何東西,把液氮徐徐倒入,霎時間白霧騰騰。用打蛋器拼命攪打,白霧散去,就看到芒果已然凝結,如是者三四次。用勺子攏成芒果形狀裝盤。


師傅一直催促我們快點吃,因為沒有任何凝結劑,這冰淇淋化得特別快。吃過原味,在嘗一口撒了跳跳糖的,舌尖簡直在舞蹈。

以往在別處學了菜,回家總要試煉一二,這一回倒沒什麼動力,因為涉及到的工具設備太多,不是平常人家容易裝備的。恆溫鍋倒是看見有賣的,但一想到要先抽真空,興趣沒了大半。我這麼怕麻煩的人……

若我理解所謂分子料理,就像宋詞跟唐詩的關係——打散、重組、顛覆……起因多半是一群閒得蛋疼的不安分廚師,對傳統食材大膽解構。土豆以泡沫的形式出現,魚子裡吃出荔枝芒果的味道,熟悉的口感,陌生的外形,眼中所見和舌尖所嘗大反轉。

當它成為美食潮流,自然又漸漸落入窠臼。

至於目之所及的中國分子料理,怎麼說呢?就像是藝術體操、花樣遊泳、冰舞甚至芭蕾比賽裡的中國隊吧。技術上無可挑剔,但差距,恰恰就是那點看不見摸不著的藝術修為。

相關焦點

  • 老師好》開分子料理課
    老師好》開分子料理課羊城晚報•羊城派  作者:  2020-10-08 每周一到周四19點30分,致力於分享奇趣課程的教育類綜藝《叮咚上線!老師好》都將在湖南衛視與觀眾見面。
  • 棉花糖、果凍……「分子料理」,其實並不「高大上」
    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吃膩了中華料理、日本料理、印度料理和各種西餐之後,如果期待今年中秋和「十一」長假還有什麼美食能讓我們眼前一亮,不妨試試「分子料理」吧。是不是光聽這個名字,就很「高大上」。曾獲法國美食總統獎的郭紅曉被稱為「中國分子廚藝教父」,作為餐飲業國家級評委的他介紹說,分子美食學就是用科學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化學特性,然後創出「精確」的美食。「分子料理」是將科學家研發的科學方式、烹飪理論用於做菜的一種方式。郭紅曉說,「分子料理」就是把食物看成一個一個分子的綜合體,改變食物本身的味道,製造驚奇。
  • 探店高大上「分子料理」歸來 不過如此
    今天的收穫不是菜,而是跟一群聊了很久但從沒見過面的小夥伴見了面,特別是和鄰座的幾位特別是身邊兩位小美女聊得很開心。幸會,各位。希望以後有更多機會一起吃吃聊聊。先要抱歉一下,我確實沒法因為這麼去佔了人家三蝶分子料理一頓便宜就只說好話。當然我也不會說「壞話」,我只會說「實話」,因為我覺得這應該是看帖的各位TX們真正所需要的資訊和參考。
  • 2019曼谷米其林指南┃一位難求的印度分子料理,你吃過嗎?
    主廚Gaggan Anand出生在印度加爾各答,青年時在西班牙殿堂級的El Bulli餐廳學習分子料理,五年前來到曼谷,以自己的名字開了這間餐廳,主打Progressive India Cuisine(革新印度料理)。
  • 眼見未必為實,高大上的分子料理食材竟是這樣!
    看過《十二道鋒味》的人對分子料理應該不會陌生,謝霆鋒在第五期的節目介紹了分子叉燒飯的做法。謝帥說「分子料理的特點就是所吃非所見」。
  • 郭紅曉分子料理課堂湖南衛視首次開講
    老師好》精彩繼續,課程內容涉及編程、建築、物理以及分子料理等學科。課程內容顛覆傳統課堂。接下來,「脫口秀演員」呼蘭將用脫口秀講編程,還將首次迎來分子料理課堂。分子料理課迎來首次開講 被譽為「分子料理教父
  • 一分鐘讀懂分子料理
    還會聯想到製作這些菜的廚師們比如Ferran Adrià、Heston Blumenthal 、Pierre Gagnaire當然還有不能被忽略的是美食學作家Harold McGee以及他那本著名的《食物與廚藝》為什麼這些搞分子料理的人要去重構食物
  • 大廚寶典 絕美的分子料理指南(分子美食並不難!)
    我們每天精編內容,點擊本文標題下方的「粵港餐飲微雜誌」,進入關注即可免費訂閱。    首先,分子料理雖然在國內貌似不多見,但是它絕對離我們不是很遠,跳跳糖就是分子料理的一類,而且現在在西方的甜點界非常火。    分子料理是指把葡萄糖、維生素C、檸檬酸、麥芽糖醇等等可食用的化學物質進行組合或改變食材分子結構,再重新組合。也
  • 莫斯利安攜手分子料理教父郭紅曉共同打造分子料理靈感手作
    #巧手神探# 小小草莓竟有72般變化~我已加入尋遍世界美味的@莫斯利安【靈感製造局】,靈感新手作—草莓爆漿冰餅&雙味草莓雪泥~#靈感美味高能製造#巧手神探分子料理巧手—郭紅曉顛覆想像,重塑食材創意無限,為你而來
  • 別鬧了,棉花糖也算分子料理?
    與蛋黃一般的芒果球,魚子醬形狀的甜瓜、雞尾酒味道的意面、凝膠狀的酒等等,精緻又美麗喲,真是給我們打開了飲食界新世界的大門。但是,你知道棉花糖也可以算作分子料理麼。是一種食物科學和烹飪藝術的結合,通過觀察認識在烹飪過程中溫度變化、烹飪時間長短、不同物質相遇令食物產生各種物理與化學變化,進而分析、重組及再創造……是不是感覺有點不知所云呢?讓我舉個直觀的例子吧,大家身邊最符合分子料理定義的食物,恐怕你都沒想到——棉花糖。
  • 老師好》郭紅曉老師分子料理課堂首次開講
    老師好》精彩繼續,課程內容涉及編程、建築、物理以及分子料理等學科。課程內容顛覆傳統課堂。接下來,「脫口秀演員」呼蘭將用脫口秀講編程,還將首次迎來分子料理課堂。>分子料理課迎來首次開講,將分子料理與傳統中國菜相結合,保持中國傳統味道的同時在技法上進行創新做出具有國際範的中國美食。
  • 邑家人專業廚藝~江門人的分子料理!
    -分子 molecular  gastronomy 料理-分子料理源於傳統,又顛覆傳統.美味是它的基石,但決定高度的卻是創意.如此前衛的美食料理,盡在邑家人·山水四合院——633分子料理房.Lisa(黎豔珊)就是山水四合院——633分子料理房的主廚.一直熱愛美食的她,在幾年前,因為一部美食節目——《十二道鋒味》認識了分子料理.也因此,踏上了她的科學美食之路.每一次分子料理的製作,Lisa都會提前去精心準備,做出一道又一道顛覆你味蕾的料理~(現場製作分子料理,需提前3天預約~分子料理房最多容納30人.)
  • 分子料理告訴你,蠔油,魚露 哪一個更能讓食材提鮮?
    分子料理告訴你,蠔油,魚露哪一個更能讓食材提鮮?大家好,我是美食翻譯家。說起蠔油,魚露和醬油等調味料,美食翻譯家有一個慘痛的教訓。記得丈母娘第一次來家做客,那時,美食翻譯家雖然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研究美食,但是希望能給丈母娘留個一個良好的印象,最後還是鼓足了勇氣,親自下廚炒菜做飯。當時沒有蠔油了,我想當然的認為魚露和蠔油差不多。結果上菜後,丈母娘看她閨女的眼神簡直讓我懷疑,我在天天虐待她的女兒。不過,自那次以後,美食翻譯家再也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記憶深刻啊!
  • 2019The Fat Duck最新分子料理作品【分子烹飪】
    【點擊上方↑「劉曉瑋Michelin分子料理」即可免費關注最前衛最新全球餐飲資訊,更多精彩等著你!Blumenthal在一次去法國米其林餐廳的旅行途中遇到了一個少年和Harold McGee 的工作而受到了激發。尤其是Harold McGee的工作讓他開始質疑傳統烹飪技術處理導致也許能出現不尋常的搭配。Blumenthal將進餐者的知覺與心理學融入菜餚之中,解釋道:「例如,第一次吃麵包果汁冰糕上的沙丁魚,感覺會出現混亂,腦子會試圖告訴味覺將品嘗到甜品因此你會體驗到比真實程度更甜的甜味。」
  • 人均三千的分子料理也能在家做!
    眼見是一顆顆晶瑩橘紅的鮭魚卵,一入口卻迸發出哈密瓜的味道;看似一塊塊堅硬的黑色巖石,敲開後卻有墨魚汁汩汩流淌,這就是「分子料理」(Molecular Cuisine)~文末有視頻觀看:十二道鋒味—謝霆鋒教大家做「分子料理—黑毛豬叉燒飯」喔~看霆鋒做這麼高大上的分子料理,大家有沒有心痒痒咧?
  • 探店:珠海首家分子料理西餐廳
    終於,在千呼萬喚中,它現出了真身,所以Ben仔馬上聯繫餐廳,要給大家來透析一下這珠海首家的概念西餐&分子料理---Dazzling炫。Ben仔剛在餐廳工作人員安排下坐下,就感覺到涼颼颼的,但是心想,這不科學啊,露天的怎麼有空調的感覺,一探究竟之後,原來這桌子還帶著空調,這還真是Ben仔長這麼大第一次見,經工作人員介紹後才知曉,這是全國首個戶外空調,安慰一下自己,難怪我第一次見。
  • 分子料理——藍莓魚子醬
    仰天長嘯三聲!
  • 棉花糖、果凍……神奇的分子料理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吃膩了中華料理、日本料理、印度料理和各種西餐之後,如果期待今年中秋和「十一」長假還有什麼美食能讓我們眼前一亮,不妨試試「分子料理」吧。是不是光聽這個名字,就很「高大上」。曾獲法國美食總統獎的郭紅曉被稱為「中國分子廚藝教父」,作為餐飲業國家級評委的他介紹說,分子美食學就是用科學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化學特性,然後創出「精確」的美食。
  • 聽說,真正的分子料理是這樣的...
    普通的牛腩蓋飯,加了點兒乾冰,整了點兒繚繞的煙霧,就分子料理了?今天,小妖精就跟你從一個食品科學家的角度說說,「分子料理」究竟是什麼!1. 分子料理是什麼?2. Sous-vide 真空低溫烹調法3. Flash Freeze 疾速冷凍4. Faux Caviar 人工魚子醬5.
  • 聽完周杰倫的《Mojito》,我不禁想用分子料理做幾顆
    分子料理又叫分子美食學(Molecular gastronomy),是一門研究烹飪過程中食材發生的物理、化學變化,用於指導製作「精確」的美食的學科。提出分子美食學的可不是大廚,而是兩位「不務正業」的科學家。